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景,促进自主学习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选择内容编成自学问题,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里去学习,培养开动脑筋、独立思考、创新思维以及提高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1. 引导发现,激活思维
  发现事物的“新联系”是创造思维的最本质特征。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稍加点拨,让他们主动求索,把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结合起来,纳入已有的认知体系,寻找出某些联系、规律,从而产生新的组合,形成自己的概念,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例如,讲“电解原理的应用”一节,教师上课时打出三种装置图的幻灯片让学生观看:①铁钉和碳棒用导线连接放人盛有NaCl溶液的烧杯里;②铁钉连接正极碳棒连接负极放人盛有NaCl溶液的烧杯里;③铁钉连接负极碳棒连接正极放人盛有NaCl溶液的烧杯里。先让学生判断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并说出根据。同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①要用哪一种装置进行实验?可能有什么现象产生?②两极产物各是什么?写出电极反应。③若不知电极和电源的连接方式,怎样确定电源的正负极?
  由于发现问题后 ,引起学生的好奇、怀疑、困惑和矛盾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心理 ,创设了探究问题的情境 ,促使学生精力集中地听讲、阅读资料、讨论、实验构思与设计、提出某种假想(可能性 ), 作出某种(操作上、现象上、结论上的)预言。在教学中教师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假设问题,如:溶液中的OH-是哪来的?观察两极,注意阴极和阳极产生的气体哪个快些?活泼的铁为什么没被氧化?然后对假设问题进行实验检验。
  按③装置在 U形管中进行电解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几分钟后铁钉端溶液变红(滴入酚酞),两极都有气体产生,阴极产生气体比阳极快些,石墨电极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来检验假设,形成师生共同探究的气氛。师生对问题展开讨论后再设问:若把铁和碳反接进行电解情况怎样?此时按装置②进行演示实验,学生思维活跃记忆深刻,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了思维品质。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学生的学完全在能逐渐自求得之”。这样的教学,不但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而且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他们的成功欲。
  2. 鼓励争辩,唤醒意识
  创造心理学认为,学生间对不同见解的争辩是创造力发展的催化剂。课堂上,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有差异是必然的。有差异,就可能有争辩;有争辩,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大大增强,个体潜能就能尽情发挥。有个性才有创新,课堂上经常鼓励学生发问争辩,可凸现学生个性,唤醒个体创造的潜在意识。
  例如讲《化学键》一节时,学生疑点多,NaCl和HCl为什么形成不同类型的化学键;碳原子最外层有四个电子形成四个共价键,氮原子最外层有五个电子应形成五个共价键,而实际形成三个,如NH3。如此种种问题有待讨论。教学中先把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逐一写在黑板上,而后让大家展开自由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氢元素、钠元素都在 IA族,NaCl、HCl理应形成同一类型的化学键;有的认为,氢元素、钠元素虽然都在 IA族,但钠原子失电子能力强,与氯化合时失电子而使电子脱离钠核的吸引,不能形成共用电子对,而氢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钠原子弱,氢与氯化合时不失电子而形成共用电子。两种意见针锋相对,谁都说服不了谁。为了把争辩引向深入,教师可“火上浇油”,要求持两种意见的同学结合已学知识并从课本中找依据,看谁理由充分……通过争辩,最后大家一致认识到离子键和共价键的主要区别在于成键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共价键形成多少个,争论之后发现:VIIA 族元素形成一个,VIA族元素形成二个,VA族元素形成三个,IVA族元素形成四个。
  争论的目的在于归纳知识,找出规律,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争论能使学生在紧张而又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进行学习,使思维意识在一定的教学范围内发散、交合,能使学生深化理解。教学中,教师可就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质疑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长此以往,创新意识必然萌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然提高。
  责任编辑潘孟良
其他文献
现代化学教学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与学,也要重视知识生成的过程体验与方法的生成及运用。在化学学习中发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强化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达到举一反三、融类旁通的效果,形成科学方法和化学科学探究方法模式,就能事半功倍地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上几种实验探究模式的形成过程,涉及到的内容都是初中化学中的核心知识。既是探究的载体,又为探究
目的了解甘肃省县(区)级医疗机构2005-2010年卫生技术人员流动状况。分析其变动趋势。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县(区)级医院新进与离职卫生技术人员为研究对象,结合既往调查
大学教室标语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对它的研究仍颇为肤浅。大学教室标语有着很深厚的文化渊源,类别多样,内容丰富,文化功能比较强大,但目前的大学教室标语存在着
随着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展并应用院内临床合理用药信息支持系统,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医务工作者的合理用药意识,切实提高了合理用药的水平,但是在
科学的本质在于建立证据,并运用证据发展和修正科学解释。基于证据观模型的研究表明,学生虽然经历了完整的探究过程,却不一定能内化科学的思维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证据观念。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