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它讽刺南宋初期统治集团把复国雪耻的大事丢到九霄云外,只图偏安江左,歌舞升平,贪图享乐;并指出,汴京当年就是这样,结果把北宋断送了。那么现在的南宋王朝也如此,将重蹈覆辙,腐败灭亡。这首七绝的典型概括性极强,语言朴素而含义深远,为人们所传诵。
仔细品味,寻根溯源,林升的这首诗似乎是点化唐朝大诗人李白的一首绝句而成。众所周知,唐玄宗李隆基晚年荒淫误国,在安史之乱贼兵攻陷长安时,他西逃蜀郡,并改名为成都府,称做“南京”,依然寻欢作乐。李白写《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第四首云:“莫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锦江,又名汶江,当地习称府河,在今四川成都一带。传说因古人织锦濯其中而得名。渭水,源出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流经长安。玉垒山,在四川汶川县,出璧玉。这首诗讥讽唐明皇把蜀地锦江当作渭水,把玉垒山当作长安,好像天旋地转,糊糊涂涂地抛弃旧都长安,竟然在“南京”成都安居乐业了。林升的《题临安邸》是否受了它的影响,“直把杭州作汴州”一句,与“锦江成渭水”、“玉垒作长安”比较,很明显有点化痕迹。
林升的这首诗又被后人化用。南宋末年郑思肖,号所南,是著名诗人兼画家,他的民族意识强烈,在宋被元灭后,他隐居苏州,据说坐卧一定向着南方,很像文天祥所谓“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扬子江》》。他画兰花不著泥土,人问其故,他说:“土地已被北人(元)挖去。”他写了首《咏制置李公芾》诗,歌颂潭州(今长沙)守将李芾在元兵围攻时,尽力抵抗,寡不敌众而城陷,他全家自杀殉国,甚是悲壮。诗云:”举家自杀尽忠臣,仰面青天哭断云。听得北人歌里唱:‘潭州城是铁州城’。”这首诗的风格与林升诗迥然大异,“潭州”成了“铁州”,以示李芾抗敌的决心,钢铁的意志,人在城在,人亡城亡,真是一位铁骨铮铮的硬汉子!这与“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南宋昏君奸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说林升是顺其情境点化李白的诗意,那么郑所南恰恰是反其义而化用林升的诗意了。
借用前人或他人的语句加以改造翻译,另创新意,在修辞学上叫做点化;而故意仿效别人的既成语句,套用现成的格式,则叫做仿拟。林升的《题临安邸》备受后人青睐,人们爱模拟此诗,以针砭时弊,讥诮邪侫,仿拟之作时有所见。明朝崇祯年间杭州大旱,人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而杭州太守刘梦谦却纵情酒色,及时行乐,不顾百姓死活。著名诗人张贷写诗讽之:“山不山来楼不楼,西湖歌舞一时休。暖风吹得死人臭,还把杭州作汴州!”斥责贪官腐败,只图享乐,草菅人命,这首仿拟诗比林升的诗意更直露更明白化了。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迁都重庆,躲到四川峨嵋山,大片国土沦陷。一些国民党要员无心抗日,却大发国难财,在“汴都”寻欢作乐。有人写仿拟诗嘲讽道:“山外青山楼外楼,嘉陵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错把渝州作石头!”“渝州”,古州名,今重庆市。“石头”,即石头城,今南京。“错把渝州作石头”,化古讽今,仿拟林升的《题临安邸》而挞伐国民党权贵苟且偷生、醉生梦死、卖国求安的丑恶行径,可谓入木三分。
新时代给仿拟诗注入了新内容、新意境。我国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同志业余爱好广泛,他也曾写过一首有趣的仿拟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成果当尽头。”以科学发展无止境的战略眼光,劝勉人们不要陶醉于一时的成功,而应当一切从零开始,生命不息,探秘不止,真正体现了当代科学巨匠的广阔胸怀和崇高诗境,堪称垂范。新时期针对干部队伍中的不正之风,诸如公款宴请,公费旅游,乃至“公请”钓鱼、跳舞等,有人作仿拟诗讽之:“山外青山楼外楼,公款歌舞几时休?香风熏得‘公仆’醉,九州处处作杭州。”古为今用,有一定的讽喻意义。
点化与仿拟,都是借用古人或他人的现成语句,改造加工。前者重在“化”,推陈出新;后者重在“仿”,模拟仿制。两者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光大,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湖南省祁东市第二中学(421600)
仔细品味,寻根溯源,林升的这首诗似乎是点化唐朝大诗人李白的一首绝句而成。众所周知,唐玄宗李隆基晚年荒淫误国,在安史之乱贼兵攻陷长安时,他西逃蜀郡,并改名为成都府,称做“南京”,依然寻欢作乐。李白写《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第四首云:“莫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锦江,又名汶江,当地习称府河,在今四川成都一带。传说因古人织锦濯其中而得名。渭水,源出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流经长安。玉垒山,在四川汶川县,出璧玉。这首诗讥讽唐明皇把蜀地锦江当作渭水,把玉垒山当作长安,好像天旋地转,糊糊涂涂地抛弃旧都长安,竟然在“南京”成都安居乐业了。林升的《题临安邸》是否受了它的影响,“直把杭州作汴州”一句,与“锦江成渭水”、“玉垒作长安”比较,很明显有点化痕迹。
林升的这首诗又被后人化用。南宋末年郑思肖,号所南,是著名诗人兼画家,他的民族意识强烈,在宋被元灭后,他隐居苏州,据说坐卧一定向着南方,很像文天祥所谓“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扬子江》》。他画兰花不著泥土,人问其故,他说:“土地已被北人(元)挖去。”他写了首《咏制置李公芾》诗,歌颂潭州(今长沙)守将李芾在元兵围攻时,尽力抵抗,寡不敌众而城陷,他全家自杀殉国,甚是悲壮。诗云:”举家自杀尽忠臣,仰面青天哭断云。听得北人歌里唱:‘潭州城是铁州城’。”这首诗的风格与林升诗迥然大异,“潭州”成了“铁州”,以示李芾抗敌的决心,钢铁的意志,人在城在,人亡城亡,真是一位铁骨铮铮的硬汉子!这与“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南宋昏君奸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说林升是顺其情境点化李白的诗意,那么郑所南恰恰是反其义而化用林升的诗意了。
借用前人或他人的语句加以改造翻译,另创新意,在修辞学上叫做点化;而故意仿效别人的既成语句,套用现成的格式,则叫做仿拟。林升的《题临安邸》备受后人青睐,人们爱模拟此诗,以针砭时弊,讥诮邪侫,仿拟之作时有所见。明朝崇祯年间杭州大旱,人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而杭州太守刘梦谦却纵情酒色,及时行乐,不顾百姓死活。著名诗人张贷写诗讽之:“山不山来楼不楼,西湖歌舞一时休。暖风吹得死人臭,还把杭州作汴州!”斥责贪官腐败,只图享乐,草菅人命,这首仿拟诗比林升的诗意更直露更明白化了。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迁都重庆,躲到四川峨嵋山,大片国土沦陷。一些国民党要员无心抗日,却大发国难财,在“汴都”寻欢作乐。有人写仿拟诗嘲讽道:“山外青山楼外楼,嘉陵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错把渝州作石头!”“渝州”,古州名,今重庆市。“石头”,即石头城,今南京。“错把渝州作石头”,化古讽今,仿拟林升的《题临安邸》而挞伐国民党权贵苟且偷生、醉生梦死、卖国求安的丑恶行径,可谓入木三分。
新时代给仿拟诗注入了新内容、新意境。我国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同志业余爱好广泛,他也曾写过一首有趣的仿拟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成果当尽头。”以科学发展无止境的战略眼光,劝勉人们不要陶醉于一时的成功,而应当一切从零开始,生命不息,探秘不止,真正体现了当代科学巨匠的广阔胸怀和崇高诗境,堪称垂范。新时期针对干部队伍中的不正之风,诸如公款宴请,公费旅游,乃至“公请”钓鱼、跳舞等,有人作仿拟诗讽之:“山外青山楼外楼,公款歌舞几时休?香风熏得‘公仆’醉,九州处处作杭州。”古为今用,有一定的讽喻意义。
点化与仿拟,都是借用古人或他人的现成语句,改造加工。前者重在“化”,推陈出新;后者重在“仿”,模拟仿制。两者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光大,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湖南省祁东市第二中学(42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