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炼成字,千炼成句”,中华古典诗词用语言化腐朽为神奇。
目前的中学诗词教学,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些教师仍没明确古诗词教学对人的素质培养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或受自身文学素养的限制,往往忽视诗词教学的美育功能。表现为用机械的教学方法进行单调枯燥的分析,用过于抽象的逻辑思维解剖一首首意境优美的古诗词。他们或只顾讲清诗句大意,或只顾简单交代诗人身世、写作背景,或只顾罗列诗词的艺术特色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此教法,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学生成了被动接受诗词的机器,谈何美育?谈何提高学生的素质?“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词,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江泽民语)。笔者认为,成功的诗词教学,教师应满怀诗人的激情,创设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利用他们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紧扣诗词独有的审美特质,填补空白,步入意境,进而达到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和学习祖国优美语言的目的。
一、熟悉作者、作品创作的环境,理清创作根源
“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每一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创作者的性格根源。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了作者的主观审美感受,诗歌更是主体意识的河流,或抒情,或说理,都是有感而发。作者生平、作品背景的介绍,作品产生的社会根源和作者性格根源,对学生理解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都至关重要。陶渊明的“隐”,杜甫的“迂”,李白的“飘逸”就是在作者、作品的介绍中实现的。
二、体会诗歌意象、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情感美
诗歌讲究“炼字”,有“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诗歌意象、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情感美往往体现在字斟句酌中。诗词是通过创造意象和意境来传达思想感情的。意境优美的诗词作品的感染力特别强,王维《山居秋暝》对山村景色这样描绘:“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里写了山村中的几种景象:雨后空山、月照清泉、竹间浣女、莲中渔舟。这几种景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但一经组合就表现出诗人一种独特宁静的心境,因此这几种景象在这里也是主观的,是诗人王维眼里心中的景象,是他所感受到的,是带着感情色彩的,这就构成了诗的意象。这几种意象连缀融合而创造出的诗的意境是一种宁静、幽远、平和、安宁的艺术境界。陶渊明多首诗歌序写了飞鸟,“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饮酒》),“飞鸟相与还”(《饮酒》),“云无心出岫,鸟倦飞知还”(《归去来兮辞》)。这些诗中的飞鸟形象已不再是一个具体的物象,而成为了一个意象,成为了他对自由的追求,对官场的厌倦,对自然纯真朴实含义的领悟。所以说“诗无言外之意,便同嚼蜡”(袁枚《随园诗话》),“言外之意”的产生就在于诗词中“意”的传达由创设意境来完成。诗词的结构形式美,分行排列的整齐美,阶梯式诗歌的错落美,长篇叙事诗的铺排美,某些诗歌因复沓而产生的回环美。律诗八句,句句五言或七言,而且中间两联对仗,表现为整齐美;首尾两联不讲对仗,又是错落美。平仄声,二、四、六分明,是整齐美;一、三、五不论,是错落美。每首律诗都寓变化于整齐之中,既有对比,又有调和,这就形成了多样统一美。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口,还来就菊花。”五言一句,句句成韵,颔联、颈联对仗,首联和尾联散合,错落有致,整齐统一,充分体现了诗词的结构美和韵律美。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如陆游经过长期战乱流离生活的体验,凝聚起死而不衰的深厚的爱国激情,从而写出饱含血泪和期望的《示儿》一诗。又如李白在经历了15个月的流放生活之后,重新获得了自由,怀着难以自禁的轻松喜悦心情,写下了《早发白帝城》一诗。再如李白观赏了阳光照耀下的庐山瀑布凌空飞下时的美丽图景后,胸中勃发出对祖国壮丽河山无比热爱之情,写下了《望庐山瀑布》一诗。可见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涵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
三、诗歌教学与诵读
诗以情感表达为主,学习诗歌,也应有情感,情感不仅体现在对诗歌情境的理解和贯通上,还应体现在对诗歌的诵读上。诗歌诵读,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朗读,更不能以背诵代替诵读。新课程标准中对背诵的要求是通过对诗歌的背诵,提高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在我国古代传统教学当中也一贯注重诗歌的涵咏、体悟、意会,我们并不难发现,诗歌的感性形式主要在于声音的组合,适当的吟诵不仅使得学生把注意力倾注在音乐效果和意义之上,而且通过节奏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会获得对诗歌深层次的理解。
诗歌脱胎于音乐,而节奏是音乐作品的基本要素,不同的音乐节奏反映着不同的音乐风格、音乐语言、音乐情感,诗歌虽已完全依附于音乐,但诗的节奏依然是其主要特点之一。诗歌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握诗句的节律,处理好诗句内部的停顿,把握好诗句的感情节奏,是初步理解诗歌进而吟诵诗歌的基础,这在指导现代新诗诵读时尤为重要。古诗因语句整齐,诗句节奏相对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即使这样,如果机械地以常见节奏程式诵读,也是难以达到以读带悟来体味情感的目的的。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白”一句,以常式读为“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白”,而以情感表达需要,“已”字之后有一个语气的舒缓,诗句读为“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白”则更能把诗人因功业未成鬓先衰的感慨表露出来。朗读中我们会发现,诗句按语义节奏停顿的效果与按词语节奏停顿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单纯按词语节奏停顿的朗读看似琅琅上口,然而单调乏味无变化,而按语义节奏停顿则气韵流转,情感呈自然流动状态,这在新诗的诵读中尤为明显。
诗人作诗,诗句句式的选择也是其抒情写意的方法,舒缓处多用长句,激昂处则用短句,闲适处长短交杂变化。古诗大多受其形式拘缚,少有变化,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本为七言古体,其中却有用四言句式的地方,诵读到此处,必然要读得急促、紧凑方能显其“栗”“惊”的力量。诵读教学,教师应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的句式特点,或舒缓或急促,或沉郁或高亢,真正在诵读中进入诗人给我们创造的境界之中。
在古诗诵读指导中,常被人忽视的是诗的韵律,一则古诗尤其是格律诗的韵律烦琐,加上古今语音的变化,学生不易理解,二则终非考试内容,教来无益。其实我们知道,古人之所以给诗词规定些“平平仄仄”,就是为了诗歌能让人读来抑扬顿挫,跌宕有致。袁枚《随园诗话》有“欲作佳诗,先选好韵”的说法。柳永《雨霖铃》以入声字入韵,“切”、“歇”、“发”、“噎”、“阔”,音调下挫、语气短促、音色黯淡,真让人读来如见词人泣不成声、语不成句的情态。吴越方言保留了许多古代语音的特点,如能用好这“资源”,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的一种工具,则不仅诗歌教学会更有情味,而且学生读诗的兴趣也能激发起来。
“随风潜如夜,润物细无声”。面对中华民族古诗词宝库这一珍贵遗产,我们只有充分认识,用饱满的激情去传承和发扬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感受和体验,才能把民族文化弘扬光大。
江苏省兴化市唐刘学校(225723)
目前的中学诗词教学,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些教师仍没明确古诗词教学对人的素质培养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或受自身文学素养的限制,往往忽视诗词教学的美育功能。表现为用机械的教学方法进行单调枯燥的分析,用过于抽象的逻辑思维解剖一首首意境优美的古诗词。他们或只顾讲清诗句大意,或只顾简单交代诗人身世、写作背景,或只顾罗列诗词的艺术特色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此教法,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学生成了被动接受诗词的机器,谈何美育?谈何提高学生的素质?“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词,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江泽民语)。笔者认为,成功的诗词教学,教师应满怀诗人的激情,创设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利用他们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紧扣诗词独有的审美特质,填补空白,步入意境,进而达到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和学习祖国优美语言的目的。
一、熟悉作者、作品创作的环境,理清创作根源
“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每一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创作者的性格根源。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了作者的主观审美感受,诗歌更是主体意识的河流,或抒情,或说理,都是有感而发。作者生平、作品背景的介绍,作品产生的社会根源和作者性格根源,对学生理解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都至关重要。陶渊明的“隐”,杜甫的“迂”,李白的“飘逸”就是在作者、作品的介绍中实现的。
二、体会诗歌意象、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情感美
诗歌讲究“炼字”,有“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诗歌意象、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情感美往往体现在字斟句酌中。诗词是通过创造意象和意境来传达思想感情的。意境优美的诗词作品的感染力特别强,王维《山居秋暝》对山村景色这样描绘:“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里写了山村中的几种景象:雨后空山、月照清泉、竹间浣女、莲中渔舟。这几种景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但一经组合就表现出诗人一种独特宁静的心境,因此这几种景象在这里也是主观的,是诗人王维眼里心中的景象,是他所感受到的,是带着感情色彩的,这就构成了诗的意象。这几种意象连缀融合而创造出的诗的意境是一种宁静、幽远、平和、安宁的艺术境界。陶渊明多首诗歌序写了飞鸟,“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饮酒》),“飞鸟相与还”(《饮酒》),“云无心出岫,鸟倦飞知还”(《归去来兮辞》)。这些诗中的飞鸟形象已不再是一个具体的物象,而成为了一个意象,成为了他对自由的追求,对官场的厌倦,对自然纯真朴实含义的领悟。所以说“诗无言外之意,便同嚼蜡”(袁枚《随园诗话》),“言外之意”的产生就在于诗词中“意”的传达由创设意境来完成。诗词的结构形式美,分行排列的整齐美,阶梯式诗歌的错落美,长篇叙事诗的铺排美,某些诗歌因复沓而产生的回环美。律诗八句,句句五言或七言,而且中间两联对仗,表现为整齐美;首尾两联不讲对仗,又是错落美。平仄声,二、四、六分明,是整齐美;一、三、五不论,是错落美。每首律诗都寓变化于整齐之中,既有对比,又有调和,这就形成了多样统一美。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口,还来就菊花。”五言一句,句句成韵,颔联、颈联对仗,首联和尾联散合,错落有致,整齐统一,充分体现了诗词的结构美和韵律美。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如陆游经过长期战乱流离生活的体验,凝聚起死而不衰的深厚的爱国激情,从而写出饱含血泪和期望的《示儿》一诗。又如李白在经历了15个月的流放生活之后,重新获得了自由,怀着难以自禁的轻松喜悦心情,写下了《早发白帝城》一诗。再如李白观赏了阳光照耀下的庐山瀑布凌空飞下时的美丽图景后,胸中勃发出对祖国壮丽河山无比热爱之情,写下了《望庐山瀑布》一诗。可见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涵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
三、诗歌教学与诵读
诗以情感表达为主,学习诗歌,也应有情感,情感不仅体现在对诗歌情境的理解和贯通上,还应体现在对诗歌的诵读上。诗歌诵读,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朗读,更不能以背诵代替诵读。新课程标准中对背诵的要求是通过对诗歌的背诵,提高学生审美感知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在我国古代传统教学当中也一贯注重诗歌的涵咏、体悟、意会,我们并不难发现,诗歌的感性形式主要在于声音的组合,适当的吟诵不仅使得学生把注意力倾注在音乐效果和意义之上,而且通过节奏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会获得对诗歌深层次的理解。
诗歌脱胎于音乐,而节奏是音乐作品的基本要素,不同的音乐节奏反映着不同的音乐风格、音乐语言、音乐情感,诗歌虽已完全依附于音乐,但诗的节奏依然是其主要特点之一。诗歌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握诗句的节律,处理好诗句内部的停顿,把握好诗句的感情节奏,是初步理解诗歌进而吟诵诗歌的基础,这在指导现代新诗诵读时尤为重要。古诗因语句整齐,诗句节奏相对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即使这样,如果机械地以常见节奏程式诵读,也是难以达到以读带悟来体味情感的目的的。如“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白”一句,以常式读为“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白”,而以情感表达需要,“已”字之后有一个语气的舒缓,诗句读为“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白”则更能把诗人因功业未成鬓先衰的感慨表露出来。朗读中我们会发现,诗句按语义节奏停顿的效果与按词语节奏停顿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单纯按词语节奏停顿的朗读看似琅琅上口,然而单调乏味无变化,而按语义节奏停顿则气韵流转,情感呈自然流动状态,这在新诗的诵读中尤为明显。
诗人作诗,诗句句式的选择也是其抒情写意的方法,舒缓处多用长句,激昂处则用短句,闲适处长短交杂变化。古诗大多受其形式拘缚,少有变化,但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本为七言古体,其中却有用四言句式的地方,诵读到此处,必然要读得急促、紧凑方能显其“栗”“惊”的力量。诵读教学,教师应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的句式特点,或舒缓或急促,或沉郁或高亢,真正在诵读中进入诗人给我们创造的境界之中。
在古诗诵读指导中,常被人忽视的是诗的韵律,一则古诗尤其是格律诗的韵律烦琐,加上古今语音的变化,学生不易理解,二则终非考试内容,教来无益。其实我们知道,古人之所以给诗词规定些“平平仄仄”,就是为了诗歌能让人读来抑扬顿挫,跌宕有致。袁枚《随园诗话》有“欲作佳诗,先选好韵”的说法。柳永《雨霖铃》以入声字入韵,“切”、“歇”、“发”、“噎”、“阔”,音调下挫、语气短促、音色黯淡,真让人读来如见词人泣不成声、语不成句的情态。吴越方言保留了许多古代语音的特点,如能用好这“资源”,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诵读指导的一种工具,则不仅诗歌教学会更有情味,而且学生读诗的兴趣也能激发起来。
“随风潜如夜,润物细无声”。面对中华民族古诗词宝库这一珍贵遗产,我们只有充分认识,用饱满的激情去传承和发扬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感受和体验,才能把民族文化弘扬光大。
江苏省兴化市唐刘学校(22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