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按照课程设计理论,通过对纺织贸易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的课程设计研究,分析了当前ESP教材编写的存在问题,以需求分析、内容选择、编排体例等入手,重点探讨了在职业背景下的教材编写原则和标准以及如何构建创新性的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纺织;外贸; ESP;课程设计;教材;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2.3
1 引言
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的迅速崛起,浙江省绍兴市作为全国纺织行业的交易中心和制造中心的领头地位越来越凸现。绍兴的纺织从上游的PTA、化纤,中游的织造、染整,下游的服装服饰,其纺织产业链已经相当完整。绍兴作为亚洲最大的纺织贸易市场,对纺织外贸技能人才需求量大幅增长,这对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来说已经是教学改革的趋势。开发纺织行业的(ESP)课程设计研究是推动高职教学改革的方向。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是21世纪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刘润清 1996)。从我校过去几年纺织外贸行业的ESP课程实践教学来看,要提高ESP课程设计的有效性,除了要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进行分析以外,还要在职业背景下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课程,实施教学,并对教学效果实施测试与评价。课程设计就是对教与学这个程序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设计(夏纪梅 2003:2)。因此,本文选取课程设计中的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为切入点进行详细探讨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开发的有效性。
2 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编写
2.1存在问题
专门用途英语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综合交际能力, 包括语言能力、学习策略或工作技能以及相关学科或职业领域知识等,而专业英语只是综合能力中偏向知识性的一个方面(Canale & Swain 1980)。笔者认为专门用途英语侧重的是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专业英语侧重的是知识性的掌握和应用,后者更为重要,由此,两者的教材无论是内容的选择上,编撰的体例上,还是服务的对象上均侧重点不同。
从目前国外ESP的原版教材的现状来看,缺少与国内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ESP对应的可直接引进的材料。从国内出版的ESP教材来看,以纺织英语为例,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纺织英语》,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纺织专业英语》等大体都是用英文介绍了纺织原料、纺纱、织造(机织、针织)、非织造、染整、服装等内容的专业知识,基本上是针对本科以上的专业英语课程,属学科研究的范畴,直接采用作为高职院校的ESP教材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
我国教育部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对高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定位就是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提升职业能力。高职教育中,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的交际能力。E S P课程的性质体现在:(1)课程设计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殊需要;(2)内容上与特定的学科、职业以及活动有关;(3)注重语言、词汇、技巧、语篇和体裁与特定活动的适应性(Stevens,Dudley—Evens & St. John 1988,1998)。因此,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教材与专业英语教材的功能不同,前者重视在具体工作场合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习者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能有效运用语言技能来实现人际交流、专业学习和职场工作服务的,使学习者能更好地应对社会行业的需求。
2.2编写原则
纺织外贸行业专门用途英语编写首先要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基础,对学习者的需求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目标需求,即分析学习者将来会遇到的交际情景,包括工作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特定环境给学习者带来的心理状态等。二是学习需求,即分析学习者将来进行有效交际必须掌握的技能和知识(S w ale s,1989)。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不仅要依托学习者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又要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设置真实的语境和场景。因此,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是基于工作过程流程性知识为主,各个教学单元设计与纺织外贸流程的商务活动紧密相关,主题涵盖纺织产品外贸销售的各个方面。以外贸实战经验和应对策略技能性知识为主。各个教学单元设置真实的商务交际情景,在外贸产品销售过程中设置真实的听力材料,让“真实性”在实践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既避免了教学内容的形式单一,又可以激发学习者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
以绍兴纺织行业为例,教材要增加应对中东,非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客商的非正统的英文发音书面或录音材料,介绍世界不同地区人们的思维习惯,文化习俗等真实生活题材。教材内容还要生动有趣,紧贴生活,有助于课程学习者提高其见习、实习和就业后的职场应对能力,适当删除一些如《英美概况》的文化选修课程内容。高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应围绕“怎么做”和“是什么”,少管“为什么”。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应当关注工作过程的构成要素而不是知识的死记硬背;关注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教材的难易度的把握,一定程度上导致既不能全方位从国外引进ESP教材,又不能照搬国内的专业英语教材,因此,在引进ESP教材的基础上自编或是完全按照中国现实情况来编写ESP教材,这种情况势必成为今后国内高职院校ESP教材的主导趋势。
本次ESP教材编写主要思路为:教学材料的难度应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i+1),可理解的语言材料应该是学习者已掌握知识和新知识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达到输入与输出的平衡。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的编写应从词汇,短语,实用句子,真实语境情景对话,专业知识习得,实践操作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均坚持循序渐进的阶段性原则,坚持教学材料的难度应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总之,ESP教材应当重内容,重交际,突出真实性、实用性、适用性、多样化和立体化等特点。这样编出来的教材符合社会和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实际上达到缩短学习者适应社会的“磨合期”。
2.3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建设标准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在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指导下进行的,所有的大学英语教材都要对统一的大纲负责。ESP教材没有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作为指导,同时缺乏高层次教学理论的指导,教材的编写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加上国内教材评估理论和文献的相对缺乏,对教材的评估难度大大增加。尽管上述困难存在,许多高职院校仍然组织校内老师根据行业标准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学习者的需求分析等进行改编、自编ESP教材。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研究ESP教材建设标准对高职ESP教材质量影响意义重大。 笔者认为,要研究ESP教材建设标准,要从教材评估理论和评估方法来进行探讨。国外许多教材评估专家通常所采用的评估方式是把专家评估和来自不同教师和学习者的问卷调查的反馈结合起来进行判定,这种方式一直以来是国内外教材评估的主要手段和途径。这种评估体系几乎全部都是基于对照表或者问卷调查来收集对教材的意见和反馈的,设计或修改对照表和问卷是一项耗时量非常大且十分繁琐的活。对照表和问卷设计的效度(validity)和信度(reliability)经常会存在问题,相应的,导致教材评估的结果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教材评估标准应该因时因地而异,不应该包罗万象涵盖教材方方面面的内容。
笔者就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教材建设标准提出几点注意事项:(1)优质的高职ESP教材一定是需要试用,改进,实践检验,再改进,才能“磨”出来的。英语语言加纺织专业知识,简单的组合,急功近利或一蹴而就做不出好的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2)围绕纺织外贸人才培养目标,教材编写者应当在整个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充当多重角色,特别是同纺织行业的专家以及校内相关领域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成员的合作,共同研究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共同探讨学生能力鉴定方法,以实现与行业标准对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3)教材编写应与教学法紧密融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案例分析和交际的实践层面:在各单元里有效安排案例,精心设计课堂活动与练习,将交际知识转化为交际技能。将案例转化为实战技能。(4)纺织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语料库的建立。钱瑗早在1995 年就提出了这种可能性:“如何利用电脑来完成语言项目对照工作就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钱瑗1995:19)。”可以通过电脑,将词汇,短语,实用句子,真实语境情景对话,专业知识,实践操作模式,语言交流模式等建成一个语料库,可以轻松得到整套教材的重要数据。通过与行业专家,已毕业的学生交流、座谈、问卷等形式,利用电脑不断完善语料库,对重要数据不断对比分析,完善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教材。
3 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法研究
我国目前的大部分高职院校ESP教学基本处于单纯的语言教学状态,要么语法教学法,要么专业知识英汉翻译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ESP的教学工作,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探索更多的ESP的教学方法。
3.1合作教学 合作教学(team teaching 或 joint teaching)也叫协同教学,专业人员或专业学科的专家和语言教师共同担任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笔者认为,可以将合作教学融入到纺织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的教学,该门课程的教学的主讲教师原则上由校内教师(本科英语+研究生相近专业或通过下企业锻炼方式相结合)、企业行业专家、校内相关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来共同担当。校内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技能的讲解,采用现场模拟,情景教学、交际法教学来实现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企业行业专家可以通过报告,座谈介绍不同案例,实战技能;也可指导学生在企业实践(参观、顶岗、咨询)开展基地现场教学。实现“学校+行业+企业”三元制培养模式。
3.2真实任务和项目教学法
真实任务和项目(authentic tasks or projects) 无论是课堂开展的还是企业实践开展的,都是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特色之一。教材内容要来自与纺织行业相关的真实语料,教材和教学方法的内涵和外延都体现在纺织行业专门用途英语的社会文化情景(socio—cultural context),真实的语篇(authentic texts)以及真实的案例(authentic case)。它可以有效地建立起一种充分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
3.3发挥纺织行业ESP语料库的功能,更好的服务教学
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语料库的建立实际上是利用现代发达的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在纺织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编写注意的事项第四条已经有阐述。总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充分利用语料库的功能提高教学和自主学习。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用何种手段、方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应该要熟练掌握。
4 结语
基于绍兴地区纺织外贸行业的ESP课程设计研究改变了以往对教材编写、教材选择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对依托绍兴外贸行业的ESP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目的在于如何更好的培养高职学生适应社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然,我国ESP课程研究还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毕竟ESP教学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21世纪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方向。
参考文献:
[1]Canale, M. and Swain, M.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J] . Applied Linguistics. 1980( 1): 1— 47.
[2]Dudley—Evans, T. & St. John. Development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3]Stevens, P. ESP after twenty years: A reappraisal[A]. In Tickoo, M.(ed). ESP: State of the Art [C]. Singapore: 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er, 1988: 1—13.
[4]Swales, J. Service English program design and opportunity cost [A]. In Johnson, R.K. (ed). 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79—90.
[5]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 外语教学与研究 , 1996,(02)
[6]钱瑗. 介绍一份教材评估一览表[J]. 外语界,1995(1).
[7]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 [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省2011年度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ESP课程设计研究—以绍兴纺织
行业为例”(项目编号为SCG377)的成果之一。
关键词:纺织;外贸; ESP;课程设计;教材;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2.3
1 引言
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的迅速崛起,浙江省绍兴市作为全国纺织行业的交易中心和制造中心的领头地位越来越凸现。绍兴的纺织从上游的PTA、化纤,中游的织造、染整,下游的服装服饰,其纺织产业链已经相当完整。绍兴作为亚洲最大的纺织贸易市场,对纺织外贸技能人才需求量大幅增长,这对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来说已经是教学改革的趋势。开发纺织行业的(ESP)课程设计研究是推动高职教学改革的方向。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是21世纪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刘润清 1996)。从我校过去几年纺织外贸行业的ESP课程实践教学来看,要提高ESP课程设计的有效性,除了要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进行分析以外,还要在职业背景下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课程,实施教学,并对教学效果实施测试与评价。课程设计就是对教与学这个程序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设计(夏纪梅 2003:2)。因此,本文选取课程设计中的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为切入点进行详细探讨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开发的有效性。
2 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编写
2.1存在问题
专门用途英语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综合交际能力, 包括语言能力、学习策略或工作技能以及相关学科或职业领域知识等,而专业英语只是综合能力中偏向知识性的一个方面(Canale & Swain 1980)。笔者认为专门用途英语侧重的是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专业英语侧重的是知识性的掌握和应用,后者更为重要,由此,两者的教材无论是内容的选择上,编撰的体例上,还是服务的对象上均侧重点不同。
从目前国外ESP的原版教材的现状来看,缺少与国内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ESP对应的可直接引进的材料。从国内出版的ESP教材来看,以纺织英语为例,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纺织英语》,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纺织专业英语》等大体都是用英文介绍了纺织原料、纺纱、织造(机织、针织)、非织造、染整、服装等内容的专业知识,基本上是针对本科以上的专业英语课程,属学科研究的范畴,直接采用作为高职院校的ESP教材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
我国教育部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对高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定位就是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提升职业能力。高职教育中,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职场环境下语言的交际能力。E S P课程的性质体现在:(1)课程设计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殊需要;(2)内容上与特定的学科、职业以及活动有关;(3)注重语言、词汇、技巧、语篇和体裁与特定活动的适应性(Stevens,Dudley—Evens & St. John 1988,1998)。因此,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教材与专业英语教材的功能不同,前者重视在具体工作场合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习者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能有效运用语言技能来实现人际交流、专业学习和职场工作服务的,使学习者能更好地应对社会行业的需求。
2.2编写原则
纺织外贸行业专门用途英语编写首先要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基础,对学习者的需求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目标需求,即分析学习者将来会遇到的交际情景,包括工作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特定环境给学习者带来的心理状态等。二是学习需求,即分析学习者将来进行有效交际必须掌握的技能和知识(S w ale s,1989)。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不仅要依托学习者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又要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设置真实的语境和场景。因此,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是基于工作过程流程性知识为主,各个教学单元设计与纺织外贸流程的商务活动紧密相关,主题涵盖纺织产品外贸销售的各个方面。以外贸实战经验和应对策略技能性知识为主。各个教学单元设置真实的商务交际情景,在外贸产品销售过程中设置真实的听力材料,让“真实性”在实践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既避免了教学内容的形式单一,又可以激发学习者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
以绍兴纺织行业为例,教材要增加应对中东,非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客商的非正统的英文发音书面或录音材料,介绍世界不同地区人们的思维习惯,文化习俗等真实生活题材。教材内容还要生动有趣,紧贴生活,有助于课程学习者提高其见习、实习和就业后的职场应对能力,适当删除一些如《英美概况》的文化选修课程内容。高职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应围绕“怎么做”和“是什么”,少管“为什么”。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应当关注工作过程的构成要素而不是知识的死记硬背;关注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教材的难易度的把握,一定程度上导致既不能全方位从国外引进ESP教材,又不能照搬国内的专业英语教材,因此,在引进ESP教材的基础上自编或是完全按照中国现实情况来编写ESP教材,这种情况势必成为今后国内高职院校ESP教材的主导趋势。
本次ESP教材编写主要思路为:教学材料的难度应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i+1),可理解的语言材料应该是学习者已掌握知识和新知识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达到输入与输出的平衡。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的编写应从词汇,短语,实用句子,真实语境情景对话,专业知识习得,实践操作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均坚持循序渐进的阶段性原则,坚持教学材料的难度应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总之,ESP教材应当重内容,重交际,突出真实性、实用性、适用性、多样化和立体化等特点。这样编出来的教材符合社会和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实际上达到缩短学习者适应社会的“磨合期”。
2.3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建设标准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在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指导下进行的,所有的大学英语教材都要对统一的大纲负责。ESP教材没有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作为指导,同时缺乏高层次教学理论的指导,教材的编写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加上国内教材评估理论和文献的相对缺乏,对教材的评估难度大大增加。尽管上述困难存在,许多高职院校仍然组织校内老师根据行业标准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学习者的需求分析等进行改编、自编ESP教材。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研究ESP教材建设标准对高职ESP教材质量影响意义重大。 笔者认为,要研究ESP教材建设标准,要从教材评估理论和评估方法来进行探讨。国外许多教材评估专家通常所采用的评估方式是把专家评估和来自不同教师和学习者的问卷调查的反馈结合起来进行判定,这种方式一直以来是国内外教材评估的主要手段和途径。这种评估体系几乎全部都是基于对照表或者问卷调查来收集对教材的意见和反馈的,设计或修改对照表和问卷是一项耗时量非常大且十分繁琐的活。对照表和问卷设计的效度(validity)和信度(reliability)经常会存在问题,相应的,导致教材评估的结果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教材评估标准应该因时因地而异,不应该包罗万象涵盖教材方方面面的内容。
笔者就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教材建设标准提出几点注意事项:(1)优质的高职ESP教材一定是需要试用,改进,实践检验,再改进,才能“磨”出来的。英语语言加纺织专业知识,简单的组合,急功近利或一蹴而就做不出好的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2)围绕纺织外贸人才培养目标,教材编写者应当在整个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充当多重角色,特别是同纺织行业的专家以及校内相关领域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成员的合作,共同研究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共同探讨学生能力鉴定方法,以实现与行业标准对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3)教材编写应与教学法紧密融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案例分析和交际的实践层面:在各单元里有效安排案例,精心设计课堂活动与练习,将交际知识转化为交际技能。将案例转化为实战技能。(4)纺织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语料库的建立。钱瑗早在1995 年就提出了这种可能性:“如何利用电脑来完成语言项目对照工作就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钱瑗1995:19)。”可以通过电脑,将词汇,短语,实用句子,真实语境情景对话,专业知识,实践操作模式,语言交流模式等建成一个语料库,可以轻松得到整套教材的重要数据。通过与行业专家,已毕业的学生交流、座谈、问卷等形式,利用电脑不断完善语料库,对重要数据不断对比分析,完善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教材。
3 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法研究
我国目前的大部分高职院校ESP教学基本处于单纯的语言教学状态,要么语法教学法,要么专业知识英汉翻译教学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ESP的教学工作,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探索更多的ESP的教学方法。
3.1合作教学 合作教学(team teaching 或 joint teaching)也叫协同教学,专业人员或专业学科的专家和语言教师共同担任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笔者认为,可以将合作教学融入到纺织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的教学,该门课程的教学的主讲教师原则上由校内教师(本科英语+研究生相近专业或通过下企业锻炼方式相结合)、企业行业专家、校内相关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来共同担当。校内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技能的讲解,采用现场模拟,情景教学、交际法教学来实现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企业行业专家可以通过报告,座谈介绍不同案例,实战技能;也可指导学生在企业实践(参观、顶岗、咨询)开展基地现场教学。实现“学校+行业+企业”三元制培养模式。
3.2真实任务和项目教学法
真实任务和项目(authentic tasks or projects) 无论是课堂开展的还是企业实践开展的,都是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特色之一。教材内容要来自与纺织行业相关的真实语料,教材和教学方法的内涵和外延都体现在纺织行业专门用途英语的社会文化情景(socio—cultural context),真实的语篇(authentic texts)以及真实的案例(authentic case)。它可以有效地建立起一种充分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
3.3发挥纺织行业ESP语料库的功能,更好的服务教学
纺织外贸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语料库的建立实际上是利用现代发达的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在纺织行业的专门用途英语教材编写注意的事项第四条已经有阐述。总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充分利用语料库的功能提高教学和自主学习。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用何种手段、方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应该要熟练掌握。
4 结语
基于绍兴地区纺织外贸行业的ESP课程设计研究改变了以往对教材编写、教材选择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对依托绍兴外贸行业的ESP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目的在于如何更好的培养高职学生适应社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然,我国ESP课程研究还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毕竟ESP教学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21世纪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方向。
参考文献:
[1]Canale, M. and Swain, M.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J] . Applied Linguistics. 1980( 1): 1— 47.
[2]Dudley—Evans, T. & St. John. Development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3]Stevens, P. ESP after twenty years: A reappraisal[A]. In Tickoo, M.(ed). ESP: State of the Art [C]. Singapore: 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er, 1988: 1—13.
[4]Swales, J. Service English program design and opportunity cost [A]. In Johnson, R.K. (ed). 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79—90.
[5]刘润清,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 外语教学与研究 , 1996,(02)
[6]钱瑗. 介绍一份教材评估一览表[J]. 外语界,1995(1).
[7]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 [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省2011年度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ESP课程设计研究—以绍兴纺织
行业为例”(项目编号为SCG377)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