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借物喻人类课文语言是优美而含蓄的,表情达意往往是含而不露的。学习此类课文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知、理解作者所写之物的面貌特点,为下一步深入探究做好准备。
【关键词】借物喻人;阅读;思维;写法;共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材所编选的课文题材丰富、体裁多样,有脍炙人口、情感充沛的诗歌,有生动活泼、情节感人的记叙文,有蕴含哲理、启人深思的议论文,也有构思精巧、借物喻人的散文。本文现就借物喻人类课文的教学方法,阐述一下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一、透过语言文字,理解所寫之物的面貌特点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言乃情感之载体。“借物喻人”类课文语言是优美而含蓄的,表情达意往往是含而不露的。学习此类课文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透过情感交融的语言文字去感知、理解作者所写之物的面貌、气质、精神等方面的特点,为进一步研读课文、深入探究做好知识与情感上的准备。
比如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默读的方式,走近这株柳,感知这株柳的平凡与神奇,了解其生存环境,领略其外貌与气质,感受其与高寒、缺水、雷轰电击等艰难险阻做斗争的顽强精神。而实现这一目标所凭借的教学策略就是“读”——以读促讲,以读促思,以读促悟,真正做到读悟结合、相得益彰。那么,如何做到读有目标、读有收获呢?对于此类课文,在读的时候就要引导学生抓住能够体现事物特点的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来反复阅读(诵读),并在头脑中展开想象,将文字还原成生动可感的意象。教学此文第5自然段,就要抓住“两合抱粗”“浓密”“百十余平方”“粗实”“坚硬”“苍郁”“深沉”“巍巍然”等词语来领略这株柳的精、气、神。而教学此文第6、7自然段时,则可以运用范读、自由练读、默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悟这株柳生存环境之恶劣和它那种身处逆境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其中,研读课文第6自然段,则要引导学生找出环境恶劣之表现,找出文中“持久的干旱”和“严酷的寒冷”两个偏正式的词组和“绝不宽容”这一运用拟人手法的词语,来体会恶劣的程度和保存生命、创造奇迹的不可思议。研读第7自然段则要抓住“虐杀”“高原风雪”“冻死”“雷轰电击”“劈断”“摧毁”等词语来体会这株柳树所遭受的令人难以想象的磨难;抓住“复苏”“抽出”“起死回生”等词语来体会这株柳树的不屈不挠,誓与恶劣环境斗争到底的顽强意志。
事实证明,教学借物喻人类课文就要坚守语言训练这个原则,引领学生带着一颗敏于感悟之心进行充分的诵读,读出所写之物的特点、精神、气质,传达出作者富有激情的赞美,在内心深处产生情感共鸣。这样方能进入课文所营造的情境之中,受到感染与启迪,达成人文性熏陶的教学目标。
二、品味文章写法,感悟所写之物的精神品格
感知、理解了所写之物的形象特点及精神品质,只走了一半的路;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欣赏课文是如何表现丰富的内涵的,即探究作者的材料选取、行文构思、语言运用等写作艺术,让学生由内容的感悟过渡到形式的欣赏,懂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妙处何在。
比如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首先要让学生理出作者的思路:柳之神奇,让人望而生畏→柳之风采,生命顽强→猜测与想象→高度赞扬。其次,是欣赏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托物寓意。全文描写柳树和抒发情感相互交融,以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借对柳树的讴歌,表达了作者对伟大生命力的赞颂之情。再次,启发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在第8自然段描写了灞河之柳,知道这是一种“烘云托月”的写法,通过平原之柳与高原之柳的鲜明对比,突出了高原之柳超乎想象的毅力。此外,文章还描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语言活泼而富于变化,极具感染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朗读与欣赏,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到这株柳所蕴含的精神元素,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及鉴赏水准。
三、由所写之物联想到相关人物,提升共性特点
“借物喻人”类课文往往只是运用大量笔墨,着力描摹所写之物的外在特点或内在精神,而并不直接点明与人的关系所在。为了让读者悟出文章又不仅仅是在单纯地写自然景物,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是含蓄的、委婉的、耐人寻味的,只是在遣词造句上进行一定的渗透。比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和“烘云托月”的对比写法来表情达意,抒发作者对这株神奇之柳的赞美。通过精彩的铺陈与描摹,不断地蓄势情感,直至结尾水到渠成、画龙点睛,方才戛然而止。那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这篇课文,就不能像作者行文一样,至此结束;相反,还要引导学生往前“走一步,再走一步”,即启发学生思考:课文借所写之物“喻”了什么样的人?人与物存在着哪些共性?
比如在《青海高原一株柳》第3课时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下面的练习:“科学巨人”霍金面对不公平的命运,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凭借一股身残志坚的顽强毅力,坚持不懈地探索,微笑着面对生活——他所成就的“一片绿荫”是;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面对冷酷的偏见与傲慢的歧视,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振奋精神,另辟蹊径,她们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孜孜以求,毅然决然地踏上写作小说的征程,她们所成就的“一片绿荫”是;“当代保尔”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张海迪不顾身体高位截瘫,怀揣“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坚定信念,自强不息,攻读医学,翻译著作,她所成就的“一片绿荫”是……借助这样的练习,能够促使阅读活动走向深入,让学生思维走向深刻,进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借物喻人”类课文旨在通过对物的描写来揭示一个深刻道理,给读者以有益启示。教学此类课文,教师要在感知特点、品味写法、提升共性等方面下功夫,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揣摩,沉潜于字里行间,去捕捉情感,感悟道理,并由物及人,提升共性,升华认识。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借物喻人;阅读;思维;写法;共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材所编选的课文题材丰富、体裁多样,有脍炙人口、情感充沛的诗歌,有生动活泼、情节感人的记叙文,有蕴含哲理、启人深思的议论文,也有构思精巧、借物喻人的散文。本文现就借物喻人类课文的教学方法,阐述一下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一、透过语言文字,理解所寫之物的面貌特点
文章不是无情物,语言乃情感之载体。“借物喻人”类课文语言是优美而含蓄的,表情达意往往是含而不露的。学习此类课文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透过情感交融的语言文字去感知、理解作者所写之物的面貌、气质、精神等方面的特点,为进一步研读课文、深入探究做好知识与情感上的准备。
比如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默读的方式,走近这株柳,感知这株柳的平凡与神奇,了解其生存环境,领略其外貌与气质,感受其与高寒、缺水、雷轰电击等艰难险阻做斗争的顽强精神。而实现这一目标所凭借的教学策略就是“读”——以读促讲,以读促思,以读促悟,真正做到读悟结合、相得益彰。那么,如何做到读有目标、读有收获呢?对于此类课文,在读的时候就要引导学生抓住能够体现事物特点的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来反复阅读(诵读),并在头脑中展开想象,将文字还原成生动可感的意象。教学此文第5自然段,就要抓住“两合抱粗”“浓密”“百十余平方”“粗实”“坚硬”“苍郁”“深沉”“巍巍然”等词语来领略这株柳的精、气、神。而教学此文第6、7自然段时,则可以运用范读、自由练读、默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悟这株柳生存环境之恶劣和它那种身处逆境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其中,研读课文第6自然段,则要引导学生找出环境恶劣之表现,找出文中“持久的干旱”和“严酷的寒冷”两个偏正式的词组和“绝不宽容”这一运用拟人手法的词语,来体会恶劣的程度和保存生命、创造奇迹的不可思议。研读第7自然段则要抓住“虐杀”“高原风雪”“冻死”“雷轰电击”“劈断”“摧毁”等词语来体会这株柳树所遭受的令人难以想象的磨难;抓住“复苏”“抽出”“起死回生”等词语来体会这株柳树的不屈不挠,誓与恶劣环境斗争到底的顽强意志。
事实证明,教学借物喻人类课文就要坚守语言训练这个原则,引领学生带着一颗敏于感悟之心进行充分的诵读,读出所写之物的特点、精神、气质,传达出作者富有激情的赞美,在内心深处产生情感共鸣。这样方能进入课文所营造的情境之中,受到感染与启迪,达成人文性熏陶的教学目标。
二、品味文章写法,感悟所写之物的精神品格
感知、理解了所写之物的形象特点及精神品质,只走了一半的路;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欣赏课文是如何表现丰富的内涵的,即探究作者的材料选取、行文构思、语言运用等写作艺术,让学生由内容的感悟过渡到形式的欣赏,懂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妙处何在。
比如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首先要让学生理出作者的思路:柳之神奇,让人望而生畏→柳之风采,生命顽强→猜测与想象→高度赞扬。其次,是欣赏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托物寓意。全文描写柳树和抒发情感相互交融,以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借对柳树的讴歌,表达了作者对伟大生命力的赞颂之情。再次,启发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在第8自然段描写了灞河之柳,知道这是一种“烘云托月”的写法,通过平原之柳与高原之柳的鲜明对比,突出了高原之柳超乎想象的毅力。此外,文章还描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语言活泼而富于变化,极具感染力。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朗读与欣赏,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到这株柳所蕴含的精神元素,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及鉴赏水准。
三、由所写之物联想到相关人物,提升共性特点
“借物喻人”类课文往往只是运用大量笔墨,着力描摹所写之物的外在特点或内在精神,而并不直接点明与人的关系所在。为了让读者悟出文章又不仅仅是在单纯地写自然景物,文章所运用的表达是含蓄的、委婉的、耐人寻味的,只是在遣词造句上进行一定的渗透。比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和“烘云托月”的对比写法来表情达意,抒发作者对这株神奇之柳的赞美。通过精彩的铺陈与描摹,不断地蓄势情感,直至结尾水到渠成、画龙点睛,方才戛然而止。那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这篇课文,就不能像作者行文一样,至此结束;相反,还要引导学生往前“走一步,再走一步”,即启发学生思考:课文借所写之物“喻”了什么样的人?人与物存在着哪些共性?
比如在《青海高原一株柳》第3课时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下面的练习:“科学巨人”霍金面对不公平的命运,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凭借一股身残志坚的顽强毅力,坚持不懈地探索,微笑着面对生活——他所成就的“一片绿荫”是;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面对冷酷的偏见与傲慢的歧视,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振奋精神,另辟蹊径,她们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孜孜以求,毅然决然地踏上写作小说的征程,她们所成就的“一片绿荫”是;“当代保尔”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张海迪不顾身体高位截瘫,怀揣“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坚定信念,自强不息,攻读医学,翻译著作,她所成就的“一片绿荫”是……借助这样的练习,能够促使阅读活动走向深入,让学生思维走向深刻,进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借物喻人”类课文旨在通过对物的描写来揭示一个深刻道理,给读者以有益启示。教学此类课文,教师要在感知特点、品味写法、提升共性等方面下功夫,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揣摩,沉潜于字里行间,去捕捉情感,感悟道理,并由物及人,提升共性,升华认识。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