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在美术领域的发展是以“感受和表达”作为核心经验的,所以,如何在美工区活动中促进幼儿主动、和谐的发展?在实践研究中,我尝试了 “丰富审美经验—自由创作—欣赏作品、交流提升—继续丰富审美经验—再自由创作……”这一推进路径,它转变了以往重视技能传授,重视短期结果的弊端,教师通过耐心等待和积极支持有效地提升幼儿的审美感受和表现能力;通过观察小班幼儿年龄特点,适宜材料推进;通过观察小班幼儿行为表现,适时介入推进;通过观察小班幼儿情绪情感,交流评价推进。从而获得“有效观察”和“有效推进”以及介入的时机、 科学投放区域活动材料的经验。
关键词:小班美工区 观察 推进策略 发展
美工区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的个别化的学习场所,在美工区教师可通过有目的的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选择感兴趣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选择喜爱的美术作品体验欣赏,进而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观察幼儿则是深入理解幼儿的基础。通过观察,教师能细致入微地通过幼儿的外部表现了解其性格特点和已有的发展水平,了解幼儿当前的想法和需要,发现他们独自对待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式,发现幼儿的潜能和个别差异,寻找符合幼儿发展特点与学习需要的对策,调整游戏目标,设计能支持推进幼儿游戏的区域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发展水平、速度、去选择、摆弄材料,从而保证美工区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一、观察小班幼儿年龄特点,适宜材料推进
1.观察小班幼儿兴趣点,投放易于组合成品的原始材料
在美工区中投放贴近幼儿生活的、丰富的、具有开放性的原始材料,有利于激发小班幼儿的创作欲望;而且,小班幼儿大部分都喜欢创作动物、机器类的形象,所以在美工区中投放形状类的原始材料更容易激发幼儿创作各种造型。如:制作白胚蛋:以椭圆形的白胚蛋为载体,投放丰富的辅助材料(彩色吸管、玉米粒、彩色棉签、彩色火柴、毛根条、眼睛、橡皮泥、冰棒棍),满足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有目的和无目的的组合与创作,幼儿在适宜、丰富的材料背景下能自主创作各种动物、人物、机器等造型。
2.观察小班幼儿美术发展水平,结构化设计材料
根据小班幼儿美术发展水平较弱的特点,可对部分材料进行结构化设计,并将教育意图和教育隐含在材料中,蕴含了一定的线索,可以引导幼儿完成自己的作品。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留给幼儿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如,提供半成品、选择容易出效果的材质和色彩),降低操作难度并提高成品的美观度,帮助幼儿通过活动获得成就感。如:拓印画:各种各样的花,以黑底蓝瓶的畫板为载体,利用各种拓印工具,色彩的巧妙组合,幼儿亲身体验,大胆创作,不需要教师的指导与介入,幼儿能根据底板提供的线索,独立完成一幅色彩鲜艳、图案各异的作品,而且孩子们非常享受活动的过程,并能体验到完成作品后的成功感。再如:木质白胚玩具:以各种木质的玩具为载体,投放丰富的辅助材料,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各型各色的美术作品。如图所示:
3.观察小班幼儿心理特点,材料便于取放
基于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性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点,各种材料的摆放都应在幼儿的视线内并方便幼儿取用。如:在美工区中孩子选择材料盒工具的次数比较多,所以我们在美工区投放多个多格储物盒组合,用来盛装剪刀、胶布、胶水、小绒球、毛根条、眼睛、亮片等材料与工具,非常直观,能够启发与支持小班幼儿进行更多元的艺术表现。
二、观察小班幼儿行为表现,适时介入推进
1.在观察的基础上适时介入
教师要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在了解幼儿认知特点和经验建构水平的基础上,进行适宜的介入指导,但并不是所有的区域活动都需要教师指导,只在必要时介入幼儿的活动,如,出现不安全的情形、幼儿出现不良情绪、幼儿遇到困难并主动寻求帮助、幼儿无所事事或游戏在低水平简单重复时。
2.在观察的基础上递进引领
通过材料物化活动目标,通过材料的层次递进引导幼儿有序地发展,通过材料的调整引导幼儿的发展方向。如:拓印画:各种各样的花
第一阶段:教师以牛皮纸底板为载体,提供各色颜料(蓝、黄、绿、橙、红、粉、白)、各色花瓶(黄、蓝、绿)、海绵拓印工具、抹布、罩衣等,幼儿能大胆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多种颜色进行拓印,但小班幼儿没有搭配颜色的意识,只是在玩颜色,因此,这么多的颜料混在一起,出现了很脏的画面。而且,在牛皮纸上拓印的颜色也不凸显。
第二阶段:教师以黑色底板、蓝色花瓶为载体,凸显拓印花的色调;并提供丰富的拓印工具(花型纸芯卷、海绵刷、抹布、方形乐高玩具、小叉子、小漏勺、),选择适宜的颜料组合(红、玫瑰红、白色、黄色),解决脏色的问题;提供拓印工具篮(红、玫瑰红、白色、黄色)解决拓印工具分类摆放问题。
第三阶段:提供黑色底板和小红包进行组合为载体,表现“焰火”情境,鼓励幼儿用适宜的拓印工具和方法表现。适宜的工具:海绵扫帚、花型的纸芯卷、水果网等。拓印方式:垂直拓印、重叠拓印的方式表现焰火。
第四阶段:提供以刷好广告颜料的瓶子为载体,继续拓展幼儿的拓印经验,自主探索适宜的拓印工具装饰瓶子。
三、观察小班幼儿情绪情感,交流评价推进
观察是教师指导幼儿创作的前提,教师要了解幼儿在干什么、和谁一起、发生了什么不顺畅的情况、是否需要外力介入……如:美工区:A是否有兴趣参与美工活动,并专注、有热情。B是否能自主选取材料,有计划并至始至终完成作品。C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是否有解决的意识和行动,不轻易放弃。D能够在作品中创造性的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想法。E是否有良好的区域活动常规,有序选择和收拾整理材料,不妨碍、不打扰同伴的创作,遇到冲突能处理。
在观察中,做到观察记录的内容真实、详细、客观,无偏见,无主观判断;在观察记录中应呈现有价值的、关键性的、有意义的信息;对幼儿的分析,应围绕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的语言、行为、动作、交往等特点进行解读,根据观察获得幼儿兴趣与发展水平、经验建构方面的信息,做有价值的分析。
在一系列的实践研究活动中,幼儿通过与美术材料的交互作用,学会绘画、剪纸、剪贴、泥塑等多种美术技能,学会正确的使用美术工具、材料,在观察、操作、发现、想象、表现、创作中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并能大胆地尝试各种美术活动形式。提高了幼儿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加强了小班幼儿与同伴的合作,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并获得身心的愉悦。
参考文献:
1.《小区域 大学问》 董旭花(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幼儿园自主性学习区域活动指导》 董旭花(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活动设计方法》 王微丽(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小班美工区 观察 推进策略 发展
美工区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的个别化的学习场所,在美工区教师可通过有目的的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选择感兴趣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选择喜爱的美术作品体验欣赏,进而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观察幼儿则是深入理解幼儿的基础。通过观察,教师能细致入微地通过幼儿的外部表现了解其性格特点和已有的发展水平,了解幼儿当前的想法和需要,发现他们独自对待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式,发现幼儿的潜能和个别差异,寻找符合幼儿发展特点与学习需要的对策,调整游戏目标,设计能支持推进幼儿游戏的区域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发展水平、速度、去选择、摆弄材料,从而保证美工区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一、观察小班幼儿年龄特点,适宜材料推进
1.观察小班幼儿兴趣点,投放易于组合成品的原始材料
在美工区中投放贴近幼儿生活的、丰富的、具有开放性的原始材料,有利于激发小班幼儿的创作欲望;而且,小班幼儿大部分都喜欢创作动物、机器类的形象,所以在美工区中投放形状类的原始材料更容易激发幼儿创作各种造型。如:制作白胚蛋:以椭圆形的白胚蛋为载体,投放丰富的辅助材料(彩色吸管、玉米粒、彩色棉签、彩色火柴、毛根条、眼睛、橡皮泥、冰棒棍),满足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有目的和无目的的组合与创作,幼儿在适宜、丰富的材料背景下能自主创作各种动物、人物、机器等造型。
2.观察小班幼儿美术发展水平,结构化设计材料
根据小班幼儿美术发展水平较弱的特点,可对部分材料进行结构化设计,并将教育意图和教育隐含在材料中,蕴含了一定的线索,可以引导幼儿完成自己的作品。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留给幼儿想象与创造的空间。(如,提供半成品、选择容易出效果的材质和色彩),降低操作难度并提高成品的美观度,帮助幼儿通过活动获得成就感。如:拓印画:各种各样的花,以黑底蓝瓶的畫板为载体,利用各种拓印工具,色彩的巧妙组合,幼儿亲身体验,大胆创作,不需要教师的指导与介入,幼儿能根据底板提供的线索,独立完成一幅色彩鲜艳、图案各异的作品,而且孩子们非常享受活动的过程,并能体验到完成作品后的成功感。再如:木质白胚玩具:以各种木质的玩具为载体,投放丰富的辅助材料,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各型各色的美术作品。如图所示:
3.观察小班幼儿心理特点,材料便于取放
基于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性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点,各种材料的摆放都应在幼儿的视线内并方便幼儿取用。如:在美工区中孩子选择材料盒工具的次数比较多,所以我们在美工区投放多个多格储物盒组合,用来盛装剪刀、胶布、胶水、小绒球、毛根条、眼睛、亮片等材料与工具,非常直观,能够启发与支持小班幼儿进行更多元的艺术表现。
二、观察小班幼儿行为表现,适时介入推进
1.在观察的基础上适时介入
教师要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在了解幼儿认知特点和经验建构水平的基础上,进行适宜的介入指导,但并不是所有的区域活动都需要教师指导,只在必要时介入幼儿的活动,如,出现不安全的情形、幼儿出现不良情绪、幼儿遇到困难并主动寻求帮助、幼儿无所事事或游戏在低水平简单重复时。
2.在观察的基础上递进引领
通过材料物化活动目标,通过材料的层次递进引导幼儿有序地发展,通过材料的调整引导幼儿的发展方向。如:拓印画:各种各样的花
第一阶段:教师以牛皮纸底板为载体,提供各色颜料(蓝、黄、绿、橙、红、粉、白)、各色花瓶(黄、蓝、绿)、海绵拓印工具、抹布、罩衣等,幼儿能大胆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多种颜色进行拓印,但小班幼儿没有搭配颜色的意识,只是在玩颜色,因此,这么多的颜料混在一起,出现了很脏的画面。而且,在牛皮纸上拓印的颜色也不凸显。
第二阶段:教师以黑色底板、蓝色花瓶为载体,凸显拓印花的色调;并提供丰富的拓印工具(花型纸芯卷、海绵刷、抹布、方形乐高玩具、小叉子、小漏勺、),选择适宜的颜料组合(红、玫瑰红、白色、黄色),解决脏色的问题;提供拓印工具篮(红、玫瑰红、白色、黄色)解决拓印工具分类摆放问题。
第三阶段:提供黑色底板和小红包进行组合为载体,表现“焰火”情境,鼓励幼儿用适宜的拓印工具和方法表现。适宜的工具:海绵扫帚、花型的纸芯卷、水果网等。拓印方式:垂直拓印、重叠拓印的方式表现焰火。
第四阶段:提供以刷好广告颜料的瓶子为载体,继续拓展幼儿的拓印经验,自主探索适宜的拓印工具装饰瓶子。
三、观察小班幼儿情绪情感,交流评价推进
观察是教师指导幼儿创作的前提,教师要了解幼儿在干什么、和谁一起、发生了什么不顺畅的情况、是否需要外力介入……如:美工区:A是否有兴趣参与美工活动,并专注、有热情。B是否能自主选取材料,有计划并至始至终完成作品。C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是否有解决的意识和行动,不轻易放弃。D能够在作品中创造性的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想法。E是否有良好的区域活动常规,有序选择和收拾整理材料,不妨碍、不打扰同伴的创作,遇到冲突能处理。
在观察中,做到观察记录的内容真实、详细、客观,无偏见,无主观判断;在观察记录中应呈现有价值的、关键性的、有意义的信息;对幼儿的分析,应围绕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的语言、行为、动作、交往等特点进行解读,根据观察获得幼儿兴趣与发展水平、经验建构方面的信息,做有价值的分析。
在一系列的实践研究活动中,幼儿通过与美术材料的交互作用,学会绘画、剪纸、剪贴、泥塑等多种美术技能,学会正确的使用美术工具、材料,在观察、操作、发现、想象、表现、创作中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并能大胆地尝试各种美术活动形式。提高了幼儿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加强了小班幼儿与同伴的合作,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并获得身心的愉悦。
参考文献:
1.《小区域 大学问》 董旭花(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幼儿园自主性学习区域活动指导》 董旭花(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活动设计方法》 王微丽(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