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古老而实用的阅读方法,毛泽东手不释卷,二十四史留下墨迹点点;脂胭斋主更是以批注扬名,精点妙评我国四大才子书,让人赞叹不一;李宗吾和毛宗岗父子皆曾留下千古妙评。语文功夫在课外,课外阅读不仅关乎着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更关乎一个人一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处于中学时代的我们,学会并积极运用批注阅读方法将会受益无穷。在此,笔者结合实例将“批注式”阅读的方式、批注阅读的作用及作批注要注意的事项等问题略作归纳,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更希望这种阅读方法能走进每位读者的阅读习惯中。
一、作批注前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阅读过程中,同学们在文章的“天头”“地脚”和其他空白处,随时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评价写下来,这就是批注。在文章精彩、生动、意义深刻、关键性的词句、段落旁边做批注。在这些地方用简短的文字做扼要的提示,这样能起到提醒注意、指明思考重点和方向的作用。批注可三言两语,做到重点突出,文字简洁,便于查找。阅读时边读边画,边想边写,理解会更加深入。本段为我们明确了 :
1.批注的位置:文章的天头(即眉批);精彩、生动、意义深刻、关键性的词句、段落旁以及文章的其他空白处(即旁批);地脚或者是整篇文章的后面(即总批)。
2.批注的对象:文章的内容,段落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
3.批注的符号:
“~~~”曲线,画在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语句下面。
“○○○○”圈,标在文章的难词下面。
“——”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
“?”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
“‖”“/”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二、批注的几种方式
1.感想式批注
如果一个人动了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我们要培养边读边想的习惯,在读文章过程中,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如有同学在读了《送东阳马生序》的第一段后写下这样的批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宋濂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因为他能经受得恶劣环境的考验。现在正值冬天,这几天所处的环境有点和书中的环境相似,但我有时候却想打退堂鼓,看来只有吃得苦中若,才能尝到苦中甜!”还有学生在读《五柳先生传》之后,在末段作了如此批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曾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多么旷达的胸怀,只有做到不追名逐利,不随波逐流才有可能写出那么多闲适清新的田园诗。正如《饮酒》中所说‘心远地自偏’。如果一个人心中有市俗的尘埃,就一定不会有‘悠然见南山’的惬意。”这些感想式的批注,不仅能帮助大家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大家一根敏感的神经,这对于写作也是相当重要的,真可谓是一石二鸟!如果坚持这样读下去,我们想信同学们一定会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2.质疑式批注
“学者先要会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问,带着问题读书,才会读进去,真正地走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这种批注式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怀疑与探究精神。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一种挑战,一种探索。这种阅读方法用得最多,也用得最广,适合于各类文体。如有同学在读《敬业与乐业》时作了如下批注:“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是什么意思?还有的学生在这一句话“我信得过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旁边作出了这样的批注:“我觉得作者说的不对。照他这么说全世界的人价值都一样,我们就没有必要说实现自己的价值了,反正无论做什么价值都一样。”瞧,他对作者的这句话产生了怀疑!在阅读中随时随地提出疑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同学们的问题越来越深,价值也越来越高,对文章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
3.联想式批注
同学们在阅读中要自觉地培养联想意识,这样有助于大家知识的迁移、信息的整合。如有同学在《雨说》的第一段作出如下批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做得多么准确。其实第一段就是这句唐诗的诠释和改写。还有的同学在《敬业与乐业》中“坐这山,望那山”旁边作了一个批注:“得陇望蜀!”他读得多么细致!也有人在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旁边作出这些批注:“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塞下秋来风景异……长烟落日孤城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怎一个愁字了得?”由此句诗引发出这么多的联想,一下子想到了这么多悲秋的诗句,把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做到触类旁通,真正的把知识 学活了,内化成了自己的一种能力。这种课内牵一发课外动一身的做法又何乐而不为呢?
4.赏析式批注
这样的阅读方法在读诗歌时经常用到。如有同学在读了《沁园春·雪》之后,在“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旁边作出了精彩的赏析式批注:大山如同舞动的银蛇,平原如同奔驰的蜡象。一‘舞’一‘驰’,写活了雪的动态;一‘银’一‘蜡’,描绘了雪的色彩。雪如晶莹剔透的精灵给祖国大好河山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有的学生在“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旁边作了这样的批注:好一个“大约”!简简单单的两个字看似漫不经心,竟然把世态的炎凉,孔乙己所受的冷遇暴露无遗,作者真可谓是匠心独运啊,不愧为文学巨匠!这种赏析式阅读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阅读的积极性,大家成了读书的主人。
5.补充式批注
这种阅读方法就是让大家顺着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补充情节或者续写故事。它能活跃同学们的思维,打开你们的视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快捷地提高大家的写作能力。如读了《蝈蝈与蛐蛐》后,有同学就在写了蝈蝈与蛐蛐的声音之后,又仿照作者写诗的格式,写下了青蛙、知了、小溪的乐声,写的很有诗意。
三、批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写批注,首先要做到深入理解文章。只有深入理解,才能找出课文重点句段和精彩之处,将这些画下来。同时,对文中人物的行为多问几个为什么,在人物的对话中听出弦外之音。以《月光曲》为例,当我们读到“贝多芬走近茅屋” 就应该问他为什么要走近茅屋呢?联系上文他“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弹的正是他的曲子”就好理解了,他走近茅屋是想弄明白谁在弹他的曲子,而且还弹得那么糟糕。当我们读到贝多芬“轻轻走了进去”,就要问贝多芬为什么要走进去,联系上文穷兄妹俩的对话和下文贝多芬说的话“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这些话,就不难理解,贝多芬是被姑娘对音乐的热爱所打动,体现出贝多芬这位平民音乐家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当我们读到盲姑娘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这句话时,就想到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真是贝多芬的知音。当我们读到贝多芬即景抒情,弹奏的《月光曲》时,一方面说明皮鞋匠对音乐有极强的感悟力和想象力,更应当想到贝多芬有卓越的音乐才华和超人的灵感。当我们将这些画线的句子写在字里行间时,就成了批注。
其次,批注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自己的共鸣。同学们学习《乌塔》一文时,将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与乌塔的言行作比较,从而认识到培养自己的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克服依赖思想是多么迫切的事情。当同学们看到乌塔说自己独自一人游了大半个欧洲时,联系自己的实际感叹到:“乌塔父母放心让孩子一人出国去旅游,而我的父母甚至不敢让我独自去买菜。我的父母什么时候能像乌塔父母那样开明呢?”这样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的批注,说明了学生读懂了课文,受到了思想震撼。
还有,在批注中,可以谈出自己对作者观点的看法,或赞同,或反对。对课文的欣赏,受历史背景、欣赏者、个人阅历、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审美标准本身并不是统一的,“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林语堂说:“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读书全部之主旨,读出自己性灵来。胆识二字拆不开,要有识,必敢有自己意见,即使一时与前人不同亦不妨。前人能说得我服,是前人是,前人不能服我,是前人非。人心之不同如其面。”读书如果没有自己的看法,只是人云亦云,或读完如过眼烟云,一无所得,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不动笔墨不读书”,并且将书“读出自己性灵来”才能在读书中有收获。
一、作批注前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阅读过程中,同学们在文章的“天头”“地脚”和其他空白处,随时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评价写下来,这就是批注。在文章精彩、生动、意义深刻、关键性的词句、段落旁边做批注。在这些地方用简短的文字做扼要的提示,这样能起到提醒注意、指明思考重点和方向的作用。批注可三言两语,做到重点突出,文字简洁,便于查找。阅读时边读边画,边想边写,理解会更加深入。本段为我们明确了 :
1.批注的位置:文章的天头(即眉批);精彩、生动、意义深刻、关键性的词句、段落旁以及文章的其他空白处(即旁批);地脚或者是整篇文章的后面(即总批)。
2.批注的对象:文章的内容,段落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
3.批注的符号:
“~~~”曲线,画在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语句下面。
“○○○○”圈,标在文章的难词下面。
“——”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
“?”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
“‖”“/”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
二、批注的几种方式
1.感想式批注
如果一个人动了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我们要培养边读边想的习惯,在读文章过程中,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如有同学在读了《送东阳马生序》的第一段后写下这样的批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宋濂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因为他能经受得恶劣环境的考验。现在正值冬天,这几天所处的环境有点和书中的环境相似,但我有时候却想打退堂鼓,看来只有吃得苦中若,才能尝到苦中甜!”还有学生在读《五柳先生传》之后,在末段作了如此批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曾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多么旷达的胸怀,只有做到不追名逐利,不随波逐流才有可能写出那么多闲适清新的田园诗。正如《饮酒》中所说‘心远地自偏’。如果一个人心中有市俗的尘埃,就一定不会有‘悠然见南山’的惬意。”这些感想式的批注,不仅能帮助大家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大家一根敏感的神经,这对于写作也是相当重要的,真可谓是一石二鸟!如果坚持这样读下去,我们想信同学们一定会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2.质疑式批注
“学者先要会疑”,不疑不能激思,不疑不能增趣。有了疑问,带着问题读书,才会读进去,真正地走入文本,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这种批注式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怀疑与探究精神。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一种挑战,一种探索。这种阅读方法用得最多,也用得最广,适合于各类文体。如有同学在读《敬业与乐业》时作了如下批注:“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是什么意思?还有的学生在这一句话“我信得过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旁边作出了这样的批注:“我觉得作者说的不对。照他这么说全世界的人价值都一样,我们就没有必要说实现自己的价值了,反正无论做什么价值都一样。”瞧,他对作者的这句话产生了怀疑!在阅读中随时随地提出疑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同学们的问题越来越深,价值也越来越高,对文章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
3.联想式批注
同学们在阅读中要自觉地培养联想意识,这样有助于大家知识的迁移、信息的整合。如有同学在《雨说》的第一段作出如下批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做得多么准确。其实第一段就是这句唐诗的诠释和改写。还有的同学在《敬业与乐业》中“坐这山,望那山”旁边作了一个批注:“得陇望蜀!”他读得多么细致!也有人在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旁边作出这些批注:“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塞下秋来风景异……长烟落日孤城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怎一个愁字了得?”由此句诗引发出这么多的联想,一下子想到了这么多悲秋的诗句,把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做到触类旁通,真正的把知识 学活了,内化成了自己的一种能力。这种课内牵一发课外动一身的做法又何乐而不为呢?
4.赏析式批注
这样的阅读方法在读诗歌时经常用到。如有同学在读了《沁园春·雪》之后,在“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旁边作出了精彩的赏析式批注:大山如同舞动的银蛇,平原如同奔驰的蜡象。一‘舞’一‘驰’,写活了雪的动态;一‘银’一‘蜡’,描绘了雪的色彩。雪如晶莹剔透的精灵给祖国大好河山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有的学生在“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旁边作了这样的批注:好一个“大约”!简简单单的两个字看似漫不经心,竟然把世态的炎凉,孔乙己所受的冷遇暴露无遗,作者真可谓是匠心独运啊,不愧为文学巨匠!这种赏析式阅读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阅读的积极性,大家成了读书的主人。
5.补充式批注
这种阅读方法就是让大家顺着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补充情节或者续写故事。它能活跃同学们的思维,打开你们的视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快捷地提高大家的写作能力。如读了《蝈蝈与蛐蛐》后,有同学就在写了蝈蝈与蛐蛐的声音之后,又仿照作者写诗的格式,写下了青蛙、知了、小溪的乐声,写的很有诗意。
三、批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写批注,首先要做到深入理解文章。只有深入理解,才能找出课文重点句段和精彩之处,将这些画下来。同时,对文中人物的行为多问几个为什么,在人物的对话中听出弦外之音。以《月光曲》为例,当我们读到“贝多芬走近茅屋” 就应该问他为什么要走近茅屋呢?联系上文他“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弹的正是他的曲子”就好理解了,他走近茅屋是想弄明白谁在弹他的曲子,而且还弹得那么糟糕。当我们读到贝多芬“轻轻走了进去”,就要问贝多芬为什么要走进去,联系上文穷兄妹俩的对话和下文贝多芬说的话“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这些话,就不难理解,贝多芬是被姑娘对音乐的热爱所打动,体现出贝多芬这位平民音乐家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当我们读到盲姑娘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这句话时,就想到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真是贝多芬的知音。当我们读到贝多芬即景抒情,弹奏的《月光曲》时,一方面说明皮鞋匠对音乐有极强的感悟力和想象力,更应当想到贝多芬有卓越的音乐才华和超人的灵感。当我们将这些画线的句子写在字里行间时,就成了批注。
其次,批注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自己的共鸣。同学们学习《乌塔》一文时,将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与乌塔的言行作比较,从而认识到培养自己的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克服依赖思想是多么迫切的事情。当同学们看到乌塔说自己独自一人游了大半个欧洲时,联系自己的实际感叹到:“乌塔父母放心让孩子一人出国去旅游,而我的父母甚至不敢让我独自去买菜。我的父母什么时候能像乌塔父母那样开明呢?”这样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的批注,说明了学生读懂了课文,受到了思想震撼。
还有,在批注中,可以谈出自己对作者观点的看法,或赞同,或反对。对课文的欣赏,受历史背景、欣赏者、个人阅历、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形成了不同的审美观。审美标准本身并不是统一的,“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林语堂说:“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读书全部之主旨,读出自己性灵来。胆识二字拆不开,要有识,必敢有自己意见,即使一时与前人不同亦不妨。前人能说得我服,是前人是,前人不能服我,是前人非。人心之不同如其面。”读书如果没有自己的看法,只是人云亦云,或读完如过眼烟云,一无所得,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不动笔墨不读书”,并且将书“读出自己性灵来”才能在读书中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