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 作为富阳的历史文化古镇,龙门镇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族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目前国内三国吴大帝孙权后裔最大的集聚地,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值得探索与保护。然而曾经,龙门镇也面临许多危旧古建筑房屋没有得到及时修缮等问题。近几年,龙门镇是如何保护古镇历史文化遗迹的?
汪军飞:自2005年古镇一期工程启动以来,龙门古镇的保护开发工作已历经十载,得到了富阳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先后实施了古建筑修缮、基础设施完善、文化挖掘、非遗保护等综治工程,完好地保存着江南山乡古镇的格局与风貌,留存着明、清、民国多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古厅堂60多座,古民居300多栋,龙门古镇的整体格局与古建筑肌理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护。在龙门古镇保护开发的十周年历程中,体现了三大特点。
首先是高起点编制古镇保护规划。经过多次研究整合,修编完成《龙门镇城镇总体规划》与龙门镇土地利用规划中期修编,实现多规融合,明确了龙门全域发展的方向。其次是早起步、大投资进行古镇保护开发。最后一个特点,修缮与收购同步进行古建筑保护利用。近年来,龙门镇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相继修缮维护务本堂等古厅堂、庆禧桥等十余处区域以及数十处困难群众危旧房,修缮面积达2.15万平方米,同时印制古镇文物宣传图册,设置旅游沿线温馨提示,强化古镇居民、游客文保意识。在此基础上,按照“沿溪沿路、整体成片”的原则开展古建筑收购工作,进一步明晰房屋产权,便于招商利用。
在古建筑修缮收购过程中,对于有保护价值的,按照“世遗之父”阮仪三教授提出的保护的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和修缮的原材料、原工艺、原式样、原结构、原环境等“四性五原则”标准进行保护修缮;对于没有保护价值的、与古镇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开展集中整治、拆除,腾出空间,进行景观绿化、休闲设施兴建和旅游服务配套;对于位于主要节点上、一时无法收购的古建筑,按照政府补助80%、户主承担20%的比例,邀请专业古建筑设计单位进行修缮设计,统一实施修缮。
记者:近几年,老城的有机更新已成为国内外城市发展共同的课题。龙门镇如何实现现代与历史的融合,探索出一条适合龙门发展的古镇复兴之路?
汪军飞:龙门古镇的保护开发工作虽然起步较早,但与其它江南古镇相比,仍显力度不够。当前龙门古镇仍然处于第一代古镇发展模式上,即古镇旅游产品以观光介绍为主,缺乏互动交流和深层次体验,处于游客旅途停留站的尴尬境地。2014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立足特色建镇,将古镇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相融合,做深做透文化旅游文章,力争实现古镇发展模式由第一代向第三代转变。委托上海景域集团,编制古镇旅游二次提升规划。按照阮仪三教授“让老房子延年益寿,焕发生机”的观点,重点做好古建筑招商利用。在项目选择上,侧重突出古镇文化特色,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利用修缮完成的诚德堂、余荫堂、孝友堂等,投资建设龙门两岸交流馆、孙晓梅故居等文化内涵提升项目;利用修缮完成丰受堂,引入富春墨庄项目,开展“文创+文化体验”的文化旅游;利用景区保忠堂,引入“互联网+非遗”项目,建设龙门非遗产业园,销售旅游纪念品与农副产品,实现线上与线下结合。
近年来古镇发展经验表明,传统说教灌输式的古镇旅游模式,已吸引不了青年群体。为此,我们在进行古镇二次提升规划时,重点植入现代元素,体现动静结合、雅俗共赏,打造休闲慢节奏时尚小镇。在静态项目上,我们在古镇入口龙门驿区块,将该区块闲置十年之久的国有资产进行整体出租,打造具有民国风情的高端精品酒店;在砚池东侧,收购并拆除原有的17间猪圈等附房与违章建筑1500多平方米,盘活地块引进浙江联众民宿项目,打造三国文化主题高端民宿。动态项目上,由锦绣富春集团投资建设龙门山漂流项目,于今年7月成功开漂迎客,投资达1.8亿元的龙门十八瀑、瑶坞休闲养生基地也已完成土地修编和项目设计;仁通生态园项目改造提升,兴建山地自行车基地等。
今年,我们抓住江、浙两省江南水乡古镇“抱团”申遗的契机,主动和上级文物部门对接,积极主动做好申遗基础工作。在省市文物局指导下,委托杭州市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制了《龙门古镇江南水乡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报告》,并于9月底听取了省市文物部门与相关专家的意见,形成文稿,提交中国遗产文化研究院。申遗一旦成功,将为龙门古镇的长远发展创造有利局面。
记者:用废旧厂房开设“东吴牛锅营”特色餐厅,打响“掏牛锅”美食品牌,这样的特色旅游品牌确实也增加了龙门古镇“魅力指数”,吸引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
汪军飞:确实,我们打造了不少特色项目。还有水磨房酒吧项目,位于游客中心旁,原是一处纯观赏式景点,后经过政府的宣传引导和招商,本地村民发现了商机,将此处成功改建成酒吧,填补了龙门夜游项目的空白。水磨房外部以石头构建,内部以木结构装修,整体营造古典氛围,与龙门古镇环境相协调。开业后,每日顾客往来络绎不绝。又如富春古墨项目,采用传统制墨工艺,所生产的古墨融书画、养生保健等功能于一体,并运用互联网进行网上销售。整个墨庄既是书画爱好者的交流基地,也是中医养生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开业以来生意火爆,为古镇增添了大量人气。现富春墨庄项目正在申报省级非遗。
记者:今年9月,龙门镇与古村之友、云咖啡公司签订了“龙门古村之友创客空间”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合力搭建古村保护与活化的对接交流平台、返乡古村创客孵化器,联手打造全国古村镇创客空间样板。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汪军飞:关于这个协议,我们政府也是经过了多方面的考虑。面对如此大体量的古建筑群,一方面政府有重大保护压力,在招商上,单靠本级政府的力量,也显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古建筑修缮后如不使用,不仅非常可惜,房屋也会因无人居住使用造成重复修缮,增添经济负担。而在龙门打造古村镇创客空间,不仅可以给古镇增添人气,也可以使古建筑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因此,我镇经过多方接洽,反复论证,最终与古村之友、云咖啡公司等古村保护与活化利用的专业精英单位和团体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古村之友”是全国最大的古村落志愿者网络,是一个以古村保护与活化为使命的非营利公益型社会组织。由全国三十个省、近一百个县市共计数万的古村落保护与活化志愿者构成,具有古村古镇保护方面的专业经验和人际网络。云咖啡则汇聚了文化创意方面的精英团队。正是基于资源要素考虑,龙门镇政府与古村之友组织、云咖啡三方按“政、社、企”的合作模式建立以古村保护与活化为主题的创客空间,通过三方资源整合联手打造全国古村镇创客空间样板,成为古村镇创客的聚集地和发源地。初步确定由龙门镇政府提供一定面积符合众创空间项目运营条件的场地,古村之友负责众创空间的整体对外推广,古村保护活化资源的整合,承担创业团队的招募、甄选,导师团队资源整合等工作,云咖啡负责众创空间的日常维护与运营及相关创业服务,进行项目推广、项目路演、项目招聘、投资者对接、活动沙龙、媒体宣传等。
记者:互联网时代,从城市到乡镇,“互联网+”创新非常重要。龙门镇利用景区保忠堂引入“互联网+非遗”项目、建设龙门非遗产业园,销售旅游纪念品与农副产品、实现线上与线下结合等创新举措便是创新的第一步。书记能否介绍一下这些项目的发展现状?未来,为打造更顺应时代潮流的龙门古镇,是否有一些新的“互联网+”计划?
汪军飞:龙门非遗园是大学生创业项目。该项目利用景区保忠堂,开发设计龙门特色手工艺品,进行线下体验与销售。同时,利用互联网,将龙门特色农副产品纳入平台,进行网上销售,实现线上与线下结合,大大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扩大了古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增加了农民收入。自今年以来,网上销售额已突破2000万,非遗园负责人也在省内外工艺品大赛中屡创佳绩,并接受了《中国妇女》杂志的专访,代表富阳参与由阿里巴巴集团举办的世界妇女大会等,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总的来说,龙门古镇的发展方向是既保留古文化底蕴,又富有时代气息,使游客在古镇旅游体验中既能放松身心、休闲度假,又能走近历史、读懂中国。
汪军飞:自2005年古镇一期工程启动以来,龙门古镇的保护开发工作已历经十载,得到了富阳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先后实施了古建筑修缮、基础设施完善、文化挖掘、非遗保护等综治工程,完好地保存着江南山乡古镇的格局与风貌,留存着明、清、民国多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古厅堂60多座,古民居300多栋,龙门古镇的整体格局与古建筑肌理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护。在龙门古镇保护开发的十周年历程中,体现了三大特点。
首先是高起点编制古镇保护规划。经过多次研究整合,修编完成《龙门镇城镇总体规划》与龙门镇土地利用规划中期修编,实现多规融合,明确了龙门全域发展的方向。其次是早起步、大投资进行古镇保护开发。最后一个特点,修缮与收购同步进行古建筑保护利用。近年来,龙门镇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相继修缮维护务本堂等古厅堂、庆禧桥等十余处区域以及数十处困难群众危旧房,修缮面积达2.15万平方米,同时印制古镇文物宣传图册,设置旅游沿线温馨提示,强化古镇居民、游客文保意识。在此基础上,按照“沿溪沿路、整体成片”的原则开展古建筑收购工作,进一步明晰房屋产权,便于招商利用。
在古建筑修缮收购过程中,对于有保护价值的,按照“世遗之父”阮仪三教授提出的保护的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和可持续性和修缮的原材料、原工艺、原式样、原结构、原环境等“四性五原则”标准进行保护修缮;对于没有保护价值的、与古镇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开展集中整治、拆除,腾出空间,进行景观绿化、休闲设施兴建和旅游服务配套;对于位于主要节点上、一时无法收购的古建筑,按照政府补助80%、户主承担20%的比例,邀请专业古建筑设计单位进行修缮设计,统一实施修缮。
记者:近几年,老城的有机更新已成为国内外城市发展共同的课题。龙门镇如何实现现代与历史的融合,探索出一条适合龙门发展的古镇复兴之路?
汪军飞:龙门古镇的保护开发工作虽然起步较早,但与其它江南古镇相比,仍显力度不够。当前龙门古镇仍然处于第一代古镇发展模式上,即古镇旅游产品以观光介绍为主,缺乏互动交流和深层次体验,处于游客旅途停留站的尴尬境地。2014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立足特色建镇,将古镇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相融合,做深做透文化旅游文章,力争实现古镇发展模式由第一代向第三代转变。委托上海景域集团,编制古镇旅游二次提升规划。按照阮仪三教授“让老房子延年益寿,焕发生机”的观点,重点做好古建筑招商利用。在项目选择上,侧重突出古镇文化特色,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利用修缮完成的诚德堂、余荫堂、孝友堂等,投资建设龙门两岸交流馆、孙晓梅故居等文化内涵提升项目;利用修缮完成丰受堂,引入富春墨庄项目,开展“文创+文化体验”的文化旅游;利用景区保忠堂,引入“互联网+非遗”项目,建设龙门非遗产业园,销售旅游纪念品与农副产品,实现线上与线下结合。
近年来古镇发展经验表明,传统说教灌输式的古镇旅游模式,已吸引不了青年群体。为此,我们在进行古镇二次提升规划时,重点植入现代元素,体现动静结合、雅俗共赏,打造休闲慢节奏时尚小镇。在静态项目上,我们在古镇入口龙门驿区块,将该区块闲置十年之久的国有资产进行整体出租,打造具有民国风情的高端精品酒店;在砚池东侧,收购并拆除原有的17间猪圈等附房与违章建筑1500多平方米,盘活地块引进浙江联众民宿项目,打造三国文化主题高端民宿。动态项目上,由锦绣富春集团投资建设龙门山漂流项目,于今年7月成功开漂迎客,投资达1.8亿元的龙门十八瀑、瑶坞休闲养生基地也已完成土地修编和项目设计;仁通生态园项目改造提升,兴建山地自行车基地等。
今年,我们抓住江、浙两省江南水乡古镇“抱团”申遗的契机,主动和上级文物部门对接,积极主动做好申遗基础工作。在省市文物局指导下,委托杭州市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编制了《龙门古镇江南水乡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报告》,并于9月底听取了省市文物部门与相关专家的意见,形成文稿,提交中国遗产文化研究院。申遗一旦成功,将为龙门古镇的长远发展创造有利局面。
记者:用废旧厂房开设“东吴牛锅营”特色餐厅,打响“掏牛锅”美食品牌,这样的特色旅游品牌确实也增加了龙门古镇“魅力指数”,吸引大批慕名而来的游客。
汪军飞:确实,我们打造了不少特色项目。还有水磨房酒吧项目,位于游客中心旁,原是一处纯观赏式景点,后经过政府的宣传引导和招商,本地村民发现了商机,将此处成功改建成酒吧,填补了龙门夜游项目的空白。水磨房外部以石头构建,内部以木结构装修,整体营造古典氛围,与龙门古镇环境相协调。开业后,每日顾客往来络绎不绝。又如富春古墨项目,采用传统制墨工艺,所生产的古墨融书画、养生保健等功能于一体,并运用互联网进行网上销售。整个墨庄既是书画爱好者的交流基地,也是中医养生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开业以来生意火爆,为古镇增添了大量人气。现富春墨庄项目正在申报省级非遗。
记者:今年9月,龙门镇与古村之友、云咖啡公司签订了“龙门古村之友创客空间”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合力搭建古村保护与活化的对接交流平台、返乡古村创客孵化器,联手打造全国古村镇创客空间样板。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汪军飞:关于这个协议,我们政府也是经过了多方面的考虑。面对如此大体量的古建筑群,一方面政府有重大保护压力,在招商上,单靠本级政府的力量,也显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古建筑修缮后如不使用,不仅非常可惜,房屋也会因无人居住使用造成重复修缮,增添经济负担。而在龙门打造古村镇创客空间,不仅可以给古镇增添人气,也可以使古建筑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因此,我镇经过多方接洽,反复论证,最终与古村之友、云咖啡公司等古村保护与活化利用的专业精英单位和团体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古村之友”是全国最大的古村落志愿者网络,是一个以古村保护与活化为使命的非营利公益型社会组织。由全国三十个省、近一百个县市共计数万的古村落保护与活化志愿者构成,具有古村古镇保护方面的专业经验和人际网络。云咖啡则汇聚了文化创意方面的精英团队。正是基于资源要素考虑,龙门镇政府与古村之友组织、云咖啡三方按“政、社、企”的合作模式建立以古村保护与活化为主题的创客空间,通过三方资源整合联手打造全国古村镇创客空间样板,成为古村镇创客的聚集地和发源地。初步确定由龙门镇政府提供一定面积符合众创空间项目运营条件的场地,古村之友负责众创空间的整体对外推广,古村保护活化资源的整合,承担创业团队的招募、甄选,导师团队资源整合等工作,云咖啡负责众创空间的日常维护与运营及相关创业服务,进行项目推广、项目路演、项目招聘、投资者对接、活动沙龙、媒体宣传等。
记者:互联网时代,从城市到乡镇,“互联网+”创新非常重要。龙门镇利用景区保忠堂引入“互联网+非遗”项目、建设龙门非遗产业园,销售旅游纪念品与农副产品、实现线上与线下结合等创新举措便是创新的第一步。书记能否介绍一下这些项目的发展现状?未来,为打造更顺应时代潮流的龙门古镇,是否有一些新的“互联网+”计划?
汪军飞:龙门非遗园是大学生创业项目。该项目利用景区保忠堂,开发设计龙门特色手工艺品,进行线下体验与销售。同时,利用互联网,将龙门特色农副产品纳入平台,进行网上销售,实现线上与线下结合,大大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扩大了古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增加了农民收入。自今年以来,网上销售额已突破2000万,非遗园负责人也在省内外工艺品大赛中屡创佳绩,并接受了《中国妇女》杂志的专访,代表富阳参与由阿里巴巴集团举办的世界妇女大会等,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总的来说,龙门古镇的发展方向是既保留古文化底蕴,又富有时代气息,使游客在古镇旅游体验中既能放松身心、休闲度假,又能走近历史、读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