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亚洲与西方全面接触之后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6527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吾人今日生活的全球化世界,毋宁是欧洲开启大航海时代以来,靠着思想、器物与文明之优势,逐步打造的西方理性(现代主义)文明的成果。被归类为泛亚洲的地区,在西方以帝国主义的船坚炮利强行“开化”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被纳入这个世界体系。无论当初是乐意还是被迫,无论你是否喜欢这个以西方文明为基准的世界,不能否认的是,我们都已经置身其中,且世界因此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向来由西方帝国主义之眼记录这个变化的过程,过往包括被殖民的亚洲各国人民,学习的都是西方中心的历史观,例如我们更熟悉发生在欧洲的两次世界大战历史,却搞不太清楚本国以外的其它亚洲各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事件,甚至我们常常更熟悉欧美各国的历史、思想与人物,却与邻国非常陌生。
  直到后殖民研究出现后,开始有人从亚洲(或非西方)的观点来审视这部发展史。若说扎伊尔德开启了东方之眼观看近代世界史,印度裔学者Pankaj Mishra的这本《从帝国废墟中崛起》毋宁是近年来深入探讨近代亚洲与西方的相遇与变迁史中,可读性极高的一本作品。
  原来,亚洲可以扳倒西方
  《从帝国废墟中崛起》从1905年的“日俄战争”破题,点出非常有意思的一个论点:追求脱亚入欧的日本,打败了俄国,点燃了亚洲无数渴望摆脱欧洲帝国主义殖民者的希望,松动了亚洲制霸欧洲的绝对权威性。
  亚洲各国并没有机会在第一次大战之后,借“民族自决原则”独立,甚至根本连进入巴黎和谈的资格都没有,直接被排除在外。作者直言,是到了第二次大战日本在亚洲挑起的战端,才直接或间接地促成原本沦为欧洲各国殖民地的亚洲,得以斩断与欧洲殖民帝国主子之间的锁链,替战后亚洲诸国争取民族自决、主权独立的契机。
  对于直接承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其它各国的人们,可能在情感上难以接受Mishra的如此断言,可若撇开国别史的中心论,从世界史的进程(结果论)的角度切入来看,Mishra的说法不无道理。
  日本挑起战端造成生灵涂炭固然可恶,也该承担责任,却也不能否定其直接或间接造成欧洲殖民主子离开亚洲的这个结果。日本的成就,震撼当时的世界。原来,亚洲是可以打败西方列强的。
  亚洲该如何超越西方?
  那么,具体来说应该怎么做?为什么在亚洲是日本率先打倒了欧洲列强,替自己争取到了平等的国际地位?为什么其它亚洲国家做不到?是因为日本率先全盘西化吗?想超越西方,一定要先让自己彻底西化吗?还是日本的文化因子里本身就具备足以与西方现代化接轨的元素?明治维新有何独特之处能将弱小的日本引领走上亚洲最强之路?亚洲有没有可能走出一条既保留亚洲社会传统,又能够采纳西方长处的发展模式?
  工业化之后的西方与亚洲接触,不再只是单纯的经贸往来,更希望能将亚洲纳入西方主导的世界版图。亚洲因此开始逐渐西化,例如民族国家的诞生、民主制度的引入,却也因此承受了巨大的灾难,比如战争频发,或被西方视为走狗。亚洲虽然貌似在器物文明与思想制度上逐渐接受西方的规格,骨子里其实仍然尊崇自己原本的道德思想体系,以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
  当年亚洲就在毫无前例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当时的思想家对于如何承接西方的冲击与反应,思考、着墨甚多。作者便是透过哲马鲁丁·阿富汗尼、梁启超、泰戈尔这三位亚洲思想家的思想与生平遭遇,以细腻而引人入胜的笔触,带领读者一同思索亚洲各国与欧洲相遇之后的发展,试图替亚洲的现在与未来把脉。
  衰退中的西方与崛起中的亚洲该如何共存共荣?如果说,鉴古是为了知今,甚至是替未来发展寻找可以参照的脉络,窃以为Mishra的《从帝国废墟中崛起》应该站在这个角度上来读。
  我们透过这本书,应该认真深入思索的是,今天正全面崛起的亚洲,该如何与制定当前世界体系标准,但影响力却逐渐衰退的西方社会共存共荣?
  面对过去百年来不堪回首的历史,亚洲强大之后,是要选择原谅、接纳,还是报复?以及,当我们使用西方创造的文明科技变强之后,是否得比西方更加西方,像当年西方对待非西方社会般对待其它社会?甚至,亚洲是否能以西方现代性成果为根基,重新融入亚洲价值,走出一条截然不同于西方的亚洲式现代化道路,造福更多人民?
其他文献
岁末年初又一年,冬去春来,四季的轮回如此精准,一年之计在于春,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是各类新书粉墨登场的良辰吉时。近期,作为市场主力的文学版块因为有不少著名作家携带新作回归,而给冬眠之后的书市注入了许多新鲜的血液,但是较以往有所不同,这些新作大多为作家的转型或非主流之作,因而更具吸引力和话题性,我们不妨来回味一番。  《第七日》之后,余华又恢复了大家熟悉的蛰伏状态,不过这次的冬眠没有让喜爱他的读者等待太
期刊
跟徐皓峰约长篇,他笑眯眯地答应了。但他拍电影的瘾头更大,只好等。按捺住急迫的心情,隔一段时间问问他电影的进度,知道他已顺利开机,拍摄地点不远,就在怀柔,那去探探班吧,给他鼓鼓劲,目的是希望他顺顺利利快点拍完,好给咱们写长篇啊。  于是拣了一个上午,买了一堆水果,和同事开车去了怀柔。那时已是北方的十二月份,天寒地冻的,还差三十多分钟车程时忽然起了大雾,能见度不到五米,我们的车在高速路上如蜗牛一般缓缓
期刊
金马奖50岁了。  第50届金马奖盛会刚刚结束,讨论热潮尚在持续,关于蔡琴的歌声,张曼玉与章子怡的心结,林青霞的灿烂华丽,《一代宗师》的落寞,以及大爆冷门的最佳电影——来自新加坡年轻导演陈哲艺,只花了一千五百万新台币拍摄的《爸妈不在家》,特别一语惊醒中人的是评审团主席李安给予台湾电影的批评:“气太虚,筋骨太弱”。李安的意思,就是台湾电影文化涵养不够。  但纪录片撑起了一片天。获最佳纪录片的《看见台
期刊
江湖很神、很奇、很远,武侠小说里的江湖更神、更奇、更远。曾经,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等大师给予了我们丰富的武侠世界。不过,由于大师们新作很少,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武侠热,似乎已经趋于平淡,归于沉寂。  金庸、梁羽生等大师的作品,或侠义或情真,或率真或高深,或神奇或诡异,风格虽然各不相同,却影响了一大批“江湖”迷,让很多人也曾梦想成为“高手”、“侠客”、“大师”,匡扶正义,打抱不平。与此同时,摆脱
期刊
“青豆书坊”这个名字透露着一种小清新的气息,正如青豆书坊总编辑苏元所说,在出版社、出版公司层出不穷、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希望这个公司能够充满新鲜感和活力,“像青豆一样绿油油的,蓬勃生长”。和所有出版人一样,苏元也有着自己的文化理想,但她并不追求很大很张扬的成就,“我给公司的定位就是小一点,在一个小小的书坊里,精心耕种好这一亩三分地,这样就行。”  人文社科类:立足于大众普及  苏元原先供职于中央编
期刊
人们常常感到奇怪,为何湘西凤凰这样一座小城,居然能在20世纪产生沈从文、黄永玉这样一对叔侄、两代艺术家?在20世纪中国文坛,他们各自以自己的睿智文才和丹青妙手弹奏出华美的艺术乐章。  沈从文先生已经悄然作古,赫然十二卷《沈从文文集》早已问世。而年近九十的黄永玉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佳作迭出,令人屡新耳目。作为黄永玉家乡的出版人,深感有责任为先生记录下他一生艺术创造的历程与履迹。  早在上个世纪八
期刊
如果要问近年来对香港文学最影响的一件事情,也许就是也斯的离世。目前香港文坛对他的离世充满悲恸,但还未评价这件事对香港文坛的影响。终其一生,也斯在他的诗歌、散文甚至小说里,描划出香港的不同地方景致,还有对香港文学的点滴记录。透过也斯,香港文学渐渐浮现出今日我们所熟知的城市面貌。在也斯的最后岁月中,有出版社将他写香港的诗和散文辑成《也斯的香港》一书,作家舒非在序言中说也斯真的“爱香港”,也说得很贴切。
期刊
“中国梦——刘香成30年摄影展”冒着申城有史以来的最高温,在由曾经的世博会中国馆改造而来的中华艺术宫展出。或许是考虑到许多观众可能会因为酷热而错过展览,同名的《中国梦》影集也几乎于同时由后浪出版公司整理上市,这便给了我们一个更近的观察和欣赏刘香成的机会。相对于展览,影集中的作品稍多,累计共有111幅。刘香成的这些“中国梦”作品,在创作时间上可分为两段:拍摄于1976-1983年的这部分作品,选自1
期刊
我曾以为自己是个候鸟式的人,与美国六十年代“垮掉的一代”有些相仿。然而当我意识到时代毕竟改变了这个事实后,也就安然地不再做梦。有关背包客的几个关键词已被彻底毁了:搭车是不成的,油价已经涨到养不起车的地步;流浪是不行的,收容所、暂住证、地域歧视、人心隔膜,都是各种有形无形的阻碍。回想大学时频繁地外出,惟独庆幸那时着装还算正式,而每次出行前身上的盘缠也带得足够。  然后就到了安稳读书写字的现在,我读到
期刊
中国古代书法的传播除口传心授外,临摹鉴赏则主要依靠书法碑帖的传拓。进入清末,伴随照相技术的引进与发展,书法的传播发生了本质的改变,碑帖出版取代拓片成为了绝对主流。然而令人颇感遗憾的是,在当前国内碑帖出版物汗牛充栋之时,有关碑帖出版现状的研究却较少。此次《书香两岸》杂志将碑帖出版作为一个专题介绍、研究,正是顺应形势、紧跟市场之举。在此,我谨以一位碑帖出版编辑的身份,以我所熟悉的上海碑帖出版情况为切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