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是整个数学教学的基础。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与“接地气”的意义及原则进行详细的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与“接地气”的策略,以便更加高效地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生活化;接地气
“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改内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势在必行。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与“接地气”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与“接地气”的意义
1.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积极地将“生活化”内容融入数学教学工作中,能够使学生发现蕴含在数学知识中的生活元素。学生在联想与思考中,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重要性[1]。在教学中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内容相关联,既深化了教学内容,又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晦涩难懂,很多概念小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如果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学生就能够生动直观地理解数学中的概念,引导学生换个角度重新看待知识,提升了数学教学的效率。
2.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让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帮助学生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相对应,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在喜闻乐见的实际生活问题中发现蕴含在问题背后的数学知识。学生能够在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更多数学内容,提升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与“接地气”的要求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将教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将其转化成便于学生理解的形式[2]。其次,学以致用,引导学生通过不断探究在基本知识内容之上发现更多新知识。最后,重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秉承着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的生活积累,为学生掌握知识提供最大捷径,在教学内容付诸实践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实践。
三、小學数学教学“生活化”与“接地气”的策略
1.设置生活化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
积极地利用创设生活情境这一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亲切、轻松的学习环境,并将教学内容积极地融入其中,以便于学生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解。例如,在学习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时钟”时,教师可以积极地创设一个生活表演情境。在带领学生基本掌握“整时”和“半时”的同时,积极地进行情境创设。教师可以随机挑选两名学生上台表演,教师将时钟拨动到不同时间,引导学生表演出不同时间该做的事情。当教师将时钟拨动到11:30时,学生便表演出“吃饭”的动作,当教师将时钟拨动到7:00时,学生便表演出“起床”的动作。通过这种简单的表演,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夯实关于“认识时钟”的相关知识,而且调动了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一片欢笑中掌握了教学内容。
2.发掘教材生活化资源,提升教学效率
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数学知识生活化的内容日渐增多,教师可以积极地在生活中发掘生活化资源,并且加以有效地利用,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掌握教学知识。例如,在学习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混合运算”时,教师便可以导入如下情境:“同学们一起去公园玩耍,5张成人票的价格是35元,一张儿童票的价格是4元,你们能帮他们算一算一张成人票比一张儿童票贵多少钱吗?”由于这个情境比较生活化,所以学生通过思考很快就能明确了思路。通过35÷5=7算出了成人票的单价,随后用7-4=3得出了一张成人票比儿童票贵的价钱。积极的教学资源导入,切实地使学生体会到蕴含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且通过自身的思考使学生掌握了如何运用教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了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3.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关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原则之一,便是将数学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中去,引导学生不断创新,发现新知识。教师可以积极地将教学中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相关联,并且通过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蕴含在实际背后的丰富数学内容[3]。例如,在学习小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多边形”时,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窗户、门等学生身边的事物来引导学生“请问学校的窗户是什么形状呢?”学生异口同声说“长方形。”“可以说一下这个窗户有几条边,几个角吗,相互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通过学生的观察,学生说出“窗户有四条边,四个角,两组对边相等且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学生能够通过长方形的特点掌握“窗户”的特点,通过了解图形形状,掌握了实际中事物的特点,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与“接地气”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师应该积极地遵循“生活化”数学教学原则,设置高效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地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资源,将教材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用切实有效的“生活化”教学,使晦涩的教学内容更加“接地气”,便于学生理解,促进教学工作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玺.生活化教学:接地气的课堂[J].新课程(综合版),2014(9):47.
[2]姜丽娟.植根生活,让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紧接地气[J].数学教学通讯,2016(28):51-52.
[3]许世洁.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新课程,2015(1):10-11.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生活化;接地气
“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改内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势在必行。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与“接地气”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与“接地气”的意义
1.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积极地将“生活化”内容融入数学教学工作中,能够使学生发现蕴含在数学知识中的生活元素。学生在联想与思考中,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重要性[1]。在教学中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内容相关联,既深化了教学内容,又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晦涩难懂,很多概念小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如果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学生就能够生动直观地理解数学中的概念,引导学生换个角度重新看待知识,提升了数学教学的效率。
2.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让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帮助学生将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相对应,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在喜闻乐见的实际生活问题中发现蕴含在问题背后的数学知识。学生能够在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更多数学内容,提升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与“接地气”的要求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将教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将其转化成便于学生理解的形式[2]。其次,学以致用,引导学生通过不断探究在基本知识内容之上发现更多新知识。最后,重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秉承着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的生活积累,为学生掌握知识提供最大捷径,在教学内容付诸实践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实践。
三、小學数学教学“生活化”与“接地气”的策略
1.设置生活化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
积极地利用创设生活情境这一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亲切、轻松的学习环境,并将教学内容积极地融入其中,以便于学生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解。例如,在学习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时钟”时,教师可以积极地创设一个生活表演情境。在带领学生基本掌握“整时”和“半时”的同时,积极地进行情境创设。教师可以随机挑选两名学生上台表演,教师将时钟拨动到不同时间,引导学生表演出不同时间该做的事情。当教师将时钟拨动到11:30时,学生便表演出“吃饭”的动作,当教师将时钟拨动到7:00时,学生便表演出“起床”的动作。通过这种简单的表演,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夯实关于“认识时钟”的相关知识,而且调动了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一片欢笑中掌握了教学内容。
2.发掘教材生活化资源,提升教学效率
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数学知识生活化的内容日渐增多,教师可以积极地在生活中发掘生活化资源,并且加以有效地利用,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掌握教学知识。例如,在学习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混合运算”时,教师便可以导入如下情境:“同学们一起去公园玩耍,5张成人票的价格是35元,一张儿童票的价格是4元,你们能帮他们算一算一张成人票比一张儿童票贵多少钱吗?”由于这个情境比较生活化,所以学生通过思考很快就能明确了思路。通过35÷5=7算出了成人票的单价,随后用7-4=3得出了一张成人票比儿童票贵的价钱。积极的教学资源导入,切实地使学生体会到蕴含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且通过自身的思考使学生掌握了如何运用教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促进了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3.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关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原则之一,便是将数学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中去,引导学生不断创新,发现新知识。教师可以积极地将教学中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相关联,并且通过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蕴含在实际背后的丰富数学内容[3]。例如,在学习小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多边形”时,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窗户、门等学生身边的事物来引导学生“请问学校的窗户是什么形状呢?”学生异口同声说“长方形。”“可以说一下这个窗户有几条边,几个角吗,相互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通过学生的观察,学生说出“窗户有四条边,四个角,两组对边相等且平行,四个角都是直角。”学生能够通过长方形的特点掌握“窗户”的特点,通过了解图形形状,掌握了实际中事物的特点,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与“接地气”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师应该积极地遵循“生活化”数学教学原则,设置高效的生活化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地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资源,将教材内容与生活相联系,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用切实有效的“生活化”教学,使晦涩的教学内容更加“接地气”,便于学生理解,促进教学工作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玺.生活化教学:接地气的课堂[J].新课程(综合版),2014(9):47.
[2]姜丽娟.植根生活,让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紧接地气[J].数学教学通讯,2016(28):51-52.
[3]许世洁.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新课程,2015(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