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生动的导入中提高音乐学习的兴趣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a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个生动有趣的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在培养青少年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一些相应对策。
  【关键词】生动的导入;音乐学习;兴趣
  生动的导入在小学音乐教育课堂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个生动有趣的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在培养青少年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在音乐课上应该怎么利用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在唱歌教学中,一首新歌能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导入是其关键。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从而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去。恰当的导入,也会给课堂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就是直接告诉学生本节所要学习的课题以及内容,并将教学目标完整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这种手段的好处是简洁易懂,在很短时间内引起学生的注意。这种手段低年级最好少用或者是控制用。比如有一课叫《劳动歌》,是表演唱,首先必须学会歌曲,牢记歌词,才能进行表演。所以一开始就告诉他们,谁先学好歌曲,记好歌词,谁就先来做表演。不用费多少力,就能让他们很卖力地学唱歌曲。
  二、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就是将本节课的课题编程一个小故事进行导入,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教会应该抓住这个特点。故事可以教师讲,也可以学生自己讲。每个孩子都很喜欢故事。有些故事,就是你讲上八遍、十遍,他们还是愿意听。不过,现在的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自己讲,因为他们的故事量绝不比老师少,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自信。比如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一课中,这是一首既可以独唱也可以齐唱或合唱的叙事性儿童歌曲。歌曲表达了新深灰农村的夜景,明月当空,孩子们围坐在丰收的谷堆旁边,倾听妈妈讲故事。从故事中,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三、游戏导入法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一些难懂的知识,往往可以借助课前的简单游戏解决。游戏是最好的解决方法。有涉及音高的课,可选择几个高低明显的同学进行认人游戏;强弱的对比,可通过拍身上不同部位进行感受;音的长短的课,可通过听音辨乐器的游戏进行。
  四、设问导入法
  设问导入法是一种老师与学生直接对话的导入方法。这时大脑特别兴奋,于是就会积极思考,千方百计地去探索其中的奥秘。教师在导入时,根据教学内容,可设置一些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的问题。如在欣赏《浏阳河》一课中,我让学生先欣赏一段音乐作品,提问这首音乐作品的主奏乐器是什么,乐器一共分为几个部分。看谁耳朵最厉害,谁的脑袋最聪明。这时学生会带着问题来欣赏乐曲作品,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更加认真,更加仔细。
  五、温故导入法
  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这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和巩固。在教学中我自己设计一些活动课。如在六年级下册的《咿唷嘞啦》这一课题,这时一首刚过民间歌舞曲,刚果国家的主要乐器就是鼓,而且这首歌曲是多声部的节奏歌曲,所以在上课前的导入,我们以复习上一节的《敲起我的小木鼓》歌曲为复习导入,引出鼓在本节课的重要性。
  六、情景导入法
  情境导入需要有情有景的导入。制造一种气氛,使学生一开始上课就受到一种特定气氛的影响,而不知不觉随着这种感觉去思考、学习。如《海娃的歌》,这是一首表现海边的小朋友赶海时的情景。老师可以抓住“海”这个课题,首先介绍海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提问什么是赶海?为什么歌词里边有赶海的小朋友。通过有海洋的景,和小朋友对赶海的兴趣以及对小海娃的情,导入本节课的课题。
  七、背景导入法
  背景导入法是以本节课的课题背景为导入。例如,《花季雨季》这是一首同名电影的主题曲。歌词通俗,旋律流畅,唱出了学生展现青春光彩的美好愿望。这节课就可以以电影《花季雨季》中的电影片段为背景,讲述以深圳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为背景,揭示了一条生活哲理;要想做生活的主人、强者,首先必须懂得如何生活,如何把握自己。
  八、幻景导入法
  幻景导入法一般用于有幻想,带有神秘色彩的歌曲。如《清津浦船歌》是一首朝鲜东北部咸镜北岛地区的民歌。第一段的节奏悠长,蕴涵着渔船摇摆的韵律,曲调明快跳跃,具有歌咏的特点,描绘了清津浦港碧波荡漾渔船乘风破浪出海捕鱼的情景。教师在教授前欣赏部分,可以引导学生比起眼睛,幻想在海面上荡漾的小船,小船上渔民在劳作打鱼的情景。也可以幻想黄昏时分,渔民了赶海打鱼的热闹场景。如果可以,教师也可以用钢琴模仿海浪的声音,让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帮助学生进入幻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九、比较导入法
  俗话说,有比较才会有鉴别。通过歌与歌、曲与曲之间的比较也是一种导入新歌的好方法。课堂上,我们可以这样对学生说:“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一首进行曲体裁的歌曲,这类歌曲一般在行进时演唱演奏。如果我们的歌曲全是一种体裁,一种风格,一种形式,那好像世界上只有一种颜色,觉得单调吗?因此,我们的歌曲有多种体裁,请同学们听后加以比较,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这种比较导入法很简洁,两句话就可以把前后联系起来。如:二拍子与三拍子、中国民歌与外国民歌等等,通过比较来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和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课前生动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学习新歌前的导入过程中,一定要慎重考虑,选择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国家经济的发展靠科技,科技的进步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所以说教育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比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育人的首要任务,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也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过简要介绍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以达到在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渗透德育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数学;德育;渗透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的教育
期刊
【摘 要】视频是一种没有结构的数据流,是集图像、声音和文本为一体的综合性媒体信息。正是由于视频结构的复杂性和难描述性,单一的特征或模型很难得到较好的查询效果。多模态信息融合的方法针对视频的图像、声音、文本等多模态信息分别进行查询,并通过有效融合得到优于任何单一检索模块的查询结果。  【关键词】视频检索;信息融合;视频检索;运动目标;监控视频  一、引言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视频图像中运动目标检测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科学创设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和学习兴趣的文化情境,以文化理念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望,把数学教学与多媒体信息技术有效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广泛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优势进行探索型教学活动,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教学氛
期刊
【摘 要】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要内容,在高考和各种数学竞赛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高考中数列题一般占有百分之十的比重,其中选择或填空题的难度控制在中等;而可能会安排的1道解答型大题,多为中等偏上的题目,综合性较强,它们是高考数学中的热点与难点。为了复习时突破这一难点,本文将结合新课标教材及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题趋向,针对数列在高考数学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做知识结构分析及题型分类总结。  【关键词】高中;数学
期刊
【摘 要】中学生解答数学题目经常出现一种现象就是拿到题目不知道怎么去解答,找不到突破口,在老师进行讲解的时候,会顿时恍然大悟,发现原来题目这么简单,这就是学生没有找到解题的方法,本文首先阐述数学方法的特点,再介绍几种中学经常出现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中学数学;解题;数学方法  一、数学方法的特点  1.数学方法一般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可以在数学题目中只保留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2.数学方法在逻辑上
期刊
【摘 要】新课改极力要求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挖掘离不开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并取得了一定长效,在此赘述成文以期抛砖引玉,与各位同仁共勉。  【关键词】教学方法;高中美术;兴趣;乐知  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教师课前可谓精心备课、设计教案,上课程序可谓严谨。可是
期刊
【摘 要】“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高中的美术训练也是从素描开始的。在我校高中开设的素描课程是石膏几何体,这样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容易的去理解物体,去锻炼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也让学生有个从易到难的心理准备。其实,素描基础教学最主要的也是最根本的是解决造型和结构问题,假如这个问题能够掌握和解决好,在后来的学习中我们就不会有大的难题了。所以,我们在美术专业基础教学中,一定要遵守教育教学的规律,
期刊
【摘 要】在物理教学课程中选择趣味教学方式以刺激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从而更好地适应并体现初中物理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本文主要是关于在初中物理课程教育中如何正确使用趣味教学,促使初中生能更好地学习物理。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趣味教学法  一、趣味学习法之诗词趣味教学法  诗词语言简洁优美,运用于物理教学过程中其独特的魅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例如,讲解关于《运动的世界》这一章的时候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逐步变革着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适时适度使用信息技术,对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必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巧运;信息技术;优;课堂教学;生命的活力  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
期刊
【摘 要】面对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挑战,传统的应试教育必然向素质教育转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面向素质教育,以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任务。本文立足对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中的应用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素质;创新;中小学  一、 信息技术对于素质教育的意义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