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2000年参加工作的,2001年轰轰烈烈的新课改开始了,时至今日我伴随课改一路过来心有所思,亦想写些文字,以吐心声,以期与广大同行共鸣。
一、成功的课改应该有强有力的监督跟进措施
课改实施前三年,懵懵懂懂地摸着石头过河,仔细解读课标,自己有自己的一套,上级教研部门也有自己的理解,课到底应该怎样上,成了教学界关注的热点。教育部仿佛只修订了一部教材和课程标准,还有几张附属的光碟,让教师们自己消化落实。各地行政部门和基层教师喜欢怎么上就怎么上。曾一段时间以来,老教师们一度迷惑不知道怎么上课了,中青年教师也多为解放到底。课改的监督(检测)措施跟进没有到位。笔者认为,课改监督措施主要存在以下缺失,其一,对下级(省、市、县级)教师培训的监督和检查措施跟进。各级培训部门的培训只是形式的到位,而没有组织一系列对培训教师的考核,比如,测试之类的成果体现。可以这么说,教师培训效果的低下是直接导致课改迟迟未能纵深推进的原因之一。建议培训和考核实行“培考分离”,即,培训由各级行政部门自行落实,而对教师的考核统一由国家层面进行过关监测。其二,对课改成果的监督和推广。目前国家在做的课改成果就是两年一届的全国优质课展示活动,其实,这个成果广大教师都心知肚明,其出发点是好的,但过度地包装,教师做课劳师动众,所制造出来的成果已经变味,达不到成果的展示。最多只是对以后上课的引领,更多的是对教师上课技艺的评价。课改成果的监督更重要地要直指常态课的教学效果,没有常态课的效果就没有课改的生命!因此,迫切需要教育部制定一系列对常态课教学效果的质量监测体系,这一步可以各省级教研(行政)部门进行考核监测,目前尽快出台《一堂常态课的标准建议》条例,以及过程性体育教学质量的考核体系;其三,对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不力,特别是基层学校校长的课改执行力的监督。目前,基层学校还是在做“挂羊头卖狗肉”的“生意”,课表上明明清晰标明有三节体育与健康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体育课外活动,可是真正能彻彻底底实施的有多少学校?笔者算过一笔账,目前我们体育课的实际授课周数是平均16周,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上课周数只能达到可怜的12周左右,期中、期末考试期间大多学校基本停课复习,去掉3-4周课时,各种活动、比赛冲掉1-2周,还有部分学校故意拉长体质健康测试的时间(这段时间学生得不到很好的技能学习和锻炼)到4周,剩下开学时的广播操进出场演练,真正的学生教学内容的学习时间在10周左右。另则,有些学校还肆意删掉、挤占、挪用课时,学生苦不堪言,敢怒不敢言。因此,对基层学校实施课改的监督主要是监督校长的执行力,没有对学校行政部门的最底层监督,课改将变成空中阁楼。
二、成功的课标应该是自下而上的修订与修正
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是积极的,也是具有引领意义的,但也存在诸多纰漏。笔者认为,课标的制定应该是自下而上的,应该是从基层、常态开始,不然就会脱离教学一线实际。制定出来的课标是指导教师教学的,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圣经”,如果制定的内容脱离了教师教学实际,这样的课改就比较危险。目前使用的课标最主要的纰漏在于对每个学段学生教学内容的规定,不像以前的大纲,规定学生学什么内容,达到什么要求。课程标准只明确了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标准,具体的教学内容要由体育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自主选择,这在设计理念上是先进的,但在现实操作中高估了体育教师的能力并增加了负担,因大部分一线教师并不具备系统选择教材的能力!教学内容缺乏规定性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教学内容选择随意性大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趋向于或等于“放羊”。教学内容缺乏规定性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各年级、各年段之间可以互相推卸责任,无需承担教学质量好坏的责任,体育教师教学效果评定也缺乏公平的起点,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检查,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建议课标组尽快规定各学段的主修内容,也就是学生必须学会掌握的内容,并提出相应的目标和要求。课标中的某些目标的模糊和跨度,也脱离了基层教学的现实,如,运动技能(水平四)目标中规定,基本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中的技战术,它指明的仅仅是三年的终端目标,那么7年级目标呢?8年级目标呢?可以这么说,对某各学段的考核、监测依据到底是什么,用什么来衡量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因此,课程标准作为国家体育教学实施的基本“大法”,应该明确和规范学段基本的内容和标准,以及达到的目标要求。
现在新课标的修正结果迟迟未能公布,我想修正结果也不是我等期待的。笔者认为修正课标不是几个课标组成员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要集全国几十万体育教师之经验和智慧,开展全国性的课程标准制定的大讨论,召开一线教师、教研员的恳谈会,深入交流,听取多方意见。特别是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哪个学段学什么内容,达到什么要求都要有充分的科学根据,符合这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敏感期发展规律。
三、成功的课改须关注底层的教师,课堂和学生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上着每天4-5节课,把我一个爱思考、爱学习、爱写作的人也变成了思维僵化、思想反动、牢骚满肚的“凡人”。一头牛吃着草,要产高质量的奶,那好像逻辑上、天理上都存在不公。我每次下去讲课、作报告,讲着讲着就讲到这个老大难问题上了——待遇的不公、超负荷的工作量、最底层的地位等等。我作为基层千千万万老师的一员,知道此类呼吁是无助的,也无利于解决问题,还不如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出路。但既然谈到课改,就不免谈到教师,教师是现实执行者,没有他们的推动,课改就没有人推动了。因此,课改首先要改体育教师的地位,我们希望和其他老师享受同等地位,不希望落在学校的最底层。最现实的说法就是劳动的付出和应有的所得要扯平。其特殊要义就是,规定基本课时数,比如初中周课时数几节是规定课时数,属于满工作量;大课间、课外活动管理折合成多少课时,这些教师付出的劳动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和回报。课改必须联手行政推进,不然教师的地位永远得不到真正的落实,教师对课改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其次,关注课堂和学生。目前课改成果展示主要集中在各级各类的优质课评比和观摩上,上文也提到过,真正落实到常态课上就又是另一面,常态课的质量存在诸多问题,我想课改成果监测不需要大型的观摩活动,这些都是教学的假象,当然作为一种研究和引领是可以的,但作为课改成果的客观展示,笔者以为不妥。真正想了解课堂和学生的“原生态”,必须深入课堂,课改小组成员们要过程性进行“推门”听课,用老祖宗的传统方法,测试学生脉搏,监测课的密度、负荷,评价教师在课堂上的“作为”,持续进行不是一节课时间,而是一个单元的教学周期,甚至几周时间,进行现场蹲点,收集第一手资料。对于推门和蹲点的学校事先不能作任何通知,多选择农村学校、完小,掌握最底层学校的现实情况,这样的“结果”才显示出课改的“成果”!
我觉得课改不怕失败,怕的就是失真!场面华丽,气势恢宏,犹如阅兵式的操练课我一直很反对,课改真正要为学生做点“实事”,要为基层教师谋点“地位”,要为课堂提供点“色彩”,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不要也罢!
一、成功的课改应该有强有力的监督跟进措施
课改实施前三年,懵懵懂懂地摸着石头过河,仔细解读课标,自己有自己的一套,上级教研部门也有自己的理解,课到底应该怎样上,成了教学界关注的热点。教育部仿佛只修订了一部教材和课程标准,还有几张附属的光碟,让教师们自己消化落实。各地行政部门和基层教师喜欢怎么上就怎么上。曾一段时间以来,老教师们一度迷惑不知道怎么上课了,中青年教师也多为解放到底。课改的监督(检测)措施跟进没有到位。笔者认为,课改监督措施主要存在以下缺失,其一,对下级(省、市、县级)教师培训的监督和检查措施跟进。各级培训部门的培训只是形式的到位,而没有组织一系列对培训教师的考核,比如,测试之类的成果体现。可以这么说,教师培训效果的低下是直接导致课改迟迟未能纵深推进的原因之一。建议培训和考核实行“培考分离”,即,培训由各级行政部门自行落实,而对教师的考核统一由国家层面进行过关监测。其二,对课改成果的监督和推广。目前国家在做的课改成果就是两年一届的全国优质课展示活动,其实,这个成果广大教师都心知肚明,其出发点是好的,但过度地包装,教师做课劳师动众,所制造出来的成果已经变味,达不到成果的展示。最多只是对以后上课的引领,更多的是对教师上课技艺的评价。课改成果的监督更重要地要直指常态课的教学效果,没有常态课的效果就没有课改的生命!因此,迫切需要教育部制定一系列对常态课教学效果的质量监测体系,这一步可以各省级教研(行政)部门进行考核监测,目前尽快出台《一堂常态课的标准建议》条例,以及过程性体育教学质量的考核体系;其三,对基层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不力,特别是基层学校校长的课改执行力的监督。目前,基层学校还是在做“挂羊头卖狗肉”的“生意”,课表上明明清晰标明有三节体育与健康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体育课外活动,可是真正能彻彻底底实施的有多少学校?笔者算过一笔账,目前我们体育课的实际授课周数是平均16周,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上课周数只能达到可怜的12周左右,期中、期末考试期间大多学校基本停课复习,去掉3-4周课时,各种活动、比赛冲掉1-2周,还有部分学校故意拉长体质健康测试的时间(这段时间学生得不到很好的技能学习和锻炼)到4周,剩下开学时的广播操进出场演练,真正的学生教学内容的学习时间在10周左右。另则,有些学校还肆意删掉、挤占、挪用课时,学生苦不堪言,敢怒不敢言。因此,对基层学校实施课改的监督主要是监督校长的执行力,没有对学校行政部门的最底层监督,课改将变成空中阁楼。
二、成功的课标应该是自下而上的修订与修正
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是积极的,也是具有引领意义的,但也存在诸多纰漏。笔者认为,课标的制定应该是自下而上的,应该是从基层、常态开始,不然就会脱离教学一线实际。制定出来的课标是指导教师教学的,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圣经”,如果制定的内容脱离了教师教学实际,这样的课改就比较危险。目前使用的课标最主要的纰漏在于对每个学段学生教学内容的规定,不像以前的大纲,规定学生学什么内容,达到什么要求。课程标准只明确了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标准,具体的教学内容要由体育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自主选择,这在设计理念上是先进的,但在现实操作中高估了体育教师的能力并增加了负担,因大部分一线教师并不具备系统选择教材的能力!教学内容缺乏规定性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教学内容选择随意性大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趋向于或等于“放羊”。教学内容缺乏规定性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各年级、各年段之间可以互相推卸责任,无需承担教学质量好坏的责任,体育教师教学效果评定也缺乏公平的起点,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检查,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建议课标组尽快规定各学段的主修内容,也就是学生必须学会掌握的内容,并提出相应的目标和要求。课标中的某些目标的模糊和跨度,也脱离了基层教学的现实,如,运动技能(水平四)目标中规定,基本掌握一两项球类运动中的技战术,它指明的仅仅是三年的终端目标,那么7年级目标呢?8年级目标呢?可以这么说,对某各学段的考核、监测依据到底是什么,用什么来衡量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因此,课程标准作为国家体育教学实施的基本“大法”,应该明确和规范学段基本的内容和标准,以及达到的目标要求。
现在新课标的修正结果迟迟未能公布,我想修正结果也不是我等期待的。笔者认为修正课标不是几个课标组成员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要集全国几十万体育教师之经验和智慧,开展全国性的课程标准制定的大讨论,召开一线教师、教研员的恳谈会,深入交流,听取多方意见。特别是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哪个学段学什么内容,达到什么要求都要有充分的科学根据,符合这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敏感期发展规律。
三、成功的课改须关注底层的教师,课堂和学生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上着每天4-5节课,把我一个爱思考、爱学习、爱写作的人也变成了思维僵化、思想反动、牢骚满肚的“凡人”。一头牛吃着草,要产高质量的奶,那好像逻辑上、天理上都存在不公。我每次下去讲课、作报告,讲着讲着就讲到这个老大难问题上了——待遇的不公、超负荷的工作量、最底层的地位等等。我作为基层千千万万老师的一员,知道此类呼吁是无助的,也无利于解决问题,还不如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出路。但既然谈到课改,就不免谈到教师,教师是现实执行者,没有他们的推动,课改就没有人推动了。因此,课改首先要改体育教师的地位,我们希望和其他老师享受同等地位,不希望落在学校的最底层。最现实的说法就是劳动的付出和应有的所得要扯平。其特殊要义就是,规定基本课时数,比如初中周课时数几节是规定课时数,属于满工作量;大课间、课外活动管理折合成多少课时,这些教师付出的劳动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和回报。课改必须联手行政推进,不然教师的地位永远得不到真正的落实,教师对课改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其次,关注课堂和学生。目前课改成果展示主要集中在各级各类的优质课评比和观摩上,上文也提到过,真正落实到常态课上就又是另一面,常态课的质量存在诸多问题,我想课改成果监测不需要大型的观摩活动,这些都是教学的假象,当然作为一种研究和引领是可以的,但作为课改成果的客观展示,笔者以为不妥。真正想了解课堂和学生的“原生态”,必须深入课堂,课改小组成员们要过程性进行“推门”听课,用老祖宗的传统方法,测试学生脉搏,监测课的密度、负荷,评价教师在课堂上的“作为”,持续进行不是一节课时间,而是一个单元的教学周期,甚至几周时间,进行现场蹲点,收集第一手资料。对于推门和蹲点的学校事先不能作任何通知,多选择农村学校、完小,掌握最底层学校的现实情况,这样的“结果”才显示出课改的“成果”!
我觉得课改不怕失败,怕的就是失真!场面华丽,气势恢宏,犹如阅兵式的操练课我一直很反对,课改真正要为学生做点“实事”,要为基层教师谋点“地位”,要为课堂提供点“色彩”,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不要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