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由难变易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mdj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埃及的一位国王曾向欧几里德学习几何。国王被一连串的公理、定义、定理弄得头昏脑胀,便向欧几里德请求道:“亲爱的欧几里德先生,能不能把您的几何弄得简单一些呢?”这位伟大的学者严肃地回答说:“几何无王者之路!”
  后人常借这个故事嘲笑国王的无知,但是仔细想想,国王的要求不无道理。从教育的角度说,作为学生,总是希望老师能把课讲得精彩些、明白些,总是希望教科书编得更容易看懂。国王的要求,正道出了几千年来数学老师和学生们的心声。
  怎样才能把繁难的数学知识用简单的方法教授给学生呢?在教学中出现的难点如何攻克呢?我从下面几点阐述一下:
  一、数学教育学面临着教什么(数学内容)和怎样教(教学方法)的两大问题,其中“教什么”的问题又相对重要,因为肯定了“教什么”才能研究“怎样教”的问题。但是数学前辈几千年来流传和积累下的数学成果并非尽善尽美,为了数学教育的需要,对数学成果进行再创造,是数学工作者的责任,是数学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而进行的研究活动,如果发展起来形成方向和学科,就是教育数学。
   教育数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没有得到公认,但是教育数学活动早在几千年前就存在了。两千多年前,欧几里得对当时的几何学研究成果进行再创造而写成的《几何原本》,是教育数学的第一个光辉典范,至今有着深远的影响;一百多年前,法国数学家柯西对牛顿、莱布尼茨以来微积分的研究成果进行再创造,写出了高等数学教育发展途中的里程碑——《分析教程》。这些都是教育数学的杰出贡献。
  数学教育和教育数学两者在文字表述上相近,很容易使人产生混淆。事实上,数学教育是对数学材料进行教学法的加工使之形成教材,而教育数学是对数学研究成果进行再创造式的整理,提供适合教学法加工的数学材料;数学教育不承担数学上的创造工作,而教育数学则需要数学上的创新。数学教育着眼于教学法和如何对数学材料进行教学法的加工,是为了数学而做教育,并不承担数学上的创造工作,也就是并不做数学;教育数学则实实在在是要做数学。
  二、教育数学的成果,最终要靠教学实践来检验,如果没有教学实践的机会,一切所谓的成果都只是纸上谈兵。平面几何问题一直是数学教育与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两千年来,学生的教本还是和欧几里德时代无甚大异,教师只有在增加学习时间,减少所学内容上做文章。 “面积法”可节省课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解决数学奥林匹克问题时的优势相当明显。有一位已经在普通课本的指导下学完平面几何的中学生,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时,感到“耳目一新”、“畅快淋漓”:“体系之简洁,概念之集中,已经带给我很大的冲击;其后所举的诸多例子,又让我对此方法适用范围之广泛有了深刻认识。部分章节中有一些平面几何的名题、难题,大都是我曾花费大量力气啃过的,在这里被新方法举重若轻地‘干掉’,顿觉十分快慰,并对此方法的优越性大为折服。”
  当我们步入21世纪时,世界科学技术正在发生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为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尽管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反映整个教改并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原因在哪儿呢?我们认为,主要问题在于,这些教改只注重了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视教学模式的改革。甚至将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混为一谈。
  三、所谓的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认识特点,所形成的一种稳定而又简约化的教学结构。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你的教学活动进程,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教学结构的改变必然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根本性的问题,可见,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深层次的改革。
   以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模式(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为典型代表的传统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统治着我们各级各类学校。它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种结构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不难想象,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如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肯定难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更不可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这就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的最大弊病。
  教育数学为数学教育解决难点,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然而作为一门学科,它还是“一粒刚刚萌发的种子”,需要更多的呵护与关爱。教育数学初看似乎容易,它所处理的似乎是比较初等的、已被证明了的东西,但困难也在这里。要从平凡而熟知的东西中变出新花样是不容易的,进行再创造,无疑是向大师们挑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要感谢那些长期从事数学研究的教育数学家们,正是他们不断地勇敢地向权威挑战,我们的数学老师们才能更轻松地教授数学知识,我们的学生们才能高效率地掌握对数学知识点,从而使得我们的数学教育永远充满了趣味与活力。
其他文献
因为语文有着文字的多音性、理解的多义性、内容的复杂性等特点,在小学阶段,学生时常感到语文难学,教师也同样不知从何入手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导致了语文教学的停滞不前。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尝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自觉的学习意识,正确引导学生阅读,收到了令人欣喜的教学效果。    一、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    1. 读
期刊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言:“想像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期刊
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与鱼”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与渔”的智者。教学模式也要从单一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程式走向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客观的板块式程式。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来应对此次教学改革呢?   
期刊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各种训练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训练。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一、示范朗读,激发兴趣    小学生喜欢模仿。在他们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他们常常爱模仿老师的动作、表情甚至说话的语气。老师的一
期刊
贯穿新课程理念,适时运用“激趣、启思、导疑”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启发思维,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适效性。这里就“激趣”环节作些分析。    一、目的激趣    要使学生主动学习,首先从学习的目的上启发,这是最基本的。现代教学强调对学生进行社会理想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职业道德方面教育,要强调知识在精神生活方面的作用。前苏联霍姆林斯基
期刊
许多学生没有时间、没有精力读课外书;面对书市上铺天盖地的各类读物,学生们对读什么、怎么读往往无所适从;为应付考试而进行“功利性”阅读的现象十分普遍,很难达到通过阅读来提高素质、丰富精神世界的目的,等等。因此,课外阅读这一看似轻松、愉悦的事情,却成为让学生苦恼、家长困惑、老师头痛、社会担忧的并不轻松的话题。   学生中读畅销书的人不少,专心读名著的学生比重并不大,和相对厚重难读的名著相比,轻松、幽默
期刊
教师是创新课堂的建设者,课堂是师生合作探究的“研究室”,学习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富于创造性的活动。通过近五年的新课程实验,结合教学实践研究,我们尝试着构建了一个力图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数学教学模式——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从以往课堂上“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促进新型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学习方式生成和建立。  这种模式在每个环节上对教师的要求非常严格。首
期刊
重新修订的中学语文课本,在各种文体中增长率最高,这样加大说明文的教学量,它符合了语文科工具性和实用性原则的要求。同时也清楚表明了说明文在整个教学中与记叙文、议论文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说明文教学不但能上得扎实生动,而且对于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更具有深远的意义。笔者在说明文教学中,运用下面四种教法,来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    一、运用激发情趣的方法导入课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以个人的教学工作经验,以Java程序设计课程为主,浅淡了有关程序设计课程授课的个人心得体会,包括教学思路、教学态度两方面的问题。    我自200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程序设计课程方面的教学工作,其中主要以Java为主,课程主要包括《Java程序设计基础》、《Java项目实战》、《Java web开发》等。经过这几年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从中我也收获了不少心得和体会,今日我将自己讲授
期刊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目标,在理念上有较大的变化,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敢于探索实践的精神值得称道,但有些做法并非值得学习,而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求量不求质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这在语文教师中基本达成共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课文一定要多读。这的确从根本上改变了那种只听教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朗朗的语文阅读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