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语文渗透德育的教学路径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c8x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初级阶段,此阶段进行德育教育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影响。对此,文章探究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意义,思考立德树人下的小学语文教育现状,提出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路径,通过多样化教育路径,为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德育;教学路径
  2019年我国发布《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该标准中指出,语文教育应当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思维品质、审美情趣,让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师需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应当与立德育人教育背景相适应,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及道德品质。对此,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强化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具有道德情感。立德树人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对教育改革的方向产生指引。语文学科作为母语,承載着道德教育的功能,将语文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功能发挥,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师需关注的问题。对此,文章立足立德树人视域,探究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路径。
  一、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意义
  (一)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小学作为教育的重要阶段,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学生在此阶段接受德育教育的熏陶,在提升智力水平的情况下,促进综合素质发展。小学生辨识能力不强,在一些消极因素影响下容易产生错误的思想,对日后的生活及学习带来危害。对此,强化学生道德品质培养非常必要。目前,大量的道德品质内容出现在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教师合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引导,潜移默化对学生熏陶,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丰富语文课程内容
  在以往的语文教育中,教师单纯讲解文章内容,或者让学生背诵文章,对文章的寓意往往是一笔带过。而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感受文本背后的故事,提升对文章的总体认识,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在层次化教育中,小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不断提升,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详细讲解语文课程中的道德知识,利用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让语文课堂环境更为丰富,对建立高效语文课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 立德树人下的小学语文教育现状
  (一)道德意识不足,教学成果低下
  在德育教育视角下展开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果低下,很多教师对德育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传统应试教育思维对教育工作具有重大影响,教师及家长多关注学生成绩,对一个学生品质的好坏往往通过成绩定义,这种不良的教育观念,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也占用德育教育时间,无法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德育模式落后,学生参与性不强
  互联网技术发展下,小学生的生活方式及学习方式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信息广泛流通的情况,信息呈现零散化及碎片化特点,对小学生的价值观念造成巨大的冲击。加之信息化时代下的诱惑性信息较多,学生在获得信息过程中容易产生迷惑,或者滋生全新的问题,还需家长及教师进行指点。现阶段,小学德育教育依旧以课题讲解及理论传授为主,这种单一化渗透德育理念,无法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也无法感受教师传达的内容,学生在思想上感到困惑,甚至在课堂上出现昏昏欲睡的情况。
  (三)德育内容脱离实际,无法满足学生认知需求
  目前,学校多开展填鸭式教育,在选择德育内容时没有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德育教育内容与小学生实际生活脱离,导致学生厌恶及排斥德育知识。在课堂上学生也能学习到一些理论知识,但没有将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也无法通过理论知识规范自身行为。从教学内容上看,德育工作无法与课程紧密结合,教学现状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德育教育的成果无法凸显。以传统方式展开立德树人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需求,应及时改革创新。
  三、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德育教育路径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为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在小学语文德育工作中,教师应当深入研读教材,发现其中丰富的德育元素,思考不同德育元素的利用方式。在义务教育阶段,教材内容多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民族传统、道德风尚,教师需要分析每篇教材中的价值观,对优秀文章进行深度分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培养学生勤劳勇敢及自强不息的品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为健全学生人格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结合传统文化,渗透性教育
  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是我国非常宝贵的道德遗产,比如,在古诗文中传递出爱国、思乡、勤勉、谦卑等优良品质。爱国并非是一个词汇,也不能以大道理讲解,在小学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添加一定量的传统文化内容,在一年级学习中学生已经开始学习古诗文,在整个小学阶段,共计124篇优秀古诗文,占语篇文章的30%。以优美的语言指导学生认知古诗文,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识,是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及民族自豪感的关键路径。
  2. 结合革命传统,感知性教育
  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大量的优秀道德品质,包括战士舍生忘死的品质、勇敢拼搏的品质、机智斗争的品质。小学语文中的《小英雄雨来》《王二小》《狼牙山五壮士》等均是战争年代背景下的故事。在老一辈革命家事迹中,《我不能失信》《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均体现出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作风。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鲜活的人物形象,一个个事迹让学生感受到老一代人的崇高理想及使命。小学语文教师合理利用此类内容,让学生在阅读文章及学习文章时自感性认知走向理性认知,通过感知性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 结合自然内容,环保性教育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时代发展的主题,保护环境也是每个公民必备的道德品质。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有很多的文章描绘大自然及小动物,对此类文章进行学习,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小动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在实际生活中,做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我们身边的生态环境。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的环保类文章,在教育中可以渗透环保知识,以《庄稼的好朋友》为例,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在《清澈的湖水》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能增强环保意识,通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此类均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环保教育素材,对学生德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语文教师发挥榜样,为德育工作提供素材
  教师的教育功能在言传身教上体现,教师需明确自身的使命,既是传递知识的导师,也是塑造灵魂的使者。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德育知识,通过自身榜样作用,让学生内化德育知识。
  1. 注意倾听及理解、尊重学生
  小学语文教师多为班主任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较长,学生受到教师影响也较多。教师若想赢得学生尊重,应当学会尊重学生,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语文教师日常生活中观察学生状态及课堂表现,针对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应当予以表扬,针对表现不突出的学生,教师也要积极鼓励。语文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心声,允许学生质疑,在循循善诱的引导中,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小学生与成年人不同,在认知上存在差距,教师注意学生的讲话,尊重学生表达真实的想法。在教学工作中,将90%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将10%的精力放在教学方案上,以此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课本内容扩大学生闪光点。
  2. 将德育教育的评价功能发挥
  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及约束能力差,个别情况下没有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不妥,容易被不良因素诱导。教师观察学生时,通过合理及恰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针对学生表现出的好习惯及懂礼貌的做法,教师给予学生肯定及赞赏,为同学树立榜样。针对表现不佳的学生,教师应当及时制止,为学生示范正确的做法。表扬及批判应当有据可依,切莫空泛地批评学生。比如,以《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为主题写作过程中,教师以同学的一篇文章为例,其中表达了学校同学和谐相处的故事,学生主动打扫卫生,主动拾起校园的垃圾,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合适的场合下,教师通过榜样作用进行引导,学生在思想上会发生转变,形成与榜样相关的品质。
  3. 将教师的榜样作用充分发挥
  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示范性作用,结合道德素养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产生影响。教师是学生眼中的权威形象,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此阶段的学生明辨是非能力有所欠缺,学生接触人物及事物、看待生活均以家长及教师为模板,在学校模仿教师的行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习教师的表达方式、行为方式。语文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体现出文明得体的行为,为学生树立起道德典范。语文教师也要平等地看待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在教学过程中照顾到每个学生。语文教师的态度影响到学生与人相处的态度,具有表率作用。对此,语文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将正确的行为传递给学生,让语文的德育教育功能通过教师传递,达到耳濡目染的效果。
  (三)采取多种方法,提升德育教育成果
  语文教师应当认识到德育教育并非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互动,构建起生动的课堂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积极表达自身的心理感受,通过场景与学生对话,在灵活的教育模式下,提升德育教育成果。
  1. 建设情景,展开情景德育
  德育教育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顺利进入情景思考问题,在情景中做到为他人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分析问题,会感受到他人的感受,并非是以自我为中心片面地看待问题。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营造丰富的情景,通过情景创设及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达到德育教育目标。比如,学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该文章是季羡林在70年前创作的,将“人人爱我,我爱人人”作为中心。在该文章学习过程中,教师以发展的目光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引入我国全新的建设画面,包括整洁的建筑、宽敞的公路、美丽的乡村,让学生身处情景中,感受国家的发展,认识到人们生活的幸福环境。此时也可代入一个不和谐的情景,比如,有些素质低下的人在干净的马路上丢垃圾,这种情景与美好的情景对比,学生在脑海中便会对有没有素质的行为进行判断,以此达到情景教育的目的。
  2. 传递文化,实现情感认同
  中华优秀傳统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文化传统、情感认同,文化传递法是让学生将传统文化的道德标准传递。中华传统文化中“和”是要素,“和”字透露出古代的仁爱思想,在教育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感知力。比如,一年级的《我要上学了》学习中,文章有精美的图画及不同民族的服饰及笑脸,学生在看图时品味内容,其中“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共同建设家园”,隐喻着“和”的思想。对此,将一个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印象呈现,进一步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成果。在《滴水之恩》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他人给予我们的恩情,我们应当牢记在心中,并在他人有困难时,及时予以他人帮助,如此才能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比如,教师以班级中的案例引导小明的铅笔坏掉了,小红借给小明一支铅笔,小明对小红的帮助铭记在心,在小红摔倒时,小明扶着小红去了医院。这种简单明了的案例,往往能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获得道德品质。
  3. 道德认知,引发思想冲突
  道德认知法是美国教育学家提出的方法,教师提出两难的问题,让学生发生思想冲突,最后合理做出选择,学生道德素质不断提升。在学习《木兰从军》过程中,花木兰为保护父亲,替父从军。学习该文章后,教师让学生表达内心想法,学生表达自己的立场,并说明不同选择的结果,通过不同立场的分析方式,感受主人公的矛盾心理状态,最终结合道德思想,让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学习绘本《三只小猪》时,绘本中出现一只彬彬有礼的狼,它不认为自己做错事,而是肉食动物的本性,食草动物也要吃草,草也并非是受害者。通过这种绘本故事让学生分析,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及道德标准。
  四、 结束语
  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工作需要教师通过灵活的方法进行指导,对教材内容深入挖掘,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情景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以实际案例为基础渗透德育思想,让学生理解教师的行为,通过教师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对学生产生影响,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芶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德育渗透——以统编版三四年级教材为例[J].现代交际,2020(22):104-106.
  [2]刘朋娜.春风化雨助力学生成人成才——学生德育培养案例分析[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8):201-203.
  [3]张雪芬.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7):127+129.
  [4]王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20(12):46.
  [5]吴楠楠.立德树人,成人成才——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华夏教师,2020(2):65-66.
  [6]张晓杰.识字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以一、二年级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4):213-214.
  [7]宫存苹.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19(25):116.
  [8]黄保佑.小学班主任在语文教学时进行德育教育的实践尝试[J].农家参谋,2018(12):140+157.
  [9]刘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数码设计,2017,6(11):166.
  作者简介:
  李朱依苓,浙江省杭州市,杭州时代小学。
其他文献
2020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NEPTS)初一年级组听力部分的短文理解题包括(A)和(B)两部分。其中(A)部分为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B)部分为根据短文内容填空,每空一词。  【赛题重现】 2020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测评(NEPTS)初一年级组试题  Please listen to the following passage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
期刊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明旅行与读书一样对学习有重要的作用。旅行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它可以使我们在观赏壮丽的河山,游览名胜古迹的同时,深刻体会不同的风土人情,增长我们的阅历和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你知道外国人特别的旅行方式吗?他们是怎样旅行的呢?他们在旅行中又准备了什么呢?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吧!  ★自从公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交通堵塞的现象也变得越来越严重,这时,人们便开始梦想
期刊
I. 根据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填写单词,完成句子。  1. L____! They are singing in the next room!  2. Its raining o____. Please take an umbrella (雨伞).  3. Wash your hands carefully with the soap. They are too d____.  4. Dont be
期刊
The Happy Holiday Hotel is a small English hotel near the sea. These people work there:  George the hotel manager  Mary she helps George  (George and Mary are married.)  Judy the cook  Peter an old ma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田径是运动之母。它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作用。但当前中学田径教学很多还延续旧教法,存在着教学手段单一、练习方法单调、学习兴趣低等诸多问题。因而需要改变现状,促进初中田径体育课堂效果好转。本人就趣味田径法在课堂中的运用情况进行尝试探究:从改变思想观念、改变教学方法、采用趣味体育器材、改变评价方式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实践。  关键词:趣味田径;教学方法;
期刊
Most people want to be happy, but few know how to find happiness. Money and success alone do not bring lasting happiness. Aristotle, a Greek thinker, said, “Happiness depends on ourselves,” In other w
期刊
在英语里,cow和bull都是牛的意思,cow指的是母牛,奶牛一类,bull指的是公牛。相关的有趣俚语也有不少,来看看你知道哪些吧!  ● cow college 不知名的大学;以农业为主的大学  cow是牛,college是大学,cow college难道是放牛大学?它其实有两重含义,首先可以指以农业学科为主的大学,其次还指创办在乡村或偏远地区的小学院或大学,尤指那些相对不知名或不受重视的学院或
期刊
摘 要:读整本书不仅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培养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语文思维和人文素养。整本书的系列阅读就是围绕一本书设计了几节阅读课,在继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及习惯的同时,使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深度阅读的能力。围绕一本书设计系列阅读教学需要经历选书、文本解读和结合文本特点设计课堂等几个环节。  关键词:教学路径;文本解读;阅读策略;系列设计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
期刊
(A)  Jane always rides her bike to school. Its about three kilometers from her home to school and it takes her about fifteen minutes. Jane likes riding to school. She thinks its good for her health. B
期刊
摘 要:小学科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在活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及创新能力,最终落实科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基于此,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必须围绕“小学科学的核心素养”的要求,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下解放出来,和学生一起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开展实验探究等,最终促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到探究乐趣,培养和发展自身的綜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探究活动;开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