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所有权存在的物权问题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m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所有权中关于与物权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争议的焦点,在参照对现行物权法所有权分类争议理由的基础上,提出对当前两者关系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物权法 所有权分类 异议
  [中图分类号]D9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2-0031-01
  
  一、所有权的概念
  《民法通则》第71条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物权法》第39条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由此可见,所有权,指所有人在法律限制的范围内,对所有物全面支配的权利。
  二、所有权最重要的分类标准
  (一)采用“一元论”,按照所有权客体能否移动为标准可分为动产所有权和不动产所有权。这种以所有权的客体为标准的“一分法”是大陆物权法理论分类并在实践中被广泛认可。这种观点贯彻“合法财产一体保护”的原则,具有极其重要的法律技术价值,是构建物权法整体法律技术的基础。
  不动产和动产的划分始于罗马法,并对日耳曼法产生很大影响。1900年《德国民法典》的物权制度是资本主义最完善的,是现代意义上物权法的起始点。该法典的整个物权篇完全建立在对不动产和动产的区别上面,不动产和动产的法律规范也有着明显的区分。
  不动产和动产区分的价值就是在于建立相互区别的所有权规范体系。就公示制度而言,登记证书代替占有成为不动产所有权表征的手段,而动产占有人则被推定为所有权人。所有权转移的公示手段也有差别:动产所有权的转让一般以交付为准,而不动产所有权的转让一般要履行特定的手续,比如登记过户。
  (二)采用“三分法”,按照所有权的性质划分为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这种以所有制为标准对所有权分类的模式来源于前苏联的理论,其有过于考虑意思形态之嫌。我国物权法最终确定了这种“三分法”立法模式。
  三、对当前我国所有权分类的争议
  (一)赞成者的理由。第一,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经济是第一性的,法律是第二性的,所有权应当反映所有制形式。第二,按照现有制度,土地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若不采用“三分法”用益物权中的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就没有来源,既然规定了土地的用益物权,就无法回避对国家和集体所有权进行规定。第三,既然提出对私人财产要加强保护,如果对三种所有权不分别规定,完善私人所有权的主张就没有适当的方式加以贯彻,无法借助物权立法往前推进。
  (二)反对者的理由。第一,“三分法”理论来源于前苏联,其过于强调意思形态问题,混淆了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以所有权来定义所有制是本末倒置:所有权只能反映所有制,而不能决定所有制。第二,若财产依附于主体,呈现不同属性而有了身份性,财产不能流通或不能在不同性质的主体间流通,必然阻碍统一市场的形成,妨碍平等交易规范。第三,现实存在的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规定的需求,只存在土地问题上,无其他需要特别规定的理由,无需单独规定这两种所有权。
  四、结论
  第一,不利于民法理论的国际化。这种有浓厚意思形态烙印的“三分法”是前苏联的独特做法,这种分类模式也早已成为昔日黄花。而起源于罗马法的民法所有权制度,经过欧洲中世纪的积淀,文艺复兴的全面复兴,到资产阶级革命的多世纪演进,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日趋完善和成熟。也是当今世界范围通行的理论和制度,我们没必要独辟蹊径,而应大胆借鉴、融合。第二,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迅速发展。市场经济是竞争、开放、秩序的经济,需要给各经济主体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广泛的自由选择度、有序的激励淘汰机制。而特权和限制正是和市场经济背道而驰的怪胎。在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国际大环境下,过于关注所有权的身份属性、限制所有权的自由有序流转,最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三,在所有权分类上,套用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也相当滑稽可笑。所有权的分类和形式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也不能妄言一切为王所有。所有权的分类目的,应该是有利于保护所有权的取得、流转、增值、增效,有利于活跃市场,有利于增强市场主体的能动性,而不是所谓的以特别保护为名,反而限制所有权的健康发展。第四,所谓社会主义公有制国情的体现,有利于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财产的理由更站不住脚。虽然我们《宪法》明文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然而,却没能阻止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中国的财富集中度世界第一,成为世界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第五,所有权“三分法”导致无法回避平等保护原则。民法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而作为民法重要部分的物权法,平等保护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利是其应有之意,没必要在法律上人为设定类别,为之再言明平等保护,否则有画蛇添足之嫌。进一步说,最大限度地保护私人财产就不应该把所有权分成三六九等,否则,为平和这种冲突,只有特别规定平等保护的原则。
  总之,所有权的“三分法”理论并不必然可以更好地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反而会成为某些既得利益者牟取私利的法宝。《物权法》第57条之规定,正表明了这种担心。
  最后,本文比较赞同梁慧星教授主持拟定的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所贯彻的“合法财产一体保护”的原则,即以所有权的客体之不同为标准将所有权分为不动产所有权和动产所有权两类,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做细分。
其他文献
宽容是一种美德。深邃的天空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了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狂,才有了浩渺无垠;苍茫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了郁郁葱葱;
[摘要]本文从我国的四个法域在经济、金融、文化、体育、文教几方面的不同讲述了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特点。  [关键词]法律 法域 冲突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2-0029-01    我国会产生比较复杂的区际法律冲突主要是因为我国比较复杂的地域格局所造成的,简单说就是我国是一个国家四个法域,内地、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可以根据本身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社会主义法治来保障。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如何切实履行检察职责,强化服务大局意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提供强
〖活动背景〗我国目前处于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儿童的习惯上存在很多缺陷,如任性、霸道;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责任感;缺乏环保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集体观念淡薄,意志力薄
如何学好高中物理是高一新生进入高中学习面临的又一挑战,往往还没学习时,就已经被灌输了高中物理多么难学的思想,于是对于物理的学习就心存畏惧,其实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的书法教育。而如何抓好小学的写字教学、怎样处理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的关系已迫在眉睫。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对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民族精神、创新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全力培养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
随着WCDMA网络的发展,无线环境的不断变化,多载波的开通等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要保证网络的正常移动性,就需要不断地进行邻区的优化.本文首先阐述了邻区优化的方法和手段,然后
今年开学伊始偶然间听了一年级的一节课,对于经常教高年级的我来说,感受颇深。一年级的学生不像高年级的学生那样,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的事最重要,其
根据国网公司“两级三线”运维体系的统一部署,网省公司须建立省级信息运维呼叫中心,受理网省公司本部、基层单位及合作伙伴用户信息运维服务的请求.信息运维呼叫中心作为“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