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应当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需要。在教学方面,教师要不断转变思想观念,重视思想品德的教学,促進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作者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思想品德提出的新要求,探讨新形势下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思想品德 新课改 教学策略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极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由于一些落后教学理念的影响,使得思想品德的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教育领域,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接受新型的教学理念,并开始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发展。
一、新课程改革给当前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十六大精神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念,促进国家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标准》对教师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及知识和能力方面都提出新的要求,旨在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努力。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现状
虽然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方面,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上,并没有认真践行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有些教师甚至认为,所谓的改革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实质还不是一样,只要考核制度不改革,就难以改革教学过程,也难以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教师教学能力低下,或者缺乏专业的思想品德教师,使得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习惯性地照本宣科,对思想品德的实践性认识不足,不能结合实际生活案例给学生讲解思想道德知识,使得思想品德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不认真学习,教师不认真讲解,从而让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流于形式,难以发挥教学效果。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当有所改变。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一直以来都是习惯于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模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对于相关的理论知识只能囫囵吞枣不知其味。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模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形成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总结下来,探究式的学习模式,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改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改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教学目的。
2.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判。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能畏畏缩缩,胆小怕事。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教师要认真给学生分析讲解,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判,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让学生敢于尝试,敢于探索,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3.鼓励学生课堂提问。
学贵有疑,疑是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之源。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去“疑”,去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提问,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实现探究式学习目标。
(二)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榜样的作用是很强大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人生仿佛就是一张白纸,需要不断填补方能显得充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很多行为习惯,都是通过模仿家长、小伙伴或者是教师形成的。而在学校,他们的主要模仿对象就是教师。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当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身作则,让学生在模仿过程中学到道德知识,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例如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应当养成尊老爱幼、勤劳俭朴、团结他人、尊重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习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不断拓展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教学的眼光局限在课本教材之上。因为相比较社会这个大学堂而言,课本教材知识是具有局限性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善于结合教材的内容,不断拓展和创新,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拓展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公益之心,让学生在生活中懂得体谅他人,懂得团结帮助他人;其次,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中涉及道德的案例带到课堂上,通过给学生讲解,引导学生分析,达到拓展教学内容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应当有所改革和创新。尤其是面对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实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英.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0(6).
[2]孙西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J].现代教育专刊,2011(8).
关键词: 小学思想品德 新课改 教学策略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极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由于一些落后教学理念的影响,使得思想品德的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教育领域,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接受新型的教学理念,并开始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发展。
一、新课程改革给当前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十六大精神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念,促进国家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标准》对教师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及知识和能力方面都提出新的要求,旨在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努力。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现状
虽然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方面,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上,并没有认真践行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有些教师甚至认为,所谓的改革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实质还不是一样,只要考核制度不改革,就难以改革教学过程,也难以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教师教学能力低下,或者缺乏专业的思想品德教师,使得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习惯性地照本宣科,对思想品德的实践性认识不足,不能结合实际生活案例给学生讲解思想道德知识,使得思想品德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不认真学习,教师不认真讲解,从而让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流于形式,难以发挥教学效果。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应当有所改变。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一直以来都是习惯于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模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对于相关的理论知识只能囫囵吞枣不知其味。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模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形成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总结下来,探究式的学习模式,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改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改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教学目的。
2.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判。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能畏畏缩缩,胆小怕事。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教师要认真给学生分析讲解,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判,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让学生敢于尝试,敢于探索,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3.鼓励学生课堂提问。
学贵有疑,疑是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之源。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去“疑”,去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提问,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实现探究式学习目标。
(二)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榜样的作用是很强大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人生仿佛就是一张白纸,需要不断填补方能显得充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很多行为习惯,都是通过模仿家长、小伙伴或者是教师形成的。而在学校,他们的主要模仿对象就是教师。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当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身作则,让学生在模仿过程中学到道德知识,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例如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应当养成尊老爱幼、勤劳俭朴、团结他人、尊重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习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不断拓展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教学的眼光局限在课本教材之上。因为相比较社会这个大学堂而言,课本教材知识是具有局限性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善于结合教材的内容,不断拓展和创新,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拓展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公益之心,让学生在生活中懂得体谅他人,懂得团结帮助他人;其次,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中涉及道德的案例带到课堂上,通过给学生讲解,引导学生分析,达到拓展教学内容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应当有所改革和创新。尤其是面对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应当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实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英.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0(6).
[2]孙西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J].现代教育专刊,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