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9例70岁以上肺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掌握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方法。结果:9例70岁以上肺癌患者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无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精心做好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对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日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高龄 肺癌围手术期 呼吸道护理
肺癌多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因此也称为支气管肺癌。近50年来全世界肺癌发病率明显增高,发病年龄大多40岁以上,以男性多见,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据统计我国目前肺癌手术切除率85%~95%[1]。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护理水平的提高,高龄肺癌的外科治疗适应证进一步放宽,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由于高龄患者生理、病理特点,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其他年龄组高,尤其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因此,护理人员做好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对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及预后至关重要。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对9例70岁以上肺癌患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高龄肺癌手术患者9例,男8例,女1例,年龄70~80岁,平均74岁;全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其中行单肺叶切除5例,肺段切除2例,右全肺切除2例,全部行肺门或纵隔淋巴结清扫。
方法:回顾分析9例高龄肺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并总结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方法。
结 果
本组9例70~80岁肺癌手术患者出现2例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1例心功能不全,无1例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发生,经积极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
讨 论
术前呼吸道护理:⑴通过详细评估患者病史掌握病情,尤其是心肺功能,积极参加会诊,多方听取专家意见,制订周密的治疗护理方案。⑵加强术前患者健康教育,从心理生理上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高龄肺癌患者,除肿瘤本身对肺功能的影响外,其生理储备能力下降,患者由于胸廓和肺的顺应性降低,呼吸肌群肌力减退,呼吸浅促,使肺活量减少,残气量和功能残气量增大,气体交换减少[2]。针对这些生理特点,对每一位高龄肺癌患者术前都特别注意加强肺功能锻炼。①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根据患者的饮食嗜好,配制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于消化无刺激的饮食,尤其是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同时向患者解释加强营养对增强抗病能力的重要性,人而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无心肾功能障碍者叮嘱其多饮水,每天饮水量1500~2000ml,并适当增加维生素C及维生素E的摄入,以保证足够的营养,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3]。②指导患者术前戒烟两周,严格进行口鼻腔卫生,每天刷牙两次,并防止受凉感冒。③术前1周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深吸气、深呼气练习,每天练习20次以上,以提高患者的肺活量,减少功能残气量。同时指导患者深腹式呼吸,有效而正确的咳嗽、排痰训练,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排痰有助于防止或减少肺部感染、肺不张。④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容易发生咯血及反复肺部感染,指导患者体位引流排痰,引流体位根据护理查体时湿性罗音集中的部位,X线胸片显示的病变部位来确定,使病变部位处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并嘱患者深呼吸、咳嗽、协助拍背,促进痰液顺体位引流至气管而咳出,2次/日,每次5~15分钟,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引流前应给予超声雾化收入,同时辅以胸部叩击等措施。咯血者防止窒息,取头低位并偏向一侧,并做好吸痰装置准备。
术后呼吸道护理:⑴加强围手术期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尽量避免低氧血症的发生。本组患者均为高龄患者,而且部分患者存在心肺功能不同程度的异常,手术中麻醉药的作用,气管插管的刺激,切除肿瘤和清扫淋巴结的操作,使他们心肺功能处于代偿极限,病情变化快,有很多潜在的危险,拔管后患者呈昏睡状态,局部组织水肿,仰卧位,胸带包扎,口腔分泌物残留均可影响患者通气、换气功能,以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所以,术后氧疗和严密的病情观察是非常重要的。本组患者术后均常规鼻导管吸氧,术后1~2天吸氧3~5L/分,血氧饱和度升至95以上稳定后改为2~3L/分,间歇给氧。均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心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本组患者有2例出现低氧血症及时加大氧流量后待以纠正,1例心功能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及时用药,也得以及时纠正。⑵加强呼吸道管理:高龄肺癌患者的肺功能降低,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可能性增加,同时术后切口剧烈疼痛使呼吸及咳嗽受限,分泌物难以咳出,使呼吸道不畅,易产生低氧血症,从而诱发其他系统的并发症。所以术后护理关键在于维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的发生。①麻醉未清醒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做好鼻导管吸痰准备,术后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改为半卧位,并鼓励患者做深腹式呼吸动作及有效咳嗽,辅以拍背和按压伤口进行排痰。由于手术创伤大,伤口及引流管可以引起剧烈疼痛,致使患者自行抑制呼吸和咳嗽,因此,术后2~3天内给予适当的镇痛剂是必要的。本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止痛泵,持续静脉给药2~3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要密切观察呼吸及血压的变化,本组1例低血压,经停用镇痛泵,对症处理血压恢复正常。②术后第1天患者口腔、呼吸道、黏膜干燥,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给予生理盐水、庆大霉素、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2次/日,严重者采用短时间、间歇雾化法,每2小时雾化吸入10分钟,必要时,鼻导管吸痰,③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早期活动不但可改善骨骼肌状况,促进肺扩张,而且可以调节患者情绪,促进血液循环,从精神和躯体上增强了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第2天生命体征平稳,协助患者下床或床边移步,术后第3天起可协助患者围绕床边室内行走3~5分钟,但注意观察患者病情,以后根据病情渐增加活动量。
本组9例70岁以上的肺癌手术患者,其中单肺叶切除5例,肺段切除2例,右全肺切除2例,全部行肺门或纵隔淋巴结清扫,没有发生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均痊愈出院。可见术前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有计划的肺功能练习,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术后严密的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可及时反映患者围手术期氧疗效果及呼吸道通畅情况。做好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对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辛明珠,周菊梅.高龄肺癌患者术前心肺功能不全与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11,9:671.
3 黄柏英,庄静.胸外科患者手术前后呼吸道护理.中华现代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6(7):61-62.
关键词 高龄 肺癌围手术期 呼吸道护理
肺癌多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因此也称为支气管肺癌。近50年来全世界肺癌发病率明显增高,发病年龄大多40岁以上,以男性多见,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据统计我国目前肺癌手术切除率85%~95%[1]。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护理水平的提高,高龄肺癌的外科治疗适应证进一步放宽,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由于高龄患者生理、病理特点,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其他年龄组高,尤其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因此,护理人员做好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对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及预后至关重要。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对9例70岁以上肺癌患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高龄肺癌手术患者9例,男8例,女1例,年龄70~80岁,平均74岁;全组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其中行单肺叶切除5例,肺段切除2例,右全肺切除2例,全部行肺门或纵隔淋巴结清扫。
方法:回顾分析9例高龄肺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并总结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方法。
结 果
本组9例70~80岁肺癌手术患者出现2例呼吸功能不全、低氧血症,1例心功能不全,无1例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发生,经积极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
讨 论
术前呼吸道护理:⑴通过详细评估患者病史掌握病情,尤其是心肺功能,积极参加会诊,多方听取专家意见,制订周密的治疗护理方案。⑵加强术前患者健康教育,从心理生理上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高龄肺癌患者,除肿瘤本身对肺功能的影响外,其生理储备能力下降,患者由于胸廓和肺的顺应性降低,呼吸肌群肌力减退,呼吸浅促,使肺活量减少,残气量和功能残气量增大,气体交换减少[2]。针对这些生理特点,对每一位高龄肺癌患者术前都特别注意加强肺功能锻炼。①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根据患者的饮食嗜好,配制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于消化无刺激的饮食,尤其是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同时向患者解释加强营养对增强抗病能力的重要性,人而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无心肾功能障碍者叮嘱其多饮水,每天饮水量1500~2000ml,并适当增加维生素C及维生素E的摄入,以保证足够的营养,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3]。②指导患者术前戒烟两周,严格进行口鼻腔卫生,每天刷牙两次,并防止受凉感冒。③术前1周开始,指导患者进行深吸气、深呼气练习,每天练习20次以上,以提高患者的肺活量,减少功能残气量。同时指导患者深腹式呼吸,有效而正确的咳嗽、排痰训练,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排痰有助于防止或减少肺部感染、肺不张。④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容易发生咯血及反复肺部感染,指导患者体位引流排痰,引流体位根据护理查体时湿性罗音集中的部位,X线胸片显示的病变部位来确定,使病变部位处于高处,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并嘱患者深呼吸、咳嗽、协助拍背,促进痰液顺体位引流至气管而咳出,2次/日,每次5~15分钟,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引流前应给予超声雾化收入,同时辅以胸部叩击等措施。咯血者防止窒息,取头低位并偏向一侧,并做好吸痰装置准备。
术后呼吸道护理:⑴加强围手术期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尽量避免低氧血症的发生。本组患者均为高龄患者,而且部分患者存在心肺功能不同程度的异常,手术中麻醉药的作用,气管插管的刺激,切除肿瘤和清扫淋巴结的操作,使他们心肺功能处于代偿极限,病情变化快,有很多潜在的危险,拔管后患者呈昏睡状态,局部组织水肿,仰卧位,胸带包扎,口腔分泌物残留均可影响患者通气、换气功能,以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所以,术后氧疗和严密的病情观察是非常重要的。本组患者术后均常规鼻导管吸氧,术后1~2天吸氧3~5L/分,血氧饱和度升至95以上稳定后改为2~3L/分,间歇给氧。均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心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本组患者有2例出现低氧血症及时加大氧流量后待以纠正,1例心功能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及时用药,也得以及时纠正。⑵加强呼吸道管理:高龄肺癌患者的肺功能降低,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可能性增加,同时术后切口剧烈疼痛使呼吸及咳嗽受限,分泌物难以咳出,使呼吸道不畅,易产生低氧血症,从而诱发其他系统的并发症。所以术后护理关键在于维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的发生。①麻醉未清醒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做好鼻导管吸痰准备,术后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改为半卧位,并鼓励患者做深腹式呼吸动作及有效咳嗽,辅以拍背和按压伤口进行排痰。由于手术创伤大,伤口及引流管可以引起剧烈疼痛,致使患者自行抑制呼吸和咳嗽,因此,术后2~3天内给予适当的镇痛剂是必要的。本组患者均常规给予止痛泵,持续静脉给药2~3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要密切观察呼吸及血压的变化,本组1例低血压,经停用镇痛泵,对症处理血压恢复正常。②术后第1天患者口腔、呼吸道、黏膜干燥,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给予生理盐水、庆大霉素、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2次/日,严重者采用短时间、间歇雾化法,每2小时雾化吸入10分钟,必要时,鼻导管吸痰,③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早期活动不但可改善骨骼肌状况,促进肺扩张,而且可以调节患者情绪,促进血液循环,从精神和躯体上增强了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第2天生命体征平稳,协助患者下床或床边移步,术后第3天起可协助患者围绕床边室内行走3~5分钟,但注意观察患者病情,以后根据病情渐增加活动量。
本组9例70岁以上的肺癌手术患者,其中单肺叶切除5例,肺段切除2例,右全肺切除2例,全部行肺门或纵隔淋巴结清扫,没有发生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均痊愈出院。可见术前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有计划的肺功能练习,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术后严密的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可及时反映患者围手术期氧疗效果及呼吸道通畅情况。做好围手术期的呼吸道护理,对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辛明珠,周菊梅.高龄肺癌患者术前心肺功能不全与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11,9:671.
3 黄柏英,庄静.胸外科患者手术前后呼吸道护理.中华现代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6(7):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