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想象能力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766699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想象”就是在头脑中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当展开想象时,记忆中的表象由模糊变为清晰,由单薄变为厚重,新形象随着旧表象的改造而不断生成。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教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学生的想象之鸟一旦高飞,脑中就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每作一次这样的作文,想象力便得到一次锻炼,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创新萌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想象能力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爱因斯坦就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既然想象这种思维如此重要,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
  一、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在文学领域,形象产生于客观与主观的结合,它是情感与理智的合拢。同样一个对象,一个景观,如果是纯客观的,也许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启发性,但人是带着自己的全部阅历在吸收生活信息的。对一个情感活跃的人而言,静静地注视“袅娜”两个字,他的眼前就能浮现出公园里迎风摆动的杨柳细枝,神话里美貌仙子的轻柔飘带,舞台上翩翩起舞的少女苗条体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各个角度启迪学生潜在情感。
  (一)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情感
  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时,既要让他们观察事物特征,又要让他们观察自己内心感受的特征,挖掘自我,这种观察才是充满了灵性的。比如:我们观察一枝刚出土的嫩芽时,我们会说它先是伸出柔柔的芽尖,向周围试探着,然后弯曲身子;设法避开障碍物,或者是想推翻,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它终于从重压下解放出来,舒展姿容……这个表述过程中所展示的不正是人类才有的渴望、期待、努力、希望等情感因素吗?可以说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没有物我一体的独特感受,既不能展开这样丰富的想象,也不能把有生命的自然交给读者。
  (二)通过“自然”调动学生的情感
  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这种方法称为“自然”调动。自然界中那赏心悦目的景物,既能陶冶人的情操,产生美好的情感,又能产生写作冲动。教师可带领学生寻春、觅秋、登山、观水。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学生在感受冬日飞雪后,曾留下这样一篇佳作《守望冬日》。这里只摘录一小段:
  雪,雨的精灵。随着冷风簌簌散落,渐渐地,柳絮般的雪花凌空飞舞,天地呈现出一片银白,再加上雾气的点缀,天地浑然于一体。站在苍茫宇宙间,万籁俱寂时顿感自然的威严,而不容侵犯,人仿佛如草芥般渺小。
  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不时有美的发现和美的体验,并产生一种强烈的表达愿望。这时,只要老师稍加点拨,就能燃起学生想象之火花。
  (三)通过“社会”调动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走向社会,调查了解社会,走向生活,参与生活。因为中学生在学校生活时间长了,觉得学校生活单调枯燥,失去了新鲜感,思维单一呆板。走向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学生的主体意识会增强,而且耳闻目睹,感到非常新鲜。社会生活中许多事情都能牵动他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写作愿望,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有些学生在对环保问题做了调查后,他们对人们肆无忌惮地破坏美好的环境,既感到气愤,又感到悲哀。刹那间,那股纵横激荡的情感,犹如瀑布般一泻千里;他们情不自禁地写道:在秋风如水,明月如霜的夜晚,一只饥肠辘辘却也不敢离开这山谷半步的老虎,如泣如诉地向人类讲述自己悲惨的遭遇。他的父亲不幸罹难,母亲为了保护自己而遭受“敌人”迫害,生命危在旦夕。尽管天地如此之大,但孤苦伶仃的他却没有匿身之处,只等待人类对他进行最后的宣判,清冷的广寒宫溅下了一滴苦涩的酒,掉在草叶上,化作一滴滴晶莹的泪珠。
  有些学生在了解了许多国家仍处于硝烟弥漫的战火中时,他们写道“假如我是一名战地记者,我会来到战争前沿,记录发生的一切。我会让我的记录对这个世界有一点触动,期待和平早日到来。”
  (四)通过“情境”调动学生情感
  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与之训练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角色,联想所学知识,启迪潜在情感,渐进最佳状态。比如:在指导学生写在《2010年的一天》时,我先向学生展示21世纪未来科技蓝图,然后设立了一个个场景:假使你回乡探亲,农村变化会使你耳目一新;假使你漫步城市,现代设施会使你眼花缭乱;假使你遨游太空,广袤宇宙将由你装点描绘;假使你重返母校,同学聚会将由你一领风骚。良好的境界,丰富的情感,使学生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看到学生展示给我的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未来世界时,我感到很惬意。
  要调动学生的想象,开发学生的想象力,离不开情感体验的积累。想象是依照情感本身的力量,个体对内在储存加以重新改造、组合以产生出一种全新形象的过程。假如学生情感与内在储存丰富,审美屏幕上的信息密度会大大增加,最后闪现的形象就会是高质量的。情感在想象中如同炼钢炉中的燃料和炉火,没有它,就不会有高温,因而也就熔炼不出优质的合金。
  二、要培养学生积累丰富的记忆表象材料
  语文教材常在内容中插入一些图片。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积累材料。
  有了这些感性材料,教师就可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栩栩如生地状景,形神兼备地写人,身临其境地读感受,竭力熔诗、画、情、景、色、声于一炉,使学生的想象欲得以诱发。
  教师还可根据课文感人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典型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优美的文字语言,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些“图片”。比如:在讲授《三峡》一课,我先制作了一组图片,然后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澄澈明净,变化无穷的平湖美景图。在聆听学生如诗般的描绘时,我们师生仿佛不是置身于课堂,而是正在平湖上留连忘返哩!教师的举手之劳,会使教学达到了“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积累表象材料,培养想象能力,只限于课堂,只限于课本,那就太狭隘了。教师只有经常带领学生到在千世界去接触,去思考,去学习,去受影响,并有的放矢,随时点拨方可收到预期效果。
  三、要注意唤起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有关表象
  语文教材中美丽壮观的自然世界,丰富多彩的社会场景,栩栩如生的人物画廊,这些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材料,以其强大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延伸故事情节,或者补充课后内容,或者创造新的自然、社会环境,或者深化文章的主题,从而加速他们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转化,成为通向未来广阔世界的桥梁。
  在学习《孔乙已》时,教师可让学生想象孔乙已弥留之际的情景。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在讲道于勒衣衫褴褛成为穷光蛋后,菲利普夫妇看见于勒后仓皇逃走时,可启发学生逆向思考,假如于勒发达了,菲利普夫妇欣喜若狂、美梦成真的情景又会如何呢?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文本的二次创作中,通过续写、改写等发挥想象力。
  诗歌的语言往往是非常凝炼的,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文想象,再现画面。
  在讲《沁园春雪》时,学生们根据诗文,再现北国风光,冰天雪地,群山绵延,大雪纷飞翩翩起舞,仿佛银白色的象群在奔跑。在讲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学生们根据诗文的内容,生动地再现了茅草纷飞的情景。
  自然就是学生写作的最好素材库。在完成秋景作文时,我曾带领学生亲自去观赏落叶,他们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叶子飘落的情景:叶子与风周旋着,扭着,有的飘浮在水面上,像一叶扁舟,有的飘在空中,就像一只只蝴蝶舞动着,天空就是它的舞台。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其他文献
我校开展的学习“二七一模式”又被称作“高效课堂”。刚刚接触到这一模式时,我们都有一点担心和顾虑。认为不好开展,或不能开展。原因是我们的学生素质相对较差,有很多厌学生。平时拼命地讲课有些学生都不学习,把时间给他们自学就更加不可能了。面对我们的这些不解和疑惑,校领导做了大量的工作。  所谓的“高效课堂”模式,其精髓应该是变老师教为学生学,变老师的我要教为学生的我要学。因此我决定在三班实行“高效模式”。
期刊
全面落实发展性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扎实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实现学生主体发展,为学生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基的必由之路。  一、构建“四导”德育模式,实施有效德育  (一)“四导”德育模式实施背景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涉及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一项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工程,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而在
期刊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师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力军,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那么新课改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当以新课程为契机,用素质教育的眼光审视新课改的语文教学。责无旁贷地完成培养会实践、创新意识的“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这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站在新课改的前列,树立现代教育观,必须正确面对素质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语文观,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期刊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任,是辛勤的园丁,常被人们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该帮助人们除掉灵魂中的杂草,如何除掉?最佳方法就是在灵魂中种满美德,种什么样的美德,用什么方法去种,需要播种者以身作则。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首先我们的灵魂要没有杂草。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教师素质,重视师德修养,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1转变观念,争做创新型教师  教
期刊
一、合格的教师首先要有善良的心地,纯净的思想  内心阴暗的人是可怕的,像狼一样危险。内心阴暗的教师更是可怕的,无异于“披着羊皮的狼”。让一群毫无戒心又毫无防御能力的学生每天生活在其周围,得到的可能就不是教育而是伤害。  教师中辱骂 体罚 劳役学生的行为比比皆是,这样的教师将对学生的内心以及一生造成怎样的影响,想来可怕。如果教师队伍不早日得到净化,必将失去家长和社会的信任。  内心阳光的教师更容易与
期刊
2002年辽源市教育局提出了学生主体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教育协调发展的发展性教育理念。这一理念站在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为我市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能否深入贯彻落实这一思想关键取决于广大教师。学校只有构建多维校本培训平台才能撑起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才能引领教师树立专业理想。  一、构建学习平台,提升教师“学力”  发展性教育理念倡导内涵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当今时代,教
期刊
发展性教育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一种创新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它的精髓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发展性教育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是符合学生成长认知规律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折射出人性的光辉,触及了教育的本质。为实现有效教学、以学定教,为实现幸福教育、教育幸福,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秉承以生为本,全面落实发展性教育的思想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作
期刊
协调科任与学生之间关系不仅是班主任的职责也是一项重要义务。  一、矛盾冲突的必然性  1十七八岁的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育进入成熟期但还没有完全成熟,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强,不会毫无顾忌地向家长和班主任敞开心扉;思维活跃,判断力强,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观点,对事情有自己的观点和判断,这也是家长感到孩子不像以前听话了!自尊心强,审美情感有很大发展,不能接受当众大声斥责易冲动,不能正确处理好与同学
期刊
现实中我们学生从小接触到的班级文化几乎是千篇一律,千“班”一面,给学生严重造成的审美疲劳,无法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新课程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核心理念,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因此培养学生良好品质,构建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既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需求,也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一、开展丰富的班队活
期刊
从事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几经课本的更换,学生的变换,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有许多感慨化作几点凝重的思考。  一、“语文课”应具有学科特色  根据《语文新课标》规定,语文学科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源于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着重指明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人文性则重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是唯一可以在生活中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