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RS和GIS技术,通过解译卫星影像,分析林木树冠覆盖斑块在研究区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轴线北部地区各环路内树冠覆盖率变化不大,南部环路内树冠覆盖率逐渐降低。公共绿地和居住绿地是组成树冠覆盖斑块的主要用地类型,公共绿地在城市中心区和远郊区对区域树冠覆盖率贡献最大,居住绿地在近郊区的贡献最大。
【关键词】:绿地斑块、林木树冠覆盖、空间分布
The Spac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tree canopy in Beijing central axis
Jia Yao1,Baoquan Jia 2,Cheng Wang 2
(1.Ningbo Institue of 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Zhejiang 315100, China;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CAF, Beijing 100091, China;
Key Laboratory Of Tree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91, China;
Abstract: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urban tree canopy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by GIS and RS technology, and this analysis based on the images from worldview satelli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om the city center to suburb, the tree canopy coverage changed little in northern region, and the ratio gradually weakened in south region. Public greenland and residential greenland were the main land types of tree canopy patches, public greenland had the largest canopy contribution in the city center and suburb area , residential greenland had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in the suburban area
Key words: Greenland patches; Urban tree canopy;Space distribution
綠色植物作为城市中唯一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其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调节区域气候,因此具有高绿量的乔灌木面积和空间布局就成为衡量城市生态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选择北京市城市建设最具代表性的中轴线地区,分析南北不同环路中不同类型树冠覆盖斑块的空间布局特点,为未来制定合理的城市森林规划做基础工作。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材料
数据来源于北京市2013年8月worldview全色与多光谱融合影像,分辨率为0.5m,影像是利用447个地面点做几何矫正而得到的四级产品,范围为北京市六环路外1km内区域。
研究将中轴线区域按照现有的城市环路分为南北共10个研究区,分别为北2、2-3、3-4、4-5、5-6环路,南2、2-3、3-4、4-5、5-6环路研究区,形成宽度5km,长度45km,总面积225km2的长方形研究带。
1.2研究方法
在ArcGis10.2平台下,利用“编辑器”中的“裁剪”功能,将高分辨卫星影像中4类树冠覆盖斑块、建筑斑块、道路斑块、不透水地面斑块、水体斑块进行人工剪切,赋予每个斑块相应的代码,然后利用Pacth Analyst插件,统计每类斑块的相应属性,导入Execl表格进行分析。其中树冠覆盖斑块为所有被乔灌木覆盖的绿色斑块。
2 结果分析
2.1 树冠覆盖斑块分布特征
隨着环路的增加,林木树冠覆盖率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北2环路到6环路之间,树冠覆盖率变化不大,其中北4-5环路最高28.6%,北5-6环路最低21.9%;而南2环到6环路之间,树冠覆盖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仅在南4-5环路有短暂上升,最终在南5-6环路达到最低值9.1%。这种现象与城市建设背景和社会发展特点有关,北部地区由于存有大量历史遗迹、国家行政机构和奥运场馆,因此城市环境建设力度始终大于南部(见图1)。
图1 不同环路城市化率与树冠覆盖率 图2 南北不同环路树冠覆盖率构成
2.2 不同类型树冠覆盖斑块空间分布特征
研究区树冠覆盖斑块主要由公共绿地、居住绿地、单位绿地和道路绿地组成。从图2可知,公共绿地对树冠覆盖率的贡献最大,其次为居住绿地。在南北不同方向上,随着环路的增加,公共绿地的树冠覆盖率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而居住绿地、单位绿地和道路绿地则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这主要与城市发展历史有关,2环内老城区保存大量皇家园林,4环外远郊区建有多个郊野公园和大面积生态防护林带,因此在区域内公共绿地的树冠覆盖斑块面积较大。受城市向心作用影响,2-4环路城市近郊区汇聚大量行政单位,导致居住绿地和道路绿地面积也随之增加。
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中轴线南北方向存在树冠覆盖率不均衡现象,建议未来城市森林建设的重点集中于,第一,在新建树冠覆盖斑块的同时,通过将草地和裸地转化为由乔灌木覆盖的绿地斑块,达到提升现有绿地质量的目的。第二,保护现有大型树冠斑块,增加中小型树冠斑块的数量,并通过景观廊道把分散的点状斑块相连接,形成“点、线、面”相互贯通的森林网络体系。
【参考文献】:
[1]贾宝全,王成,邱尔发等.城市林木树冠覆盖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3,33(1):23-32
[2]朱耀军,王成,贾宝全等.基于树冠覆盖的广州市中心区绿化格局分析[J].林业科学,2011,47(7):65-72
[3]王近秋,吴泽民,吴文友.上海浦东新区城市森林树冠覆盖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38(5):726-732
[4]高美蓉,贾宝全,王成等.厦门市中心区城市森林树冠覆盖及潜力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41(9):76-79
[5]姚佳,贾宝全,王成等.北京的北部城市森林树冠覆盖特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5,10(43):46-50
【关键词】:绿地斑块、林木树冠覆盖、空间分布
The Spac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tree canopy in Beijing central axis
Jia Yao1,Baoquan Jia 2,Cheng Wang 2
(1.Ningbo Institue of 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Zhejiang 315100, China;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CAF, Beijing 100091, China;
Key Laboratory Of Tree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91, China;
Abstract: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urban tree canopy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by GIS and RS technology, and this analysis based on the images from worldview satelli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om the city center to suburb, the tree canopy coverage changed little in northern region, and the ratio gradually weakened in south region. Public greenland and residential greenland were the main land types of tree canopy patches, public greenland had the largest canopy contribution in the city center and suburb area , residential greenland had the largest contribution in the suburban area
Key words: Greenland patches; Urban tree canopy;Space distribution
綠色植物作为城市中唯一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其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调节区域气候,因此具有高绿量的乔灌木面积和空间布局就成为衡量城市生态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选择北京市城市建设最具代表性的中轴线地区,分析南北不同环路中不同类型树冠覆盖斑块的空间布局特点,为未来制定合理的城市森林规划做基础工作。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材料
数据来源于北京市2013年8月worldview全色与多光谱融合影像,分辨率为0.5m,影像是利用447个地面点做几何矫正而得到的四级产品,范围为北京市六环路外1km内区域。
研究将中轴线区域按照现有的城市环路分为南北共10个研究区,分别为北2、2-3、3-4、4-5、5-6环路,南2、2-3、3-4、4-5、5-6环路研究区,形成宽度5km,长度45km,总面积225km2的长方形研究带。
1.2研究方法
在ArcGis10.2平台下,利用“编辑器”中的“裁剪”功能,将高分辨卫星影像中4类树冠覆盖斑块、建筑斑块、道路斑块、不透水地面斑块、水体斑块进行人工剪切,赋予每个斑块相应的代码,然后利用Pacth Analyst插件,统计每类斑块的相应属性,导入Execl表格进行分析。其中树冠覆盖斑块为所有被乔灌木覆盖的绿色斑块。
2 结果分析
2.1 树冠覆盖斑块分布特征
隨着环路的增加,林木树冠覆盖率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北2环路到6环路之间,树冠覆盖率变化不大,其中北4-5环路最高28.6%,北5-6环路最低21.9%;而南2环到6环路之间,树冠覆盖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仅在南4-5环路有短暂上升,最终在南5-6环路达到最低值9.1%。这种现象与城市建设背景和社会发展特点有关,北部地区由于存有大量历史遗迹、国家行政机构和奥运场馆,因此城市环境建设力度始终大于南部(见图1)。
图1 不同环路城市化率与树冠覆盖率 图2 南北不同环路树冠覆盖率构成
2.2 不同类型树冠覆盖斑块空间分布特征
研究区树冠覆盖斑块主要由公共绿地、居住绿地、单位绿地和道路绿地组成。从图2可知,公共绿地对树冠覆盖率的贡献最大,其次为居住绿地。在南北不同方向上,随着环路的增加,公共绿地的树冠覆盖率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而居住绿地、单位绿地和道路绿地则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这主要与城市发展历史有关,2环内老城区保存大量皇家园林,4环外远郊区建有多个郊野公园和大面积生态防护林带,因此在区域内公共绿地的树冠覆盖斑块面积较大。受城市向心作用影响,2-4环路城市近郊区汇聚大量行政单位,导致居住绿地和道路绿地面积也随之增加。
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中轴线南北方向存在树冠覆盖率不均衡现象,建议未来城市森林建设的重点集中于,第一,在新建树冠覆盖斑块的同时,通过将草地和裸地转化为由乔灌木覆盖的绿地斑块,达到提升现有绿地质量的目的。第二,保护现有大型树冠斑块,增加中小型树冠斑块的数量,并通过景观廊道把分散的点状斑块相连接,形成“点、线、面”相互贯通的森林网络体系。
【参考文献】:
[1]贾宝全,王成,邱尔发等.城市林木树冠覆盖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3,33(1):23-32
[2]朱耀军,王成,贾宝全等.基于树冠覆盖的广州市中心区绿化格局分析[J].林业科学,2011,47(7):65-72
[3]王近秋,吴泽民,吴文友.上海浦东新区城市森林树冠覆盖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38(5):726-732
[4]高美蓉,贾宝全,王成等.厦门市中心区城市森林树冠覆盖及潜力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41(9):76-79
[5]姚佳,贾宝全,王成等.北京的北部城市森林树冠覆盖特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5,10(43):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