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疑型阅读教学因为最能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正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但这种教学模式又的确让很多老师心存畏惧,连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也坦言,自己在2003年上半年以前从未上过质疑型的语文公开课,是因为存在担心:学生一旦放开来质疑,往往问题多却抓不住要领,教学很难按教师的预设进行,甚至可能出现教师被学生牵着走的尴尬局面。
那么,教师面对学生质疑的不确定性和量大题杂的情况如何应对,特别是在借班上课不知学生水平的情况下,应掌握哪些策略呢?本文将试着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1.平时要努力打造自己的专业底气。教师如果没有专业底气,上课时就会感到紧张,面对学生的各种质疑,就更没有自信,课堂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教师的专业底气是建立在“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多读书,既要读专业书籍和文化书籍,也要广泛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书。读书能积淀教师的底气;读书可以提升教师的智慧;读书可以丰厚教师的底蕴;读书可以增长教师的学养;读书可以开拓教师的视野。底气还来自反思性教育教学实践。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教师便会有底气。有了底气,教师便有了自信,上课时才能精神抖擞、激情四射,才能将课上得游刃有余。
2.备课要充分,做到“仓中有粮,心中不慌”。备课时,我们要站在各个角度想一想,既要站在作者的角度、教师的角度备好课,更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充分估计出学生会提哪些问题,并分别做好预案。王崧舟在备《只有一个地球》时,把学生可能会提的十多个问题一一列出,每个问题都想好应对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进行有效地处理。
3.教师要善于听出“问外之意”、“疑中之情”,将“问”引向深入。问题表述的过程实际上是由思维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学生有时往往不能表述得很准确,需要老师适时的点拨和引导。如孙建锋老师在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他鼓励学生提问。当一生问道:“老人为什么一直在这扫路?”孙老师马上接口说:“想想这个问题怎么说比较好?”学生略作思考后,终于悟到:“老人为什么舍不得离开?”你看,在老师的点拨下,差不多的问题换一个说法,价值就完全不一样了。
4.教师要善于归纳提升。把类似的问题归并为一个问题进行探究,这样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鱼游到纸上》一课时,他组织学生对“聋哑青年专心画画”这一重点段进行提问。学生提了5个问题,分别是:①聋哑人为什么画得那么好?②既然他是聋哑人,别人就很难跟他交流,为什么他的画技还这么高超?③我想知道,这个聋哑青年技术那么高超,那他画画到底学了几年呢?④他画鱼的过程中碰到过哪些困难,不知他是怎样克服的?⑤他为什么那么爱画金鱼呢?他是怎样记住金鱼每个部位的?面对如此5个问题如何应对,听课老师也在拭目以待。哪知王老师却早已胸有成竹:“这些问题让我们对这个特定镜头的思考变得更加细致,也更加深刻了,是吧?其实,你们问了这么多,归纳起来就是一个问题:如此高超的画技,那位聋哑青年是怎样练成的,是吗?”(生答“是”)短短的一段话,很巧妙地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到他预设的一个问题之中。这也让听课老师佩服不已。
5.教师要善于把“寻找答案”的过程转化为“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答案的呈现,而应把问题当作诱饵,引导学生去深入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种种形象、感情或画面,否则就会使语文课失去灵性。
陈金才老师在执教《一面五星红旗》时,先听记了文中的一段话:
“我向老板说明了自己的处境。老板听懂了我的话……”听记完,大屏幕出示这段话,学生自我检查、订正。陈老师再让学生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提出最想知道的问题。
学生很快提出了以下问题:“作者向老板说明了自己的处境,作者当时的处境到底怎么样?”陈老师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读课文后,陈老师并没有直接让学生回答问题,而是先后出示了三组文中的词语,让学生想象作者漂流时可能会带些什么东西的画面,再入情入境地思考:当这些东西都被水冲走后,人在受了伤的情况下,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处境会怎么样?
学生经过两次读课文相关段落和相关词语,再展开想象,并通过语言来表述想象的画面,这种效果就比直接让学生空洞说出结论要好得多了。学生经历了由文本语言转变为自己的知识并积淀下来的过程。陈老师真正实现了把问题当作诱饵,引导学生去深入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种种形象、感情或画面的目标。
6.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梳理问题。有的教师误以为学生的每个问题都必须当场解决,否则就没有做到善待学生。其实老师完全可以告诉他们哪些问题书上并无答案,可以留到课后研究;哪些问题研究意义不大,可以暂不研究;哪些问题可以自己去解决;哪些问题值得大家一起探究。
策略还有很多,如限制段落范围或问题数量等。当然,教师要把这些策略运用到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的地步,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很长时间磨砺。
那么,教师面对学生质疑的不确定性和量大题杂的情况如何应对,特别是在借班上课不知学生水平的情况下,应掌握哪些策略呢?本文将试着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1.平时要努力打造自己的专业底气。教师如果没有专业底气,上课时就会感到紧张,面对学生的各种质疑,就更没有自信,课堂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教师的专业底气是建立在“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多读书,既要读专业书籍和文化书籍,也要广泛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书。读书能积淀教师的底气;读书可以提升教师的智慧;读书可以丰厚教师的底蕴;读书可以增长教师的学养;读书可以开拓教师的视野。底气还来自反思性教育教学实践。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教师便会有底气。有了底气,教师便有了自信,上课时才能精神抖擞、激情四射,才能将课上得游刃有余。
2.备课要充分,做到“仓中有粮,心中不慌”。备课时,我们要站在各个角度想一想,既要站在作者的角度、教师的角度备好课,更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充分估计出学生会提哪些问题,并分别做好预案。王崧舟在备《只有一个地球》时,把学生可能会提的十多个问题一一列出,每个问题都想好应对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进行有效地处理。
3.教师要善于听出“问外之意”、“疑中之情”,将“问”引向深入。问题表述的过程实际上是由思维转化为语言的过程,学生有时往往不能表述得很准确,需要老师适时的点拨和引导。如孙建锋老师在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他鼓励学生提问。当一生问道:“老人为什么一直在这扫路?”孙老师马上接口说:“想想这个问题怎么说比较好?”学生略作思考后,终于悟到:“老人为什么舍不得离开?”你看,在老师的点拨下,差不多的问题换一个说法,价值就完全不一样了。
4.教师要善于归纳提升。把类似的问题归并为一个问题进行探究,这样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王崧舟老师在执教《鱼游到纸上》一课时,他组织学生对“聋哑青年专心画画”这一重点段进行提问。学生提了5个问题,分别是:①聋哑人为什么画得那么好?②既然他是聋哑人,别人就很难跟他交流,为什么他的画技还这么高超?③我想知道,这个聋哑青年技术那么高超,那他画画到底学了几年呢?④他画鱼的过程中碰到过哪些困难,不知他是怎样克服的?⑤他为什么那么爱画金鱼呢?他是怎样记住金鱼每个部位的?面对如此5个问题如何应对,听课老师也在拭目以待。哪知王老师却早已胸有成竹:“这些问题让我们对这个特定镜头的思考变得更加细致,也更加深刻了,是吧?其实,你们问了这么多,归纳起来就是一个问题:如此高超的画技,那位聋哑青年是怎样练成的,是吗?”(生答“是”)短短的一段话,很巧妙地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到他预设的一个问题之中。这也让听课老师佩服不已。
5.教师要善于把“寻找答案”的过程转化为“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答案的呈现,而应把问题当作诱饵,引导学生去深入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种种形象、感情或画面,否则就会使语文课失去灵性。
陈金才老师在执教《一面五星红旗》时,先听记了文中的一段话:
“我向老板说明了自己的处境。老板听懂了我的话……”听记完,大屏幕出示这段话,学生自我检查、订正。陈老师再让学生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提出最想知道的问题。
学生很快提出了以下问题:“作者向老板说明了自己的处境,作者当时的处境到底怎么样?”陈老师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读课文后,陈老师并没有直接让学生回答问题,而是先后出示了三组文中的词语,让学生想象作者漂流时可能会带些什么东西的画面,再入情入境地思考:当这些东西都被水冲走后,人在受了伤的情况下,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处境会怎么样?
学生经过两次读课文相关段落和相关词语,再展开想象,并通过语言来表述想象的画面,这种效果就比直接让学生空洞说出结论要好得多了。学生经历了由文本语言转变为自己的知识并积淀下来的过程。陈老师真正实现了把问题当作诱饵,引导学生去深入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种种形象、感情或画面的目标。
6.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梳理问题。有的教师误以为学生的每个问题都必须当场解决,否则就没有做到善待学生。其实老师完全可以告诉他们哪些问题书上并无答案,可以留到课后研究;哪些问题研究意义不大,可以暂不研究;哪些问题可以自己去解决;哪些问题值得大家一起探究。
策略还有很多,如限制段落范围或问题数量等。当然,教师要把这些策略运用到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的地步,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很长时间磨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