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戏外的“悬”念人生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461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本气质颇迷蒙的《合肥四姊妹》的自序中,金安平女士称她希望读者能够了解一种“悬”的境界。这是书中的一位主角张充和女士的生活艺术,“悬”即是“凌空”——书法家善用手腕表达“悬”,出色的昆曲演员则将其化在姿态之中,优秀的诗人则用文字传达这种境界。
  我初次看到这段话时,不禁暗自发笑,老外写中国文化,就喜欢奢谈这种看似意境深远实质却是文化隔膜的异乡情调。但等到阅毕全书,书中场景及人物的处世言行一一浮现,不由对作者细腻的感觉,以及模仿昆曲的表现形式,与历史若即若离的独特写作方式深深着迷,的确“悬”!
  考虑到这本书是通过一个家族的历史折射出古老中国的历史进程,而作者又是大汉学家史景迁教授的夫人,所以这本书首先让我想到的是史景迁教授的《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同样是以人物命运折射历史变迁,史景迁先生《王氏之死》,细节处写的不是人物的表情、动作和对话,而是在带出与故事相关的经济因果、风俗习惯、伦理观念、法律条文,真正是无一字无来历,无一事无出处。但假如说史景迁的方式是由人物、故事凸显历史,那么,比较而言,金安平女士便是以历史、故事凸显人物——《合肥四姊妹》虽也有必要的风俗、伦理等的插叙,但折射的主要并非中国历史的变迁,金安平女士更注重通过她的叙述,去接近一种中国式的特殊生活艺术、人生境界——人生如戏,身处其中的人如何意识如何处理自己对戏的态度。《合肥四姊妹》以这种独特方式将历史呈现出来,让看戏的人(读者)感同身受戏中人的欢笑、悲哀与无奈,来领会其中的微妙之处。
  合肥四姊妹指的是张元和(昆曲艺术家顾传玠之妻)、张允和(语言学家周有光之妻)、张兆和(作家沈从文之妻)、张充和(汉学家傅汉思之妻)。本书共分为13章,其实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为第一至第九章,讲述四姊妹的父母、保姆、家庭、学校,虽然也讲述各种具有独特精神气质的女性,但主要重在述史——毕竟这是一本针对西方人的历史作品,需要有基本的历史背景。
  但第九章是一个过渡,在本章中,金安平女士巧妙地结合了十八世纪中国女作家陈端生的和十九世纪的易卜生所提出的问题:《再生缘》的孟丽君和《玩偶之家》的娜拉虽然各自时代、文化背景不同,但可能面临“怎么办”的问题是同样的,陈端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孟丽君为此问题烦恼不已。易卜生也没有解决问题,却唤醒了无数中国女性按照西方的方式“走出去”——本章中走出去的一位女性的结果是困窘而死。不过作者显然不是要在这本讲述众多女性命运的书里面讨论女权问题,而是通过她的方式将此问题用很中国的传统智慧来表述,并不是“出走后怎么办?”而是庄子所表达的更为艰难的处境,“绝迹易,无行地难。”不“听天由命”独立行动起来的四位女性将同样会被命运之手控制。
  元和爱上当时地位低下的“戏子”(现在就得是昆曲艺术家)顾传玠,顾传玠的人生大戏是生不逢时,试图摆脱“戏子”的身份,但终于一事无成;元和的人生大戏是迷恋上演员,爱上的是顾传玠还是顾在昆曲中所扮演的角色?元和一直保持着谨慎地沉默。
  允和是位坚强、颇有英雄气质,坚信自己创造幸福的人,战乱让她眼睁睁看着小女儿死去,小儿子被流弹击中也差点死亡,后来又到文革,“做戏”才得以保存自己。她还有段为友仗义的小插曲,同样是“做戏”帮助她跟上海某黑帮打了场胜仗。
  兆和的个性顽固,说话不留情面,又对人生怀疑因而胆怯——这一切使得她虽然是四姊妹中最“丑”的女孩,但又使得她拥有一种特别的魅力,她从来不乏追求者——包括沈从文。但是沈从文又是个入“戏”太深的人,他生活在他自己营造出来的“凤凰”城中,不易被周遭环境所改造,同样也很难溶入环境之中——这种环境既包括文革的特殊岁月,也包括其他的岁月。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爱情童话或许根本是个错误。
  充和是四姊妹中受教育最好,古典文化影响最深的,也是最深知“悬”之境界的,充和对很多学者都有从她的视角出发的妙评——如刘文典、卞之琳。充和坚持“不该把你自己的本色——自己的情感——带上舞台。”我想,“舞台”除了指昆曲外,也指人生的戏台。“假作真时真亦假”本就是中国的最高智慧,金安平在书的结尾写道:她归去,又再度归来。充和现在很少离开她的小园子,但是仍旧以她最擅长的方式过着“游历”的生活:用她手中的毛笔,出入于虚无缥缈之境。
  “悬”即是“游于艺”也是“乘物以游心”,和如戏的人生若即若离的的状态,这是中国高级知识分子思考的处世境界——很多年前,庄子和惠施有过很深的讨论。我猜,除了金安平眼中的张充和是这种状态外,作仙很久的钱钟书也应该是一例。
  这是一本极为迷人和可读的历史故事,从史学的角度也许重要性不大,但是本书所营造的意境和书中所讨论的,人在这个充满陷阱的世界中的对待人生的态度,值得用心推敲。
其他文献
过去,咱中国人老是说,中国是礼仪之邦,其实,中国古代礼仪的核心,就是跪拜,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磕头。跪拜在政治上的解读,就是臣服,乍被征服的时候,要用长跪不起,要磕头如同鸡啄米,除非安了心,想当断头将军,才可以“立而不跪”,其实刚烈如斯者,有一部分无非是以进为退,行险取胜,只要对方给点好脸,咱这边立马就坡下驴,依旧还是跪和拜。  自打西方世界,起了近代化的骚动,一干不逞之徒,驾起船满世界走,自然也
期刊
三十年以前,还没有人把“计算机”和“病毒”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今天,计算机病毒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想尽力避免的那一部分。让我们回溯过去,去看看这些给我们带来大麻烦的小程序。    大计算机和小恶作剧    早在电子计算机发明以前,“计算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就在一篇名为《复杂自动装置理论及组识的进行》的论文里提出了可自我复制程序的概念,可以说,创造病毒的
期刊
编译/范范    怀表是装饰品,亦是复杂的工艺品。它们娇小的尺寸,优雅闪亮的银制外壳,玻璃反射表面,珐琅或者陶瓷针面,结合了很多18世纪首饰的元素。历史学家托马斯认为劳动人民因为工业化而拥有怀表,并以此显示身份。    1747年,英国诺丁汉24岁的编织工威廉,用35先令购买了一只银表。“自豪源于佩戴怀表,它是我生命中的骄傲”威廉在自传中回忆道:“虽然这块表最后坏掉了。”  勃勃雄心促使威廉在后来
期刊
上世纪80年代初,当中央的经济政策刚刚松动时,已经有人开始重拾资本主义的尾巴了。他们是中国的第一批富人,他们共同的名字叫个体户。  但是在旧体制中,他们却处于社会的底层,没有家庭背景的回乡知青成为个体户的主体,在他们的带动下,进城的农民、其他无业人员逐渐加入这一支大军。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凭着他们的胆大开餐馆、卖衣服、放录像、摆百货小摊、倒卖电子产品,迅速积累了不少的财富,社会上称之为“万元户”。他
期刊
这是一支远早于北洋舰队的强大海军,西方的军史中称其为中英联合舰队。大清国在最艰难的时候勒紧裤腰带为它准备了巨款,而英国人也毫不吝啬地为它配置了许多先进装备。成军后,它却在政治的口水战中迅速消亡……    1863年的春夏之交,一支火力强大的舰队,从英国启航,驶往中国。  金发碧眼的英国海军官兵驾驶着每艘军舰,舰桥上高高飘扬的,却并非大英帝国的海军旗,而是一面奇怪的新旗:黄色的对角交叉线贯穿绿底,旗
期刊
口述:韩子华 整理:本刊记者 关昕  社会流传关于父亲的笑话很多,无非说父亲没文化,不仅是老粗,而且是大老粗。实际上,父亲出身书香门第,旧学颇有根底。    我的父亲韩复榘,字向方,1891年出生在河北霸县(旧称霸州)东山台村。社会流传关于父亲的笑话很多,比如什么“行人都靠右走,那左边留给谁?”、什么“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在自己的地盘上建一个大使馆”、什么“十几个人穿着裤衩抢一个球”、什么“没来的请
期刊
刺杀傅筱庵    傅筱庵,宁波人,1938年10月16日继苏锡文成为上海市长,在任期间帮助日本军队维持上海统治,破坏抗日,捕杀抗日军民。军统遂决定将其除掉。傅筱庵为人十分机警,加之在其刚就任时就遭逢过一次暗杀,故防范相当周密,很难得手。其寓所就在上海虹口,属于日军势力范围,强攻也不太可能。就在军统一筹莫展之际,傅筱庵的一个贴身佣人朱升联系上了军统,愿意刺杀此奸。1940年10月10日晚间,傅筱庵很
期刊
《51号兵站》    为了尽快恢复苏北新四军的后勤供给,中共华东局委派新四军某部作战科长梁宏,以青帮“小老大”的身份前往上海重建“51号兵站”。梁宏的父亲是上海帮会“义展堂”的堂主,家境显赫。此次回来他正是以“小老大”的身份作掩护,铲除叛徒,重建兵站。“小老大”的突然出现,引起了大特务马浮根和黄元龙乃至日本宪兵队队长田中敏行的疑虑,上海各方势力都把目光聚焦在这个突然从北方回来的“小老大”身上…… 
期刊
张爱玲从人性角度、李安从情色角度诠释主人公的行为轨迹,其艺术效果似雾里看花,隔着一层,不甚真切。是什么力量逼迫丁默邨们拿着生命、尊严去下赌注?这恰恰是小说家、电影家未能深度阐释,未能挖掘表现的。    丁默邨的自辩    名导演李安近作《色·戒》系一间谍惊悚片,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讲述爱国女学生王佳芝陷入一个危险感情游戏的故事。她本来计划以美人计暗杀汉奸头目易先生,却意外地对老易生出爱意,遂于
期刊
高升号事件中,日本不宣而战却逃脱谴责和惩罚,令日本人看到了偷袭的巨大成效和微小代价,并成为推动日本军事冒险的原始雪球。日本人食髓知味,在此后的对俄战争(偷袭旅顺港)、对华战争(九一八事变及七七事变)及对美战争(偷袭珍珠港)中,频繁不宣而战。    清廷希望拉英国抗日    满载中国士兵的英国商船高升号被日本军舰击沉,噩耗在第二天(1894年7月26日)传到了驻节天津的北洋大臣李鸿章。  李鸿章迅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