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信贷营销方略

来源 :金融视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g66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性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全球实体经济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中国经济也未能“强善其身”。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激烈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全国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必须审时度势,改变营销策略,加快发展。本文就农村信用社如何抓住支持经济危机后企业重建和拉动内需的机遇开展贷款营销,谈几点思考。
  一、信贷业务营销重点的窥择
  (一)重视“三农”,勇担惠民社会责任。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最根本的宗旨是服务“三农”,最大的市场在农村,最强的竞争优势在县域经济领域。农村信用社信贷营销应着眼于做好“夜”字文章,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一是大力支持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手工业农民,做好社会基础建设,增加社会就业。金融危机导致大量民营小型企业资金紧张,外向型企业出口受阻,有的甚至濒临破产,支持其再创业既是确保农村稳定的大事,也是农村信用社不断加强 “三农 ”建设的头等大事。做好稳民、安民、富民的民心工程,是农村信用社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充分发挥小额信贷黄金品牌优势,加大信贷支农力度。二是支持社区居民创业。社区居民是一个容易被金融机构忽视的客户群体,银行重视的多是争取其存款业务。但笔者了解到,很多社区居民有创业的想法和需求,只是苦于没地方申请贷款。城(郊)区农村信用社应抓住契机,大力拓展城区业务,积极为社区居民做好信贷服务。
  ( 二 ) 发展 “三优 ”,增大信贷市场份额。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应坚持额小、分散、量大的信贷策略,支持好“大、中、小”三类企业客户。一是对多年扶持起来的上规模、诚实守信,叫得响、有特色、有影响的亮点工程和精品工程,以及当前经济形势下国家大力支持的重点优质大项目,可通过辖区社团贷款的方式予以支持。二是对生产有活力、产品有市场、管理较规范、诚实守信用的中小企业客户,要作为农村信用社的创利黄金客户群体,积极通过金融创新予以支持。二是大力支持微小企业客户和个体工商户的发展,通过积极为其注入资金,促进发展壮大,培植成农村信用社黄金客户群。
  ( 三 ) 抓住“三补”,拓宽农村消费信贷。随着国民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国家出台了更多的富民惠民政策,对农民开展了家电下乡补贴、购买农机具补贴和购买农用车辆补贴等三项补贴。农村信用社应切实抓住大好机遇,充分发挥扎根农村、网点多、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 , 积极与中标的家电、农机具、农用车辆生产销售企业加强战略合作,推进产品下乡活动,拉动农村消费。
  二、做好信贷营销的举措探索
  (一) 做好评级授信工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调查机制,对辖区客户实行“拉网式”摸底调查,结合人民银行客户征信系统和银监部门风险提示,及时掌握客户信贷资金需求变化,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资金需求,及时评定、调整新老客户的信用等级,调整核定客户授信额度,激发客户珍爱信用的积极性,奠定农村信用社贷款决策重要依据的基础。
  (二) 做好“加减乘除法”。“加法”是指加大力度对持续两年以上建立信贷关系,恪守信用、发展前景好的“三有一无”信贷客户,给予重点支持、专项保证。“减法”就是对企业经营项目重复、市场前景不明朗、经营管理粗放的企业,在原贷款余额内逐年减少其贷款额度。“乘法”是指发挥资金对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型中小企业支持的乘数效应。“除法”是将高污染、高能耗和信用观念差的企业,在系统内建立黑名单制 度,从信贷候选名单上除名。
  (三)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一是更新理念。农村信用社要结合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实际情况,紧跟金融需求的新趋势,转变信贷营销策略,逐步实现 “三个转移 ”,即由农民向城乡居民转移,由分散农户向合作化、规模化、产业化的专业合作组织转移,由生产生活领域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消费领域转移。二是创新产品。建立 “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区别利率激励客户”的营销新机制,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探索农村土地承包权抵押、经济林权抵押、大宗农产品抵押、大型农机具抵押等业务,大为支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三是细分市场。实施分层信贷营销,锁定客户对象,健全信息档案,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建立信贷管理系统客户库,以优化客户结构,做到支持客户有的放矢。四是优化服务。推广客户经理制, 科学设置贷款操作流程,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减少贷款审批流程,进一步将信贷审批权下放到信用环境好的基层分社,提高贷款效率,提供全方位、一体化、一站式服务,以 “零距离”服务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四) 有效防范贷款风险。信贷资产质量是农村信用社的生命线。农村信用社在积极加大信贷投放的同时,务必切实有效防范信贷风险,一是通过调查、评级授信把好入口,加强贷款用途监管,对发放农户 永久性住房贷款和“家电下乡”消费贷款,通过农户“一折通”( 财政直补卡 )发放,实现贷款封闭运行、有效监管,防止“病从口入”。二是“有保有压”,区另别对待信贷结构。三是加强风险预警,强化贷后跟踪管理,确保风险点及时发现和对症下药,整顿施治。四是建立风险担保机制。农村信用社在推进与地方政府、客户加强合作时,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 “后盾 ”作用,由政府或企业出资,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有效防化风险。联合地方政府探索建立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基金、农业小额贷款保险公司等,搭建融资平台。五是与银监部门、银行业协会密切配合,及时上报小企业授信违约信息,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维护农村金融机构竞争的良好秩序 ,净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地方金融良性发展。
  三、树立正确的营销思想
  (一) 实行营销宣传和贷款发放“并举”。在金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把主动支农意识,通过必要的营销宣传表现出来。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体、下乡座谈、板报墙标等多种形式,对农信社进行“贷款营销”宣传,使农户、种养加大户、民营经济户等服务对象感到,农信社发放贷款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趋动,也不只图一己之利,而是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为老百姓办实事,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为 “三农”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要把具体营销措施对外公布 , 使客户能把“贷款营销”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不是两眼模糊,雾里看花,从而愿意接受农信社的信贷服务,为贷款营销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 做到小额农贷和中小企业“并重”。一方面,坚持不懈发放小额农贷。发放贷款必须以安全、效益为前提。发放小额贷款工作量大,但安全系数高,即:追求规模效益不在于单笔贷款的本金和效益如何,而是要看整体规模和效益。必须纠正发放小额农贷风险大、利润低的观点,大力推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另一方面,坚定不移拓展中小企业客户市场。农 村信用社是地区性金融企业,理应对县域经济的主体中小企业提供有力地支持,不断提高信贷市场份额,赢得广阔的创利时间和空间。从实践来看,小额贷款就像是农村信用社的“日常主食”,要不断充实,农村信用社才有成长的基本元素。而中小企业大额贷款,就像是富有营养的“精美大餐”,农村信用社“吃”得越多就越强壮。
  (三) 实现信用社和客户“双赢”。营销贷款既要确保信用社增效,又要确保客户发展,二者不可偏废。否则,农信社不敢放款,客户不愿贷款,贷款营销就会走入“死胡同”。作为农信社来讲,要做诚信经营的表率。如,对农民一般的生产、生活费用贷款的利率按最高比例上浮,必然会加重农民的负担;对一些季节性贷款要根据客户需求,合理确定贷款期限,避免期限过长或过短;贷款到期前要及时催收,如果人为地造成贷款逾期并加罚息,表面上看为农信社带来了一定效益,但实际上不利于农信社良好形象的树立,有可能加大营销贷款的风险。总之,要树立“客户是衣食父母”的营销观念,即放贷款不是农村信用社的权利,而是农村信用社谋生的一种手段。
  四、打造合格的信贷营销队伍
  部分地区农信社资产质量不高,信贷市场份额萎缩,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信贷员队伍素质较低,制约了信贷营销工作的开展。从实践来看,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的信贷营销队伍迫在眉睫。
  (一) 开展教育培训,提高信贷人员素质。通过短期培训、长期学习、现场参观、外出考察等多种方式,适时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工作水平。一方面,促进信贷人员的业务知识更专业。能够熟练运用所掌握的信贷知识,从贷款对象、贷款用途、贷款金额等多个方面,对贷款风险做出综合评价,以确定是否贷款。善于寻找贷款“卖点”,挖掘并支持黄金客户,提高资金创利水平。另一方面,促进信贷人员的综合知识面更广。信贷人员除业务知识以外的农业知识、经济知识、企业管理知识、科技知识等都要“通 ”,只有把致富知识与信贷资金“捆绑营销”,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狠抓作风建设,严肃信贷工作纪律。信贷营销人员要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贷款才能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在工作态度上,既要有责任感,更要有自豪感,善于规避风险,敢于迎接挑战。始终视信贷资产质量如生命,放好每一笔贷款,在成就感中增强工作信心、培养工作热情。在营销方式上,以客户为中心,上门服务,真正为客户办实事,让客户得实惠,使营销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在廉洁自律上,信贷营销人员常年累月和客户打交道,面临形形色色的诱惑,要坚持按章办事,合规操作,不利用工作之便以权谋私,树立农信社员工的良好形象。
  (三) 实行竞争考核,增强信贷队伍活力。一方面,通过竞争,譬如岗位竞聘、信贷从业资格考试等方式,使信贷营销队伍保持合理流动,防止队伍老化,优化队伍结构。适当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满足农信社信贷客户群体日益广泛、中高端客户逐渐增加的需要。对不适应信贷工作岗位的,实行末位淘汰,把懂业务、熟悉农情和企情的员工适时充实到客户经理队伍中来。另一方面,通过考核,既增加信贷员的压力,又增强其动力。在薪酬上,实行绩效挂钩。在贷款发放上实行以营销客户经理为起点的“包”责任制 ( 包放、包收、包效益、包损失赔偿 ), 把营销工作质量与个人经济利益紧密挂钩,强化责任意识。在精神上,对信贷支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即对“优秀支农服务信用社”、“优秀支农客户经理”,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表彰,引导和督促基层农信社信贷人员强化营销意识。
  五、建立完善的信贷服务体系
  (一) 创新信贷服务方式。对于贷款营销来说,思想陈旧,必将举步维艰,勇于创新,才能赢得主动。农信社的服务对象在信贷需求上各有不同,因而农信社的信贷服务方式也应多种多样。农信社要根据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完善老办法,推出新办法,不断填补服务空白,这样才能扩大信贷市场份额,并在有限的市场中培植出新的效益增长点。
  (二) 丰富信贷服务内涵。即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支农服务活动,使贷款营销情感化,让客户从内心里认同信用社,建立融洽的社群关系。一是让信合员工与农户结成帮扶“对子”,为他们送资金、送技术、送信息,支持他们摆脱困境,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银监分局)
其他文献
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2003年银监会正式成立后,获得了更为长足的发展。2003年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和总负债分别只占银行业总资产和总负债的13.8%和13.9%,而今年8月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上述比例已分别上升到17.1%和17.2%,在全国各类银行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而且,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当前我国各类中资银行中资产质量最好的,不良贷款率至今年第二季度末仅有0.7%。股份制银行之所以能够取得这
期刊
2012年农发行湖北省分行营业部扎实推进“两轮驱动”战略。一是认真履行政策性职能,切实支持中央、省市三级粮油储备企业收购等工作,满足了粮油储备企业的收购、储备、轮换资金需要。二是大力支持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农民集中建房以及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该部在实施“两轮驱动”战略目标下,信贷结构更好优化,风险防控进一步加强,经营效益大幅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企业、银行效益。  (姜茂烈 李弼金)
期刊
央行数据显示,9月份金融机构新增贷款6232亿元,较8月的7039亿元有所下降,为年内第二低位,低于之前预期。  在稳增长异常迫切的情况下,需要货币政策发力,然而,金融机构贷款却不给力,原因何在?众多专家分析,主要是受经济影响实体企业对贷款需求不旺;在经济下滑大背景下,贷款类金融机构非常谨慎,由于惧怕风险,出现一定程度的惜贷现象;商业银行受资本金监管比例和存贷比两个指标限制,制约其贷款规模随意扩张
期刊
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前提条件。隐性保险制度的最大缺点是它可能引发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如果政府对银行、信托、证券等提供隐性保险,那么,这些金融机构不仅会丧失管控风险的内在动力,而且会在高回报动机驱使下过度冒险。长此以往,金融系统将累积非常高的系统性风险。  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及相应的制度创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体系是极为脆弱的。概括来讲,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期刊
年初,巨野县农村信用社认真领会十八大精神,脚踏实地的为“三农”服务,利用农民冬闲、农民工返乡季节,进村入户传授相关金融知识,增强了使用金融机具的动力,受到农民的赞誉。该社在农村现场培训、指导客户近10万人次,通过金融机具设备交易的业务60余万笔,交易金额1000多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一倍。该社把有关申请贷款的要求及注意事项、金融新产品、支农政策、如何理财等相关知识,综合性的传授给农民,更大限度的
期刊
2月1日,沂源农信联社举办“金融电子机具”培训会,参加培训的有悦庄镇60多名金融电子机具管理员,以及来自全县的近20名大学生志愿者。两方的加入,成为联系信用社和农户的“纽带”,有力地促进了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截止目前,全社共布设POS机2074台,较年初增加60台;签约个人网银客户24466位,较年初增加2315位;签约财富在手卡手机银行15157位,较年初增加467位 。
期刊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鲁苏交界处,东依沂蒙山,西濒微山湖,南接两汉文化胜地徐州,北临孔孟之乡曲阜、邹城,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在这块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近年来活跃着一支金融劲旅--中国工商银行枣庄分行。在总、省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路导向下,枣庄分行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以“同业争第一、系统创一流”为目标,高点定位,奋发超越,全力打造市场决胜地位,以优良经营业绩印
期刊
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围绕着国际结算的各个环节为进出口商提供的资金便利的总和。贸易融资具有高流动性、短期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强调操作控制,有利于形成银行与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但是,贸易融资业务也无时不存在风险,尤其是农发行在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控制方面主要还是沿用传统的信贷模式,即注重企业的财务实力、担保方式、企业规模、净资产、负债率、赢利能力、现金流等指标的考核,还款来源主要是企业利润、综合现金
期刊
令人咂舌的银行高利润  即便有人否认银行“暴利”、“垄断”说,但业内人士否认不了银行业绩数据带给国人的强烈冲击。据2011年年报披露,12家上市银行总资产为71.26万亿元,共实现净利润8415亿元,同比增29%,占1336家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51.3%。银行业净利润的增幅是全体上市公司的2.23倍。其中,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去年实现净利润6808.49亿元,日均18.65亿元。而工商银行净利润208
期刊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依托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业务规模、金融功能、社会形象实现了质的飞跃。在银行化改革不断深化的关键时期,农村信用社在巩固和发展农村市场的基础上,要积极面向区域经济,强化城区市场业务拓展,扩大城区市场份额,带动业务快速发展,这也是适应农村信用社“稳健经营、稳步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经营机制的转化、信贷市场的深化、风险防控的强化而进行的一项系统工程,有利于增强农村信用社适应市场、增强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