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平等似乎是不证自明,应该遵守的原则。但平等在理论上的推演如何?本文介绍了平等价值合理性的推论:基于尊严、基于公平、基于契约主义的证明,同时介绍了对平等主义的批评,即反平等主义和不平等主义。最后讨论了平等的价值。
关键词:平等;平等的价值
中图分类号:D0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53-01
一、平等的论证
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要为平等主义提供证明,则不能只凭借直觉,也需要理论。平等主义者必须把平等建立在其他的基础之上。如何证明平等?有什么东西能够充当平等的基础?平等主义者能够为平等提供使人信服的论证吗?当代的平等主义者为平等提供了四种主要的论证,即基于尊严的论证、程序的论证、公平的论证和契约主义的论证。1
1.基于尊严的证明。罗尔斯主张“民主的平等”,威廉姆斯倾向于“机会平等”,而德沃金致力于“资源平等”。与此同时,他们三者都将平等观念建立在尊严上面,从康德的道德哲学中引申出尊严观念的。
简单地说,即因为每一个人类都拥有同样性质的尊严,我们被要求尊重作为人的尊严,因此我们给予每个人被平等对待的尊重。
2.基于公正观念的论证。所谓“公正”,是不止从个体的利益进行考量的观点。“公正”讨论“平等”的角度,是以整体利益为考量,同样地看待集体的利益。公正要求同等地评价和关心个人的生活价值、福利,且将每个人的观点纳入考量,给予尊重。公正要求重视每个人的福利,而且从整体的角度看,每个人的福利都一样重要。2
3.来自契约主义的证明。在人们之间的利益相互冲突时,情况倾向于使他人利益有损自己才能够相对获益,或者就只能牺牲自己的利益,难以做到所有人不受伤害同时获益。于此,人们认识到,若每个人各退一步,不放任自己的欲望最大化、不追求本身的利益最大化,而是有所收敛、有所约束。社会整体会从这种收敛中获益。即使个人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益,但可以保证较大程度的利益,并且降低了每个人利益受损的风险。这种约束和收敛,很大程度体现为平等,而这份平等,来源于契约主义。3
二、对平等的批判
1.反平等主义。反平等主义者看来,所有这些观念都是可疑的。反平等主义认为:作为一种理论,平等是没有基础的;作为一种对待人们的方式,平等是不公平的;作为一种后果,平等是反生产的;作为一种政策,平等是不可行的。4
反平等主义认为:平等没有基础,无法从人性推论出平等的观念;平等不公平,它没有在富人与穷人之间采取一种中立的态度;平等反生产力,它无助于提高人们的福利;平等行不通,再分配并没有使穷人得到更多的好处。简言之,一方面,平等是不可欲的,它不是一种值得人们去追求的理想;另一方面,平等是不可行的,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它无法实现。5
2.不平等主义。不平等主义反对平等主义,并且还要证明不平等本身就是好的,或者不平等能够得到合理辩护,它是更强的立场。当代的不平等主义者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论证,其中最重要的有“足够论”、“资格论”和“应得论”等等。6
足够论认为,只要让较为弱势一方得到他们“足够”的可达到目的,而不需要弱势方和强势方得到一样的、相同的结果。资格论认为,强调个体对财产的权利,既然一个人合法占有自己的财产,别人就没有资格剥夺他的财产权利,无法干涉。应得论认为,“应得”是真正的价值,而不是平等,比如通过努力的人能得到他相应比例的价值,保护他的应得,而非强调结果上的平等。
三、平等的价值
平等对社会影响重大。勒鲁认为“平等是社会的基础”。而托克维尔认为平等能带来观念的变化——随着阶级逐渐消失、混同,人们更加混合,彼此交流想法、互相影响,可以改变原来固有的观念。此外,“人是有能力无限完善自己的。受挫的人认为,任何人都不能自吹可以找到绝对的善;成功的人在兴奋之余,继续去追求新的成功。因此,人人都在不断追求,跌倒后再爬起来,虽然时时感到失望,但又决不绝望,而是不停止地沿着尚待跋涉的漫长人生道路,走向他们只能渺茫地看到终点的伟大目标。”7因此,平等对人追求理想有巨大的精神动力。8
“平等乃是比较之下的产物,也因此,受到差别的不平等状态最容易触动人类之相对之受剥削,从而使其在人权发展史上很早即占有一席之地。”9平等牵动人们的内心,直达尊严层面。
若一国之内的个人地位都较为平等,也因此在物质水平和思想感情方面较为平等,便产生趋同。相对而言,会比不平等时,更能理解他人所思所想,进一步提高沟通效率,更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整个国际世界也是如此,当彼此更加相似,就更容易互相理解、同情,国际公法也会更加宽容。托氏的论述,揭示了整个世界都需要平等。
环视世界可以发现,许多国家政局不稳、内战和外战频发,与该国内的不平等分不开;当今的世界不太平、不和谐,与不平等、不正义的世界政治经济和法治秩序分不开。10
四、小结:对平等的思考
平等是我们肯定并追求的价值,一直以来作为基本原则加以认同。但是平等是否真的是“先天”的、不证自明的,从不平等主义和反平等主义的论证,尤其结合当今时代发展来看,也许平等的绝对正当性值得我们深思。
平等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政治价值、法律价值,所以平等仍然作为一种“理想”存在,作为必须拥护提倡的价值。但是在真正的操作层面上,平等可能难以真正达到。同时国家在指定政策的时候,未必真正推行平等(户口制度体现了相对不平等的一面)。
应该说,平等具有安抚社会等各种价值,在很大程度上的确能推进整体利好,但是真正追求、实现过程中,不必太过极端地追求平等,否则可能对社会整体反而产生弊端、使社会退步。这个时候,笔者更提倡“应得论”或者在再分配中实行“足够论”。
参考文献:
[1]袁芳:平等的证明与反驳 [D].吉林:吉林大学,2014:21
[2]Thomas Nagel, Equality and Partial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64-65.
[3]《当代社会契约论》,南京:江苏人们出版社,2007 年,第40-50 页。
[4]袁芳:平等的证明与反驳 [D].吉林:吉林大学,2014:42
[5]同上:50
[6]同上:51
[7][法]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551
[8]朱应平: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苏州大学,2003:27
[9][法]托克维尔若《论美国的民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7侧)705页.
[10]朱应平: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苏州大学,2003:28
关键词:平等;平等的价值
中图分类号:D0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53-01
一、平等的论证
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要为平等主义提供证明,则不能只凭借直觉,也需要理论。平等主义者必须把平等建立在其他的基础之上。如何证明平等?有什么东西能够充当平等的基础?平等主义者能够为平等提供使人信服的论证吗?当代的平等主义者为平等提供了四种主要的论证,即基于尊严的论证、程序的论证、公平的论证和契约主义的论证。1
1.基于尊严的证明。罗尔斯主张“民主的平等”,威廉姆斯倾向于“机会平等”,而德沃金致力于“资源平等”。与此同时,他们三者都将平等观念建立在尊严上面,从康德的道德哲学中引申出尊严观念的。
简单地说,即因为每一个人类都拥有同样性质的尊严,我们被要求尊重作为人的尊严,因此我们给予每个人被平等对待的尊重。
2.基于公正观念的论证。所谓“公正”,是不止从个体的利益进行考量的观点。“公正”讨论“平等”的角度,是以整体利益为考量,同样地看待集体的利益。公正要求同等地评价和关心个人的生活价值、福利,且将每个人的观点纳入考量,给予尊重。公正要求重视每个人的福利,而且从整体的角度看,每个人的福利都一样重要。2
3.来自契约主义的证明。在人们之间的利益相互冲突时,情况倾向于使他人利益有损自己才能够相对获益,或者就只能牺牲自己的利益,难以做到所有人不受伤害同时获益。于此,人们认识到,若每个人各退一步,不放任自己的欲望最大化、不追求本身的利益最大化,而是有所收敛、有所约束。社会整体会从这种收敛中获益。即使个人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益,但可以保证较大程度的利益,并且降低了每个人利益受损的风险。这种约束和收敛,很大程度体现为平等,而这份平等,来源于契约主义。3
二、对平等的批判
1.反平等主义。反平等主义者看来,所有这些观念都是可疑的。反平等主义认为:作为一种理论,平等是没有基础的;作为一种对待人们的方式,平等是不公平的;作为一种后果,平等是反生产的;作为一种政策,平等是不可行的。4
反平等主义认为:平等没有基础,无法从人性推论出平等的观念;平等不公平,它没有在富人与穷人之间采取一种中立的态度;平等反生产力,它无助于提高人们的福利;平等行不通,再分配并没有使穷人得到更多的好处。简言之,一方面,平等是不可欲的,它不是一种值得人们去追求的理想;另一方面,平等是不可行的,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它无法实现。5
2.不平等主义。不平等主义反对平等主义,并且还要证明不平等本身就是好的,或者不平等能够得到合理辩护,它是更强的立场。当代的不平等主义者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论证,其中最重要的有“足够论”、“资格论”和“应得论”等等。6
足够论认为,只要让较为弱势一方得到他们“足够”的可达到目的,而不需要弱势方和强势方得到一样的、相同的结果。资格论认为,强调个体对财产的权利,既然一个人合法占有自己的财产,别人就没有资格剥夺他的财产权利,无法干涉。应得论认为,“应得”是真正的价值,而不是平等,比如通过努力的人能得到他相应比例的价值,保护他的应得,而非强调结果上的平等。
三、平等的价值
平等对社会影响重大。勒鲁认为“平等是社会的基础”。而托克维尔认为平等能带来观念的变化——随着阶级逐渐消失、混同,人们更加混合,彼此交流想法、互相影响,可以改变原来固有的观念。此外,“人是有能力无限完善自己的。受挫的人认为,任何人都不能自吹可以找到绝对的善;成功的人在兴奋之余,继续去追求新的成功。因此,人人都在不断追求,跌倒后再爬起来,虽然时时感到失望,但又决不绝望,而是不停止地沿着尚待跋涉的漫长人生道路,走向他们只能渺茫地看到终点的伟大目标。”7因此,平等对人追求理想有巨大的精神动力。8
“平等乃是比较之下的产物,也因此,受到差别的不平等状态最容易触动人类之相对之受剥削,从而使其在人权发展史上很早即占有一席之地。”9平等牵动人们的内心,直达尊严层面。
若一国之内的个人地位都较为平等,也因此在物质水平和思想感情方面较为平等,便产生趋同。相对而言,会比不平等时,更能理解他人所思所想,进一步提高沟通效率,更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整个国际世界也是如此,当彼此更加相似,就更容易互相理解、同情,国际公法也会更加宽容。托氏的论述,揭示了整个世界都需要平等。
环视世界可以发现,许多国家政局不稳、内战和外战频发,与该国内的不平等分不开;当今的世界不太平、不和谐,与不平等、不正义的世界政治经济和法治秩序分不开。10
四、小结:对平等的思考
平等是我们肯定并追求的价值,一直以来作为基本原则加以认同。但是平等是否真的是“先天”的、不证自明的,从不平等主义和反平等主义的论证,尤其结合当今时代发展来看,也许平等的绝对正当性值得我们深思。
平等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政治价值、法律价值,所以平等仍然作为一种“理想”存在,作为必须拥护提倡的价值。但是在真正的操作层面上,平等可能难以真正达到。同时国家在指定政策的时候,未必真正推行平等(户口制度体现了相对不平等的一面)。
应该说,平等具有安抚社会等各种价值,在很大程度上的确能推进整体利好,但是真正追求、实现过程中,不必太过极端地追求平等,否则可能对社会整体反而产生弊端、使社会退步。这个时候,笔者更提倡“应得论”或者在再分配中实行“足够论”。
参考文献:
[1]袁芳:平等的证明与反驳 [D].吉林:吉林大学,2014:21
[2]Thomas Nagel, Equality and Partial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64-65.
[3]《当代社会契约论》,南京:江苏人们出版社,2007 年,第40-50 页。
[4]袁芳:平等的证明与反驳 [D].吉林:吉林大学,2014:42
[5]同上:50
[6]同上:51
[7][法]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551
[8]朱应平: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苏州大学,2003:27
[9][法]托克维尔若《论美国的民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7侧)705页.
[10]朱应平: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苏州大学,20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