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学校教育品牌建设之路再出发?鄢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l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学校树起各类教育品牌的大旗时,就意味着学校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基于学校文化和实际,我校提出了自然教育,既作为一项课题研究,更是为了打造一种教育品牌。自然,作为一个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的词汇,让我们找到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和理想归宿。不过,随之而来的一些质疑声,使我们有必要对自然教育作一次正本清源的诠释。
  一、对自然教育命名的再认识
  1.自然教育不同于自然学科教育。由于在小学以前的课程设计中,自然是一门学科的名称,导致自然教育被误认为是研究自然界,探索自然奥秘。这明显搞混了自然教育,直接影响了学校老师对自然教育的认识。有的老师甚至认为自然教育主要是科学老师的事情,在其他学科中无法开展。诚然,自然教育会涉及相关的自然学科教育,但自然教育作为一种综合的、系统的教育理念,与单纯的学科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
  2.自然教育不属于自然主义教育。自然教育会让人马上联想到西方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于是,研究自然教育,就窄化成了研究卢梭。让当代人研究历史上出现的伟大教育思想,显得有点高不可攀。且西方教育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地域性,作为自然教育的思想源头尚可,如果把两者混为一谈,则束缚了自然教育,阻碍其与时俱进。
  3.自然教育不等于自然放任教育。有人觉得自然教育既然崇尚“道法自然”,就是不闻不问的无为而教,向现实妥协与投降,这种消极的教育心态显然只看到了自然,忽略了“教育”二字的分量。自然教育倡导顺其自然,反对放任自流。顺其自然不是无能为力,而是遵循教育规律之下的应对策略。
  二、对自然教育概念的再界定
  对自然教育的误解,很大程度上缘于对自然教育概念的模糊。我们捧起《爱弥儿》这类经典,试图从书中寻找自然教育的注解:“所谓自然教育就是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使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各阶段相一致,既不要超前,也不要滞后。”[1]根据这一点,我们提出了自己对自然教育的校本化理解:自然教育是把大自然和现实的社会生态作为教育资源,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追求自然性,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开展教育活动,促进每一个儿童自主发展、最优发展。
  什么是自然教育?什么不是自然教育?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内外两个维度来判断,这构成了自然教育概念的两大支柱。
  1.外部环境:大自然。华兹华斯认为儿童是自然之子。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大自然的熏陶和涵养,缺少自然支撑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自然教育就是要把学生从繁重的书本学习中解放出来,从自然中汲取知识和经验。意大利诗人孟德格查所著的《续爱的教育》(又名《自然教育》)一书中,提到了安利柯因体弱休学后,跟随舅父去乡下生活的故事。安利柯在自然环境中有了不一样的体验和收获,同样获得了成长。当前的学校,人工的教育资源居多,缺少泥土的气息和花的芬芳,使得儿童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太少。没有了对自然界的好奇之心,就谈不上在书本学习时会有强烈兴趣。自然和学习之间应该是一种默契的配合。
  2.内部法则:很自然。自然法则是简单的、美的,也是庄严的,一切对自然法则的违逆,都有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惩罚。教育中的法则往往就是自然法则。说到底,教育本身就是极其自然的事,教育目的、教育过程、教育评价都应该是自然的,这样教育才可能产生。赫拉克利特说:“自然喜欢躲藏起来。”教育中的自然法则,是需要我们不断去寻找的,可能是均衡,可能是统一,可能是妥帖,可能是最佳。
  三、对自然教育实践的再思考
  作为一个教育品牌,自然教育的架构无疑是宏大的,涵盖管理、课程、教学、教师、学生等各方面,我校为此确立了本真儿童、爱心教师、生活德育、经验课程、快乐体育、多元评价、自觉管理、责任文化八个研究主要内容。[2]这无疑给我们增加了研究的难度,好长时间似乎找不到抓手。如果倡导的教育实践与其他教育交错在一起,一会儿归结为生活教育,一会儿归结为快乐教育,一会儿又归结为融合教育,勉强归结为自然教育,那么这终究不是自然教育。为此,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划定自然教育的外延,找到最能体现自然教育特征的教育手段,使之相匹配。
  1.自然学校——融入自然元素。自然教育提倡孩子接触大自然,培养孩子对动植物的兴趣,这就需要学校给孩子观察动植物生长的机会。[3]我们合理地设计和安排校园环境,充分体现自然元素,构建“一道一林一坪一河”的自然学校主题布局。学校门口的中央大道植12棵梧桐树,建成梧桐大道,每一棵树下用小花坛环绕,供学生乘凉、聊天。在原来保存下来的一片水杉林间摆放石桌、石凳,供学生放歌、下棋。田径运动场舍弃人工草坪,代之以天然草坪,绿草如茵的时节,供学生打滚、嬉戏。学校旁边的景观河围起石栏,种上荷花,撒入鱼苗,供学生垂钓、观水。相邻教学楼之间的空地,遍布各类绿树鲜花,成为校中花园。教学走廊内,摆放绿色盆栽,成为绿色走廊。学校食堂旁,开辟六块菜地,取名“苗苗菜园”,由年级承包,各班轮流,体验田间农趣。
  2.户外课程——接受自然熏陶。自然教育一定离不开大自然这个“老师”。为了让学生走进自然的殿堂,在自然的美妙与伟大中提升自身的观察力、创造力,户外课程应运而生。首先是构建户外课程。学生非常盼望的事就是课堂放在室外,在草坪上、花园里、树林间学习。于是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自然教育理念,把教学内容移植到室外,让教学与自然贴合。在户外,语文课可以晨诵、读书、诗歌创作、写景作文;数学课可以认识图形、辨别方向、测量长宽;英语课可以情景对话、排演话剧;音乐课可以在林间合唱;美术课可以在河畔写生。当然,目前学科教学中适合到户外上课的内容还是太少,久居教室的教师来到户外还会不适应,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利用好教材,找到好的结合点,加以总结。目前,一系列“自然课堂”的教学案例相继出炉,为进一步推广提供了支撑。其次是努力做到户外课程校本化。学校开设的“玉芽儿”校本课程,利用每周五下午两节综合活动实践课,采用菜单项目、自主申报、走班教学的方式进行,让全校每一名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各尽其能。这些课程以亲近自然为核心,以户外项目为主,如摄影、轮滑、武术、空竹、钓鱼等。学校内挖本校教师潜力,外聘社会专业人员,引入各方力量,使课程效益最大化。
  3.休闲文化——维系自然平衡。教会学生休息,给足闲暇的时间,打造休闲文化,成了学校自然教育的另一发力点。休闲不是吃喝之类的本能活动,也不是无所事事的娱乐活动,要达到休闲的状态和水平,也需要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学生在现代快节奏的学校里很少会主动休息。即使是下课,要么忙于作业,要么疲于玩耍,就是不知如何正确地“休养生息”。长期违背自然的平衡,学生在身心各方面都会暴露问题。学校规定每天中午必须安排学生午休半小时,采用的方式主要以闭目养神为主,可以听轻音乐和故事,让学生在心静的同时不感到无聊。我们还开展了“下课十分钟”的专题活动,教给学生休息的技巧,比如转眼球操、远眺10秒钟、按摩操等,让学生学会主动帮自己减压、放松,为接下来的课养精蓄锐。
  一切教育如地球上的陆地,表面看各板块距离很远,有大洋相隔,其实大海下面它们全部是相连的。自然教育努力想体现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在“自然”这个关键词上下足功夫,同时兼顾其他优秀的教育理念。如此,自然教育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教育品牌,并将散发教育的魅力,传递自然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4.
  [2]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自然教育标准[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2014(4).
  [3]周云炜,赵宝海.斯特娜夫人自然教育法[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78.
  (沈晓新,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214183)
  责任编辑:赵赟
其他文献
摘要:原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将探究事物之根本的原道思想注入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之中,以“原道”为校训,使“原道”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原道”对学校而言,是要原办学育人之道;对学生而言,是要原求学做人之道;对教师而言,是要原治学为师之道。  关键词:原道;原道文化;校训;无锡市市北高中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
摘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唤醒:学生自主成长的实证研究”立足学校实际,努力通过研究改造普通高中学校教育形象。以唤醒学生自主成长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改造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唤醒能力;广泛开展课堂教学实验,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强化跨文化教育背景,唤醒学生人生规划意识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普通高中;教育形象;唤醒;学生自主成长
废旧材料作为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很多都成为大家熟视无睹的东西。许多时候它们被遗弃到垃圾桶里,极少部分被再利用。而艺术来源于生活,不仅仅是题材,也可以是材料,我们可以利用那些被人们当作是垃圾的废品,进行再次的创作,所生成的作品也可以是一件件完美而有新意的艺术品。这是一个有趣的创作过程,而且对于环境意识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也无疑是一种一举两得的做法。  引导学生了解废材之美,合理创新地利用好废材进行再
摘要:对全省12所开设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学校的60名专任专业教师的问卷调查与专题调研可知,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教师对人才培养方案了解情况、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情况、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情况、专业教学资源使用情况等均有不同结果。分析数据表明,各校实施方案应立足校本,实现培训全覆盖;重视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开发适合“2.5 0.5”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标准等。  关键词:中职;“2.5 0.
美国生态伦理学家利奥波德曾提出生态伦理学的三原则:和谐、稳定、美丽。多年来,江苏省泗洪中学秉承“自主自觉、共享共生”的办学理念,追求“面向全体,以人为本,培养人格健全、体魄强健、自主有为、合作创新,能包容世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中国人”的办学目标,坚持“关爱生态,呵护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主题,积极创建生态文化品牌,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生态文明的学校样本。  一、和谐  1.人的自身的
摘要:求原教育,是回归儿童本原的教育,是回归知识本原的教育,是回归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在打造求原教育文化的过程中,提出了“回归教育本原,培养求原人格”的办学理念,做求原教师,育求原学生,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环境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德育文化、评价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求原教育;学校文化;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立足学生数学学科学力、多维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课程内容、目标与设计的“三维”延伸映照,思考建构具有数学学习价值的课程学力模型,关注儿童立场,科学整合学科探究、内容理解、创新课程,实现多层次问题结构的自然演绎,让数学课程的自然生长力引领学生数学学习力,有效促进师生创生新课程,引导并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结构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科学力;课程生长;教学结构  中图分类号
数学让很多人在童年时代直至长大成人,或望而生畏或敬而远之,显然,整个的数学教学需要一种更为温和的发展模式,让数学教学拥有一种暖暖的温度,不激进也不冷酷。站在儿童的立场,有舒服的温度、有真挚的情感,才是走心的数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对于知识习得的结果特别重视,而对于其中的情感需要、思考以及经历的过程则关注甚少。“有温度的数学”能够更有人情味地帮助初学的儿童解决最基本的学习内需问题,同时让人们获得不错
摘要:当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存在依赖性强、情绪化、自我为中心等心理问题。家庭影响健康人格的塑造、网络误导认知力和判断力、学校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等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要解决问题,高职院校大学生必须从自身做起,加强自我认识、悦纳自己;社会、学校、家庭必须共同参与;加强心理疏导,提供沟通渠道;净化网络环境,加强学校文化内涵建设,设置与社会紧密结合的校本课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
摘要: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有效促进了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为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从烹饪技能大赛背景下如何处理好中餐冷拼项目的技能训练过程中较容易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而展开探讨,对有效提升大赛训练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餐冷拼;训练水平;技能大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1C-0045-03  由江苏省教育厅、省发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