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分子的变化》教学设计为例的核心素养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ongy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养是与人相关的,包括兴趣、爱好、习惯、品格、能力等素质养成。而核心素养则是一个人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综合。表现为培养出具有人文底蕴,富有科学精神,有学习能力,能健康生活,具有责任担当,能够实践创新的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以及自身发展的能力和价值观。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侧重引导学生探究、自主学习。要启迪学生寻找方法,主动解决遇到的问题。
  一、化学学科教学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的
  化学学科具有自身的獨特性,要将核心素养渗透到化学学科知识中,需培养学生自己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把以教会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任务,并以解决问题过程中所收获的基本方法为核心。转向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为核心。
  二、基于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的《水分子的运动》教学设计
  《水分子的变化》这节内容选自初中化学鲁教版教材,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活动为载体,达到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活动片段一:水的电解实验
  【教师】水的三态变化属于什么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有没有发生变化?
  【学生】水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它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教师】那么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的变化是否一样呢?请提出猜想。
  【学生】思考并作答,可能是物理变化,可能是化学变化。
  【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此时有新的问题产生,电解水器的正负极均产生了气体,气体是什么呢?作出猜想。
  【学生】认真思考后回答,可能是氢气、氧气、水蒸气。指出化学上常根据某物质特有变化现象来验证该物质。
  【教师】给出三种气体的验证方法,学生小组讨论并自行设计完成实验。
  【学生】小组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
  【师生总结】(1)水通电时发生了化学变化(2)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3)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多次提问,让学生在弄清楚教学目标的同时,对提出的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在猜想与假设,设计与验证实验的过程中,明白任何猜想和假设都需要科学的验证才能成立,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获得验证具体物质的方法,为后面设计实验测定水的合成做铺垫。
  活动片段二:水的合成
  【教师】介绍水的合成历史,结合水的电解实验结论,思考怎样合成水,初步设计实验。
  【学生】小组讨论,可通过电解水的产物氢气和氧气来合成水。
  【教师】怎么知道氢气燃烧生成的是水呢?
  【学生】认真思考后回答,结合生活常识,可用冷的透明玻璃杯罩在火焰上方。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鼓励,结合回答,一同确定最佳方案。组织学生小组,通过实验验证猜想。
  【学生】小组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
  【师生总结】氢气燃烧生成水,放出大量的热
  设计意图:介绍水的合成历史,为学生树立前人努力专研,坚持科学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能力,达到完善实验方案的目的。通过对学生总结归纳及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亲自操作实验中,体验获取知识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活动片段三:从微观角度总结化学变化的实质
  【教师】水通电可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点燃可生成水。这两个化学反应,从分子角度看究竟是怎样的变化过程呢?利用水分子的微观模型,小组合作,模拟其变化过程,要求所有的原子都不能有剩余。
  【学生】动手拆分和重新组装分子模型,模拟水电解和水合成的实验过程,并组织语言进行描述。
  【教师】学生发言,大家相互纠正和补充,用语言完善这两个化学变化过程。并仔细观察和思考,物理变化以及化学变化两种变化前后分子本身有没有发生变化?原子本身有没有发生变化?
  【学生】认真思考后回答,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本身已经改变,而原子本身始终不变。
  【师生总结】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改变。化学变化中分子要破裂分解成原子,原子再发生重新组合,变成新的分子。
  设计意图:培养并建立学生利用宏观和微观建立联系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片段四:性质和变化
  【教师】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体现了水的可分解性。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体现出氢气的可燃性和氧气的助燃性。这些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
  【学生】听讲领悟
  【教师】不同微粒构成不同物质,为什么水和氢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学生】思考并回答,因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构成水和氢气的微粒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教师】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这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你还能举出哪些方面属于物理性质的?
  【学生】认真思考,互相交流。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等。
  【师生总结】(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这种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等。(2)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为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沸点、溶解性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明确因为构成不同物质的分子不同,所以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也不同的原理。
  使学生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含义并感受到化学存在于我们身边,学会多观察生活。
  活动片段五:师生互动、反思归纳
  【教师】同学们在《水分子的变化》本节内容中,学习了哪些知识?从中又懂得了哪些道理?受到了哪些启发?
  【学生】谈谈自己在这节内容的学习中收获的知识、以及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
  设计意图:将本节知识系统化并加深印象,同时使自己的能力在反思中得以提升,培养学生善于总结、勤于思考的精神。
  活动片段六:课后思考
  【教师】氢气为什么被称为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有何利弊?请同学们课后认真思考,并查阅资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其他文献
设计思路:  《家》是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一首儿童诗,主题单纯,内容浅显,富有儿童情趣,贴近儿童的生活。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把握儿童诗的特点,以读贯穿始终,在读中激趣、在读中悟情,并适当加入唱歌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我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教育点,同时结合建国70周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准轻
期刊
说到沉默,大家一定会想到这些可贵的字眼:可贵的沉默、沉默是金。在好多时候保持适当的沉默这也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可实际上我想说的是在课堂上的沉默就值得我们教师要认真反思一下了。  “以读代讲”是主题阅读教学模式下读的教学策略。简单地说就是用读来代替老师的讲。本课中的此段大量运用关联词语,句子之间的逻辑性很强。我可以以关联词为抓手,让学生标出每句话中的关联词语,然后采用以读代讲中的读后点评这一种读法。如
期刊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学习重点:  1.理解课文2—5自然段日出全过程重点词句的含义,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  2.学习作者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描写顺序,体会日出的全过程。 
期刊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外阅读不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有利于学生提高认识、陶冶情操。课外阅读更有利于发挥学生阅读自觉能动性。《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课内外阅读量和背诵的篇数:小学阶段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
期刊
一、教学内容  本篇教学设计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三单元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的内容:  最近,我们在课内外阅读了一些童话故事,学习童话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现在让我们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尽情体验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写童话。自己选择几种动物,或者几件物品,以他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也可以写你续编的小木偶的故事。  二、教材分析   本
期刊
从教二十年,一直做小学班主任工作,我一直是一名快乐充实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中,如果适当做减法,工作快乐无穷,惊喜多多呀!  常常听到身边的班主任说自己的工作如何比科任老师累,自己的学生如何难管等等,其实有时也是我们自己在给自己加码的,如何更轻松和科学地做一名令家长和学生都满意的班主任呢?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减法:  一、减少对学生的不信任
期刊
五年级是培养孩子良好情感能力的关键期,随着学生情感生活的不断丰富,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友谊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情绪的调控能力还是很有限。孩子在学校与教师、同伴相处时间较长,这就需要教师教育和引导。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在情绪上的波动和不安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要引起重视。五年级孩子在情绪方面的具体特点有:情感变化强烈;控制能力有限;容易出现
期刊
摘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青少年主要的锻炼时间是在体育课上。体育课是快乐的课堂,学生们你追我赶地进行着各种体育活动。但这快乐的背后隐藏着各种隐患,比如说运动损伤的出现。进行运动时如果不遵循科学的锻炼方法,忽视安全,不讲究运动卫生,就容易发生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与授课内容、训练强度、教学进度和技术动作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为了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授课教师必须透析
期刊
上海市教委对于开展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有“四个模块18个要点”的培训内容框架和明确要求,2016学年普陀区基于POFSE模式进行培训内容的再开发和培训方式的创新,以此整体推进见习教师的规范化培训。  一、背景与问题  (一)现状分析  见习教师培训是一名教师成长的必由之径,但长期以来我们对见习教师的培训内容是相对宽泛的,要求是模糊的,缺乏具体的抓手。见习教师主要是跟着带教老师看看、听听、说说、讲讲
期刊
《指南》中明确指出应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其中学习品质中的“专注、坚持、分工合作、自我挑战”等学习习惯,培养对幼儿日后的学习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建构活动中,幼儿通过一片片、一块块积木的堆积、拼插、排列、围合、镂空、垒高等技能组合搭建,在这过程中幼儿需要极其专注、坚持和合作才能完成。因而在建构活动中培养幼儿专注、坚持性、合作协商等学习习惯是有效方法之一。基于大班幼儿对建构活动特别感兴趣,并且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