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促进深度理解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所学具体内容,巧妙创设一个学生“好奇”的学习情境,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所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一、创设问答情境,诱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只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乐意跟着我们学习。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意构建民主的氛围,用亲切的谈话方式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快乐地深入学习课文。
   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教者提出问题:“你们觉得济南的冬天气温怎么样?”多数学生都不假思索地回答:“寒冷!”教者紧接着反问学生:“真的寒冷吗?”学生感到莫名其妙,并理直气壮地回击:“我们地理书上有,济南的位置在我们北边很远,这儿的冬天已经够冷的了,济南的冬天一定比这儿冷!”教者笑着说:“我建议你们还是先读读课文,再告诉我吧!”学生感到更加好奇了,一气呵成地将课文读完,许多同学惊讶地喊了起来:“想不到竟然是‘温晴’!”见此,教者乘胜追击,接着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北方的济南温晴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温晴,那济南全城的冬天是怎样的?远看济南的山是怎样的?俯视和仰视济南的水又分别是怎样的?”从而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有重点地把课文阅读完了。
   二、創设讨论情境,诱导学生研读课文
   学生自读的时候,往往是把课文浏览一遍,尤其中等生、后进生,很少带着疑问去阅读。为了促进学生读书有“长进”,让“读书无疑”的学生“有疑”,教师要采取“教有疑”的方法,在学生自学一些内容较长、主题较深的课文前,提出一些中心句或重点词句诱发学生阅读思考,深入学习课文。
   如为了让学生自主读懂《孔乙己》,教者让学生自学文本,并将这一课的中心句用投影打给学生,并让学生注意分别加上不同符号的三个词:“同学们,小说中说:‘孔乙己是唯一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人。’请自主阅读课文,想一想‘穿着长衫’的是什么身份的人?‘站着喝酒’的是什么样地位的人?‘唯一’是何意?为什么他成了‘唯一’的人呢?”真是“牵一‘句’而动‘全文’”,学生为了弄清这一句话中被标注符号的三个词所蕴含着的问题,把小说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然后又围绕三个词反复地读,在课本上作注,和前后左右的同学进行交流,最终一个个脸上露出了微笑……同学们把这三个词的问题弄清了,小说的基本内容也就理解了。
   三、创设想象情境,诱导学生领悟课文主旨
   学生由于好奇心强,因此也极富想象力。在我们初中的语文课文中,有些地方看似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矛盾。我们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巧妙抓住这些看似矛盾之处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这样不仅能填补作者在文字间留下的空白,而且能深入领悟课文的主旨。
   如在学习《天上的街市》一课时,教者先以交流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回忆夏天夜晚仰望天空所看到的美丽景象,顺势让他们说说,由夏夜的群星灿烂都联想到了什么。有学生说,“想到了‘星罗棋布’这个成语”;有同学说,“由北斗星座想到了“马蹄”,想到了“天马在天空奔驰”;还有许多同学说,“由天上的‘银河’想到了每年的七月初七,牛郎织女在银河鹊桥上相会的故事”。然后教者就势一收,激发学生带着刚才的想象去对比阅读郭沫若先生的《天上的街市》。对比阅读中,大家对诗中的联想产生了共鸣,但对“牛郎织女可以在银河自由往来”感到有悖传说。见此,教者又趁势用投影打出“背景资料”,学生恍然大悟——噢,原来作者借此来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光明的追求这一情感啊!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于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阅读、鉴赏、感悟文本的兴趣,引发学生的讨论交流,从而能促进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
其他文献
度过了漫漫的长冬,调皮的春姑娘按捺不住快乐的心情,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我们身边。   春姑娘来到了草地上,她拿起画笔,将一抹绿色染在了小草上。小草顿时换上了美丽的绿装,它们在微风中频频点头,好像在向春姑娘點头致谢呢!春姑娘来到了花园里。她用湿润的嘴唇轻轻地吻着花朵。花儿像是听到了召唤,慢慢绽开了笑脸,在微风中与春姑娘一起翩翩起舞,就连美丽的柳妹妹也被感染了,她伸出温柔的手臂,牵起春姑娘的手,跳起了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高中语文教师也应当在原来的教学模式上不断改进,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还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结合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实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一、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发学生写作的趣味性   例如:以“我的梦想”为题的演讲稿作文指导课为例。首先,我们先播放几段关于励志的电影片段,和学生讲一些伟人特有的成长经历和一些简单有
期刊
史金霞老師在《不拘一格教语文》中提出了“纵深多维,重构文本”的方法。面对任何一个文本,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该站在无时空的坐标轴上,致力于探求它的内涵与外延,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调动可以调动的一切因素,纵深挖掘,多维勾连,比照裁汰,最终确定自己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所要采用的方法与所使用的素材。   一、给学生自主的学习空间   小组合作学习下的课堂要立足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塑造学生
期刊
一、写作教学现状   我们写作指导的现状是:正在使用的统编教材,虽然每个单元后都有写作要求,网络上也不乏写作的教学案例,但老师们的写作教学似乎还停留在指出同学们的写作问题,然后再读读优秀作文的阶段。抑或是,即使老师们明确指出同学们写作中的问题,不加以训练,同学对如何修改自己的习作也无从下手。   二、基于问题解决的写作教学指导   (一)什么是基于问题解决的写作教学指导   统编版七年级下
期刊
生态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理念,有独特的价值。它正在改变传统的课堂,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包括语文教学。本文拟对生态课堂与语文写作教学的融合进行探讨。   一、写作教学的困境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通过调查、课堂观察以及与学生谈心交流,发现学生写作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阅读量不大,积累不够;二是课堂教学理念落后;三是写作兴趣不高。   二、将生态课堂理念融入写作教学的理
期刊
语文作为语言的交通工具,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阅读教学要从低年级开始抓好。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小学,是一个学生形象思维最活跃,也是最容易培养的时期。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抓住这一契机,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想象呢?下面就小学生应重点培养的想象力来谈谈阅读的意义。   一、构设情境想象法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的情感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
期刊
树形思维属于开放性思维中的一种,此种思维不言而喻,就是使思维按照一棵树的形状进行四处发散,从而增强思维的活跃程度。此种思维在写作上运用甚广,尤其是在拓展写作思维和选择素材上面效果十分明显。借助信息技术能使树形思维在构图、运用方面更具体、更形象。下面就具体探究树形思维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操作与意义。   一、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树形思维   此种思维首先要有一个起点,并以此作为树根,然后不断扩展
期刊
他们  上海一考生  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亦(抑)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在山野的风
期刊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沙扬娜拉!  徐志摩的这首《沙扬娜拉》,向为人们称道。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梦家将这首问世并不太久的小诗收入《新月诗选》时,它已被公认为是新月诗中最精短也最脍炙人口的佳作,而后人更是将其推为新诗当中一篇“艺术上最完美、最纯净”(王富仁《现代作家新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
期刊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诗歌的天空中,海子的出现,像一颗流星粲然划过天际,给活着的人们留下无法言喻的美丽的忧伤。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26日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15岁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分配至中国敢法大学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海子在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他第一次用“海了”这个笔名发表的诗歌是《亚洲铜》代表作品有抒情短诗《亚洲钢》《以梦为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