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动的灵魂无可遏止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te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狂傲不羁,离经叛道,此乃真性情也!
  诚如作家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891~1980)以其自传体小说《北回归线》(Tropic of Cancer)主角人物的对白声称:“我对生活的全部要求不外乎几本书、几场梦和几个女人。”从他作品里往往令你第一眼就能看出,这位作者热衷描写纵情声色的疯魔程度,毋宁极为狂妄放纵、糜烂下流,却又如此简单真实、趣味横生。观诸他笔下那些混吃混喝的主人公不仅讲起话来无所顾忌,书中桥段更随处充斥着宛如酒后梦呓般的污言秽语,以及各式各样匪夷所思,撩得令人脸红心跳、气喘咻咻的露骨性爱场景。然而在我心中,却也还没有人能够像他疯得这般率真、坦荡、毫不做作。
  “我必须承认在我开始写作生涯以前的日子里,读书既是最能给与感官刺激又是最有伤害的消遣。回忆过去,对我来说,似乎读书只是一种迷幻剂,一开始很刺激,然后就令人沮丧,令人麻木……”回想多年前我初读亨利·米勒《我一生中的书》自叙其生平书缘的这段话,于字里行间强烈透露出那份非比寻常地拥抱欲望直白、毅然抛开一切世俗伪装的“反叛的激情”,至今仍深深吸引着我。
  自诩为“流氓无产阶级吟游诗人”,生命中大半辈子总离不开思考、写作以及风花雪月的亨利·米勒,自幼生长于十九世纪末纽约布鲁克林一个德裔裁缝师的移民家庭,早先他曾在纽约市立大学就读,但两个月后因无法忍受墨守成规枯燥乏味的校园生活而自行辍学,从此只身步入社会,闯荡江湖。之后,他陆续做过码头工人、清洁工、列车乘务员、酒保、帮厨、打字员、教师、编辑等各行百业,其间不啻饱尝生活底层之艰辛,并利用工作余暇遍读东西方诸多文学家与哲学家的经典著作,如拉伯雷、鲁索、康拉德、埃默森、D.H.劳伦斯、杜思妥耶夫斯基、史特林堡、尼采、兰波、老子、诺斯特拉达莫斯。除此之外,他还一度沉潜于佛教禅宗、梵谷的印象派绘画、葛饰北斋的浮世绘、古犹太苦修教派的教义、神秘学、星相学等各门博杂学问,其阅读嗜趣可谓百无禁忌,三教九流几乎无所不涉猎。
  后来有一天,亨利·米勒邂逅了一名女子——琼(June Edith Smith,米勒的第二任太太),并在她的鼓励下辞去工作,同时开始了自己的职业写作生涯,却也因此让日常生活陷入贫困。1930年,亨利·米勒三十九岁,几年下来面临写作瓶颈仍始终一筹莫展的他,遂决定远离美国前往巴黎找寻灵感。
  回溯上世纪三十年代欧洲,一战(World War I)结束的烽火硝烟刚刚散去,紧接而至的经济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环顾整个西方社会面貌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在独自浪迹巴黎侨居期间,亨利·米勒终日过着穷困潦倒却又放浪不羁的生活,经常一拿到妻子June从美国寄来的钱,便立即赶去花间柳巷找女人,然后没钱吃饭缴房租。就这样居无定所,不时被迫露宿街头、食不果腹的流浪日子一天天过去。此后十年里,他同一群不务正业的青年艺术家混在一起,成天交谈、宴饮、嫖妓,同时还认识了一些朋友,包括日后成为米勒情妇的法裔美籍女作家安娜伊丝(Anis nin)和她的银行家丈夫雨果(Hugh Guiler)。而着眼于彼时这些红尘男女间的暧昧纠葛,日后还被Joseph Strick 与Philip Kaufman相继拍成了电影《Tropic of Cancer》与《Henny & June》。
  及至四十三岁那年(1934),因受巴黎友伴的环境熏陶与情人安娜伊丝的勉励资助下,亨利·米勒发表了生平第一部长篇小说《北回归线》(Tropic of Cancer)、由杰克·卡汉(Jack Kahane,1887~1939)创立的尖石碑出版社正式出版,内容主要描述亨利·米勒在巴黎放浪形骇的生活,几乎你从任何一页读起,全都是浓得化不开的幻想和绝望,以及俯拾皆是极尽癫狂的情爱情节,遭许多英语系国家加以查禁。直到1961年有出版商大胆在美国出版《北回归线》,两年内大卖两百五十万本,也掀起了冗长激烈的法律诉讼。最后米勒一方胜诉,被视为争取言论自由的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对来说,书被查禁,反倒愈益抑制不住人们的好奇心,故而早在三四十年代亨利·米勒便不乏大批读者乃至崇拜者。根据四十年代末《纽约先驱论坛报》刊登一则趣闻记载,一名学校教师踟蹰于巴黎街头,说她无论走到哪儿都非常高兴地能够看见年轻人在读《简爱》,某天她发现有一本《简爱》被人丢弃在桌椅上,于是她把书捡起来,赫然发现夹藏在书封下的内页文字,竟是亨利·米勒两卷本的《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
  原书名《Tropic of Cancer》,中文译为《北回归线》,实际上其小说内容根本就和这个地理坐标毫无关联,而是该以直观文意称做“癌症地带”或“癌症地区”,一如他在小说开篇写道:“时间如癌,正在吞噬我们…… 我们一个个都要排队走向死亡的牢狱。”此处Cancer亦有“巨蟹”(星座)之意(据闻亨利·米勒本身就是一个痴迷于观察星象的天文学迷),乃意指充满旺盛的精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在星座学上象征愿意为爱牺牲一切的母性特质。
  有趣的是,《北回归线》初版封面设计即以一只巨蟹用它巨大的螯爪捕获(捕惑)女人身体当作猎物的图像为主题,令人联想到三百年前日本江户时代常以“章鱼与裸女”图画作为情欲象征的浮世绘巨匠葛饰北斋。他在笔记本里摘抄了这样一段话:“我自己出生在巨蟹座下,因此我独立自主,在海上和陆地上都拥有大片领地。”蟹可以横行不羁,象征着自由的精神,亨利·米勒以此自喻,“人如果不能坦然面对性,那他怎么能面对更血淋淋的自我?”终其一生肆无忌惮、粗心大意,满不在乎他人目光的好色、猥亵、嚣张、喜欢胡思乱想,他老人家就这样也活了八十九岁。
其他文献
金马奖50岁了。  第50届金马奖盛会刚刚结束,讨论热潮尚在持续,关于蔡琴的歌声,张曼玉与章子怡的心结,林青霞的灿烂华丽,《一代宗师》的落寞,以及大爆冷门的最佳电影——来自新加坡年轻导演陈哲艺,只花了一千五百万新台币拍摄的《爸妈不在家》,特别一语惊醒中人的是评审团主席李安给予台湾电影的批评:“气太虚,筋骨太弱”。李安的意思,就是台湾电影文化涵养不够。  但纪录片撑起了一片天。获最佳纪录片的《看见台
期刊
江湖很神、很奇、很远,武侠小说里的江湖更神、更奇、更远。曾经,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等大师给予了我们丰富的武侠世界。不过,由于大师们新作很少,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武侠热,似乎已经趋于平淡,归于沉寂。  金庸、梁羽生等大师的作品,或侠义或情真,或率真或高深,或神奇或诡异,风格虽然各不相同,却影响了一大批“江湖”迷,让很多人也曾梦想成为“高手”、“侠客”、“大师”,匡扶正义,打抱不平。与此同时,摆脱
期刊
“青豆书坊”这个名字透露着一种小清新的气息,正如青豆书坊总编辑苏元所说,在出版社、出版公司层出不穷、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希望这个公司能够充满新鲜感和活力,“像青豆一样绿油油的,蓬勃生长”。和所有出版人一样,苏元也有着自己的文化理想,但她并不追求很大很张扬的成就,“我给公司的定位就是小一点,在一个小小的书坊里,精心耕种好这一亩三分地,这样就行。”  人文社科类:立足于大众普及  苏元原先供职于中央编
期刊
人们常常感到奇怪,为何湘西凤凰这样一座小城,居然能在20世纪产生沈从文、黄永玉这样一对叔侄、两代艺术家?在20世纪中国文坛,他们各自以自己的睿智文才和丹青妙手弹奏出华美的艺术乐章。  沈从文先生已经悄然作古,赫然十二卷《沈从文文集》早已问世。而年近九十的黄永玉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佳作迭出,令人屡新耳目。作为黄永玉家乡的出版人,深感有责任为先生记录下他一生艺术创造的历程与履迹。  早在上个世纪八
期刊
如果要问近年来对香港文学最影响的一件事情,也许就是也斯的离世。目前香港文坛对他的离世充满悲恸,但还未评价这件事对香港文坛的影响。终其一生,也斯在他的诗歌、散文甚至小说里,描划出香港的不同地方景致,还有对香港文学的点滴记录。透过也斯,香港文学渐渐浮现出今日我们所熟知的城市面貌。在也斯的最后岁月中,有出版社将他写香港的诗和散文辑成《也斯的香港》一书,作家舒非在序言中说也斯真的“爱香港”,也说得很贴切。
期刊
“中国梦——刘香成30年摄影展”冒着申城有史以来的最高温,在由曾经的世博会中国馆改造而来的中华艺术宫展出。或许是考虑到许多观众可能会因为酷热而错过展览,同名的《中国梦》影集也几乎于同时由后浪出版公司整理上市,这便给了我们一个更近的观察和欣赏刘香成的机会。相对于展览,影集中的作品稍多,累计共有111幅。刘香成的这些“中国梦”作品,在创作时间上可分为两段:拍摄于1976-1983年的这部分作品,选自1
期刊
我曾以为自己是个候鸟式的人,与美国六十年代“垮掉的一代”有些相仿。然而当我意识到时代毕竟改变了这个事实后,也就安然地不再做梦。有关背包客的几个关键词已被彻底毁了:搭车是不成的,油价已经涨到养不起车的地步;流浪是不行的,收容所、暂住证、地域歧视、人心隔膜,都是各种有形无形的阻碍。回想大学时频繁地外出,惟独庆幸那时着装还算正式,而每次出行前身上的盘缠也带得足够。  然后就到了安稳读书写字的现在,我读到
期刊
中国古代书法的传播除口传心授外,临摹鉴赏则主要依靠书法碑帖的传拓。进入清末,伴随照相技术的引进与发展,书法的传播发生了本质的改变,碑帖出版取代拓片成为了绝对主流。然而令人颇感遗憾的是,在当前国内碑帖出版物汗牛充栋之时,有关碑帖出版现状的研究却较少。此次《书香两岸》杂志将碑帖出版作为一个专题介绍、研究,正是顺应形势、紧跟市场之举。在此,我谨以一位碑帖出版编辑的身份,以我所熟悉的上海碑帖出版情况为切入
期刊
吾人今日生活的全球化世界,毋宁是欧洲开启大航海时代以来,靠着思想、器物与文明之优势,逐步打造的西方理性(现代主义)文明的成果。被归类为泛亚洲的地区,在西方以帝国主义的船坚炮利强行“开化”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被纳入这个世界体系。无论当初是乐意还是被迫,无论你是否喜欢这个以西方文明为基准的世界,不能否认的是,我们都已经置身其中,且世界因此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向来由西方帝国主义之眼记录这个变化
期刊
把头抬起来,放眼望去,同样的产业,两岸在吵的事情完全不同。  比如电影业,大陆热火朝天的议题,除了本地电影屡创票房纪录,连好莱坞也不能不注意这块大饼,积极叩关。谁要所谓不同出身的电影,适用不同竞争规则,外商当然卯起劲争取合拍,期望能有更好的发行优势与分帐条件。  如哈麦《解读中外合拍五大新趋势》文中指出:“合拍公司总经理张恂在中美合拍影展上告诉外媒,合拍需要转变思路了。‘中国改革开放已经有30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