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些孩子虽然欺负别人但同时自己也是受害者,这样的群体被称之为欺负受害者,而另一些则只是单纯的欺负者。本文探讨了欺负者是否具有积极主动的侵略动机,他们在伤害他人后会感到满足,而且具有侵略动机,并对其他人有敌意意图,以及讨论欺负者和欺负受害者的心理过程的不同。
【关键词】:欺负者 欺负受害者 学龄前儿童
1 研究背景
研究表明欺负行为早在幼儿园就会发生,并且伴随着严重的负面后果(Vlachou,Andreou,Botsoglou,&Didaskalou,2011)。 欺负别人的幼儿面临着行为问题,同伴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等风险(Wolke,Woods,Bloomfield,&Karstadt,2001)。 在童年时期,这些孩子也面临学业成绩低,缺乏友谊和精神病症状(Kumpulainen et al.,1998; Nansel et al.,2001)。鉴于欺凌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我们应该更好地去了解早期欺凌的潜在心理过程,以防止儿童后期欺负行为发生的频率增加。
有研究数据表明约10-14%的学龄前儿童欺负他人,同时自己也是受害者,而约4-17%的学龄前儿童欺负他人,但自己并不受害(Jansen et al., 2012)。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当中的欺负者和欺负受害者的社会功能有所不同,欺负受害者的朋友比无作为且不参与的同龄人的朋友少,而且他们不太可能与非参与的同学进行联盟,并有很大的可能被同学拒绝。相比之下,欺负者与不参与的儿童所拥有的朋友数量不相上下,甚至更多,并且有可能与不参与的同学达成联盟,这样的儿童似乎在他们的班上是一个有争议的地位:他们有可能被拒绝,但也更有可能很受欢迎。在学龄前儿童中,欺负者似乎在年龄小的时候能够很好地融入他们的班级,而欺负受害者通常会被边缘化(Vlachou et al。,2011)。
2 欺负者与被欺负者不同的心理过程
研究表明学龄前的欺负者和欺负受害者在同班上有不同的社会地位,有人提出,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动机,例如获得地位或获得某件物品或者奖励,欺凌者便会更加积极主动,而那些受到攻击的人更容易受到反应性原因的驱使,如感到愤怒或痛苦的社会威胁。根据这一观点,研究人员提出,某些心理过程可能是欺凌行为的基础,反之亦然(Gasser & Keller, 2009)。我们在这里重点关注与童年时期的欺凌行为有关的三个心理过程。
首先,欺负受害者的心理技能理论可能较差。一方面,研究表明,难以管理的思想技能理论较差的学龄前儿童往往对同龄人有更多的负面影响。这个发现表明,孩子们可能欺负别人,因为他们不足以理解同龄人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研究表明,一群“首领”的欺凌者如果具有完整的心理技能理论,并且可能使用这些技能来操纵他人(Sutton,Smith,&Swettenham,1999)。
第二,欺負受害者可能倾向于将同伴的意图理解为敌对。这种“敌意意图归属”与反应性侵略有着独特的关系(Arsenio,Adams,&Gold,2009),因此,这可能是欺负受害者的特征,因为他们对同龄人的行为中感受到了敌对,从而对他人进行欺凌(Camodeca,2003)。 相比之下,不是自己受害的欺负者可能不那么倾向于认为敌人的行为是敌意的。
第三,欺负者可能倾向于预测在伤害他人后会感到积极的情绪。这种“幸福的受害者情绪”与主动侵略有着独特的关系(Arsenio et al,2009),欺凌者倾向于主动发起侵略行为,因为他们专注于自己的收益而不是受害者的感(Gasser&Keller,2009)。相比之下,欺负受害者可能不会受到“幸福的受害者情绪”的特征,因为他们自己受害,因此更有可能同情受害者(Menesini,2003)。
3 欺负者与被欺负者的不同心理过程的研究
比较欺负者和欺负受害者之间的心理过程的实证研究很少,特别是在儿童早期。到目前为止,一些研究发现欺负和欺负受害者之间存在差异,但另一些研究中却没有发现。关于心理技能理论,一项研究发现,欺负受害者(7-8岁)的心理技能理论比欺负者差(Gasser&Keller,2009),而另一方面,纵向研究发现,在12岁时被分类为欺负者或欺负受害者的儿童在5岁时的心理技能理论上没有差异(Shakoor,2012)。对于敌意意图归因的研究也是不一致的:一项研究发现,欺负受害者与欺负者相比,他们将欺负者归咎于假想的同龄人(Camodeca etal。,2003)。最后,欺负者和欺负受害者的不同侵略动机的证据也非常有限:欺负者和欺负受害者都有积极主动的侵略动机(Camodeca,Goossens,Terwogt,&Schuengel,2002)以及青春期时期也是同样的结果。
也有研究表明,童年时期的欺负者和欺负受害者他们的反应和积极主动的动机类似于侵略,与青春时期的研究一致(Bettencourt & Farrell,2013)这个发现非常重要,这个发现是重要的,因为对于侵略的明确动机的概念是目前对祈福受害者和欺负者的其他不同心理过程的理论的核心。相反,如果欺负者者和欺负受害者的侵略行为的动机类似,那么没有理由推测出欺负者在受害者感到敌意的目的之后,希望在受害者之后感到开心。
4 结论
综上讨论,涉及欺负(欺负和欺负受害者)的儿童与无关儿童之间的心理过程中确实存在差异。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解释仅限于儿童早期;这可能是因为在童年后期欺负者和欺负受害者确实有欺凌行为的明显的心理过程。我们将心理过程概念化为,然而,研究的许多过程也可能是欺凌或受害的后果。例如,反复受害的儿童可能会加重形成对敌意的归属倾向。因此,儿童时期可能出现稳定的心理特征,预测儿童的欺凌或欺负受害者的地位。
作者简介:何忠霞(1993),女,汉族,陕西省榆林市人,理学硕士,单位: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专业,研究方向:发展心理学
【关键词】:欺负者 欺负受害者 学龄前儿童
1 研究背景
研究表明欺负行为早在幼儿园就会发生,并且伴随着严重的负面后果(Vlachou,Andreou,Botsoglou,&Didaskalou,2011)。 欺负别人的幼儿面临着行为问题,同伴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等风险(Wolke,Woods,Bloomfield,&Karstadt,2001)。 在童年时期,这些孩子也面临学业成绩低,缺乏友谊和精神病症状(Kumpulainen et al.,1998; Nansel et al.,2001)。鉴于欺凌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我们应该更好地去了解早期欺凌的潜在心理过程,以防止儿童后期欺负行为发生的频率增加。
有研究数据表明约10-14%的学龄前儿童欺负他人,同时自己也是受害者,而约4-17%的学龄前儿童欺负他人,但自己并不受害(Jansen et al., 2012)。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当中的欺负者和欺负受害者的社会功能有所不同,欺负受害者的朋友比无作为且不参与的同龄人的朋友少,而且他们不太可能与非参与的同学进行联盟,并有很大的可能被同学拒绝。相比之下,欺负者与不参与的儿童所拥有的朋友数量不相上下,甚至更多,并且有可能与不参与的同学达成联盟,这样的儿童似乎在他们的班上是一个有争议的地位:他们有可能被拒绝,但也更有可能很受欢迎。在学龄前儿童中,欺负者似乎在年龄小的时候能够很好地融入他们的班级,而欺负受害者通常会被边缘化(Vlachou et al。,2011)。
2 欺负者与被欺负者不同的心理过程
研究表明学龄前的欺负者和欺负受害者在同班上有不同的社会地位,有人提出,这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动机,例如获得地位或获得某件物品或者奖励,欺凌者便会更加积极主动,而那些受到攻击的人更容易受到反应性原因的驱使,如感到愤怒或痛苦的社会威胁。根据这一观点,研究人员提出,某些心理过程可能是欺凌行为的基础,反之亦然(Gasser & Keller, 2009)。我们在这里重点关注与童年时期的欺凌行为有关的三个心理过程。
首先,欺负受害者的心理技能理论可能较差。一方面,研究表明,难以管理的思想技能理论较差的学龄前儿童往往对同龄人有更多的负面影响。这个发现表明,孩子们可能欺负别人,因为他们不足以理解同龄人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研究表明,一群“首领”的欺凌者如果具有完整的心理技能理论,并且可能使用这些技能来操纵他人(Sutton,Smith,&Swettenham,1999)。
第二,欺負受害者可能倾向于将同伴的意图理解为敌对。这种“敌意意图归属”与反应性侵略有着独特的关系(Arsenio,Adams,&Gold,2009),因此,这可能是欺负受害者的特征,因为他们对同龄人的行为中感受到了敌对,从而对他人进行欺凌(Camodeca,2003)。 相比之下,不是自己受害的欺负者可能不那么倾向于认为敌人的行为是敌意的。
第三,欺负者可能倾向于预测在伤害他人后会感到积极的情绪。这种“幸福的受害者情绪”与主动侵略有着独特的关系(Arsenio et al,2009),欺凌者倾向于主动发起侵略行为,因为他们专注于自己的收益而不是受害者的感(Gasser&Keller,2009)。相比之下,欺负受害者可能不会受到“幸福的受害者情绪”的特征,因为他们自己受害,因此更有可能同情受害者(Menesini,2003)。
3 欺负者与被欺负者的不同心理过程的研究
比较欺负者和欺负受害者之间的心理过程的实证研究很少,特别是在儿童早期。到目前为止,一些研究发现欺负和欺负受害者之间存在差异,但另一些研究中却没有发现。关于心理技能理论,一项研究发现,欺负受害者(7-8岁)的心理技能理论比欺负者差(Gasser&Keller,2009),而另一方面,纵向研究发现,在12岁时被分类为欺负者或欺负受害者的儿童在5岁时的心理技能理论上没有差异(Shakoor,2012)。对于敌意意图归因的研究也是不一致的:一项研究发现,欺负受害者与欺负者相比,他们将欺负者归咎于假想的同龄人(Camodeca etal。,2003)。最后,欺负者和欺负受害者的不同侵略动机的证据也非常有限:欺负者和欺负受害者都有积极主动的侵略动机(Camodeca,Goossens,Terwogt,&Schuengel,2002)以及青春期时期也是同样的结果。
也有研究表明,童年时期的欺负者和欺负受害者他们的反应和积极主动的动机类似于侵略,与青春时期的研究一致(Bettencourt & Farrell,2013)这个发现非常重要,这个发现是重要的,因为对于侵略的明确动机的概念是目前对祈福受害者和欺负者的其他不同心理过程的理论的核心。相反,如果欺负者者和欺负受害者的侵略行为的动机类似,那么没有理由推测出欺负者在受害者感到敌意的目的之后,希望在受害者之后感到开心。
4 结论
综上讨论,涉及欺负(欺负和欺负受害者)的儿童与无关儿童之间的心理过程中确实存在差异。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解释仅限于儿童早期;这可能是因为在童年后期欺负者和欺负受害者确实有欺凌行为的明显的心理过程。我们将心理过程概念化为,然而,研究的许多过程也可能是欺凌或受害的后果。例如,反复受害的儿童可能会加重形成对敌意的归属倾向。因此,儿童时期可能出现稳定的心理特征,预测儿童的欺凌或欺负受害者的地位。
作者简介:何忠霞(1993),女,汉族,陕西省榆林市人,理学硕士,单位: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专业,研究方向:发展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