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何一种精神都不是凭空诞生的,都有其产生的文化背景与土壤,闯关东精神也不例外。它是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特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创新与发展。弘扬闯关东精神能够增加民族精神的凝聚力,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关键词]闯关东精神;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3-0008-03
2008年,一部52集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在全国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段沉重的历史所承载的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诚实守信、重情重义、团结和谐”为核心的闯关东精神拨动了中华儿女民族精神这根心弦。闯关东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是紧密关联的,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这里本人就二者的关系问题也阐明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闯关东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彰显与传承
每一代人都不是在真空中生活,而是在既定的文化环境和历史条件下成长。各种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必然在每代人身上打上烙印。历史积淀和文化遗传是保持民族特色、保持民族生命力的基本途径。同样任何一种精神都不是凭空诞生的,都有其产生的文化背景与土壤,闯关东精神也不例外。说到底,闯关东精神也属于文化范畴,蕴含于中华民族整个文化体系之中,灿烂的文化、辉煌的历史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永往直前的意志和精神,它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可以说,闯关东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这棵大树中的一个硕果。
有人把闯关东精神概括为抗争精神、包容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也有人把它归纳为敢于进取的科学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仁爱侠义的诚信精神。无论把它归纳为哪几种精神,它基本上都有三个向度;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重。可以说,闯关东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现生品,其核心内容与基本要素都可以在中华民族精神中找到诠释。
——勤劳勇敢。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这一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整个伟大民族精神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显著特征之一。勤劳,主要是指人们对待生产劳动(包括精神生产)的积极态度以及在生产劳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良好的行为品质,反映了人们为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种种活动的应有状态及程度;勇敢,则是人们面临艰难凶险的非常之境时所采取和表现出来的意志及其特征。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伟大生命力,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源于这种精神绵延不绝的传承。中国五千年来的辉煌文明,卓越成果,伟大壮举,无一不是来自刻苦耐劳、勤奋工作。诸多杰出人物得以名垂青史,或以其组织才能,或以其善于总结,莫不以劳动人民勤劳的结晶为基础。万里长城,大运河,都江堰,赵州桥,敦煌壁画和云岗石佛,以扁鹊、华佗、李时珍、张衡、祖冲之等人为代表的祖国医学药学和天文历算的卓越成就等等,无不证明,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中华民族不仅以勤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为了反抗封建地主阶级和贵族的黑暗统治,曾经发生了数百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其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在这个意义上,一部中国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华儿女的勇敢斗争史。
——自强不息。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自强的民族。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在以往的历史进程中,正是靠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战天斗地,顽强拼搏,抵御外侮,自力更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易经·象传》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我们的祖先发扬了英雄的大无畏精神;人与自然环境抗争的不屈不挠精神;与外侵者斗争的英勇奋斗精神;不断开拓创新的自强自立精神。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神话;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跨越时空的经典绝唱。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的人民抗英、太平天国将士们反击侵略、义和团的勇士们手中的大刀长矛、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的维新变法无不是中国人民抵御外侮、振兴中华的自立自强的伟大行动。可以说,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结果。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几大文明古国之中绝无仅有的延续至今的国家,其他的文明古国或由于外来势力的侵略,或由于内部争斗的消耗,或由于自然灾害的破坏等原因,消失在茫茫的历史途程中,或者融入其他文明。而中国,由夏、商之际到如今,近五千年的文明史,生生不息,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五千年的风雨沧桑,历尽坎坷,饱受磨难,自强不息精神是贯穿始终的内在动力。它已成为中华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经验与智慧的高度概括,是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
——厚德载重。《周易·象传》上半部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下半部则提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并言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我国的先贤远哲们认为,大地的特性是博大宽厚,它承载容纳着万物,滋生着万物;人作为天地的产物,也应该效仿大地这一特性,具备宽容厚道的品质;对待别人,包括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人,要宽宏大量,友好相处,“礼让为国”;即便是对待天下万物,鸟兽草木,也要采取友善保护的态度。《中庸》则说:“柔远人也,怀诸侯也”,意即大国对周边的小国和少数民族也要友善相处,要帮助他们,感化他们。正是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重视道德的自觉和人格的完美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儒家的崇人尚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墨家的兼爱贵义,道家的修道积德,佛家的积善修德、明心见性等皆以人的道德修养和实践活动为第一要义。与重德精神相适应,中华民族特别强调人格,崇尚气节,重视情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应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道德准则。总之,道德高尚成为传统文化中对人评价的最高标准,成为每个人应设身处地躬行的行为准则,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成为国家和统治者兴衰成败的衡量标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想和目的。
厚德所以载重,由于我们的民族有着崇高的道德修养,自然也就形成了宽厚仁爱,无限包容的精神气质。“和为贵”一直以来就是中国道德教化的重要内容和目的,不仅讲天人之和还讲身心之和、人伦之和、社会秩序之和、万邦之和。比如我们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一家”、“民胞物与”、“四海之内皆兄弟”,这类思想观点和主张遍布于中国典籍之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包容精神。因此,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很少有对外国 外族主动发动侵略性战争的情况。这一文化特征犹如万里长江,不辞涓涓细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显著的融合力与亲和力,它使56个民族数千年来和睦融洽地生活在中国大地上。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存活于今的悠久文明范例。中华文明奇迹般地绵延传承,从古到今,确实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观,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或许就是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民族精神,正是民族精神的不断传承与发扬,才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铸就了中华民族今天的繁荣与昌盛。而闯关东精神也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上一朵浪花,它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它具备中华民族恒定价值的精湛内容,包含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合理内核,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的发扬与传承。
二、闯关东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的创新与发展
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受时间、空间的制约。闯关东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与传承,但它又不能等同于民族精神,它有着自身的规定性。从文化的地域分布上,它是齐鲁文化精神的新发展;在时间发展角度上,它是人类谋求生存的一个必然选择。
真正意义上的“闯关东”是从清朝开始的。从清朝末年到“九·一八”事变前,迫于生活和政治的压力,一批又一批关里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背井离乡,通过海路和旱路迁移到地域辽阔、富饶广袤的东北地区,历尽艰辛、创业谋生。“闯关东”不仅为祖祖辈辈的山东籍人赢得了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而且也为他们的后人们创造和积累了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闯关东精神。
首先,闯关东精神具有齐鲁文化特色。当然当年“闯关东”的不仅仅是山东人,还有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的灾民,也有福建、浙江一带的流民。但在“闯关东”的人群中,山东人无疑是最多的。有资料显示,到民国十八年(1929年),关内各地“闯关东”的人数超过3000万,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山东、河北、河南,其中山东人占到80%左右。《申报》光绪二年(1876年)八月二十四日有过报道:“山东避荒之人,至此地者纷至沓来,日难数计。前有一日,山东海舶进辽河者竟有三十七号之多,每船皆有难民二百余人,是一日之至牛庄者已有八千余名,其余之至他处码头者尚属日日源源不绝。”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以前,山东各地“闯关东”的比例一般占山东总人口的5%左右。自清迄民国,达到约2500万人,高峰时节,一年便有上百万人。“闯关东”的山东人是开垦东北的主力军,他们在白山黑水间放山、淘金、垦荒。挖人参…。大批的山东人自然也把齐鲁文化带进了闯关东的队伍之中。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赵卫东指出;“我们之所以感到《闯关东》中的人物形象生动、丰满而真实,就在于在他们身上同时体现出了齐鲁文化精神的多个侧面”。以剧中主人公朱开山为例,朱开山身上所体现出来正是齐鲁文化中的儒家精神,儒家所尊奉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是他立身行事的根本原则。比如,在处理与韩老海、潘五爷之间的矛盾时,他体现出了仁爱的一面;两次救土匪镇三江的命,只身前往金场子为贺老四报仇,体现出他重义的一面;反对鲜儿与朱传武的恋情,体现了他对儒家礼教的信奉与坚守;在金场子里与土匪、官兵周旋,体现出他有机智的一面;朱记酱牛肉事件,则体现了他诚信的一面;等等。同时,儒家的忠、孝观念对他也有极深的影响。他参加义和团杀洋人体现的是忠,支持朱传杰跟日本人争夺开矿权体现的也还是忠。当事业稍有所成,朱开山就回山东老家修坟、修房,体现的则是孝。除了以上这些,在朱开山身上,还有一种“勇”的精神,比如,他参加义和团、与日本人抗争等,都是墨家“勇”的表现。同时,朱开山也受到了齐文化的影响,他开山东菜馆、开煤矿等从事各种商业活动,显然是受到了齐文化重商传统的影响。因此,在朱开山身上,我们看到了儒家文化、齐文化和墨家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
其次,闯关东精神不能完全等同于齐鲁文化精神,它是齐鲁文化精神在东北地域的新发展。当时的关东则是地广人稀、沃野千里,照史书上的话说:“有自然之大利三:日荒,日矿,日盐”。日荒,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著名诗人聂绀弩在《北大荒歌》中曾云:“北大荒,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荒草枯草塘……山中霸主熊和虎,原上英雄豺与狼……‘大烟炮’,谁敢挡?天低昂,雪飞扬,风癫狂,无昼夜,迷八方。雉不能飞,狍不能走,熊不出洞,野无虎狼……天地末日情何异,冰河时代昧再尝……”。日矿,有人把这里称为中国的乌克兰,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其中能源矿产有石油、煤炭、油母页岩;金属矿产有黄金、铁、锰;化学工业矿产有磷、硫铁、芒硝、碱;建筑材料和非金属矿产有压电水晶、石灰岩、大理石、云母、石墨。此外,黑龙江省还有大量的金矿资源,素来就有“金子镶边、能源丰富”之称。日盐,这里有丰富的盐矿资源。可以说,正是这块肥沃的土地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拓荒者,但也是在这块荒蛮、富饶的土地面前,自然越显得伟大,人则越显得渺小,人类要生存必须具备不惧凶险、不畏艰难的勇于开拓精神,勇于与大自然斗争的能力和力量。因此,闯关东精神也是齐鲁文化与东北的地域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容纳了齐鲁文化固有的淳朴,也兼具了东北的粗犷与豪放。
另外,从时间角度考察,闯关东是人们迫于生计,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它既是一次移民壮举,也是一段悲壮的历史,这从而使闯关东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一种悲壮色彩。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从移出地看,那时,山东地少人稠,又是近代史上有名的灾害多发区。在清代,山东曾出现旱灾233年次,涝灾245年次,黄运洪灾127年次,潮灾45年次,各种自然灾害之严重超过全国其他各省。康熙四年的特大旱灾,更是全省107个州县无一幸免,“草木皆枯”、“人多饿死”:“道多饿殍”、“人相食”的记载充斥大小县志。不仅天灾,人祸也接踵而至。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新旧军阀的混战年年不断,战祸波及华北各省。兵灾匪祸频繁,日益加重田租、税负、差徭和额外摊派。越来越多的破产农民和灾民、难民不得不到东北去逃荒、避难。在天灾和战乱的冲击下,山东人的生存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在山东等地“闯关东”由来已久,移民中向家乡寄钱者有之,带财物回乡过年者有之,也不乏发财致富成家立业者,这些刺激了更多的民众要到关外谋生赚钱。胶东有些村庄几乎村村、家家都有“闯关东”的。在华北特别是山东的胶东和河北的冀东,劳动力稍一充裕,或一遇天灾人祸,首先想到的是携家带子,或集结亲戚好友,蜂拥到关东去谋生。而这一闯,有的再也无法回到故乡,再也没见到故乡的亲人。因为,闯来的不仅仅是辉煌与胜利,有多少人倒在闯的路上,已是不计其数,一丝悲怆的意味始终贯穿于闯关东过程始末。
三、弘扬闯关东精神,增强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民族精神是民族个性的突出和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赖以生息繁衍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基因。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壮志。”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闯关东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一以贯之、一脉相承。中华民族精神是闯关东精神诞生的土壤与基础,闯关东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弘扬闯关东精神对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民族精神的凝聚,主要是指作为民族成员思想和行为的粘合剂,民族精神通过情感、规范和目标的提供,形成同类价值意识,使民族成员和民族群体之间产生认同、亲和、吸引和向心力。其中价值认同是产生民族凝聚力的前提。没有这种同类的价值意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作用和影响便成为无源之水,他们之间的理解和体验只能流于空泛,人们的价值体系就会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无序。
不容否认,进入新世纪,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可以说目前我国的价值观是处在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中国与西方等一系列矛盾和冲突之中,呈现出一幅“激荡的价值观念世界”图景。在这幅激荡的价值观念世界图景中,既有旧的、传统的、保守的价值观念的顽强沿袭,又有新的、先进的价值观念蓬勃成长,还有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强势侵入。同时在社会转型期,因旧的、传统的价值观被破除,新的、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体系尚未完全确立,不少人的价值观出现真空,价值虚无主义、信仰迷失现象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在价值观多元化的格局下,弘扬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一个社会主导价值观缺失时,由于缺乏对其它价值观的引导,会引起激烈的价值冲突,并会出现价值危机、信仰危机、价值真空等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弘扬先进文化价值观、确立主导价值观。因此,我们迫切地需要一种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念做指导,来引领整个文化价值体系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闯关东精神是当年人类在群体性的英雄实践中,形成的对一种价值的认同,是影响人类价值体系一个重要杠杆。其作为一种时代精华的浓缩,其价值核心就是“闯”,要走出陈旧观念,走出传统模式,走出等靠思想,要在没有路的地方闯出一条路。这与我们改革开放的大潮是不谋而合的,改革开放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坚信求索、30年的辉煌成就,就是在一股闯劲的支撑下实现的。越是发展,就越要敢“闯”。纵观人类发展史无数次证明,若想改变落后,由弱变强,实现低至高的飞跃,不能靠天靠地,也不能靠神仙上帝。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拼、去闯、去奋斗、去创业。小到个人单位,大到地区国家,只有“闯”才能改变命运,国家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我国自1978年以来,所进行的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勇敢者“闯”向希望的实践。正如鲁迅所说,一开始的时候“地上本没有路”,没有改革的路,没有开放的路。不仅没有路,而且还有很多的阻力。改革开放的重大功绩,就在于重新唤醒了中华民族的开拓意识,原来不理解的,现在也理解了;原来不积极的,现在积极了;原来不敢闯的,现在也敢闯了。我们带着这股“闯”劲,一股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精神气,闯出了希望,闯出了进步。
因此,我们需要闯关东精神来整合人们的价值观念,只有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在这种价值的引导下,人类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影响。才能唤醒了当代青年人的民族精神、爱国精神——敢于和磨难进行抗争、无畏于牺牲生命的精神;敢于为改变贫穷落后与自身的种种不良品性而进行抗争的精神;无畏于任何陈规旧俗的束缚,敢于接受新思想的精神;面对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现象,不是消极颓废,而是畅行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重德精神。
总之,闯关东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的契合,它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特质,它的弘扬必将迎来中华民族整体价值观的更稳定、更长久,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参考文献]
[1][2]张友谊,中华民族精神导论CM3,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203,259。
[3]安然,历史上的闯关东[J]传承,2008,(04):46。
[责任编辑 张振华]
[关键词]闯关东精神;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3-0008-03
2008年,一部52集电视连续剧《闯关东》,在全国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段沉重的历史所承载的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诚实守信、重情重义、团结和谐”为核心的闯关东精神拨动了中华儿女民族精神这根心弦。闯关东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是紧密关联的,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这里本人就二者的关系问题也阐明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闯关东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彰显与传承
每一代人都不是在真空中生活,而是在既定的文化环境和历史条件下成长。各种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必然在每代人身上打上烙印。历史积淀和文化遗传是保持民族特色、保持民族生命力的基本途径。同样任何一种精神都不是凭空诞生的,都有其产生的文化背景与土壤,闯关东精神也不例外。说到底,闯关东精神也属于文化范畴,蕴含于中华民族整个文化体系之中,灿烂的文化、辉煌的历史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永往直前的意志和精神,它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可以说,闯关东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这棵大树中的一个硕果。
有人把闯关东精神概括为抗争精神、包容精神、艰苦奋斗精神,也有人把它归纳为敢于进取的科学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仁爱侠义的诚信精神。无论把它归纳为哪几种精神,它基本上都有三个向度;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重。可以说,闯关东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现生品,其核心内容与基本要素都可以在中华民族精神中找到诠释。
——勤劳勇敢。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这一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整个伟大民族精神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显著特征之一。勤劳,主要是指人们对待生产劳动(包括精神生产)的积极态度以及在生产劳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良好的行为品质,反映了人们为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种种活动的应有状态及程度;勇敢,则是人们面临艰难凶险的非常之境时所采取和表现出来的意志及其特征。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伟大生命力,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源于这种精神绵延不绝的传承。中国五千年来的辉煌文明,卓越成果,伟大壮举,无一不是来自刻苦耐劳、勤奋工作。诸多杰出人物得以名垂青史,或以其组织才能,或以其善于总结,莫不以劳动人民勤劳的结晶为基础。万里长城,大运河,都江堰,赵州桥,敦煌壁画和云岗石佛,以扁鹊、华佗、李时珍、张衡、祖冲之等人为代表的祖国医学药学和天文历算的卓越成就等等,无不证明,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中华民族不仅以勤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为了反抗封建地主阶级和贵族的黑暗统治,曾经发生了数百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其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在这个意义上,一部中国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华儿女的勇敢斗争史。
——自强不息。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自强的民族。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在以往的历史进程中,正是靠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战天斗地,顽强拼搏,抵御外侮,自力更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易经·象传》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我们的祖先发扬了英雄的大无畏精神;人与自然环境抗争的不屈不挠精神;与外侵者斗争的英勇奋斗精神;不断开拓创新的自强自立精神。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神话;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跨越时空的经典绝唱。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的人民抗英、太平天国将士们反击侵略、义和团的勇士们手中的大刀长矛、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的维新变法无不是中国人民抵御外侮、振兴中华的自立自强的伟大行动。可以说,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结果。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几大文明古国之中绝无仅有的延续至今的国家,其他的文明古国或由于外来势力的侵略,或由于内部争斗的消耗,或由于自然灾害的破坏等原因,消失在茫茫的历史途程中,或者融入其他文明。而中国,由夏、商之际到如今,近五千年的文明史,生生不息,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五千年的风雨沧桑,历尽坎坷,饱受磨难,自强不息精神是贯穿始终的内在动力。它已成为中华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经验与智慧的高度概括,是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
——厚德载重。《周易·象传》上半部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下半部则提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并言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我国的先贤远哲们认为,大地的特性是博大宽厚,它承载容纳着万物,滋生着万物;人作为天地的产物,也应该效仿大地这一特性,具备宽容厚道的品质;对待别人,包括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人,要宽宏大量,友好相处,“礼让为国”;即便是对待天下万物,鸟兽草木,也要采取友善保护的态度。《中庸》则说:“柔远人也,怀诸侯也”,意即大国对周边的小国和少数民族也要友善相处,要帮助他们,感化他们。正是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重视道德的自觉和人格的完美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儒家的崇人尚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墨家的兼爱贵义,道家的修道积德,佛家的积善修德、明心见性等皆以人的道德修养和实践活动为第一要义。与重德精神相适应,中华民族特别强调人格,崇尚气节,重视情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应具备“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道德准则。总之,道德高尚成为传统文化中对人评价的最高标准,成为每个人应设身处地躬行的行为准则,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成为国家和统治者兴衰成败的衡量标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想和目的。
厚德所以载重,由于我们的民族有着崇高的道德修养,自然也就形成了宽厚仁爱,无限包容的精神气质。“和为贵”一直以来就是中国道德教化的重要内容和目的,不仅讲天人之和还讲身心之和、人伦之和、社会秩序之和、万邦之和。比如我们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一家”、“民胞物与”、“四海之内皆兄弟”,这类思想观点和主张遍布于中国典籍之中,表现了无与伦比的包容精神。因此,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很少有对外国 外族主动发动侵略性战争的情况。这一文化特征犹如万里长江,不辞涓涓细流,“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显著的融合力与亲和力,它使56个民族数千年来和睦融洽地生活在中国大地上。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存活于今的悠久文明范例。中华文明奇迹般地绵延传承,从古到今,确实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观,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或许就是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民族精神,正是民族精神的不断传承与发扬,才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铸就了中华民族今天的繁荣与昌盛。而闯关东精神也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上一朵浪花,它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它具备中华民族恒定价值的精湛内容,包含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合理内核,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的发扬与传承。
二、闯关东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的创新与发展
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受时间、空间的制约。闯关东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与传承,但它又不能等同于民族精神,它有着自身的规定性。从文化的地域分布上,它是齐鲁文化精神的新发展;在时间发展角度上,它是人类谋求生存的一个必然选择。
真正意义上的“闯关东”是从清朝开始的。从清朝末年到“九·一八”事变前,迫于生活和政治的压力,一批又一批关里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背井离乡,通过海路和旱路迁移到地域辽阔、富饶广袤的东北地区,历尽艰辛、创业谋生。“闯关东”不仅为祖祖辈辈的山东籍人赢得了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而且也为他们的后人们创造和积累了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闯关东精神。
首先,闯关东精神具有齐鲁文化特色。当然当年“闯关东”的不仅仅是山东人,还有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的灾民,也有福建、浙江一带的流民。但在“闯关东”的人群中,山东人无疑是最多的。有资料显示,到民国十八年(1929年),关内各地“闯关东”的人数超过3000万,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山东、河北、河南,其中山东人占到80%左右。《申报》光绪二年(1876年)八月二十四日有过报道:“山东避荒之人,至此地者纷至沓来,日难数计。前有一日,山东海舶进辽河者竟有三十七号之多,每船皆有难民二百余人,是一日之至牛庄者已有八千余名,其余之至他处码头者尚属日日源源不绝。”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以前,山东各地“闯关东”的比例一般占山东总人口的5%左右。自清迄民国,达到约2500万人,高峰时节,一年便有上百万人。“闯关东”的山东人是开垦东北的主力军,他们在白山黑水间放山、淘金、垦荒。挖人参…。大批的山东人自然也把齐鲁文化带进了闯关东的队伍之中。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赵卫东指出;“我们之所以感到《闯关东》中的人物形象生动、丰满而真实,就在于在他们身上同时体现出了齐鲁文化精神的多个侧面”。以剧中主人公朱开山为例,朱开山身上所体现出来正是齐鲁文化中的儒家精神,儒家所尊奉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是他立身行事的根本原则。比如,在处理与韩老海、潘五爷之间的矛盾时,他体现出了仁爱的一面;两次救土匪镇三江的命,只身前往金场子为贺老四报仇,体现出他重义的一面;反对鲜儿与朱传武的恋情,体现了他对儒家礼教的信奉与坚守;在金场子里与土匪、官兵周旋,体现出他有机智的一面;朱记酱牛肉事件,则体现了他诚信的一面;等等。同时,儒家的忠、孝观念对他也有极深的影响。他参加义和团杀洋人体现的是忠,支持朱传杰跟日本人争夺开矿权体现的也还是忠。当事业稍有所成,朱开山就回山东老家修坟、修房,体现的则是孝。除了以上这些,在朱开山身上,还有一种“勇”的精神,比如,他参加义和团、与日本人抗争等,都是墨家“勇”的表现。同时,朱开山也受到了齐文化的影响,他开山东菜馆、开煤矿等从事各种商业活动,显然是受到了齐文化重商传统的影响。因此,在朱开山身上,我们看到了儒家文化、齐文化和墨家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
其次,闯关东精神不能完全等同于齐鲁文化精神,它是齐鲁文化精神在东北地域的新发展。当时的关东则是地广人稀、沃野千里,照史书上的话说:“有自然之大利三:日荒,日矿,日盐”。日荒,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著名诗人聂绀弩在《北大荒歌》中曾云:“北大荒,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荒草枯草塘……山中霸主熊和虎,原上英雄豺与狼……‘大烟炮’,谁敢挡?天低昂,雪飞扬,风癫狂,无昼夜,迷八方。雉不能飞,狍不能走,熊不出洞,野无虎狼……天地末日情何异,冰河时代昧再尝……”。日矿,有人把这里称为中国的乌克兰,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其中能源矿产有石油、煤炭、油母页岩;金属矿产有黄金、铁、锰;化学工业矿产有磷、硫铁、芒硝、碱;建筑材料和非金属矿产有压电水晶、石灰岩、大理石、云母、石墨。此外,黑龙江省还有大量的金矿资源,素来就有“金子镶边、能源丰富”之称。日盐,这里有丰富的盐矿资源。可以说,正是这块肥沃的土地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拓荒者,但也是在这块荒蛮、富饶的土地面前,自然越显得伟大,人则越显得渺小,人类要生存必须具备不惧凶险、不畏艰难的勇于开拓精神,勇于与大自然斗争的能力和力量。因此,闯关东精神也是齐鲁文化与东北的地域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容纳了齐鲁文化固有的淳朴,也兼具了东北的粗犷与豪放。
另外,从时间角度考察,闯关东是人们迫于生计,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它既是一次移民壮举,也是一段悲壮的历史,这从而使闯关东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一种悲壮色彩。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从移出地看,那时,山东地少人稠,又是近代史上有名的灾害多发区。在清代,山东曾出现旱灾233年次,涝灾245年次,黄运洪灾127年次,潮灾45年次,各种自然灾害之严重超过全国其他各省。康熙四年的特大旱灾,更是全省107个州县无一幸免,“草木皆枯”、“人多饿死”:“道多饿殍”、“人相食”的记载充斥大小县志。不仅天灾,人祸也接踵而至。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新旧军阀的混战年年不断,战祸波及华北各省。兵灾匪祸频繁,日益加重田租、税负、差徭和额外摊派。越来越多的破产农民和灾民、难民不得不到东北去逃荒、避难。在天灾和战乱的冲击下,山东人的生存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在山东等地“闯关东”由来已久,移民中向家乡寄钱者有之,带财物回乡过年者有之,也不乏发财致富成家立业者,这些刺激了更多的民众要到关外谋生赚钱。胶东有些村庄几乎村村、家家都有“闯关东”的。在华北特别是山东的胶东和河北的冀东,劳动力稍一充裕,或一遇天灾人祸,首先想到的是携家带子,或集结亲戚好友,蜂拥到关东去谋生。而这一闯,有的再也无法回到故乡,再也没见到故乡的亲人。因为,闯来的不仅仅是辉煌与胜利,有多少人倒在闯的路上,已是不计其数,一丝悲怆的意味始终贯穿于闯关东过程始末。
三、弘扬闯关东精神,增强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民族精神是民族个性的突出和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赖以生息繁衍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基因。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壮志。”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闯关东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一以贯之、一脉相承。中华民族精神是闯关东精神诞生的土壤与基础,闯关东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因此,弘扬闯关东精神对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民族精神的凝聚,主要是指作为民族成员思想和行为的粘合剂,民族精神通过情感、规范和目标的提供,形成同类价值意识,使民族成员和民族群体之间产生认同、亲和、吸引和向心力。其中价值认同是产生民族凝聚力的前提。没有这种同类的价值意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作用和影响便成为无源之水,他们之间的理解和体验只能流于空泛,人们的价值体系就会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无序。
不容否认,进入新世纪,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可以说目前我国的价值观是处在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中国与西方等一系列矛盾和冲突之中,呈现出一幅“激荡的价值观念世界”图景。在这幅激荡的价值观念世界图景中,既有旧的、传统的、保守的价值观念的顽强沿袭,又有新的、先进的价值观念蓬勃成长,还有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强势侵入。同时在社会转型期,因旧的、传统的价值观被破除,新的、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体系尚未完全确立,不少人的价值观出现真空,价值虚无主义、信仰迷失现象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在价值观多元化的格局下,弘扬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一个社会主导价值观缺失时,由于缺乏对其它价值观的引导,会引起激烈的价值冲突,并会出现价值危机、信仰危机、价值真空等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弘扬先进文化价值观、确立主导价值观。因此,我们迫切地需要一种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念做指导,来引领整个文化价值体系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闯关东精神是当年人类在群体性的英雄实践中,形成的对一种价值的认同,是影响人类价值体系一个重要杠杆。其作为一种时代精华的浓缩,其价值核心就是“闯”,要走出陈旧观念,走出传统模式,走出等靠思想,要在没有路的地方闯出一条路。这与我们改革开放的大潮是不谋而合的,改革开放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坚信求索、30年的辉煌成就,就是在一股闯劲的支撑下实现的。越是发展,就越要敢“闯”。纵观人类发展史无数次证明,若想改变落后,由弱变强,实现低至高的飞跃,不能靠天靠地,也不能靠神仙上帝。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拼、去闯、去奋斗、去创业。小到个人单位,大到地区国家,只有“闯”才能改变命运,国家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之林。我国自1978年以来,所进行的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勇敢者“闯”向希望的实践。正如鲁迅所说,一开始的时候“地上本没有路”,没有改革的路,没有开放的路。不仅没有路,而且还有很多的阻力。改革开放的重大功绩,就在于重新唤醒了中华民族的开拓意识,原来不理解的,现在也理解了;原来不积极的,现在积极了;原来不敢闯的,现在也敢闯了。我们带着这股“闯”劲,一股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精神气,闯出了希望,闯出了进步。
因此,我们需要闯关东精神来整合人们的价值观念,只有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在这种价值的引导下,人类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影响。才能唤醒了当代青年人的民族精神、爱国精神——敢于和磨难进行抗争、无畏于牺牲生命的精神;敢于为改变贫穷落后与自身的种种不良品性而进行抗争的精神;无畏于任何陈规旧俗的束缚,敢于接受新思想的精神;面对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现象,不是消极颓废,而是畅行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重德精神。
总之,闯关东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的契合,它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特质,它的弘扬必将迎来中华民族整体价值观的更稳定、更长久,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参考文献]
[1][2]张友谊,中华民族精神导论CM3,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203,259。
[3]安然,历史上的闯关东[J]传承,2008,(04):46。
[责任编辑 张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