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2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特点和方法。方法:5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在C臂机透视下接受了经皮穿刺胸腰椎体成形术。结果: 56例手术患者疗效显著,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人本位整体护理是把病人视为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人而给予适合不同个体需要的护理,能充分发挥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 】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 lasty,PVP) )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微创手术,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有效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56例,均获得随访,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男20例,女36例;年龄54—93岁;受伤节段从胸3-腰5;病例均为压缩性骨折,疼痛明显,活动困难,无脊髓损伤和神经根压迫症状。
1.2 治疗结果
根据患者意愿选择全麻或局麻,其中4例选择全麻,52例选择局麻,根据患者耐受性,常规选择俯卧位,不能俯卧的患者选择侧卧位,术中用C型臂X线机透视监测,麻醉显效后,在皮肤上作0.5cm切口,手术入路采用经椎弓根入路,进针点位于椎弓根投影左侧10点位,右侧2点位,用空芯穿刺针穿透皮质,插入导针,透视下证实导针进入椎弓根内,建立工作通道,以导针为中心置入工作导管至椎体中份,将调和好的骨水泥用加压注射器注入椎体。注射时在C型臂X线机透视监测骨水泥的充填和扩散情况,观察骨水泥是否向椎体外渗漏,若推进骨水泥阻力较大或X线透视提示骨水泥有向椎管渗漏时,应停止注射。当骨水泥到达椎体后壁充满椎体时停止注射。待骨水泥稍固化后拔出穿刺针,保持手术体位10min,无菌包扎后,手术结束【1】。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特点,首先要向患者介绍PVP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该方法特点、适应证、较其他非手术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的优越性,并根据患者病情特点说明为什么要选该方法治疗;其次,要关心、安慰和理解患者,使其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减少恐惧心理,向患者实例说明该手术方法的效果,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密切配合治疗和护理【2】。
2.1.2 术前体位指导:由于手术时需要采取俯卧位,故在术前2天开始训练指导患者的姿势,使患者能逐渐耐受俯卧位。具体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胸部和两肩膀处垫小软枕,下腹及骨盆处使用大软枕,使身体处于过伸体位有利于PMMA有效填充,双手臂置于肩部上方,肘关节轻度屈曲或在两边感舒适的位置,时间要从短逐渐延长,要超过30分钟,每天进行2次【3】。
2.1.3 术前常规准备:手术当日进行皮肤清洁,排空大小便,做好皮试。术前不需要禁食。
2.2 术后护理
术后监测生命体征,血压、脉搏等。术后24h可逐步下床活动,逐渐增大活动量。开始时在床上练习直腿抬高及抗阻力伸膝,以锻炼股四头肌力量,然后在护士协助下坐立、床边站立,如无不适,可在搀扶下行走,最后自由活动。此过程中应防止跌倒。特别是因腰背痛被迫卧床1个月以上的患者,由于其下肢肌肉进一步萎缩,平衡能力下降,更容易摔倒。术后3~5d起,指导患者逐步进行背伸肌锻炼,采用仰卧抬臀举腹方法进行,即拱桥式背伸肌锻炼,取仰卧位,头、背、肩及双脚作支点,像拱桥一样,每次坚持一两分钟,每日一两次,可增强背伸的力量,起到保护脊柱的作用。拱桥式适应于所有的患者。而另一种“飞燕式平衡法”的锻炼方式,适应于较为年轻的患者,但脊柱后凸严重患者、肥胖及合并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不适合【4】。少数患者术后数天仍有腰部酸胀、头晕,卧床时间相应延长,生活上须给予细心护理。
2.3 康复指导
患者出院前应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工作体位和姿势。避免用力过猛,了解有关骨质疏松的保健知识及用药常识,进行腰部肌锻炼,以增强腰背肌对腰椎的保护作用,同时增强平衡能力,降低骨折发生危险。若患者术后3d即出院,则指导患者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等情况。对于高龄患者,出院时我们建议患者日后使用手杖,并教会患者使用手杖的要点。
3 结 果
本组病例54例顺利完成手术,另2例因故二期完成手术,术后12-48小时疼痛明显缓解,甚至完全消失,术后24小时下地行走,疼痛明显好转或消失。有15例因有背部疼痛,辅以TDP等理疗,疼痛渐缓解,住院时间为3-15天,有3例患者因内科疾病转相应科室继续治疗,所有患者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4 讨论
PVP的术后恢复快,能减少因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并且明显缓解疼痛并改善功能,增加椎体的稳定性,提高生存质量,而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周到的心理护理及手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有效的康复锻炼。可以提高疗效和病人的满意度,但由于术中可能破坏椎弓根、骨水泥泄漏等,造成脊髓和神经损伤【5】。因此,对医院设备和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术中熟练的医护配合、密切的病情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对护理工作者而言,要有整体护理观,把病人视为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人而给予适合不同个体需要的护理。
参考文献
[1] 孙钢,丛永健,张康莉等.应用国产药械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的椎体压缩性骨折[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13(8):540.
[2] 王瑜,潘永太,邹佩珍.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激光治疗术的配合与护理[ J ].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 23(4): 60 - 61.
[3] 何仕成,腾皋军.经皮椎体成形术[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36(4):295-299.
[4] 殷铁梅.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 J ]. 广西医学, 2006, 28
[5] 卢建民,赵德伟.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的应用[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8(8):534-535.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护理特点和方法。方法:5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在C臂机透视下接受了经皮穿刺胸腰椎体成形术。结果: 56例手术患者疗效显著,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人本位整体护理是把病人视为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人而给予适合不同个体需要的护理,能充分发挥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 】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 lasty,PVP) )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微创手术,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安全有效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56例,均获得随访,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男20例,女36例;年龄54—93岁;受伤节段从胸3-腰5;病例均为压缩性骨折,疼痛明显,活动困难,无脊髓损伤和神经根压迫症状。
1.2 治疗结果
根据患者意愿选择全麻或局麻,其中4例选择全麻,52例选择局麻,根据患者耐受性,常规选择俯卧位,不能俯卧的患者选择侧卧位,术中用C型臂X线机透视监测,麻醉显效后,在皮肤上作0.5cm切口,手术入路采用经椎弓根入路,进针点位于椎弓根投影左侧10点位,右侧2点位,用空芯穿刺针穿透皮质,插入导针,透视下证实导针进入椎弓根内,建立工作通道,以导针为中心置入工作导管至椎体中份,将调和好的骨水泥用加压注射器注入椎体。注射时在C型臂X线机透视监测骨水泥的充填和扩散情况,观察骨水泥是否向椎体外渗漏,若推进骨水泥阻力较大或X线透视提示骨水泥有向椎管渗漏时,应停止注射。当骨水泥到达椎体后壁充满椎体时停止注射。待骨水泥稍固化后拔出穿刺针,保持手术体位10min,无菌包扎后,手术结束【1】。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针对患者不同心理特点,首先要向患者介绍PVP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该方法特点、适应证、较其他非手术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的优越性,并根据患者病情特点说明为什么要选该方法治疗;其次,要关心、安慰和理解患者,使其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减少恐惧心理,向患者实例说明该手术方法的效果,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密切配合治疗和护理【2】。
2.1.2 术前体位指导:由于手术时需要采取俯卧位,故在术前2天开始训练指导患者的姿势,使患者能逐渐耐受俯卧位。具体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胸部和两肩膀处垫小软枕,下腹及骨盆处使用大软枕,使身体处于过伸体位有利于PMMA有效填充,双手臂置于肩部上方,肘关节轻度屈曲或在两边感舒适的位置,时间要从短逐渐延长,要超过30分钟,每天进行2次【3】。
2.1.3 术前常规准备:手术当日进行皮肤清洁,排空大小便,做好皮试。术前不需要禁食。
2.2 术后护理
术后监测生命体征,血压、脉搏等。术后24h可逐步下床活动,逐渐增大活动量。开始时在床上练习直腿抬高及抗阻力伸膝,以锻炼股四头肌力量,然后在护士协助下坐立、床边站立,如无不适,可在搀扶下行走,最后自由活动。此过程中应防止跌倒。特别是因腰背痛被迫卧床1个月以上的患者,由于其下肢肌肉进一步萎缩,平衡能力下降,更容易摔倒。术后3~5d起,指导患者逐步进行背伸肌锻炼,采用仰卧抬臀举腹方法进行,即拱桥式背伸肌锻炼,取仰卧位,头、背、肩及双脚作支点,像拱桥一样,每次坚持一两分钟,每日一两次,可增强背伸的力量,起到保护脊柱的作用。拱桥式适应于所有的患者。而另一种“飞燕式平衡法”的锻炼方式,适应于较为年轻的患者,但脊柱后凸严重患者、肥胖及合并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不适合【4】。少数患者术后数天仍有腰部酸胀、头晕,卧床时间相应延长,生活上须给予细心护理。
2.3 康复指导
患者出院前应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工作体位和姿势。避免用力过猛,了解有关骨质疏松的保健知识及用药常识,进行腰部肌锻炼,以增强腰背肌对腰椎的保护作用,同时增强平衡能力,降低骨折发生危险。若患者术后3d即出院,则指导患者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等情况。对于高龄患者,出院时我们建议患者日后使用手杖,并教会患者使用手杖的要点。
3 结 果
本组病例54例顺利完成手术,另2例因故二期完成手术,术后12-48小时疼痛明显缓解,甚至完全消失,术后24小时下地行走,疼痛明显好转或消失。有15例因有背部疼痛,辅以TDP等理疗,疼痛渐缓解,住院时间为3-15天,有3例患者因内科疾病转相应科室继续治疗,所有患者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4 讨论
PVP的术后恢复快,能减少因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并且明显缓解疼痛并改善功能,增加椎体的稳定性,提高生存质量,而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周到的心理护理及手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有效的康复锻炼。可以提高疗效和病人的满意度,但由于术中可能破坏椎弓根、骨水泥泄漏等,造成脊髓和神经损伤【5】。因此,对医院设备和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术中熟练的医护配合、密切的病情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对护理工作者而言,要有整体护理观,把病人视为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人而给予适合不同个体需要的护理。
参考文献
[1] 孙钢,丛永健,张康莉等.应用国产药械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的椎体压缩性骨折[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13(8):540.
[2] 王瑜,潘永太,邹佩珍.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激光治疗术的配合与护理[ J ].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 23(4): 60 - 61.
[3] 何仕成,腾皋军.经皮椎体成形术[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36(4):295-299.
[4] 殷铁梅.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 J ]. 广西医学, 2006, 28
[5] 卢建民,赵德伟.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中的应用[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8(8):53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