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杜甫不仅是忠君爱国、忧国忧民的“诗圣”,也是一个有着浓厚家庭观念的普通人。他借诗歌书写自己对家人的拳拳深情,寄托对乱世中亲人的关爱和牵挂,以及对自己无法给予孩子安定生活的内疚之情。儿女诗,更向世人展示了他作为一个父亲,对子女深情的关怀和谆谆教导。
关键词:杜甫;儿女诗;情感内涵
一直以来,杜甫的形象,都是心系百姓,忧国忧民,而他的其它身份总是被忽略,对此,袁枚在《随园诗话》言:“人但知杜少陵每饭不忘君,而不知其于友朋、弟妹、夫妻、儿女间,又何在不一往情深耶?”[1]因此,这里主要对杜甫儿女诗进行研究,探讨其情感内涵,发掘杜甫作为父亲的形象。
杜甫三十岁时,“筑室首阳之下”(《祭远祖当阳君文》),可推断大约这一年,杜甫才与弘农杨氏女结婚(據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编《杜甫年谱》),且从杜诗涉及儿女的诗篇内容看,杜甫至少有六个孩子,其中多次提到的长子宗文和次子宗武。儿女诗,简要来讲,就是以“儿女”为题材或以表达“舐犊情深”为主旨的诗。杜甫的儿女诗,诚挚平易,显示了诗人人性中最本真的一面,树立了他“儿女情长”的慈父形象。儿女诗以夔州为界,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杜甫所作《忆幼子》、《遣兴》和《得家书》等诗时,根据仇注所言:“此时宗武五岁矣。”[2]这时,孩子尚且年幼,诗人又羁旅在外,与妻儿久隔绝,更多的透漏出对子女的怜爱之情,尤其是对儿子的赞赏和期许之辞,杜甫为两个儿子起名方式,也可看出诗人对二子是寄予厚望的。后期,杜甫写《元日示宗武》、《又示宗武》时,宗武15岁,应专注于学习。杜甫作为一个父亲,望子成龙心切,同时与儿子相处的时间也相对较多,对儿子多以耳提面命的口吻,以诗教导儿子,希望儿子能学习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饱读诗书,“熟精文选理”(《宗武生日》),最终功成名就,“列之以公侯伯子男”(《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
1 夔州前期儿女诗:怜爱与内疚之情
安史之乱起,杜甫携家逃亡,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妻儿常寄居异地。天宝十四载十一月,杜甫所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他第一次在诗中提及儿女,归途中目睹战乱给百姓所带来的伤害,更以沉痛的笔调记述“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初至家中便遭遇丧子之痛,诗人沉痛至极却又满怀愧疚,但诗人不忘百姓,更有伤己忧人之思。至德二载(757年)春,杜甫深陷贼中,遥忆幼子(小名骥子),作《遣兴》把对幼子的思念注入笔端,“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王嗣奭《杜臆》认为“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是“语宽心急”,“爱隔情深”(《述怀》),是愁苦中的一丝慰藉。诗人时刻牵挂着远在家中的儿女,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久得家书,才有“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得家书》)的欣慰之辞。《羌村三首》的久别重逢之喜,与战乱所带来的心理伤痛,流淌于细腻的笔端,“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家人乍见而骇,邻人遥望而怜,道出情事逼真”,父子久隔,爱子对自己多了些许陌生感和畏惧,可见诗人内心的酸楚和愧疚之情。“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诗人心思细腻又时刻心系儿女,传神地写出幼子由畏惧到依恋的情状。阖家团圆本是喜,而在战乱的时代,生命的保全成了偶然,妻儿的乍惊后喜以及诸种情状曲折的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影子。诗人在家亦是“晚岁迫偷生,还家少乐趣”(《羌村三首》),这固然与诗人心怀黎民百姓有着极大关联,因此由自家子女的艰难生活念及天下万家,也可能与诗人心中对子女的愧疚和为生计奔波不无关系。
至德二载(757年)九月,杜甫作《北征》一诗,此诗详细描写了娇儿幼女贫苦至极的生活:“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缀才过膝。”多年来,子女与自己住在破败的茅屋之中,“妻子衣百结”,而儿女因自己的陌生而背面啼哭,让作为父亲的诗人心酸不已。《彭衙行》则是诗人一度追忆天宝十五载避贼夜行,携家趁食之事:“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在对子女颠簸劳累,受苦饥饿的描述中,是一位慈父的无奈与痛苦的身心煎熬。痴女“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运用赋的手法描写出小女孩爱美的天性,父亲满怀爱怜地将幼女顽皮娇憨呈现于读者面前。“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是有子万世足,即使是儿女的一时调皮的举动,作为父亲的诗人,也不忍责怪呵斥,其中隐含有诗人对不能陪伴子女的深深内疚之情和对子女深沉的爱意。杜甫儿女诗中“怜”、“娇”等词的频繁出现,最能见出杜甫对儿女们的深切关注和无限怜爱之情。
2 夔州期间儿女诗:期望之情和谆谆教诲
干元二年(公元759年)之后,杜甫携家漂泊西南,晚年定居成都,生活相对安定,能多与妻儿相聚,也写下了更多有关儿女的诗篇。“子不教,父之过”,学习要提上了日程。杜诗中很少提及女儿,这可能与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思想有关,但仍关心女儿女红等生活技能的培养,“女长裁褐稳,儿大卷书匀”。(《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杜甫长子名为“宗文”,一般而言,人们对于长子都寄予厚望,但长子“失学从愚子,无家任老身。”(《不离西阁》二首)且由于家贫和居无定所,耽误了孩子的教育,所以只能把希望寄托于资质颇佳的次子宗武,对其反复训导,委之以“诗是吾家事”家学的重任。仇兆鳌认为杜甫对长子宗文有些不负责任,对待两个儿子有所偏颇,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虽然长子宗文较为愚懒,“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但诗人从不放过教导宗文的机会,在《催宗文树鸡栅》中,通在劳动中锻炼宗文的能力,借机教诲宗文孝悌之义和仁义思想。杜甫催促宗文去课督奴仆们树鸡栅织鸡笼,并仔细嘱咐道:“我宽蝼蚁遭,彼免狐貉厄。应宜各长幼,自此均勍敌。”杜甫通过树鸡栅这样琐碎的生活小事来教诲宗文要有仁爱之心,知晓长幼有序。王嗣奭批评杜甫津津乐道此类琐事,是“迂腐”“可笑”至极的:“(此诗)处分极细,不免迂腐,盖成大事者不宜小察;而钟、谭一味称之,可笑。”[3]这是未能体察杜甫教子之时的良苦用心,诗人善于因时利导,深入浅出地解释儒家的仁义观念。
宗武天资聪颖,深得诗人心意。因此,杜甫在诗中更多的提到宗武,还写诗专门督促宗武的学习,重视宗武的文化教育。在宗武幼时便“呼婢取酒壶,续儿诵文选”,诗人勉励宗武诵读诗书,在宗武生日时,也不忘告诫:“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告知宗武真正的“孝”,是继承家学,考取功名,成就事业。《元日示宗武》:“汝啼吾手战,吾笑汝身长”,《杜臆》说:“啼手战,见子孝。笑身长,见慈父”[3],幼子宗武已十五岁,幼子可教的喜悦,与诗人年老多病,白首无成的悲哀相交织,诗人把自己的稷契之志全都寄托在了幼子的身上。诗人在《又示宗武》深情回忆宗武幼时:“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欣慰于宗武幼时便知道学诗。“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杜甫希望宗武能“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法先贤之孝行文学”,最终步入仕途,子承父业。
曾经能撑起一片天空的父亲总会慢慢老去,杜甫写及儿女的诗篇中,也表达了自己对子女的依赖之情,“使我书立烦儿孙”(《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近呈苏涣侍御》)、“次第寻书札,呼儿检赠诗”(《哭李长侍峄二首》)。由于生活的困窘和居无定所,杜甫始终对儿女充满怜爱之情和愧疚之心,对儿子,尤其是幼子宗武更是寄予厚望。
参考文献:
[1] [清]袁枚着.随园诗话》[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2] [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 王嗣奭.杜臆(卷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 陈小波.怜子如何不丈夫——论杜甫儿女诗的情感内涵.甘肃社会科学[J].2011,03.
[5] 曾小艳.浅议杜甫儿女诗.科教文汇(上旬刊)[J].2007,08
关键词:杜甫;儿女诗;情感内涵
一直以来,杜甫的形象,都是心系百姓,忧国忧民,而他的其它身份总是被忽略,对此,袁枚在《随园诗话》言:“人但知杜少陵每饭不忘君,而不知其于友朋、弟妹、夫妻、儿女间,又何在不一往情深耶?”[1]因此,这里主要对杜甫儿女诗进行研究,探讨其情感内涵,发掘杜甫作为父亲的形象。
杜甫三十岁时,“筑室首阳之下”(《祭远祖当阳君文》),可推断大约这一年,杜甫才与弘农杨氏女结婚(據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编《杜甫年谱》),且从杜诗涉及儿女的诗篇内容看,杜甫至少有六个孩子,其中多次提到的长子宗文和次子宗武。儿女诗,简要来讲,就是以“儿女”为题材或以表达“舐犊情深”为主旨的诗。杜甫的儿女诗,诚挚平易,显示了诗人人性中最本真的一面,树立了他“儿女情长”的慈父形象。儿女诗以夔州为界,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杜甫所作《忆幼子》、《遣兴》和《得家书》等诗时,根据仇注所言:“此时宗武五岁矣。”[2]这时,孩子尚且年幼,诗人又羁旅在外,与妻儿久隔绝,更多的透漏出对子女的怜爱之情,尤其是对儿子的赞赏和期许之辞,杜甫为两个儿子起名方式,也可看出诗人对二子是寄予厚望的。后期,杜甫写《元日示宗武》、《又示宗武》时,宗武15岁,应专注于学习。杜甫作为一个父亲,望子成龙心切,同时与儿子相处的时间也相对较多,对儿子多以耳提面命的口吻,以诗教导儿子,希望儿子能学习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饱读诗书,“熟精文选理”(《宗武生日》),最终功成名就,“列之以公侯伯子男”(《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
1 夔州前期儿女诗:怜爱与内疚之情
安史之乱起,杜甫携家逃亡,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妻儿常寄居异地。天宝十四载十一月,杜甫所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他第一次在诗中提及儿女,归途中目睹战乱给百姓所带来的伤害,更以沉痛的笔调记述“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初至家中便遭遇丧子之痛,诗人沉痛至极却又满怀愧疚,但诗人不忘百姓,更有伤己忧人之思。至德二载(757年)春,杜甫深陷贼中,遥忆幼子(小名骥子),作《遣兴》把对幼子的思念注入笔端,“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王嗣奭《杜臆》认为“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是“语宽心急”,“爱隔情深”(《述怀》),是愁苦中的一丝慰藉。诗人时刻牵挂着远在家中的儿女,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久得家书,才有“熊儿幸无恙,骥子最怜渠”(《得家书》)的欣慰之辞。《羌村三首》的久别重逢之喜,与战乱所带来的心理伤痛,流淌于细腻的笔端,“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家人乍见而骇,邻人遥望而怜,道出情事逼真”,父子久隔,爱子对自己多了些许陌生感和畏惧,可见诗人内心的酸楚和愧疚之情。“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诗人心思细腻又时刻心系儿女,传神地写出幼子由畏惧到依恋的情状。阖家团圆本是喜,而在战乱的时代,生命的保全成了偶然,妻儿的乍惊后喜以及诸种情状曲折的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影子。诗人在家亦是“晚岁迫偷生,还家少乐趣”(《羌村三首》),这固然与诗人心怀黎民百姓有着极大关联,因此由自家子女的艰难生活念及天下万家,也可能与诗人心中对子女的愧疚和为生计奔波不无关系。
至德二载(757年)九月,杜甫作《北征》一诗,此诗详细描写了娇儿幼女贫苦至极的生活:“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缀才过膝。”多年来,子女与自己住在破败的茅屋之中,“妻子衣百结”,而儿女因自己的陌生而背面啼哭,让作为父亲的诗人心酸不已。《彭衙行》则是诗人一度追忆天宝十五载避贼夜行,携家趁食之事:“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在对子女颠簸劳累,受苦饥饿的描述中,是一位慈父的无奈与痛苦的身心煎熬。痴女“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运用赋的手法描写出小女孩爱美的天性,父亲满怀爱怜地将幼女顽皮娇憨呈现于读者面前。“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是有子万世足,即使是儿女的一时调皮的举动,作为父亲的诗人,也不忍责怪呵斥,其中隐含有诗人对不能陪伴子女的深深内疚之情和对子女深沉的爱意。杜甫儿女诗中“怜”、“娇”等词的频繁出现,最能见出杜甫对儿女们的深切关注和无限怜爱之情。
2 夔州期间儿女诗:期望之情和谆谆教诲
干元二年(公元759年)之后,杜甫携家漂泊西南,晚年定居成都,生活相对安定,能多与妻儿相聚,也写下了更多有关儿女的诗篇。“子不教,父之过”,学习要提上了日程。杜诗中很少提及女儿,这可能与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思想有关,但仍关心女儿女红等生活技能的培养,“女长裁褐稳,儿大卷书匀”。(《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杜甫长子名为“宗文”,一般而言,人们对于长子都寄予厚望,但长子“失学从愚子,无家任老身。”(《不离西阁》二首)且由于家贫和居无定所,耽误了孩子的教育,所以只能把希望寄托于资质颇佳的次子宗武,对其反复训导,委之以“诗是吾家事”家学的重任。仇兆鳌认为杜甫对长子宗文有些不负责任,对待两个儿子有所偏颇,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虽然长子宗文较为愚懒,“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但诗人从不放过教导宗文的机会,在《催宗文树鸡栅》中,通在劳动中锻炼宗文的能力,借机教诲宗文孝悌之义和仁义思想。杜甫催促宗文去课督奴仆们树鸡栅织鸡笼,并仔细嘱咐道:“我宽蝼蚁遭,彼免狐貉厄。应宜各长幼,自此均勍敌。”杜甫通过树鸡栅这样琐碎的生活小事来教诲宗文要有仁爱之心,知晓长幼有序。王嗣奭批评杜甫津津乐道此类琐事,是“迂腐”“可笑”至极的:“(此诗)处分极细,不免迂腐,盖成大事者不宜小察;而钟、谭一味称之,可笑。”[3]这是未能体察杜甫教子之时的良苦用心,诗人善于因时利导,深入浅出地解释儒家的仁义观念。
宗武天资聪颖,深得诗人心意。因此,杜甫在诗中更多的提到宗武,还写诗专门督促宗武的学习,重视宗武的文化教育。在宗武幼时便“呼婢取酒壶,续儿诵文选”,诗人勉励宗武诵读诗书,在宗武生日时,也不忘告诫:“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告知宗武真正的“孝”,是继承家学,考取功名,成就事业。《元日示宗武》:“汝啼吾手战,吾笑汝身长”,《杜臆》说:“啼手战,见子孝。笑身长,见慈父”[3],幼子宗武已十五岁,幼子可教的喜悦,与诗人年老多病,白首无成的悲哀相交织,诗人把自己的稷契之志全都寄托在了幼子的身上。诗人在《又示宗武》深情回忆宗武幼时:“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欣慰于宗武幼时便知道学诗。“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杜甫希望宗武能“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法先贤之孝行文学”,最终步入仕途,子承父业。
曾经能撑起一片天空的父亲总会慢慢老去,杜甫写及儿女的诗篇中,也表达了自己对子女的依赖之情,“使我书立烦儿孙”(《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近呈苏涣侍御》)、“次第寻书札,呼儿检赠诗”(《哭李长侍峄二首》)。由于生活的困窘和居无定所,杜甫始终对儿女充满怜爱之情和愧疚之心,对儿子,尤其是幼子宗武更是寄予厚望。
参考文献:
[1] [清]袁枚着.随园诗话》[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2] [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 王嗣奭.杜臆(卷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 陈小波.怜子如何不丈夫——论杜甫儿女诗的情感内涵.甘肃社会科学[J].2011,03.
[5] 曾小艳.浅议杜甫儿女诗.科教文汇(上旬刊)[J].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