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少数民族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学员信息素养的基础课程,该课程有助于学员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培养立足岗位能力。本文从分析民族学员的特点出发,结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际,就如何在课堂中有效教学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教学模式
一、引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面对信息技术变革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员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员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员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新型学科,体现了学科的时代特色,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教学要充分把握民族学员的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探索,充分利用学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好奇心,激发学员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满足学员求知欲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民族学员的特殊性及主要表现
(一)宗教信仰
少数民族学生都有自己独有的民族宗教信仰。新疆学员信仰伊斯兰教。在一些重大的节日里,都会采取举行不同形式的活动以表示对其节日的隆重庆祝。
(二)生活习惯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宗教信仰和生长环境不同,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其他学生存在明显的差别。在饮食习惯上,学院专门建了清真餐厅。在生活保障上给予特有的照顾和关心,这对于他们的学习给予了很大的保障。同时,为了解决学员们的需求每个班还配有少数民族生活老师。
(三)学习方面
学习是学员的天职,学员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首先打牢他们维护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根基,其次,他们的汉语基础比较差,从小基本上是民族的语言;从小接受的教育相对差一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特别要关注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加强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
三、民族学员教学特点
少数民族学员作为教学的重要部分,办学要坚持“德育为先”的要求,打牢民族学员坚定“四个认同”理想信念,增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在考虑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及其特点,我们要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在教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的教学模式,让学员们在快乐中体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员的信息素养。
四、民族学员教学模式探究
(一)情境引导式教学方法
情境引导式教学是指在教学开始或者教学过程中,教员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员思想、视觉体验,激发学员的好奇心和学习激情,帮助学员理解课堂内容,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带动学员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益,这种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让学员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
情境引导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比如,在课程的第一章“信息技术及其影响”在教学开始就直接引入“未来,信息化社会的生活”视频短片,让学员了解未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方向,学员通过视频短片直观的了解到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体会信息技术对人类未来生活的便利,引入这段视频后明显激发了学员的好奇心和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极大兴趣。
(二)任务驱动式教學方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就是教员通过布置任务,促使学员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极大地激发学员的求知欲望,逐步培养其自学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以任务为主线、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三大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促进学员提高独立性,推动学员的学习主动性。一般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首先,明确目标,合理设计任务;其次,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员兴趣;再次,任务简单,符合学员实际,操作性强;最后,鼓励学员,努力完成任务,按照这样的步骤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效果会明显改善。
(三)分层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根据课前调查问卷、座谈的方式了解每个学员的基本情况,将每个班的学员大致分成两个小组。通过一到两次的授课根据课堂反应、理解程度、信息素养基本技能再次将教学小组的学员调整。
分层次教学与开放性资源平台相结合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开放性资源平台可以作为优先完成课堂任务学员的补充教学,也可作为理解能力慢一组学员的课后补充学习平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应用,将两个小组的学员可以根据学习进程调整。分层次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同步调整,可分层次教学,也可以整体教学,教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员的课堂反应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四)分组探讨式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活动教学环节非常适合分组探讨式教学方法,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员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将学员分成两个教学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探讨综合活动的教学内容,最后形成各自的学习报告,通过各个小组成员的实践、交流、探究、评价环节,形成让学员人人参与、人人探讨、人人思考的教学局面。同时分组探讨式教学方法还有助于开拓学员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员综合素养。
(五)自主学习式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身就具有其学科特点。很多教员依然存在这样的错误教学观念:认为只要自己在课堂上讲得越多,操作示范得越仔细,教学效果就越好,生怕有哪些重要的概念没有讲到,哪些关键性的操作也没有示范好。然而自主学习的就是要调动学员主观能动性,引发学员思考问题,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程应充分发挥其本身所具有的操作性强这一特点,让学员在自主学习中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检验学习效果,进而提高信息素养能力。
五、结语
民族学员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方法需要教员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完善。教员可根据学员的特点来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既能减轻学员学习负担,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提升学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宝治,李兵.多媒体技术在少数民族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6(71).
[2]谭敏.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J].经济研究导刊,2009(25).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教学模式
一、引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面对信息技术变革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教学越来越显得重要。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员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员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员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新型学科,体现了学科的时代特色,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教学要充分把握民族学员的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创新探索,充分利用学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好奇心,激发学员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满足学员求知欲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民族学员的特殊性及主要表现
(一)宗教信仰
少数民族学生都有自己独有的民族宗教信仰。新疆学员信仰伊斯兰教。在一些重大的节日里,都会采取举行不同形式的活动以表示对其节日的隆重庆祝。
(二)生活习惯
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宗教信仰和生长环境不同,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其他学生存在明显的差别。在饮食习惯上,学院专门建了清真餐厅。在生活保障上给予特有的照顾和关心,这对于他们的学习给予了很大的保障。同时,为了解决学员们的需求每个班还配有少数民族生活老师。
(三)学习方面
学习是学员的天职,学员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首先打牢他们维护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根基,其次,他们的汉语基础比较差,从小基本上是民族的语言;从小接受的教育相对差一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特别要关注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加强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
三、民族学员教学特点
少数民族学员作为教学的重要部分,办学要坚持“德育为先”的要求,打牢民族学员坚定“四个认同”理想信念,增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在考虑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及其特点,我们要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在教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的教学模式,让学员们在快乐中体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员的信息素养。
四、民族学员教学模式探究
(一)情境引导式教学方法
情境引导式教学是指在教学开始或者教学过程中,教员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员思想、视觉体验,激发学员的好奇心和学习激情,帮助学员理解课堂内容,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带动学员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益,这种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让学员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
情境引导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比如,在课程的第一章“信息技术及其影响”在教学开始就直接引入“未来,信息化社会的生活”视频短片,让学员了解未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方向,学员通过视频短片直观的了解到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体会信息技术对人类未来生活的便利,引入这段视频后明显激发了学员的好奇心和对信息技术学习的极大兴趣。
(二)任务驱动式教學方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就是教员通过布置任务,促使学员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极大地激发学员的求知欲望,逐步培养其自学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以任务为主线、教员为主导、学员为主体”的三大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促进学员提高独立性,推动学员的学习主动性。一般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首先,明确目标,合理设计任务;其次,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员兴趣;再次,任务简单,符合学员实际,操作性强;最后,鼓励学员,努力完成任务,按照这样的步骤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效果会明显改善。
(三)分层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根据课前调查问卷、座谈的方式了解每个学员的基本情况,将每个班的学员大致分成两个小组。通过一到两次的授课根据课堂反应、理解程度、信息素养基本技能再次将教学小组的学员调整。
分层次教学与开放性资源平台相结合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开放性资源平台可以作为优先完成课堂任务学员的补充教学,也可作为理解能力慢一组学员的课后补充学习平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应用,将两个小组的学员可以根据学习进程调整。分层次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同步调整,可分层次教学,也可以整体教学,教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员的课堂反应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四)分组探讨式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活动教学环节非常适合分组探讨式教学方法,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员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将学员分成两个教学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探讨综合活动的教学内容,最后形成各自的学习报告,通过各个小组成员的实践、交流、探究、评价环节,形成让学员人人参与、人人探讨、人人思考的教学局面。同时分组探讨式教学方法还有助于开拓学员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学员综合素养。
(五)自主学习式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身就具有其学科特点。很多教员依然存在这样的错误教学观念:认为只要自己在课堂上讲得越多,操作示范得越仔细,教学效果就越好,生怕有哪些重要的概念没有讲到,哪些关键性的操作也没有示范好。然而自主学习的就是要调动学员主观能动性,引发学员思考问题,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程应充分发挥其本身所具有的操作性强这一特点,让学员在自主学习中加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检验学习效果,进而提高信息素养能力。
五、结语
民族学员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方法需要教员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完善。教员可根据学员的特点来灵活使用教学方法,既能减轻学员学习负担,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提升学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宝治,李兵.多媒体技术在少数民族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6(71).
[2]谭敏.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J].经济研究导刊,2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