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和MRI鉴别诊断肝脏肿瘤的准确性。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肿瘤患者60例,均进行螺旋CT与MRI三期扫描,观察肿瘤三期强化特征。结果:动脉期检出病灶70个,高密度病灶28个,门静脉期检出病灶40个,低密度病灶24个,手术病理证实28例原发性肝癌,9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20例肝血管瘤,5例肝转移瘤;螺旋CT与MRI三期扫描均可反应病灶血供特征。结论:多层螺旋CT和MRI联合鉴别诊断肝脏肿瘤具有安全性高、痛苦少、准确率高等优点,对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肝脏肿瘤;多层螺旋CT;MRI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057-02
通过多层螺旋CT和MRI结合诊断,半分钟内便可实现全肝扫描,借助高压注射器对对比剂用量及注射方式加以严格控制,结合实际检查需要,于增强的不同阶段实施全肝扫描[1]。本研究对4年来60例肝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诊断的意义和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肝肿瘤患者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20~72岁之间,平均年龄(48±4)岁。60例患者中有28例为原发性肝癌,20例为肝血管瘤,9例为FNH,3例为肝转移瘤。患者中有18例未表现出临床症状,经体检才诊断出肝占位性病变;7例有眩晕、腹痛等症状,经B超检测诊断为肝占位性病变;29例在上腹部肝区出现痛感,经影像学诊断确认为肝脏占位性病变,后采取多层螺旋CT和MRI联合诊断。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甲胎蛋白阳性者26例,其余均呈阴性,肝功能正常者22例。
1.2研究方法 通过多层螺旋CT对指定部位进行一次彻底的常规容积薄层扫描。扫描设定参数如下:层距2.5mm,层厚5mm,螺距0.75mm。利用非离子型造影剂进行增强三期扫描,计算剂量以每千克体重1.5mL的标准计算,通常总剂量在80到100mL范围内,扫描完毕后对全部原始横断图像实施薄层重建,重建层厚在1~3mm之间,重建间隔在0.5~1mm之间。对增强后病灶CT值及同层肝实质CT值进行测量,对不同时间病灶强化程度加以比较[2]。
通过MRI扫描仪进行核磁共振扫描,扫描参数:层距3mm,层厚5~8mm,层数30层,以平扫和增强扫描结合应用。然后将全部重建的CT及MRI影像图结合并加以诊断,对不同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加以对比研究。
2结果
2.1病灶大小和三期密度 动脉期诊断发现病灶70个,其中高密度28个,等密度11个,低密度9个;静脉期诊断发现病灶40个,低密度为24个,经CT平扫后有6例显示正常,MRI诊断,T2WI序列出现异常信号,行增强扫描见病灶呈明显强化。
2.2 CT、MRI表现和各期特点 根据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和平衡期同层影像,分析如下:
28例平扫呈低密度,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也就是动脉期强化,静脉期及平衡期大都很快转变为低密度;MRI诊断,T1WI和T2WI均表现为低信号,动脉期信号显著增强,静脉期与平衡期大都发生剧减。
20例增强扫描呈“慢进慢出”,由边缘向中间强化,门脉期瘤内强化灶向中间融合、填充,随延迟强化往中间扩展,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充填。MRI诊断平扫出现长T1、长T2信号,重T2WI出现“亮灯泡征”。
5例平扫呈低密度,边界模糊,2例呈均匀等密度,2例出现星状更低密度影。增强扫描结果:动脉期全部病灶都有显著增强,2例可见中央瘢痕,瘢痕始终未强化,表现为低密度放射状或分隔状。
最后3例总共诊断出转移瘤25个,瘤径在5~105mm之间,平扫CT呈单个和多个不同大小、分散分布的圆形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后,动脉期及静脉期分别呈连续的边缘环状强化,病灶中央供血不足,可见牛眼征,平衡期降为低密度。
3讨论
肝细胞癌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病变,在原发性肝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在75~85%之间。肝癌是除肺癌、肠癌外最普遍的一种致死性肿瘤疾病,其病因学说有以下三种:化学致癌物质、病毒性肝炎、感染寄生虫,并以病毒性肝炎为主,特别与乙肝、丙肝和肝硬化密切相关。
正常情况下,肝脏血液有75~80%由门静脉供给,只有20~25%来自肝动脉,而发生肝癌后,肝动脉成为主要供血途径,同时瘤体含有充足的肿瘤血供,在CT诊断动脉期很快达到峰值,使得动脉期病灶常出现显著强化[3]。本组病例动脉期诊断发现病灶70个,其中高密度28个,这反映其主要靠肝动脉供血。但部分病灶强化方式并不典型,本组病例7例(8个病灶),注入对比剂均可见动脉期显著增强,其中均匀5例,不均匀2例,静脉期3例呈稍高密度,4例等密度,肝动脉期诊断发现肝细胞癌病灶数量比价多,但部分病灶只能在静脉期及平衡期检出,且平衡期不仅能够发现部分动脉期无法发现的病灶,还能较为清晰地显示出一些小肝癌的包膜,这对于小肝癌的定性提供了很大帮助。
在本组研究20例中,诊断标准如下:(1)CT平扫得到边缘清晰的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静脉期病灶周边结节状可见显著增强,平衡期呈等密度或高密度;有时动脉期及门脉期病灶可见显著、迅速一致性强化。(2)MRI平扫得到边缘清晰的长T1、长T2信号,重T2WI出现“亮灯泡征”,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有较大比例为非典型的血管瘤病灶,CT及MRI均表现为多样化,诊断较为困难。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和MRI三期扫描对于肝脏肿瘤的检测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可以准确反映肝肿瘤血供特点,增加肝肿瘤检出率,尤其是CT和MRI联合应用,可获得更可靠的诊断信息和特征,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何芬,邓旦,陈重,等.动态三维超声造影与增强CT/MRI对肝肿瘤成像质量的评价比较[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5,24(2):123-127.
[2]卢先东.肝血管瘤45例CT影像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16):2479-2481.
[3]刘勇,薛鹏,肖智博,等.CT和MRI诊断肝脏原发性透明细胞癌[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4,30(1):87-90.
【关键词】肝脏肿瘤;多层螺旋CT;MRI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057-02
通过多层螺旋CT和MRI结合诊断,半分钟内便可实现全肝扫描,借助高压注射器对对比剂用量及注射方式加以严格控制,结合实际检查需要,于增强的不同阶段实施全肝扫描[1]。本研究对4年来60例肝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诊断的意义和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肝肿瘤患者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20~72岁之间,平均年龄(48±4)岁。60例患者中有28例为原发性肝癌,20例为肝血管瘤,9例为FNH,3例为肝转移瘤。患者中有18例未表现出临床症状,经体检才诊断出肝占位性病变;7例有眩晕、腹痛等症状,经B超检测诊断为肝占位性病变;29例在上腹部肝区出现痛感,经影像学诊断确认为肝脏占位性病变,后采取多层螺旋CT和MRI联合诊断。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甲胎蛋白阳性者26例,其余均呈阴性,肝功能正常者22例。
1.2研究方法 通过多层螺旋CT对指定部位进行一次彻底的常规容积薄层扫描。扫描设定参数如下:层距2.5mm,层厚5mm,螺距0.75mm。利用非离子型造影剂进行增强三期扫描,计算剂量以每千克体重1.5mL的标准计算,通常总剂量在80到100mL范围内,扫描完毕后对全部原始横断图像实施薄层重建,重建层厚在1~3mm之间,重建间隔在0.5~1mm之间。对增强后病灶CT值及同层肝实质CT值进行测量,对不同时间病灶强化程度加以比较[2]。
通过MRI扫描仪进行核磁共振扫描,扫描参数:层距3mm,层厚5~8mm,层数30层,以平扫和增强扫描结合应用。然后将全部重建的CT及MRI影像图结合并加以诊断,对不同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加以对比研究。
2结果
2.1病灶大小和三期密度 动脉期诊断发现病灶70个,其中高密度28个,等密度11个,低密度9个;静脉期诊断发现病灶40个,低密度为24个,经CT平扫后有6例显示正常,MRI诊断,T2WI序列出现异常信号,行增强扫描见病灶呈明显强化。
2.2 CT、MRI表现和各期特点 根据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和平衡期同层影像,分析如下:
28例平扫呈低密度,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也就是动脉期强化,静脉期及平衡期大都很快转变为低密度;MRI诊断,T1WI和T2WI均表现为低信号,动脉期信号显著增强,静脉期与平衡期大都发生剧减。
20例增强扫描呈“慢进慢出”,由边缘向中间强化,门脉期瘤内强化灶向中间融合、填充,随延迟强化往中间扩展,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充填。MRI诊断平扫出现长T1、长T2信号,重T2WI出现“亮灯泡征”。
5例平扫呈低密度,边界模糊,2例呈均匀等密度,2例出现星状更低密度影。增强扫描结果:动脉期全部病灶都有显著增强,2例可见中央瘢痕,瘢痕始终未强化,表现为低密度放射状或分隔状。
最后3例总共诊断出转移瘤25个,瘤径在5~105mm之间,平扫CT呈单个和多个不同大小、分散分布的圆形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后,动脉期及静脉期分别呈连续的边缘环状强化,病灶中央供血不足,可见牛眼征,平衡期降为低密度。
3讨论
肝细胞癌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病变,在原发性肝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在75~85%之间。肝癌是除肺癌、肠癌外最普遍的一种致死性肿瘤疾病,其病因学说有以下三种:化学致癌物质、病毒性肝炎、感染寄生虫,并以病毒性肝炎为主,特别与乙肝、丙肝和肝硬化密切相关。
正常情况下,肝脏血液有75~80%由门静脉供给,只有20~25%来自肝动脉,而发生肝癌后,肝动脉成为主要供血途径,同时瘤体含有充足的肿瘤血供,在CT诊断动脉期很快达到峰值,使得动脉期病灶常出现显著强化[3]。本组病例动脉期诊断发现病灶70个,其中高密度28个,这反映其主要靠肝动脉供血。但部分病灶强化方式并不典型,本组病例7例(8个病灶),注入对比剂均可见动脉期显著增强,其中均匀5例,不均匀2例,静脉期3例呈稍高密度,4例等密度,肝动脉期诊断发现肝细胞癌病灶数量比价多,但部分病灶只能在静脉期及平衡期检出,且平衡期不仅能够发现部分动脉期无法发现的病灶,还能较为清晰地显示出一些小肝癌的包膜,这对于小肝癌的定性提供了很大帮助。
在本组研究20例中,诊断标准如下:(1)CT平扫得到边缘清晰的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静脉期病灶周边结节状可见显著增强,平衡期呈等密度或高密度;有时动脉期及门脉期病灶可见显著、迅速一致性强化。(2)MRI平扫得到边缘清晰的长T1、长T2信号,重T2WI出现“亮灯泡征”,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有较大比例为非典型的血管瘤病灶,CT及MRI均表现为多样化,诊断较为困难。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和MRI三期扫描对于肝脏肿瘤的检测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可以准确反映肝肿瘤血供特点,增加肝肿瘤检出率,尤其是CT和MRI联合应用,可获得更可靠的诊断信息和特征,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何芬,邓旦,陈重,等.动态三维超声造影与增强CT/MRI对肝肿瘤成像质量的评价比较[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5,24(2):123-127.
[2]卢先东.肝血管瘤45例CT影像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16):2479-2481.
[3]刘勇,薛鹏,肖智博,等.CT和MRI诊断肝脏原发性透明细胞癌[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4,30(1):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