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故乡离井冈山不远,是一个典型的乡村。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下放回到老家,与社员们共同生活了两年,对家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有了深切的感触与体会,才算对家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我的心目中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在故乡的诸多印象中,田垄中的那条石板路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
在水泥路和柏油路没有出现之前,石板路无疑属于高等级道路。整条路宽约一米,全用经过切割的石板铺成,路面平整而光洁。这条路是什么年代修的,修这条路花了多少钱,无据可考。但从石板的磨损程度推断,它至少存在了几百年。这条石板路是我们村通往外村的一条干道,石板路的尽头,就是上井冈山的公路。石板路蜿蜒曲折,在田垄间东绕西拐,它的实际长度可能超过了三公里。
这条石板路之所以给了我极为深刻的印象,除了这样的路在乡间极少见之外,是因为它留给我的记忆太多了。小时候,我大姐出嫁,就是走的这条路。大姐比我大十多岁,她很喜欢我,我也很喜欢她。她出嫁的那天,我一直送她到石板路的尽头。我不愿与她分离,很想跟着她一起去,被大人强抱了回来。分别的时候,我嚎啕大哭,大姐也泪如泉涌。这情景,直到今天还历历在目。
“文革”期间我下放回乡,也是走的这条石板路。出工,走的是石板路;收工,走的是石板路;探亲访友,走的是石板路;迎来送往,也走的是石板路。路上每一块石板的颜色、形状、大小、纹理,一次又一次地进入我的眼帘,刻入我的记忆。我时常想:这无言的石板,承载过多少人生的重量?承载过多少历史的负荷?它见证过多少生老病死和喜怒哀乐?今后它还将见证些什么?
离我们村子大约四公里,是巍峨的义山。一股巨大的瀑布从半山腰飞泻而下,直达谷底,落差一百多米,一座水电站正在那里兴建。建站用的沙石取自我们村旁河里的沙滩,因此,我们这个村和附近几个村子的社员,就承担着供应浇筑水泥坝所需沙石的任务。为了加快进度,大队每次都把公社下达的沙石任务分到个人,按重量计算,在水电站工地过秤验收,限期完成。在限期内提前完成任务的,允许干自己的私事,没有完成任务的,不得干私活。社员们为了能挤出时间去种自留地,料理家务,或搞点砍柴、烧炭之类的副业,便全家出动,男女老少一齐上阵。由于山高路陡,沙石全部是肩挑运送,于是,出现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挑沙大军。自早到晚,来的来,去的去,摩肩接踵,络绎不绝。这是石板路问世以来从未遇到过的盛事,也是它第一次担当起的历史重任。如果没有这条石板路,社员们挑运沙石将付出更多的艰辛,挑运沙石的进度也无疑会受到影响。社员们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添瓦,建功立业,石板路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水电站建好以后,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潮在全县范围内掀起。我们这个村想修一条从村口到公路边的机耕道,县委批准了这个计划。秋收一结束,全村的劳动力就打响了“改天换地”的战斗。经过一冬的大干,一条三米多宽、两公里长、从起点到终点成一直线的机耕道修好了。机耕道比石板路更宽、更直、更平坦,成了人们出工、出行的新通道。石板路上的行人一下子就少了起来,有的路段根本就没人走了。石板路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两年之后,我返回了工作单位。由于交通不便,加上全家都在单位工作,很少回故乡去,但故乡的石板路,依然时不时地会出现在我的梦中。
不久前,一位居住在县城的亲戚办喜事,我应邀赴宴,顺道回了故乡一趟。我是从县城乘公共汽车直达村里的,汽车沿机耕道平稳而快速地驶入村子。第二天,我独自一人沿着机耕道缓步而行,我想看看以前劳动过的地方,看看我曾经十分熟悉但分别多年的石板路。现在的机耕道比当年加宽了许多,并且是水泥路面。靠近村口的机耕道两侧,新建了十多栋别墅式的楼房。路上来往的摩托车风驰电掣。两旁的田地里,农作物青翠欲滴。我不声不响地在田垄间搜寻着古老的石板路。原先被机耕道切断的石板路,大部分路段已经消失,石板不见了,路基成了耕地。有几段石板路被保留了下来,但杂草丛生,快要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石板路已经风光不再,石板路上当年挑沙石时的人声鼎沸,已成绝响。我在心里叹息着,感慨万千。
返回村里的时候,遇见了几个熟人,我们很快就互相认了出来。一别三十多年,突然相逢,真是喜出望外。其中一位的儿子在这里开店,我们就在他的店堂里坐了下来。他们告诉我,村里的年轻人大多数外出打工了,没有出去的,是年纪较大的男人和妇女。现在种田的方法比过去先进,犁、耙用的是拖拉机,收割用的是联合收割机,插秧改成了抛秧和撒播,也不用耘田了,农活比过去少了许多,老年人和妇女对付几亩田没有问题。一年下来,休息的时间多,下地的时间少。由于大量使用良种、化肥和农药,产量也比过去高得多。接下来,我又询问了一些共同认识的朋友的近况,有的已经去世,健在的,生活都还不错。他们最后慨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能想得到啊!
是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社会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历史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点上。一代人走了,又一代人来了。该走的应该走,该来的总会来。石板路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实现了它的价值,见证了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轨迹,去到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它不会有遗憾,也不会有悲伤。
责编/何之
在水泥路和柏油路没有出现之前,石板路无疑属于高等级道路。整条路宽约一米,全用经过切割的石板铺成,路面平整而光洁。这条路是什么年代修的,修这条路花了多少钱,无据可考。但从石板的磨损程度推断,它至少存在了几百年。这条石板路是我们村通往外村的一条干道,石板路的尽头,就是上井冈山的公路。石板路蜿蜒曲折,在田垄间东绕西拐,它的实际长度可能超过了三公里。
这条石板路之所以给了我极为深刻的印象,除了这样的路在乡间极少见之外,是因为它留给我的记忆太多了。小时候,我大姐出嫁,就是走的这条路。大姐比我大十多岁,她很喜欢我,我也很喜欢她。她出嫁的那天,我一直送她到石板路的尽头。我不愿与她分离,很想跟着她一起去,被大人强抱了回来。分别的时候,我嚎啕大哭,大姐也泪如泉涌。这情景,直到今天还历历在目。
“文革”期间我下放回乡,也是走的这条石板路。出工,走的是石板路;收工,走的是石板路;探亲访友,走的是石板路;迎来送往,也走的是石板路。路上每一块石板的颜色、形状、大小、纹理,一次又一次地进入我的眼帘,刻入我的记忆。我时常想:这无言的石板,承载过多少人生的重量?承载过多少历史的负荷?它见证过多少生老病死和喜怒哀乐?今后它还将见证些什么?
离我们村子大约四公里,是巍峨的义山。一股巨大的瀑布从半山腰飞泻而下,直达谷底,落差一百多米,一座水电站正在那里兴建。建站用的沙石取自我们村旁河里的沙滩,因此,我们这个村和附近几个村子的社员,就承担着供应浇筑水泥坝所需沙石的任务。为了加快进度,大队每次都把公社下达的沙石任务分到个人,按重量计算,在水电站工地过秤验收,限期完成。在限期内提前完成任务的,允许干自己的私事,没有完成任务的,不得干私活。社员们为了能挤出时间去种自留地,料理家务,或搞点砍柴、烧炭之类的副业,便全家出动,男女老少一齐上阵。由于山高路陡,沙石全部是肩挑运送,于是,出现了一支浩浩荡荡的挑沙大军。自早到晚,来的来,去的去,摩肩接踵,络绎不绝。这是石板路问世以来从未遇到过的盛事,也是它第一次担当起的历史重任。如果没有这条石板路,社员们挑运沙石将付出更多的艰辛,挑运沙石的进度也无疑会受到影响。社员们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添瓦,建功立业,石板路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水电站建好以后,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潮在全县范围内掀起。我们这个村想修一条从村口到公路边的机耕道,县委批准了这个计划。秋收一结束,全村的劳动力就打响了“改天换地”的战斗。经过一冬的大干,一条三米多宽、两公里长、从起点到终点成一直线的机耕道修好了。机耕道比石板路更宽、更直、更平坦,成了人们出工、出行的新通道。石板路上的行人一下子就少了起来,有的路段根本就没人走了。石板路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两年之后,我返回了工作单位。由于交通不便,加上全家都在单位工作,很少回故乡去,但故乡的石板路,依然时不时地会出现在我的梦中。
不久前,一位居住在县城的亲戚办喜事,我应邀赴宴,顺道回了故乡一趟。我是从县城乘公共汽车直达村里的,汽车沿机耕道平稳而快速地驶入村子。第二天,我独自一人沿着机耕道缓步而行,我想看看以前劳动过的地方,看看我曾经十分熟悉但分别多年的石板路。现在的机耕道比当年加宽了许多,并且是水泥路面。靠近村口的机耕道两侧,新建了十多栋别墅式的楼房。路上来往的摩托车风驰电掣。两旁的田地里,农作物青翠欲滴。我不声不响地在田垄间搜寻着古老的石板路。原先被机耕道切断的石板路,大部分路段已经消失,石板不见了,路基成了耕地。有几段石板路被保留了下来,但杂草丛生,快要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石板路已经风光不再,石板路上当年挑沙石时的人声鼎沸,已成绝响。我在心里叹息着,感慨万千。
返回村里的时候,遇见了几个熟人,我们很快就互相认了出来。一别三十多年,突然相逢,真是喜出望外。其中一位的儿子在这里开店,我们就在他的店堂里坐了下来。他们告诉我,村里的年轻人大多数外出打工了,没有出去的,是年纪较大的男人和妇女。现在种田的方法比过去先进,犁、耙用的是拖拉机,收割用的是联合收割机,插秧改成了抛秧和撒播,也不用耘田了,农活比过去少了许多,老年人和妇女对付几亩田没有问题。一年下来,休息的时间多,下地的时间少。由于大量使用良种、化肥和农药,产量也比过去高得多。接下来,我又询问了一些共同认识的朋友的近况,有的已经去世,健在的,生活都还不错。他们最后慨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能想得到啊!
是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社会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历史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点上。一代人走了,又一代人来了。该走的应该走,该来的总会来。石板路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实现了它的价值,见证了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轨迹,去到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它不会有遗憾,也不会有悲伤。
责编/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