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高校中贫困生问题一直是大家广为关注的,贫困带来的心理困扰已成为制约部分在校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分析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压力及来源,有针对性的提出引导贫困生健康发展的:略:加大对贫困生的教育资助力度;增强贫困生的自立自强的能力;通过各种方式的教育手段等,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困扰 引导策略
伴随着我国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收费呈现上升态势,这虽然没有降低老百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但却使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人数急剧增多。据“中国扶贫基金会”统计,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比例占20%,特困生占8%[1]。如本校尚属经济发达地区高校,贫困生经济状况同样令人注目。仅2008年新生报到期间,通过绿色通道入学就为780人,占新生总人数的9.4%,特困生比例高出全国平均水平,需要助学贷款上学的比率为9.8%,需依靠勤工助学自主解决生活费用的学生比例为12.4%。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1]。据本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2007年针对不同年级、专业大学生群体的压力源调查发现,经济困难为继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之后排在第五位的压力源,且对低年级学生的困扰程度显著高于高年级[2],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信心、大学生活安全感的建立与适应等都造成了客观影响,是高校学生工作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根据现实状况建立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模式。
一、贫困大学生的窘境与困扰
1、对大学生活的迷茫与不确定感
有调查发现大学新生贫困生生源比例中,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占68.4%,来自小城镇的占25.4%,来自大城市的占6.2%,生源地的比较分析中,贫困生更多来自农村和偏远地区(P<0.01)[3]。肩负着改变自己命运和改善未来家庭生活的使命,在激烈竞争中一路过关斩将昂首挺进大学校门,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和家庭贫困构成的内心冲突,当踏入大学校园那一刻紧张焦虑情绪和生存疑虑已经伴随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自我大学生活的追求,与周围同学生活水平或能力的差异,求学给家庭带来的负担和自身生存危机无时无刻不在干扰着生活的每个细节,当压力超出自身能力承受范围,迷茫与生活失控感容易引发的情绪、行为和自我意识的多重困扰,由此带来贫困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失衡,将严重制约自我成长和他们大学生活的生存质量。
2、高校环境适应不良的压力感
进入高校以后,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人际交往模式发生了许多变化,贫困生在饱受经济压力的同时,还要承付重新适应环境的任务,诸多的心理不适应逐渐凸显。一些学生以往在当地学校出类拔萃,但到了大学,渐渐失去优势,面临学业和能力的重新定位。经济上的窘迫原本期望学业的优势来弥补其心理上的失衡,但当学业优势地位暂时不能呈现时,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将受到严峻挑战,加之对高校的城市环境的陌生,以及地域间人文、风俗、观念的差异,容易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的正相关,从而使个体陷入到一种无动力状态,个体的高自我提高定向与自我阻碍定向的冲突带来的压力感,对贫困生的自我发展无疑构成了最大障碍。
3、人际交往与情感的压抑感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做为同龄人,有着共同的个性特征,他们都乐群向上、富有才华、坦白直率、自强自立、对前途充满幻想和追求[3]。但贫困大学生由于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在大学首先要满足生存下来的需要,兼职与勤工助学是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比起其它同学在寻求爱和归属的过程中承载了更多的责任和压力,一方面基本的生活需求要占用部分时间,有时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自由参加集体活动、学生工作和校园文化生活,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发展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生活条件的窘迫和行为上的限制也容易导致个体在人际相处中不能较多的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支持与情感互动,甚至带来孤独与无助感,或深或浅的产生了自我封闭与自卑心理,在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与建立同时,对待异性交往与情感需求也较多采取回避与压抑等消极的防御机制,机体与心理能量不能得到有效梳理,久之将带来情绪的波动,或制约个体行为的发展,容易在人际交往和人际互动方面陷入不良循环中。
4、生存资源有限的忧患感
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相当一部分贫困生能够自强不息,做出了优秀的成绩,他们在学业上成绩优异,在生活上勤俭节约,朴素大方,在社会活动中勇于表现,热情活跃,在生活态度上主动积极,真诚开朗,给所有的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典范,生活境遇的磨砺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力与有恒性,是艰苦条件中收获的可贵品质。但同时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或成长经历的一些变故,贫困大学生存在着家庭与环境资源有限,社会支持不够的压力,成长中关爱与注目的缺失,可能会影响到现实生活的安全感或依恋关系的建立,而成熟的人缺乏了基本的安全感,将不能很好的体验到自由、自足、与自尊的身份感,在这些焦虑感的影响下,即可能对现实或未来忧心忡忡,也难以协调环境中的独立与依附的关系,或过分依附,或敏感多疑,易受暗示,生活在无端的恐慌与不确定中,直接影响了个体与他人的互动模式,徘徊在自卑、过渡自尊、自我封闭或依赖心理等矛盾冲突中。
二、引导贫困生健康发展的引导策略
1.变单纯发挥资助的经济功能向经济、教育资助功能并举教导贫困生直面经济困难和经济资助,接纳自我,认清与接受自身经济条件不好的客观现实,在接纳现实的基础上,学会合理安排开销,分清哪些开销是保证正常的学习、生活所必须的,哪些开销是为了面子,跟随大众没有必要的。很好的避免贫困生进入两大误区;一种是一味的节省开支,而致使身体条件变差,影响学习与生活;另一种是为了在朋友同学面前不失自尊,不计后果的铺张浪费,而后带来经济上的更加拮据。
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为贫困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保障[4]。但是注意避免养成贫困生因为不劳而获而形成的“等、靠、要”的不良心态,在给予其经济资助的同时,一定要辅之于相应的感恩教育与自强教育,让物质上的抚贫带来精神上的扶贫。
2.增强贫困生自立自强的意识与能力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自我实现是一种人的自我发挥和自我完善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自己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他认为人在本质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无权选择出身,有权选择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不做自己的奴隶,贫困生也是如此。根据“福特基金”调研发现[5],提高贫困生的能力是解决其心理问题的最好方式,只有他们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才能从自我实现中发现和实现自身的价值,树立自信。
学校可以为贫困生提供相关技能的培训,比如计算机、外语能力等,增强贫困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提供相应的信息和机会,如参加勤工助学岗,协助老师做科研、管实验室、整理材料等;通过实际的帮助,在缓解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同时增强贫困生自食其力,克服困难的机会和能力,让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品尝到付出后的收获,体会到靠自己的双手让自己走出贫困的感受,认识到经济条件不好只是暂时的,并非对自己的全盘否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完全可以克服一般同学没有遇到的困难。而在这样的实践回馈下,能大大地促进学生对于自己能力的肯定,从而切实提高自尊心与自信心。
3.拓展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物质上的贫困还影响了他们精神世界上的贫困,如:认识偏差、挫折承受能力不强、自卑、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等心理,这就意味着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加强贫困生在心理健康及人格修养等方面的培养。可以采取的方式有:第一,面向贫困生,开设如自信心、交际能力提升、应对挫折能力等有针对性的课程,在认知上调整自己的不良观念和习惯思维;第二,通过开设素质拓展和团体辅导,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切实的锻炼和体会,改善贫困生在情感、自我意识上存在的种种不良认知和情绪;第三,可以推动构建贫困生的组织和协会,使贫困生找到自己有一种归属感,引导这样组织的良性运作下,贫困生也能在其中找到找到自己的位置,寻找到自己的价值,获得同伴的经验和鼓励。
4.树立优秀典型,促进贫困生个人成长贫困生作为一个中性的名词,在某些贫困生的心中却意味着物质和精神上的全面贫困,但这并不是贫困生的全部人。在高校里,很多贫困生过早的面临和生活的压力,却没有被现实压垮,而是更积极向上地应对困难,其中不乏很多自强不息,在大学充实而阳光生活着的大学生。高校贫困生工作可以通过树立品学兼优贫困生的典型,引导贫困生们开拓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世界,引导贫困生们发现自己所处的特殊群体在自救上的积极心态及共性,由此更加相信自身的能动性,鼓起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斗志,坚定向着优秀发展的决心和信心[6]。
5.建立贫困生心理跟踪体系一方面可以通过了解贫困生的现状,切实解决贫困生现阶段遇到的困境,提供符合实际需要的技能培训、心理素质教育等,也可以根据贫困生的需要,对直接接触学生的辅导员老师和团干部的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
贫困生的心理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于开展工作的老师们进行相应心理健康培训,提高其心理教育水平,使他们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有效处理问题。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是高校工作开展中很特殊又不能回避的一个方面,不仅要抓,而且要常抓不懈,需要学校各级给予关注,不仅付出相应的时间、精力和支持,还要从心灵上真正切实的关心到贫困生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燕辉,李辉.团体心理辅导促进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8,16(11):1216-1218
[2]宋迎秋,姜峰,等.综合性大学学生压力源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8,16(1):13-15
[3]谭健烽,吴建玲.贫困大学新生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8,16(5):510-512
[4]李志.大学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及干预策略[J].教育探索,2008.4:116-117
[5]单华生,等.拓宽贫困生资助方式实现“扶贫”与“育人”功能并举[J].教育研究,2007.5:129-130
[6]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485,492.
Abstract:In our country,the problems of poor students in university has been concerned of everyone,psychological distress brought out by poverty has become the main reasons confine a part of students’healthy development in college.In this paper,combine with the actual work,analysis deeply the mental pressure and the source of the special groups of poor students,bring up strategy targeted of how to guide the poor students develop healthi:y:increase the poverty of educational endow;enhance the poor students’capacity of independent;adopt various means of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poor students’mental health.
Key words:Poor student;Psychological distress;Guiding strategy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困扰 引导策略
伴随着我国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收费呈现上升态势,这虽然没有降低老百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但却使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人数急剧增多。据“中国扶贫基金会”统计,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比例占20%,特困生占8%[1]。如本校尚属经济发达地区高校,贫困生经济状况同样令人注目。仅2008年新生报到期间,通过绿色通道入学就为780人,占新生总人数的9.4%,特困生比例高出全国平均水平,需要助学贷款上学的比率为9.8%,需依靠勤工助学自主解决生活费用的学生比例为12.4%。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1]。据本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2007年针对不同年级、专业大学生群体的压力源调查发现,经济困难为继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之后排在第五位的压力源,且对低年级学生的困扰程度显著高于高年级[2],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信心、大学生活安全感的建立与适应等都造成了客观影响,是高校学生工作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根据现实状况建立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模式。
一、贫困大学生的窘境与困扰
1、对大学生活的迷茫与不确定感
有调查发现大学新生贫困生生源比例中,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占68.4%,来自小城镇的占25.4%,来自大城市的占6.2%,生源地的比较分析中,贫困生更多来自农村和偏远地区(P<0.01)[3]。肩负着改变自己命运和改善未来家庭生活的使命,在激烈竞争中一路过关斩将昂首挺进大学校门,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和家庭贫困构成的内心冲突,当踏入大学校园那一刻紧张焦虑情绪和生存疑虑已经伴随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自我大学生活的追求,与周围同学生活水平或能力的差异,求学给家庭带来的负担和自身生存危机无时无刻不在干扰着生活的每个细节,当压力超出自身能力承受范围,迷茫与生活失控感容易引发的情绪、行为和自我意识的多重困扰,由此带来贫困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失衡,将严重制约自我成长和他们大学生活的生存质量。
2、高校环境适应不良的压力感
进入高校以后,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人际交往模式发生了许多变化,贫困生在饱受经济压力的同时,还要承付重新适应环境的任务,诸多的心理不适应逐渐凸显。一些学生以往在当地学校出类拔萃,但到了大学,渐渐失去优势,面临学业和能力的重新定位。经济上的窘迫原本期望学业的优势来弥补其心理上的失衡,但当学业优势地位暂时不能呈现时,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将受到严峻挑战,加之对高校的城市环境的陌生,以及地域间人文、风俗、观念的差异,容易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的正相关,从而使个体陷入到一种无动力状态,个体的高自我提高定向与自我阻碍定向的冲突带来的压力感,对贫困生的自我发展无疑构成了最大障碍。
3、人际交往与情感的压抑感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做为同龄人,有着共同的个性特征,他们都乐群向上、富有才华、坦白直率、自强自立、对前途充满幻想和追求[3]。但贫困大学生由于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在大学首先要满足生存下来的需要,兼职与勤工助学是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比起其它同学在寻求爱和归属的过程中承载了更多的责任和压力,一方面基本的生活需求要占用部分时间,有时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自由参加集体活动、学生工作和校园文化生活,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发展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生活条件的窘迫和行为上的限制也容易导致个体在人际相处中不能较多的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支持与情感互动,甚至带来孤独与无助感,或深或浅的产生了自我封闭与自卑心理,在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与建立同时,对待异性交往与情感需求也较多采取回避与压抑等消极的防御机制,机体与心理能量不能得到有效梳理,久之将带来情绪的波动,或制约个体行为的发展,容易在人际交往和人际互动方面陷入不良循环中。
4、生存资源有限的忧患感
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相当一部分贫困生能够自强不息,做出了优秀的成绩,他们在学业上成绩优异,在生活上勤俭节约,朴素大方,在社会活动中勇于表现,热情活跃,在生活态度上主动积极,真诚开朗,给所有的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典范,生活境遇的磨砺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力与有恒性,是艰苦条件中收获的可贵品质。但同时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或成长经历的一些变故,贫困大学生存在着家庭与环境资源有限,社会支持不够的压力,成长中关爱与注目的缺失,可能会影响到现实生活的安全感或依恋关系的建立,而成熟的人缺乏了基本的安全感,将不能很好的体验到自由、自足、与自尊的身份感,在这些焦虑感的影响下,即可能对现实或未来忧心忡忡,也难以协调环境中的独立与依附的关系,或过分依附,或敏感多疑,易受暗示,生活在无端的恐慌与不确定中,直接影响了个体与他人的互动模式,徘徊在自卑、过渡自尊、自我封闭或依赖心理等矛盾冲突中。
二、引导贫困生健康发展的引导策略
1.变单纯发挥资助的经济功能向经济、教育资助功能并举教导贫困生直面经济困难和经济资助,接纳自我,认清与接受自身经济条件不好的客观现实,在接纳现实的基础上,学会合理安排开销,分清哪些开销是保证正常的学习、生活所必须的,哪些开销是为了面子,跟随大众没有必要的。很好的避免贫困生进入两大误区;一种是一味的节省开支,而致使身体条件变差,影响学习与生活;另一种是为了在朋友同学面前不失自尊,不计后果的铺张浪费,而后带来经济上的更加拮据。
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为贫困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保障[4]。但是注意避免养成贫困生因为不劳而获而形成的“等、靠、要”的不良心态,在给予其经济资助的同时,一定要辅之于相应的感恩教育与自强教育,让物质上的抚贫带来精神上的扶贫。
2.增强贫困生自立自强的意识与能力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自我实现是一种人的自我发挥和自我完善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自己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他认为人在本质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无权选择出身,有权选择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不做自己的奴隶,贫困生也是如此。根据“福特基金”调研发现[5],提高贫困生的能力是解决其心理问题的最好方式,只有他们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才能从自我实现中发现和实现自身的价值,树立自信。
学校可以为贫困生提供相关技能的培训,比如计算机、外语能力等,增强贫困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提供相应的信息和机会,如参加勤工助学岗,协助老师做科研、管实验室、整理材料等;通过实际的帮助,在缓解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同时增强贫困生自食其力,克服困难的机会和能力,让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品尝到付出后的收获,体会到靠自己的双手让自己走出贫困的感受,认识到经济条件不好只是暂时的,并非对自己的全盘否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完全可以克服一般同学没有遇到的困难。而在这样的实践回馈下,能大大地促进学生对于自己能力的肯定,从而切实提高自尊心与自信心。
3.拓展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物质上的贫困还影响了他们精神世界上的贫困,如:认识偏差、挫折承受能力不强、自卑、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等心理,这就意味着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加强贫困生在心理健康及人格修养等方面的培养。可以采取的方式有:第一,面向贫困生,开设如自信心、交际能力提升、应对挫折能力等有针对性的课程,在认知上调整自己的不良观念和习惯思维;第二,通过开设素质拓展和团体辅导,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切实的锻炼和体会,改善贫困生在情感、自我意识上存在的种种不良认知和情绪;第三,可以推动构建贫困生的组织和协会,使贫困生找到自己有一种归属感,引导这样组织的良性运作下,贫困生也能在其中找到找到自己的位置,寻找到自己的价值,获得同伴的经验和鼓励。
4.树立优秀典型,促进贫困生个人成长贫困生作为一个中性的名词,在某些贫困生的心中却意味着物质和精神上的全面贫困,但这并不是贫困生的全部人。在高校里,很多贫困生过早的面临和生活的压力,却没有被现实压垮,而是更积极向上地应对困难,其中不乏很多自强不息,在大学充实而阳光生活着的大学生。高校贫困生工作可以通过树立品学兼优贫困生的典型,引导贫困生们开拓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世界,引导贫困生们发现自己所处的特殊群体在自救上的积极心态及共性,由此更加相信自身的能动性,鼓起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斗志,坚定向着优秀发展的决心和信心[6]。
5.建立贫困生心理跟踪体系一方面可以通过了解贫困生的现状,切实解决贫困生现阶段遇到的困境,提供符合实际需要的技能培训、心理素质教育等,也可以根据贫困生的需要,对直接接触学生的辅导员老师和团干部的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
贫困生的心理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于开展工作的老师们进行相应心理健康培训,提高其心理教育水平,使他们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有效处理问题。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是高校工作开展中很特殊又不能回避的一个方面,不仅要抓,而且要常抓不懈,需要学校各级给予关注,不仅付出相应的时间、精力和支持,还要从心灵上真正切实的关心到贫困生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燕辉,李辉.团体心理辅导促进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8,16(11):1216-1218
[2]宋迎秋,姜峰,等.综合性大学学生压力源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8,16(1):13-15
[3]谭健烽,吴建玲.贫困大学新生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8,16(5):510-512
[4]李志.大学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及干预策略[J].教育探索,2008.4:116-117
[5]单华生,等.拓宽贫困生资助方式实现“扶贫”与“育人”功能并举[J].教育研究,2007.5:129-130
[6]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485,492.
Abstract:In our country,the problems of poor students in university has been concerned of everyone,psychological distress brought out by poverty has become the main reasons confine a part of students’healthy development in college.In this paper,combine with the actual work,analysis deeply the mental pressure and the source of the special groups of poor students,bring up strategy targeted of how to guide the poor students develop healthi:y:increase the poverty of educational endow;enhance the poor students’capacity of independent;adopt various means of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poor students’mental health.
Key words:Poor student;Psychological distress;Guiding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