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空间,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y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是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课标明确要求:“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做法:
  一、精心设计,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能力的空间。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的综合性材料,充分开发资源,做到课外内结合,校内外结合,学习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增长才干,形成能力。
  1.挖掘元素,丰富教材
  (1)从文章的中心挖掘可实践操作的主题。如学完《只有一个地球》后,引导学生调查人与环境的问题,上网收集有关材料,宣传环保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对周边的环境,如学校、家乡等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2)根据课文所学知识挖掘实践空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可以利用这个例子,努力挖掘可以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借助例子,丰富教材,让学生习得更为广阔的知识。如学习《北京的春节》,文中提及到的腊八粥 、腊八蒜、逛庙会、玩空竹等,因为地域问题,学生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十分贫乏,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只能囫囵吞枣。为了让学生对北京的春节有更多的了解,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外,通过上网、查书籍、观看音像资料等方式去浏览更多关于北京春节的知识,再让大家互相交流,那样学生的知识面就更广了。
  2.实践演练,丰富内涵
  每册的语文教材,很多的课文内容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饶有趣味,有的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来表现,有的可以让学生表演课本剧来加深理解、感悟,如学习《晏子使楚》一文时,故事生动易懂,在导学楚王侮辱的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又可以锻炼表演的才能。
  二、拓宽渠道,开拓语文实践空间
  “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步入实践的广阔天地,它能把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只有不断开拓实践活动的空间,让学生不断地实践交流,那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不断提高。
  1.学科融合,拓展视野
  “增强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语文教学也要体现融通性,打破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隔膜,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运用知识。如在学习二年级的《秋天的画》后,可以引导学生把心中的秋天画下来,也可以引导学生收集秋天的树叶,制作书签、拼图,让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制作这幅画的过程等。这样的活动促进了学科间的融合,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美术、语文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参与其中,能收获无穷的乐趣。
  2.贴近生活,提高能力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教育名言,揭示了语文和生活的深层联系。我们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平台,让语文实践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如我校大队部每月都有主题活动,这为我们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另外,还可以结合学校的春游、秋游等活动进行语文实践。如组织学生到康有为故居参观,让学生收集康有为的生平事迹,写参观记等。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走向生活,学到教科书里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关注生活,融入社会
  不同的时代,都是特有的时代文化。我们的学习必须补充大量的时代信息为内容,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同社会合拍,让学生观察生活,开阔学生视野,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1)关注家庭生活。如学习了《凡卡》一文后,开展“我与凡卡作比较”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家长的交流,了解自己家庭的物质环境,家庭成员生活情趣等,并与凡卡相比较。在相互的交流汇报中体味家庭生活的乐趣,知道自己的生活优越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不断上进。
  (2)了解社会新动态。学校、家庭、社区,是学生接触最紧密的地方,关注社会生活,融入社区生活,是学生增长见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实践活动的范围可拓展到社区、工厂、商场、市场……如我校曾组织学生到环保工业园去参观,了解本田汽车制造的某一个工序等,然后写成参观记、访谈录等。组织学生到广泰商场去了解服务员一天的工作情况等,让学生去访问服务员、客人,然后整理写成日记心得等形式,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倡导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不断拓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空间,引领学生徜徉于语文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历练语文,增长才干。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重视学前儿童旱期阅读能力的精神,我们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发掘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潜能。我们通过多种活动,使书面语言的信息让幼儿有所了解,增加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体会  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幼儿期,传统的教育往往重视口语教育,忽视书面语言的教育,这不完整的语言教育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很不利。我们进行的幼儿早期语言阅读培训把阅读
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植棉生态条件,目前,棉花种植规模和产量居全国首位。然而,由于国内市场受到国际棉花低价位的冲击,再加上近年来的恶劣天气气候影响造成新疆棉花产量减产,质量下
环境保护是我国在新时代提出的核心课题,而水土保持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在此过程中,工程保护、生物保护和蓄水保土是几个重要的措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国农村许多荒废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发布,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改革也由此拉开了序幕,其中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这次改革的核心。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可激发学
新课改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追求活力课堂、高效教学。笔者认为,要充分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教师要科学运用“读、思、求、得”四字经,促进学生品能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导读:拓宽阅读知识面  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的重要前提,也是发现问题的引信。以往课堂提问,有不少学生回答问题,不是非完整,就是思想视角没有高度。原因在于学生平时阅读困难,知识面窄。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许多学生不能掌握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不断增多,而营养状态又是影响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应用α-酮酸片(开同)和百令胶囊,观察老年慢性肾功能不
近年来,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不断地被公众所认可,其在高等教育模式中所占的分量也越来越重,培养本科生的比例也是逐年提升。因此,作为在校学生成长的“导师”,独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