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丰富视唱练耳教学,跟上时代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满足学生们与实际作品拉近距离的愿望。科研课题《视唱练耳课程中的多元素音色听辨训练》(成果教材《实际音乐作品音色听觉训练》)把数字化视唱练耳与实际音乐作品相结合在我院进行尝试。这样的上课形式可以打破传统以钢琴音色为主的训练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了学生对于实际音乐作品的吸收,紧跟多元化音乐发展的脉搏,尤其对于他们自己的专业,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多元素音色;多媒体;音乐作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传统的以钢琴为主要训练手段的课堂越来越限制学生的音乐听觉发展,传统模式教学与当代音乐发展相脱节,这就要求我们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一、成果的基本情况
我们完成的院重点科研课题《视唱练耳课程中的多元素音色听辨训练》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满足我们想要学生与实际作品拉近距离的愿望。本课题研究是数字化视唱练耳与实际音乐作品相结合在我院的一种尝试,这样的上课形式可以打破传统以钢琴音色为主的训练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了学生对于实际音乐作品的吸收,紧跟多元化音乐发展的脉搏,尤其对于他们自己的专业,有很大的帮助。
为体现本课题成果,我们编著了《实际音乐作品音色听觉训练》教材,并配有光盘。这是一套专业化的音色听觉训练体系和一部专门性、针对性的练耳教材。教材内容汇集了不同元素的听觉材料,包括各种乐器、各个时期、各种风格、各个地域的听辨。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西洋乐器音色听辨、民族乐器音色听辨。具体包括:弦乐、铜管、木管乐器的不同类型作品和民族吹奏乐器、弓弦乐器和弹拨乐器的不同类型作品。附有每首作品及作曲家讲解,并且区分难易程度,可有选择的进行训练,书后有答案,可进行学习成果自测。可以服务于音乐专业教学中的音色听辨训练。
专业性、应用性强是本成果的特点。多元素音色听辨训练体系服务于提升学生音色听辨这一关键性基础技能的教学实践,把听辩、演奏等多媒体技术融合于课堂教学,让学生可以直观、立体的熟悉不同音色并与实际作品进行关联,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听辨能力、专业水平和分析、演绎、创作作品的能力。
在教学体系和教材中建立易于掌握、便于应用的自学系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听辨练习,为学生的自学提供辅助材料和检测标准,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二、单一元素(钢琴)音色听觉训练的弊端
(一)律制听觉的局限性
钢琴是根据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十二平均律是把一个八度分成频率比相等的十二个半音的律制”,是使律制简化的一种律制。目前,国际上使用和影响最多的不单单是这一种律制,还有比之复杂的五度相生律、纯律。这三种律制之间,“除了八度相同之外,其余各音几乎都有出入”[1]。对于专业学习音乐的人来说,是要求能听出这种出入的。
而采用钢琴来教学虽然可以培养出学生的这种分辨能力,但是会导致学生习惯于钢琴音色的律制,无法接受其他律制的存在,认为那些音是“不准”的,不能提高听觉的能力,反倒使听觉“狭隘”受限。
(二)钢琴音色的单一性
“音色(musical quality)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物体发出的声音,除了一个基音外,还有许多不同频率(震动的幅度)的泛音伴随。”[2]各种乐器材质构造不同,谐音数量和强度发生各种变化。有的乐器的音谐音少,有的谐音多;有的乐器音内的某些谐音比较明显,有的比较微弱。音内谐音之间的差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音色。
“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声音强度的情况下,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乐器或人发出的。”[3]就好比每一个人即使说相同的话也有不同的音色,因此可以根据其音色辨别出是不同的人。如果我们继续用单一元素音色训练就好比只训练听一个人的声音,接触不到其他人的声音,只能分辨出这一个人,对其他人一概不知。学生就缺少了分辨各种音色的能力。而且在教学当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同样的一条旋律,如果是钢琴音色听起来游刃有余,但换一种音色,学生听起来就会费劲许多。
还有在学习中国音乐的时候,也会因为没有进行过专门的训练而体会不到其中的精髓。因为中国乐器依照材料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有膜振动、板振动、气柱振动、弦振动,在律制方面有三分损益律、纯律、十二平均律等,律学内容包括弦律、管律、钟律和琴律。这些内容要在视唱练耳课堂当中进行培养,掌握这些不同的音色,这样学生们才有驾驭中国音乐的能力。
(三)与当代音乐发展脱节
当代音乐复杂而丰富,作品风格各异,单纯仅以钢琴作为教具无法让学生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作品,无法在课堂上学习听辨和模唱各类乐器演奏的作品。只接触钢琴音色及作品,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兴趣。
(四)影响音乐价值观的形成
音乐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音乐事物(包括音乐人、音乐事件、音乐作品、音乐观点)内容、构成要素、特征、以及意义和作用等的总体认识和评价。音乐价值观是一个人对音乐带给人们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人们对音乐存在的意识反映,是人用于区别音乐悦耳程度、创作方法、主题思想等典型性特征的心理倾向体系。一个人最初是以愿望、兴趣、爱好、情绪、情感等心态去感知音乐,作为主体的人,又通过头脑中已形成的价值认识来评价该项活动是否有价值,是否应该追求,是趋向还是躲避。
如果仅仅用钢琴音色进行训练,缺少对其他音色的认知,没有对其他音色的判断与选择,学生的音乐价值观就会制约其演奏与创作行为。
三、成果的优势
(一)与时俱进,满足学生日益发展的音乐文化需求
在以钢琴为辅助教具的视唱练耳课堂中,学生们局限于单一音色的训练,听音、视唱伴奏都是由钢琴来完成,而多元素音色的听觉训练可以拓宽学生听觉范围,适应各类音乐音色,跟上音乐时代发展。 (二)丰富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本课题的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音色的听辨,而是针对实际音乐作品当中所出现的音色进行训练,在训练音色的同时,使学生间接的掌握了不同的音乐作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累了更多的音乐素材,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获得音乐的情感体验。
(三)感受音乐,培养学生音乐的能力
学生对各种音色有了宏观的了解,并且能听辨出不同音色,为其演唱、演奏、合奏、协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曲家为作品选择不同的音色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了解掌握其意义,能提高音乐欣赏和创作的能力。
(四)音色多声部训练,发展音乐音色立体性的音乐感知
不同的音色可以使得各个声部从整体作品中剥离出来,进行训练,然后再回归到整体作品中去,感知作品的整体效果,提高对音乐的想象力。使学生掌握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敏锐地感知音色、音量、力度、织体等方面取得的平衡与对比,可以直观、立体的熟悉不同音色并与实际作品进行关联,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听觉能力。
(五)音乐价值观的形成与逐步提高
个人音乐价值观有一个形成过程 ,是随着音乐知识的增长和音乐欣赏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随着对多元音色的训练,以往的音乐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的音乐价值观的更新,提高了自身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六)授课方法多样,增强学生注意力
本成果改变教学工具和方法单一的状况,由老师播放多媒体设备,实行“一人一机”教学模式,依据学生的能力,提示讲解作品及各种乐器音色的特点,把视听、演奏等多种方法融合于课堂教学。教师课堂教学可选择提问式、填空式、选择式等,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增强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四、成果的意义
成果的应用能使学生整体素质普遍提高,演唱、演奏专业的学生对音乐整体把握增强;作曲专业的学生对乐器音色有了更深的体会,对于配器方面的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研究与实践本课题对于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缪天瑞.律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第3版).
[2]来自互动百科.
[3]来自互动百科.
作者简介:王欣,副教授,现供职于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程诺婷,讲师,现供职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李颖,副教授,现供职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
【关键词】多元素音色;多媒体;音乐作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传统的以钢琴为主要训练手段的课堂越来越限制学生的音乐听觉发展,传统模式教学与当代音乐发展相脱节,这就要求我们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一、成果的基本情况
我们完成的院重点科研课题《视唱练耳课程中的多元素音色听辨训练》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满足我们想要学生与实际作品拉近距离的愿望。本课题研究是数字化视唱练耳与实际音乐作品相结合在我院的一种尝试,这样的上课形式可以打破传统以钢琴音色为主的训练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了学生对于实际音乐作品的吸收,紧跟多元化音乐发展的脉搏,尤其对于他们自己的专业,有很大的帮助。
为体现本课题成果,我们编著了《实际音乐作品音色听觉训练》教材,并配有光盘。这是一套专业化的音色听觉训练体系和一部专门性、针对性的练耳教材。教材内容汇集了不同元素的听觉材料,包括各种乐器、各个时期、各种风格、各个地域的听辨。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西洋乐器音色听辨、民族乐器音色听辨。具体包括:弦乐、铜管、木管乐器的不同类型作品和民族吹奏乐器、弓弦乐器和弹拨乐器的不同类型作品。附有每首作品及作曲家讲解,并且区分难易程度,可有选择的进行训练,书后有答案,可进行学习成果自测。可以服务于音乐专业教学中的音色听辨训练。
专业性、应用性强是本成果的特点。多元素音色听辨训练体系服务于提升学生音色听辨这一关键性基础技能的教学实践,把听辩、演奏等多媒体技术融合于课堂教学,让学生可以直观、立体的熟悉不同音色并与实际作品进行关联,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听辨能力、专业水平和分析、演绎、创作作品的能力。
在教学体系和教材中建立易于掌握、便于应用的自学系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听辨练习,为学生的自学提供辅助材料和检测标准,从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二、单一元素(钢琴)音色听觉训练的弊端
(一)律制听觉的局限性
钢琴是根据十二平均律来定音的,“十二平均律是把一个八度分成频率比相等的十二个半音的律制”,是使律制简化的一种律制。目前,国际上使用和影响最多的不单单是这一种律制,还有比之复杂的五度相生律、纯律。这三种律制之间,“除了八度相同之外,其余各音几乎都有出入”[1]。对于专业学习音乐的人来说,是要求能听出这种出入的。
而采用钢琴来教学虽然可以培养出学生的这种分辨能力,但是会导致学生习惯于钢琴音色的律制,无法接受其他律制的存在,认为那些音是“不准”的,不能提高听觉的能力,反倒使听觉“狭隘”受限。
(二)钢琴音色的单一性
“音色(musical quality)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物体发出的声音,除了一个基音外,还有许多不同频率(震动的幅度)的泛音伴随。”[2]各种乐器材质构造不同,谐音数量和强度发生各种变化。有的乐器的音谐音少,有的谐音多;有的乐器音内的某些谐音比较明显,有的比较微弱。音内谐音之间的差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音色。
“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声音强度的情况下,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乐器或人发出的。”[3]就好比每一个人即使说相同的话也有不同的音色,因此可以根据其音色辨别出是不同的人。如果我们继续用单一元素音色训练就好比只训练听一个人的声音,接触不到其他人的声音,只能分辨出这一个人,对其他人一概不知。学生就缺少了分辨各种音色的能力。而且在教学当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同样的一条旋律,如果是钢琴音色听起来游刃有余,但换一种音色,学生听起来就会费劲许多。
还有在学习中国音乐的时候,也会因为没有进行过专门的训练而体会不到其中的精髓。因为中国乐器依照材料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有膜振动、板振动、气柱振动、弦振动,在律制方面有三分损益律、纯律、十二平均律等,律学内容包括弦律、管律、钟律和琴律。这些内容要在视唱练耳课堂当中进行培养,掌握这些不同的音色,这样学生们才有驾驭中国音乐的能力。
(三)与当代音乐发展脱节
当代音乐复杂而丰富,作品风格各异,单纯仅以钢琴作为教具无法让学生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作品,无法在课堂上学习听辨和模唱各类乐器演奏的作品。只接触钢琴音色及作品,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兴趣。
(四)影响音乐价值观的形成
音乐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音乐事物(包括音乐人、音乐事件、音乐作品、音乐观点)内容、构成要素、特征、以及意义和作用等的总体认识和评价。音乐价值观是一个人对音乐带给人们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人们对音乐存在的意识反映,是人用于区别音乐悦耳程度、创作方法、主题思想等典型性特征的心理倾向体系。一个人最初是以愿望、兴趣、爱好、情绪、情感等心态去感知音乐,作为主体的人,又通过头脑中已形成的价值认识来评价该项活动是否有价值,是否应该追求,是趋向还是躲避。
如果仅仅用钢琴音色进行训练,缺少对其他音色的认知,没有对其他音色的判断与选择,学生的音乐价值观就会制约其演奏与创作行为。
三、成果的优势
(一)与时俱进,满足学生日益发展的音乐文化需求
在以钢琴为辅助教具的视唱练耳课堂中,学生们局限于单一音色的训练,听音、视唱伴奏都是由钢琴来完成,而多元素音色的听觉训练可以拓宽学生听觉范围,适应各类音乐音色,跟上音乐时代发展。 (二)丰富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本课题的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音色的听辨,而是针对实际音乐作品当中所出现的音色进行训练,在训练音色的同时,使学生间接的掌握了不同的音乐作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累了更多的音乐素材,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获得音乐的情感体验。
(三)感受音乐,培养学生音乐的能力
学生对各种音色有了宏观的了解,并且能听辨出不同音色,为其演唱、演奏、合奏、协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曲家为作品选择不同的音色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了解掌握其意义,能提高音乐欣赏和创作的能力。
(四)音色多声部训练,发展音乐音色立体性的音乐感知
不同的音色可以使得各个声部从整体作品中剥离出来,进行训练,然后再回归到整体作品中去,感知作品的整体效果,提高对音乐的想象力。使学生掌握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敏锐地感知音色、音量、力度、织体等方面取得的平衡与对比,可以直观、立体的熟悉不同音色并与实际作品进行关联,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听觉能力。
(五)音乐价值观的形成与逐步提高
个人音乐价值观有一个形成过程 ,是随着音乐知识的增长和音乐欣赏的积累而逐步确立起来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定势。随着对多元音色的训练,以往的音乐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的音乐价值观的更新,提高了自身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六)授课方法多样,增强学生注意力
本成果改变教学工具和方法单一的状况,由老师播放多媒体设备,实行“一人一机”教学模式,依据学生的能力,提示讲解作品及各种乐器音色的特点,把视听、演奏等多种方法融合于课堂教学。教师课堂教学可选择提问式、填空式、选择式等,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增强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四、成果的意义
成果的应用能使学生整体素质普遍提高,演唱、演奏专业的学生对音乐整体把握增强;作曲专业的学生对乐器音色有了更深的体会,对于配器方面的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研究与实践本课题对于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缪天瑞.律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第3版).
[2]来自互动百科.
[3]来自互动百科.
作者简介:王欣,副教授,现供职于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程诺婷,讲师,现供职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李颖,副教授,现供职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