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丰富”中有一条要求是“意境深远”,主要是就散文、诗歌、小说等文学体裁提出的。所谓意境,就是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形象系统,以及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审美想象空间。只有内在的“意”和外在的“境”高度融合,才能真正让意境达致“深远”。
技法点拨
1.注重画面的诗意美
“诗意”就是像诗里描述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可以说,记叙文或叙事散文中的景物描写起着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作用。多数情况下,景物描写应该是人物心情的折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用心加强景物描写对于作文意境深远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寫作时,考生可采用比喻、象征等手法,使作文更加生动传神。运用比喻的手法,可以展现意境深远的图画,形成强烈的画面感,如再加以象征手法,可营造出深远的意境氛围,使读者产生共鸣。
2.追求画面的音乐性
即在艺术画面的描绘中追求语言的音乐性,或者在艺术画面中融入与作文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音乐内容,收到诗乐结合、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说,文中可运用多种形式,或排比,或对偶,或长短句相间,或整散句交错,给读者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
3.含蓄地抒发感情
写叙事类作文,要善于在叙述生活琐事时融入真挚的情感,使作文富有艺术生命力。当然,要使自己的感情含而不露、自然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生动的形象描述之中,就要采用虚实相生的方法。“实”,就是要刻画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虚”,就是要由眼前物象引起联想、想象,因实生虚,虚实相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给读者以回味的空间,使作文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当然,古典诗词本身就有语言凝练、含蓄隽永的特点,考生在行文中将之巧妙融入,自然会使作文意境深远。
4.形象地表达思想
即通过比拟性的联想,把人的思想认识、精神气质等转移到描写对象中去,造成亦此亦彼、亦虚亦实、形神兼备的效果。袁鹰的《井冈山翠竹》之所以脍炙人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作者通过“睹物思人”和“以物喻人”的手法,成功地做到了笔笔写“竹”而又笔笔见“人”,简洁而又生动地勾勒出了苍山竹海的蓊郁气势,又表现了井冈山人民往昔和现今的战斗风貌。
为了使作文“意境深远”,在表现手法上,考生可以采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比喻、设问启迪等表现手法。
文题呈现
(2019·上海卷)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
试题题干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从“音乐”的范畴谈接触外部差异性的音乐,有助于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第二句提示考生,不宜就音乐说音乐,而要从音乐延伸开来,重点谈论“认识事物”。这样看来,解读本题有两个思维层面可供选择:
1.立足材料内容,核心概念是“中国味”(即中国文化味),据此可以将题意转化为“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中国味”的内涵丰富,选材面广,可写音乐,也可写本民族的美食、绘画、书法、建筑、文学、曲艺、民俗乃至体育运动等,从文化特色到人格个性以及生活特性,这些都可以为“味”所涵盖。此外,为了表现“中国味”,可举出域外事例进行对比,以凸显中国特色、中国个性。
2.着眼材料含意,“如何认识事物”深蕴哲理,同样给写作提供了广阔空间——考生完全可以从“中国味”中挣脱出来,由认识的对象、视角、方法、价值等多方面展开自主性思考(如认识哪些事物、事物有哪些价值以及如何认识等,均在可写之列)。具体说来,就此立意需关注这段话是如何启发人们去认识事物的。
考生可参考以下立意:
1.越有“中国味”,越具“世界性”;
2.接纳其他民族的文化,更能理解也会更爱自己的文化,进而树立文化自信;
3.有开放就有比较,有比较就有鉴别,有鉴别就有深化。我们要在开放包容的心态下去感受,去认知。
踏雪寻梅
一考生
一声,芬芳四溢;二声,沁人心脾;三声,零落成泥。
三声弹奏,一点泛音,一曲《梅花三弄》,勾出一季白雪纷飞,描出一枝寒霜傲骨。点点灵动,声声温婉,万千心灵必能为之一震,我想,那大概是一种共鸣吧。我们从民间拾起几近湮没在岁月长河中的国乐,尝试着从《梅花三弄》《阳关三叠》《高山流水》中找寻那一抹“中国味”,寻找与生俱来埋藏在灵魂深处的东西。它是民族,是文化,亦是生命,是一株被风雪掩埋的寒梅,是满眼云烟后的一束微弱的光。
踏雪寻梅,或许能够拨云见日。我们缘何要去寻找那心中的“中国味”呢?
我想,这应当是源于一种失落。我们希望找到一种民族之味,进而找回文化自信。在全球化的今天,欧美、日韩文化逐渐占据了所谓文化的主流地位。看着始于我国的端午节甚至汉字被他国拿去申遗时(即使没有成功),愤懑不平的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缺失,我们渴望找到属于自己的民族特色。从《经典咏流传》到《国家宝藏》,我们看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探寻,从传唱诗歌的乡村教师梁越群,到坚持古法制取颜料的仇庆年老先生,我们称他们为匠人,给予他们崇高的敬意,我们开始努力,让中华民族再次以自信、美好的民族文化精神,屹立于“东方日出之地”。
我想,这也应当是源于一种博观。许渊冲先生用大半辈子的时间,笔耕不辍,将我国大量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译成外文出版。我们敬佩他的毅力与决心,更认同他对文化交流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我们在对外开放中看到了不同文化的绚丽多彩,对这光辉灿烂的世界文化之林产生了难以丈量的热爱与憧憬。博观之后,我们懂得,文化在交流中产生,更在交流中进步。我们想要海纳百川,就应当用灵魂深处的东西去回馈世界。
我想,这还应当是源于一种归属。我们希望找到一种生命之味,这是一种使命感、归属感。“中国味”埋藏在中国人的灵魂深处,甚至可以说造就了中国人的灵魂,它时时提醒着每一个中国人应担负的使命。沈从文在给张兆和的信中如是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想,“中国味”于我们而言亦是如此。我们携着这心底的生命之味,即使走遍千山万水,依然经不起一曲秦腔的荡气回肠,或半句羌笛的婉转悠扬。“中国味”是生命之味,寄寓了我们对故乡的无比怀念,也正是这“中国味”,给我们带来了归属感和幸福感。
我们热爱梅,只因它自信而不张扬,芳香而不霸道,即使零落,也“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寻找“中国味”,找那民族之味、文化之味、生命之味,是因为这“中国味”带给我们的,是失落之后重拾的自信,是博观之后学会的认同,更是用心感悟之后体味到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是的,踏雪寻梅,终有所得。
点评
作文是一篇文笔优美、感情深挚、意境深远的佳作,将“中国味”具象化为“一株被风雪掩埋的寒梅”,其核心意思非常明确——寻找“中国味”,就是要拥有一种归属感与使命感。作文的标题、开头和结尾都注意了照应;首尾部分用笔简练而意蕴深厚,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技法点拨
1.注重画面的诗意美
“诗意”就是像诗里描述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可以说,记叙文或叙事散文中的景物描写起着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作用。多数情况下,景物描写应该是人物心情的折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用心加强景物描写对于作文意境深远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寫作时,考生可采用比喻、象征等手法,使作文更加生动传神。运用比喻的手法,可以展现意境深远的图画,形成强烈的画面感,如再加以象征手法,可营造出深远的意境氛围,使读者产生共鸣。
2.追求画面的音乐性
即在艺术画面的描绘中追求语言的音乐性,或者在艺术画面中融入与作文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音乐内容,收到诗乐结合、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说,文中可运用多种形式,或排比,或对偶,或长短句相间,或整散句交错,给读者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
3.含蓄地抒发感情
写叙事类作文,要善于在叙述生活琐事时融入真挚的情感,使作文富有艺术生命力。当然,要使自己的感情含而不露、自然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生动的形象描述之中,就要采用虚实相生的方法。“实”,就是要刻画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虚”,就是要由眼前物象引起联想、想象,因实生虚,虚实相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给读者以回味的空间,使作文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当然,古典诗词本身就有语言凝练、含蓄隽永的特点,考生在行文中将之巧妙融入,自然会使作文意境深远。
4.形象地表达思想
即通过比拟性的联想,把人的思想认识、精神气质等转移到描写对象中去,造成亦此亦彼、亦虚亦实、形神兼备的效果。袁鹰的《井冈山翠竹》之所以脍炙人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作者通过“睹物思人”和“以物喻人”的手法,成功地做到了笔笔写“竹”而又笔笔见“人”,简洁而又生动地勾勒出了苍山竹海的蓊郁气势,又表现了井冈山人民往昔和现今的战斗风貌。
为了使作文“意境深远”,在表现手法上,考生可以采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比喻、设问启迪等表现手法。
文题呈现
(2019·上海卷)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试题分析
试题题干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从“音乐”的范畴谈接触外部差异性的音乐,有助于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第二句提示考生,不宜就音乐说音乐,而要从音乐延伸开来,重点谈论“认识事物”。这样看来,解读本题有两个思维层面可供选择:
1.立足材料内容,核心概念是“中国味”(即中国文化味),据此可以将题意转化为“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中国味”的内涵丰富,选材面广,可写音乐,也可写本民族的美食、绘画、书法、建筑、文学、曲艺、民俗乃至体育运动等,从文化特色到人格个性以及生活特性,这些都可以为“味”所涵盖。此外,为了表现“中国味”,可举出域外事例进行对比,以凸显中国特色、中国个性。
2.着眼材料含意,“如何认识事物”深蕴哲理,同样给写作提供了广阔空间——考生完全可以从“中国味”中挣脱出来,由认识的对象、视角、方法、价值等多方面展开自主性思考(如认识哪些事物、事物有哪些价值以及如何认识等,均在可写之列)。具体说来,就此立意需关注这段话是如何启发人们去认识事物的。
考生可参考以下立意:
1.越有“中国味”,越具“世界性”;
2.接纳其他民族的文化,更能理解也会更爱自己的文化,进而树立文化自信;
3.有开放就有比较,有比较就有鉴别,有鉴别就有深化。我们要在开放包容的心态下去感受,去认知。
踏雪寻梅
一考生
一声,芬芳四溢;二声,沁人心脾;三声,零落成泥。
三声弹奏,一点泛音,一曲《梅花三弄》,勾出一季白雪纷飞,描出一枝寒霜傲骨。点点灵动,声声温婉,万千心灵必能为之一震,我想,那大概是一种共鸣吧。我们从民间拾起几近湮没在岁月长河中的国乐,尝试着从《梅花三弄》《阳关三叠》《高山流水》中找寻那一抹“中国味”,寻找与生俱来埋藏在灵魂深处的东西。它是民族,是文化,亦是生命,是一株被风雪掩埋的寒梅,是满眼云烟后的一束微弱的光。
踏雪寻梅,或许能够拨云见日。我们缘何要去寻找那心中的“中国味”呢?
我想,这应当是源于一种失落。我们希望找到一种民族之味,进而找回文化自信。在全球化的今天,欧美、日韩文化逐渐占据了所谓文化的主流地位。看着始于我国的端午节甚至汉字被他国拿去申遗时(即使没有成功),愤懑不平的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缺失,我们渴望找到属于自己的民族特色。从《经典咏流传》到《国家宝藏》,我们看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探寻,从传唱诗歌的乡村教师梁越群,到坚持古法制取颜料的仇庆年老先生,我们称他们为匠人,给予他们崇高的敬意,我们开始努力,让中华民族再次以自信、美好的民族文化精神,屹立于“东方日出之地”。
我想,这也应当是源于一种博观。许渊冲先生用大半辈子的时间,笔耕不辍,将我国大量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译成外文出版。我们敬佩他的毅力与决心,更认同他对文化交流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我们在对外开放中看到了不同文化的绚丽多彩,对这光辉灿烂的世界文化之林产生了难以丈量的热爱与憧憬。博观之后,我们懂得,文化在交流中产生,更在交流中进步。我们想要海纳百川,就应当用灵魂深处的东西去回馈世界。
我想,这还应当是源于一种归属。我们希望找到一种生命之味,这是一种使命感、归属感。“中国味”埋藏在中国人的灵魂深处,甚至可以说造就了中国人的灵魂,它时时提醒着每一个中国人应担负的使命。沈从文在给张兆和的信中如是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想,“中国味”于我们而言亦是如此。我们携着这心底的生命之味,即使走遍千山万水,依然经不起一曲秦腔的荡气回肠,或半句羌笛的婉转悠扬。“中国味”是生命之味,寄寓了我们对故乡的无比怀念,也正是这“中国味”,给我们带来了归属感和幸福感。
我们热爱梅,只因它自信而不张扬,芳香而不霸道,即使零落,也“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寻找“中国味”,找那民族之味、文化之味、生命之味,是因为这“中国味”带给我们的,是失落之后重拾的自信,是博观之后学会的认同,更是用心感悟之后体味到的归属感和使命感。
是的,踏雪寻梅,终有所得。
点评
作文是一篇文笔优美、感情深挚、意境深远的佳作,将“中国味”具象化为“一株被风雪掩埋的寒梅”,其核心意思非常明确——寻找“中国味”,就是要拥有一种归属感与使命感。作文的标题、开头和结尾都注意了照应;首尾部分用笔简练而意蕴深厚,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