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一期我们欣赏了“泥瓦匠”乌鸫的作品,还见识了白头鹎深藏于竹林中的巢。那么,今天将要登场的是哪些建筑大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上海植物园是我们常去的地方。有一次,我和永林到植物园游玩,无意中发现这个种满树木和花草的公园不但是一座植物大观园,同时还是一座“大自然建筑博物馆”呢!其中,最显眼的要数两件巨型“展品”——两只胡蜂巢。当我把悬挂在枝头的两只胡蜂巢指给永林看时,他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叫道:“哎呀!真不敢相信!”如此巨大的蜂巢,甚至不需要借助望远镜就能看清它们的大致模样。
“快看,水波纹!”在我眼里,布满花纹的球状胡蜂巢,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那些自然流畅的波纹,仿佛是造诣(yì)很深的画家在宣纸上画出来,然后又裱糊到蜂巢上一样。
“真奇怪!这么大个儿,巢柄却如此纤细,它们不会掉下来吗?”显然,永林对蜂巢的力学原理更感兴趣。
后来,直至收到一件特别的礼物,那个盘桓在我们心中的谜团才解开了大半。我的朋友中有不少是“自然发烧友”,有一次我就收到了一份奇特的礼物——一小片“画”着水波纹的胡蜂巢外壳。虽然只有硬币大小,但已足以供我对其工艺做个初步探究。
如果将制作“泥罐”的乌鸫比作泥瓦匠的话,那建筑师胡蜂就相当于瓦楞纸厂的造纸工。细碎的纤维屑,仿佛是用机器紧密地压制在一起,制成凹凸不平的“小纸片”。我将水珠滴在这“纸片”上,嘿,估计连纸厂工人都要惊叹了:水滴仿佛落在了油纸伞上,完全渗不进去。看来,胡蜂巢的设计师们制作了一个风雨不透的“金钟罩”,将家人严密地保护起来。
“纸片”糊成的巢壳,层层累叠在一起,但层与层之间只有边缘相连,中间则充满空气。难怪将这碎片放在手心却几乎感受不到任何分量。永林也佩服极了,他心里那个有关力学的问题似乎找到了答案:植物园里那两只蜂巢尽管很庞大,但因为是由轻盈的“纸片”造就而且中间满是缝隙,所以相对重量就小得多,纤细的巢柄足以承受。
这之后,婆婆从内蒙古寄给我一盒宝贝,打开盒子,我惊喜得几乎跳起来:里面装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胡蜂巢,仿佛在开一個建筑博览会!家人听说我喜欢收藏大自然里的艺术品,便特意收集了胡蜂废弃的旧巢寄给我。
仔细观察这些建筑艺术品,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蜂巢上镶嵌着红色的条纹,独具艺术魅力。难道真的是为了打造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
打电话问婆婆,婆婆却在电话那边笑了起来。原来,春天胡蜂筑巢的时候,多数胡蜂都会去寻找朽木、草茎等植物纤维,嚼碎后制成“纸浆”来做巢。但也有那么一些聪明的家伙,懒得飞到远处去寻觅,干脆直接飞到人们贴在门上的春联上啃咬,将红纸在嘴里“打”成浆,这样一来,蜂巢就镶嵌上了红边,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建筑艺术品。
在森林公园漫步,从来不会缺少惊喜。我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和绿尾大蚕蛾那迷人的虫茧相遇了,但几乎每一次,这位大自然建筑师都会为我呈现出不一样的作品。尽管作品各不相同,但毫无例外地都属于迷彩系列。
每年夏秋时节,绿尾大蚕蛾的幼虫会就地取材,吐出丝线,用树叶编织成房屋,悬挂于枝上,那样子就仿佛是树木自己长出来的一簇叶片似的。因此,谁要是能在茂密的枝叶间辨识出那些身披迷彩的建筑物,可真是好本领呢!
幼虫如果爬到水杉树上,就会营建一座杉树叶小屋;如果是来到银杏树上,毫无疑问,一座银杏叶小屋就将建成。而这一次,永林拾到的是一座柳叶小屋,不用说,这座“人去楼空”的小房子正是从池杉林边那棵柳树上吹过来的。
除了绿尾大蚕蛾幼虫织就的迷彩小屋,在公园里我们还找到了另外一类迷彩建筑。那是营建于树皮上的一座建筑群,景象煞是壮观。香樟树的粗糙表皮就像是用凿子凿过一般,布满深深浅浅的沟壑,手指盖大小的蛋形房屋就建筑其间。但是若不留心,你肯定发现不了。这也难怪,长满毒刺、令人“闻风丧胆”的黄刺蛾幼虫在化蛹期间,毒刺变得蓬松并失去了威力,因此,它们会修建一座座坚实的蛋形小屋来保护自己。小屋还会被“粉刷”上棕褐色的迷彩图案以便和树皮融为一体,让粗心的天敌完全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更有趣的是,这些虫虫建筑师还是通晓光影艺术的大师,它们的迷彩小屋多修建在树干背阴面——昏暗的光线可以让蛋形小屋更好地隐身。
我们身边的一座座公园,就是一座座“大自然建筑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各种小生物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只要留心观察,就一定会发现更多杰作!
事实上,观察大自然中的建筑作品,只是我们发现自然之美的门径之一。去探究小动物的“隐身术”,去揭开种子传播的秘密,或者用望远镜去欣赏一只蝴蝶上演的3D大片等,都能让我们一次次地领略大自然的丰富和奇妙。如果在观察自然之余,我们还能用自然笔记的方式把这些记录下来,那么再寻常的公园,也会不断地在我们心中绽放出神秘而幽远的一面,那往往是被大家忽视了的更加真实的大自然。
作者简介:芮东莉,文学博士,国内最早的自然笔记倡导人之一。
倒悬的“纸艺”作品——胡蜂巢
上海植物园是我们常去的地方。有一次,我和永林到植物园游玩,无意中发现这个种满树木和花草的公园不但是一座植物大观园,同时还是一座“大自然建筑博物馆”呢!其中,最显眼的要数两件巨型“展品”——两只胡蜂巢。当我把悬挂在枝头的两只胡蜂巢指给永林看时,他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叫道:“哎呀!真不敢相信!”如此巨大的蜂巢,甚至不需要借助望远镜就能看清它们的大致模样。
“快看,水波纹!”在我眼里,布满花纹的球状胡蜂巢,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那些自然流畅的波纹,仿佛是造诣(yì)很深的画家在宣纸上画出来,然后又裱糊到蜂巢上一样。
“真奇怪!这么大个儿,巢柄却如此纤细,它们不会掉下来吗?”显然,永林对蜂巢的力学原理更感兴趣。
后来,直至收到一件特别的礼物,那个盘桓在我们心中的谜团才解开了大半。我的朋友中有不少是“自然发烧友”,有一次我就收到了一份奇特的礼物——一小片“画”着水波纹的胡蜂巢外壳。虽然只有硬币大小,但已足以供我对其工艺做个初步探究。
如果将制作“泥罐”的乌鸫比作泥瓦匠的话,那建筑师胡蜂就相当于瓦楞纸厂的造纸工。细碎的纤维屑,仿佛是用机器紧密地压制在一起,制成凹凸不平的“小纸片”。我将水珠滴在这“纸片”上,嘿,估计连纸厂工人都要惊叹了:水滴仿佛落在了油纸伞上,完全渗不进去。看来,胡蜂巢的设计师们制作了一个风雨不透的“金钟罩”,将家人严密地保护起来。
“纸片”糊成的巢壳,层层累叠在一起,但层与层之间只有边缘相连,中间则充满空气。难怪将这碎片放在手心却几乎感受不到任何分量。永林也佩服极了,他心里那个有关力学的问题似乎找到了答案:植物园里那两只蜂巢尽管很庞大,但因为是由轻盈的“纸片”造就而且中间满是缝隙,所以相对重量就小得多,纤细的巢柄足以承受。
瓦楞纸
这之后,婆婆从内蒙古寄给我一盒宝贝,打开盒子,我惊喜得几乎跳起来:里面装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胡蜂巢,仿佛在开一個建筑博览会!家人听说我喜欢收藏大自然里的艺术品,便特意收集了胡蜂废弃的旧巢寄给我。
仔细观察这些建筑艺术品,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蜂巢上镶嵌着红色的条纹,独具艺术魅力。难道真的是为了打造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
打电话问婆婆,婆婆却在电话那边笑了起来。原来,春天胡蜂筑巢的时候,多数胡蜂都会去寻找朽木、草茎等植物纤维,嚼碎后制成“纸浆”来做巢。但也有那么一些聪明的家伙,懒得飞到远处去寻觅,干脆直接飞到人们贴在门上的春联上啃咬,将红纸在嘴里“打”成浆,这样一来,蜂巢就镶嵌上了红边,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建筑艺术品。
百变迷彩系列作品——蛾茧
在森林公园漫步,从来不会缺少惊喜。我已经不记得这是第几次和绿尾大蚕蛾那迷人的虫茧相遇了,但几乎每一次,这位大自然建筑师都会为我呈现出不一样的作品。尽管作品各不相同,但毫无例外地都属于迷彩系列。
每年夏秋时节,绿尾大蚕蛾的幼虫会就地取材,吐出丝线,用树叶编织成房屋,悬挂于枝上,那样子就仿佛是树木自己长出来的一簇叶片似的。因此,谁要是能在茂密的枝叶间辨识出那些身披迷彩的建筑物,可真是好本领呢!
幼虫如果爬到水杉树上,就会营建一座杉树叶小屋;如果是来到银杏树上,毫无疑问,一座银杏叶小屋就将建成。而这一次,永林拾到的是一座柳叶小屋,不用说,这座“人去楼空”的小房子正是从池杉林边那棵柳树上吹过来的。
除了绿尾大蚕蛾幼虫织就的迷彩小屋,在公园里我们还找到了另外一类迷彩建筑。那是营建于树皮上的一座建筑群,景象煞是壮观。香樟树的粗糙表皮就像是用凿子凿过一般,布满深深浅浅的沟壑,手指盖大小的蛋形房屋就建筑其间。但是若不留心,你肯定发现不了。这也难怪,长满毒刺、令人“闻风丧胆”的黄刺蛾幼虫在化蛹期间,毒刺变得蓬松并失去了威力,因此,它们会修建一座座坚实的蛋形小屋来保护自己。小屋还会被“粉刷”上棕褐色的迷彩图案以便和树皮融为一体,让粗心的天敌完全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更有趣的是,这些虫虫建筑师还是通晓光影艺术的大师,它们的迷彩小屋多修建在树干背阴面——昏暗的光线可以让蛋形小屋更好地隐身。
我们身边的一座座公园,就是一座座“大自然建筑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各种小生物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只要留心观察,就一定会发现更多杰作!
事实上,观察大自然中的建筑作品,只是我们发现自然之美的门径之一。去探究小动物的“隐身术”,去揭开种子传播的秘密,或者用望远镜去欣赏一只蝴蝶上演的3D大片等,都能让我们一次次地领略大自然的丰富和奇妙。如果在观察自然之余,我们还能用自然笔记的方式把这些记录下来,那么再寻常的公园,也会不断地在我们心中绽放出神秘而幽远的一面,那往往是被大家忽视了的更加真实的大自然。
作者简介:芮东莉,文学博士,国内最早的自然笔记倡导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