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0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学生参与到高校的管理事务中近年来在各大高校开始实行,这种办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现实的实行中有方方面面的问题,使得在实行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达不到设计这种想法的原始的目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高校学生管理的工作经验,对于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这个问题做出了相应的探讨,也对目前状况的改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管理 学生参与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5-0054-02一、学生参与管理工作的定义及内容
  (一)高校学生参与管理的定义
  学生参与高校的管理工作,具体指的就是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需要把学生视为管理的服务的目标主体,依据相关的规章制度,开放多种的途径,使得学生可以有效地参与到高校的管理工作中来,进而对于高校的治理可以产生实在的影响。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给予学生参与到与自身利益相关事物的相应制度的制定以及实施的过程中,不仅仅体现了学校依法治校的严谨,也是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路径。
  (二)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主要内容
  学校从多个方面来有效保障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高校的管理中来,不仅仅是有助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同时也是提高学校的管理理念以及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式方法。学生参与管理一般来说主要是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着手:第一就是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面的管理来参与到课业的保障,学生的安全保障以及各种高校的后勤保障这方面的工作中来;第二就是参与到高校教学工作的管理中去,具体包括对于任课教师的教学表现进行评价,对于学校有关部门的工作进行一些评价与改善建议的工作。
  二、目前学生参与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学生对于管理工作的参与的热情不高
  目前大部分的学校依旧仅仅是把学生作为被管理的主体,并没有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所以就造成学生的参与管理仅仅是一句空话。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相应的创造性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而且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的教育,在学习上则主要依赖教师与家长,普遍缺乏相应的独立意识以及对于自己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观念,这些都造成了对于自身权益的漠不关心,对于管理工作的参与热情也就不高。
  (二)参与管理的层次较低,起不到好的效果
  目前的高校管理中虽然开始注意学生的权利,但学生被管理的主体地位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而且由于多年以来的教育管理经验的影响,就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并不能够被高校重视并且有效地参与到高校的管理工作中来。主要的原因无非两点:其一就是单向管理的效率比让学生参与进来要高;其二是担心让权于学生会影响到自身的管理地位。在对很多的高校进行调查之后得出,目前很多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都只是在一系列的比较低层次的层面上进行开展,涉及到学校整体上的管理、学校办学的定位以及学校的发展规划这些方面的问题的时候,学生一般都是被排斥在外的。
  (三)学生参与管理工作并没有相关的制度进行规范
  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科学的、具有操作性的制度来进行规范,相比于国外的大学生对于学校事物的参与程度,我国高校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学生参加到学校的管理事务中最为主要的方式与方法就是参加学生会这些组织,但是这些组织本身就是由学校的有关部门进行管理的,这样一来,对于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也就起不到很好的作用,相关的大学生保障制度也都不完善。大学生参与高校的管理工作并没有完整的制度体系,相关的规范性都很差劲,而且没有统一的制度来进行规范,在制度的建设方面存在一系列的缺陷,使得学生的管理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四)大学生参与到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不高
  虽然很多大学生对于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烈的愿望,并且也认识到参与的重要性,但在相关的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都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机会参与到管理的工作中去,想法与实际之间有着强烈的落差。而且大多数的管理工作最后都流于形式,一方面,学校的管理层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并不认可,另一方面,学生的意见一般都被忽视,很难被采纳,而且学校对于学生的意见没有正向的反馈,使得学生的满意度也基本为零。
  三、对于改善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高校的管理者改变旧的管理观念
  由于受到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束缚,学生的心理会形成各种的限制影响其参与高校管理。所以对于现在状况的改变,管理层在观念上的改变就成为了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的管理层需要切实可行地把以学生利益当成头等大事来抓,把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所在。高校的教师也应该有意识地改变传统的观念,尽最大的努力来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进行帮助,从自身做起,比如积极地和学生交流意见,充分听取学生的建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这些方式来帮助大家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大学生群体作为最为重要的参与者,也要在各个方面主动地增强自己的管理意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高校也要进一步拓宽学生参与的途径与内容
  大学生对于高校管理工作的参与需要有效地摆脱过去形式主义的参与方式,来鼓励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而且与学生利益相关的所有政策的制定都需要有学生的参与,要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各大高校要充分结合本学校的特点,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来完善学校的制度。而且在日常的工作中也需要学生进行有效的参与,以帮助共同解决问题,提高高校的管理效率。
  (三)帮助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
  高校学生管理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这与各大高校并没有建立完整的体系保障制度有着莫大的关系。要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从制度上进行落实,建立可操作性的保障机制,完善相应的制度,保证学生的参与权利。虽然很多高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也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开展,但是相关的规章与制度并不明确,这就使得可操作性强的、具有科学性的制度机制变得更加的需要。而且需要认识到学生参与到高校的管理中来并不是短期就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坚持,这是一项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
  (四)改变大学生参与到高校的管理过程中的方式与方法
  根据长期的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参与到高校的管理中一般有以下的方式与途径: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通过学校的相关投诉部门来对学校的管理决定进行干预;还有就是由学生来担任校长的助理工作来进行;通过校长设立的热线电话、电子邮箱等形式进行意见的交换;通过选拔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参与到管理的工作中来。结合目前的网络使用情况,也可以考虑开通网上渠道,这样就使得参与的方法与范围更加宽广,有利于增加学生参与的深度。另一方面是重视学生团体、学生自治组织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通过这些组织来管理学校相关事务。高校学生参与管理应该健全制度,同时大学生社团也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广大学生可以通过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实现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高校管理工作的参与存在各种的问题,但是也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要认识到这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长期进行经营与完善才可以取得最优的效果。在管理工作中的各个环节都要有意识地进行一定的优化来整体改善全部的流程。高校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需要方方面面的改善,只要使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就一定可以取得较大的进步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孟根龙.北京高校大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状况调查与分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
  [2]康翠萍,郭洁.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现状与趋势[J].辽宁教育研究,2007.
  [3]黄海涛.我国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困境及其化解的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06.
  
  责任编辑:武聪
其他文献
摘 要:继承程序是为了保障继承关系参与人实体权利得以实现而规定的继承关系参与人必须履行的程序性法律规范,继承程序对于保障遗嘱人的意思得以实现以及遗产的公平分配具有重要意义。关于“继承程序”,学术界很早便对此给予高度关注,但最终在立法上也没能写进能让“继承程序”更加完善和执行制度更加透明的条文;鉴于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探讨继承程序在立法上完善的重要性。本文首先将阐述我国继承程序的概念,再阐述我国继承
集团仲裁制度是美国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种仲裁制度。美国法院对集团仲裁的态度,从最初的不置可否,到随后的积极鼓励,乃至晚近的突然限制。2011年美国电话电报移动公司诉康赛普
摘 要:边沁生活于英国工业革命发展、启蒙思想盛行的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边沁提出了犯罪分类思想,从类罪到亚类最后到支类,详尽具体、层级分明。边沁进行犯罪分类并非源于一时兴起,其最终目的是为立法者提供一把测量罪行的标尺,真正做到罪刑的明确性与均衡性。  关键词:边沁;犯罪分类;明确性;罪刑均衡  中图分类号:D9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9-0083-
论及“堕落”这一主题时,评论家常把20世纪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蝇王》中以拉尔夫为首的小孩从文明到野蛮的堕落与弥尔顿的史诗《失乐园》中亚当、夏娃的堕落相对应。本文
摘 要:行政强制执行是众多行政执行活动中强制性最强、表现最为直接明显的行政行为,行政强制执行模式是行政强制执行的模型范式,在整个行政强制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立法目的是监督权力、保障权利,有着规范权力运行、维护相对人利益的法律功能。在模式选择的过程中,其法律价值取向是决定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实施现状,根据我国《行政强制法》对行政强制执行模式的相关规定,从结果与过程、效率与公正两
在法治已逐渐完善的现今,检视法律与语言之关系已经成为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法律和语言对于法治之建构均不可或缺,法律的特质有赖于语言的本体,法律的建构有待于对语言
摘 要:作为一项古老的纠纷解决机制,仲裁的本质是公权力在司法领域向私权力的让渡。由于这一本质的存在,仲裁制度的适用范围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大;但亦基于这一本质,在公权力彻底退出人类社会之前,仲裁制度亦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均得以适用。  关键词:仲裁本质;公权力;诉讼  中图分类号:D9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9-0101-02  作者简介:周成杰,华
摘 要:作为中国近海常见的重要环境灾害之一,海洋溢油事故在过去几十年中未曾停歇。而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尚不完善,对纯经济损失问题的规定更是模糊不清,司法实践混乱无序,纯经济损失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维护。在这种背景下完善纯经济损失相关制度成了我国海商法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海洋环境污染;纯经济损失;损害赔偿  中图分类号:D922.68;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摘 要:多年来,环境污染案件频发,人们对环境问题投入更多的关注。《刑修(八)》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对于环境犯罪的刑法治理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应当注意到目前对环境犯罪的刑法治理仍有改进的空间。立法上的缺陷、刑罚处罚较轻、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数量少等问题,使得犯罪人对自己的行为有恃无恐,因而对于环境犯罪的立法的完善已迫在眉睫,通过明确严格责任的原则、引入危险犯等概念,加强刑法对于环境犯罪的威慑力,并且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但现实中,对法律是否为一门科学,如何立法才算科学一直存有争议。然而无论从社会主义法学导师马克思的理论指引,到抽象的伯恩斯坦四标准,还是具体的公理化方法,都为笔者指向:法律的确是一门科学,而且可以象自然科学一样被定量化。理论上,对检验一项立法是不是科学,大体提出了八个标准,笔者立足于其中的“用程序的民主实现内容的科学”为切入点。以《中国(上海)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