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想象不仅能让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还能让学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内心和才华,更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养成勤于动手和动脑的良好习惯。只要我们善于去发掘、去引导、去培养,就能增强语文课的吸引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起来,从而喜欢上语文这门课程。
【关键词】想象 语文教学 应用
教育进展国际组织曾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像力排名倒数第一。这个结果蛮符合当前中国特别是广大农村山区的实际。在当前,许多学校都存在教学条件跟不上教学改革的现象,教学改革要求学生要通过视觉、听觉同时感知课文内容,而现在书本上讲到的地方,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去看过或者从其它途径事先了解过(特别是山区的孩子)。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课堂上用课件展示,甚至实地调查、参观等。没有条件的农村学校呢?他们怎么让孩子感受到当时的场景?所以使得许多语文课堂变成老师的说教,没有真正让孩子感受到当时的场景。如何让山村的语文课由说教变得丰富多彩呢?我认为想象是一个有效途径。
1. 丰富见识,开阔想象
在农村,很多孩子直到读初中都没有出过远门,有的几乎没有离开过家,他们的生活经验及见识很少,我号召学生通过电影、电视、报刊、课外书籍等等途径,每天去多听一听,多读一读,多看一看,多想一想。做生活的有心人,从而丰富自己表象知识的积累。我每周都会用一节课的时间倾听学生在生活中所积累的成果,内容不加限定,学生可自由讲述。这样一来,时间长了,学生的见识自然就丰富了。这样,他们才会有可"想象"的内容。
2.情景引导,激发想象
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课文《海燕》时,我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想象海燕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的情景。有的学生想到了海燕与我们当地燕子的不同;有的想到了暴风雨来临时海水的情形;有的在猜海燕当时的想法;还有的想到这幅图为什么没有色彩,海燕会是什么颜色?等等很多与主题表现不符的东西。于是,我给同学们创设了一个情境:"假如是你,如果暴风雨要来了,你会怎么做?"同学们异口同声:"当然是躲了。"接着,我介绍了本文的创作背景,并进行引导:"就像童话中的'丑小鸭',假如她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她干嘛还要离家出走?"这时,学生们就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想到海燕为什么不躲避暴风雨,反而去迎接暴风雨;想到海燕如何坚强地与风浪搏击;海燕当时的神态、动作、心情是怎样的;想到其它海鸟会嘲笑海燕,海燕会怎样回答,让那些海鸟无言以对。自然而然,海燕坚强、勇敢、乐观、自信、不怕牺牲的革命先驱者的形象就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3. 创造机会,培养想象
我所在的中学虽然近几年来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但"僧多粥少",不可能每节课都借助于课件展示,我总是尽量为学生创造机会,多角度多方位创设情景,通过续写、据图想象、变文为图、角色表演、变换思维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没有课件的课堂也变得生机勃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在朱自清的《春》一文的教学中,学生们展开了想象,把春天时自己的一些活动融入到课文之中,与文中的孩子一起在草地上打滚、找幸运草、编花环;一起嬉戏打闹,一起去帮同学家插秧不小心倒在水田里时,大家开怀的笑声等等一些文中没有的天真烂漫画面,真是趣味横生,同时又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让大家更加喜爱春天,更加珍惜春天的美好时光。
在进行变换思维训练时,有一位学生提到:"我们家的小鸡既吃粮食也吃虫子,那么小鸡是爱吃粮食一些呢,还是爱吃虫子一些呢?"这个问题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同学们进行了丰富的想象和激烈的争论。有一位同学回家后还亲自做了实验,用已经出了虫的米和米里面长出的虫来喂小鸡,结果是:小鸡既不吃长了虫的米,也不吃米里面长出的虫。这个结果真是超出了所有同学的想象。
由此可见,"想象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创造活动的源泉",想象不仅能让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还能让学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内心和才华,更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养成勤于动手和动脑的良好习惯。只要我们善于去发掘、去引导、去培养,就能增强语文课的吸引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起来,从而喜欢上语文这门课程。
【关键词】想象 语文教学 应用
教育进展国际组织曾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像力排名倒数第一。这个结果蛮符合当前中国特别是广大农村山区的实际。在当前,许多学校都存在教学条件跟不上教学改革的现象,教学改革要求学生要通过视觉、听觉同时感知课文内容,而现在书本上讲到的地方,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去看过或者从其它途径事先了解过(特别是山区的孩子)。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课堂上用课件展示,甚至实地调查、参观等。没有条件的农村学校呢?他们怎么让孩子感受到当时的场景?所以使得许多语文课堂变成老师的说教,没有真正让孩子感受到当时的场景。如何让山村的语文课由说教变得丰富多彩呢?我认为想象是一个有效途径。
1. 丰富见识,开阔想象
在农村,很多孩子直到读初中都没有出过远门,有的几乎没有离开过家,他们的生活经验及见识很少,我号召学生通过电影、电视、报刊、课外书籍等等途径,每天去多听一听,多读一读,多看一看,多想一想。做生活的有心人,从而丰富自己表象知识的积累。我每周都会用一节课的时间倾听学生在生活中所积累的成果,内容不加限定,学生可自由讲述。这样一来,时间长了,学生的见识自然就丰富了。这样,他们才会有可"想象"的内容。
2.情景引导,激发想象
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课文《海燕》时,我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想象海燕搏击风浪迎接暴风雨的情景。有的学生想到了海燕与我们当地燕子的不同;有的想到了暴风雨来临时海水的情形;有的在猜海燕当时的想法;还有的想到这幅图为什么没有色彩,海燕会是什么颜色?等等很多与主题表现不符的东西。于是,我给同学们创设了一个情境:"假如是你,如果暴风雨要来了,你会怎么做?"同学们异口同声:"当然是躲了。"接着,我介绍了本文的创作背景,并进行引导:"就像童话中的'丑小鸭',假如她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她干嘛还要离家出走?"这时,学生们就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想到海燕为什么不躲避暴风雨,反而去迎接暴风雨;想到海燕如何坚强地与风浪搏击;海燕当时的神态、动作、心情是怎样的;想到其它海鸟会嘲笑海燕,海燕会怎样回答,让那些海鸟无言以对。自然而然,海燕坚强、勇敢、乐观、自信、不怕牺牲的革命先驱者的形象就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3. 创造机会,培养想象
我所在的中学虽然近几年来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但"僧多粥少",不可能每节课都借助于课件展示,我总是尽量为学生创造机会,多角度多方位创设情景,通过续写、据图想象、变文为图、角色表演、变换思维等途径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没有课件的课堂也变得生机勃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在朱自清的《春》一文的教学中,学生们展开了想象,把春天时自己的一些活动融入到课文之中,与文中的孩子一起在草地上打滚、找幸运草、编花环;一起嬉戏打闹,一起去帮同学家插秧不小心倒在水田里时,大家开怀的笑声等等一些文中没有的天真烂漫画面,真是趣味横生,同时又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让大家更加喜爱春天,更加珍惜春天的美好时光。
在进行变换思维训练时,有一位学生提到:"我们家的小鸡既吃粮食也吃虫子,那么小鸡是爱吃粮食一些呢,还是爱吃虫子一些呢?"这个问题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同学们进行了丰富的想象和激烈的争论。有一位同学回家后还亲自做了实验,用已经出了虫的米和米里面长出的虫来喂小鸡,结果是:小鸡既不吃长了虫的米,也不吃米里面长出的虫。这个结果真是超出了所有同学的想象。
由此可见,"想象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创造活动的源泉",想象不仅能让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还能让学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内心和才华,更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养成勤于动手和动脑的良好习惯。只要我们善于去发掘、去引导、去培养,就能增强语文课的吸引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起来,从而喜欢上语文这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