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庆公共汽车公司始建于油田会战初期的1961年。经过40多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形成以城市公共交通和企事业单位通勤保障服务为主,集汽车检测、汽车修理、工程施工、地产开发、站场经营与商饮服务、驾驶员培训、广告、旅游等相关产业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公司先后荣获“全国公交系统优质服务大赛优胜单位”、“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和“全国城市公共交通文明企业”等荣誉称号。
服务文化是以服务价值为核心、以顾客满意为目标、以全员共同的价值认知和行为规范为内容的文化体系,集中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优秀的服务文化能够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我们加强服务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因。
培育服务理念。先进的服务理念只有根植于员工的思想深处,才能使员工形成文明服务的自觉行为。公司把培育先进的服务理念作为构建服务文化的首要环节。经过多年的实践,公司总结提炼出了“心系百姓、钟情服务”的核心价值观和“至真至诚去服务、钟情乘客到永远”的服务理念。在此基础上,又逐步完善了发展理念、安全理念等九大理念,进一步丰富了公司服务文化的内涵。公司通过开展礼仪培训、印发《企业文化手册》、开设服务文化宣传专栏、建设企业文化示范区、建设企业发展史展室等措施,实施服务文化的刚性灌输和柔性引导,大力营造服务文化氛围,逐步将服务理念植根于全体员工心中。
健全服务制度。在原有服务规程、岗位制度的基础上,公司结合企业实际,重新修订完善了《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管理办法》等一整套规章制度,重新编制了各项工作管理流程,完善了岗位职责和标准,做到了岗岗有制度、有操作程序,人人有职责、有工作标准。公司狠抓员工行为规范的养成,围绕车辆卫生要“洁”、仪表形象要“端”、服务语言要“美”、工作流程要“熟”、宣传报站要“勤”、服务技能要“精”、帮助困难要“诚”、人文知识要“博”的八字要求,编印了《司乘人员优质服务操作手册》,对司乘人员的每个工作环节都进行了系统的规范。按照“三人形象,五人标准”(即:在外国人眼里我代表中国人,在中国人眼里我代表大庆人,在大庆人眼里我代表公交人:李素丽的心灵、空姐的气质、军人的作风、导游的水平、大庆人的形象)的要求,规定了司乘人员要做到“十条标准”和“七不准”,保证了服务文化理念在具体工作中的有效落实。
打造服务品牌。品牌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企业追求的内在价值和外在形象。2002年,公司提出打造服务品牌的战略构想,并把本公司的省部级劳模刘云娟的名字确定为公交服务品牌。刘云娟是一名优秀乘务员,她以“三人形象,五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视乘客如亲人,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大庆的李素丽”。公司把她优质服务的经验提炼为12条品牌服务标准,通过开展“争创刘云娟服务品牌车组”、“争创刘云娟服务品牌线路”、“争创品牌服务流动奖章”和“星级全优”达标竞赛等活动,有效调动了司乘人员优质服务、争创品牌的积极性。公司先后涌现出品牌车队4个,品牌线路37条,品牌车组1225个,其中592车组和3606车组被团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202线路被授予“全国城市公共交通文明线路”荣誉称号。
提升员工素质。员工素质是推进服务升级的基础。为了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服务团队,公司坚持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育人铸魂,激发奉献公交、服务乘客的精神动力。每年都分期分批组织员工到铁人纪念馆、铁人生前带过的1205钻井队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请老会战、老劳模讲传统、传作风,并利用公司发展史展室、《大庆公交报》和大庆精神文艺宣传队等载体,传播大庆精神,弘扬服务文化,收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同时,公司着力建立服务技能培训的长效机制,促进了员工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在管理层,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模拟演示等方式,灌输现代管理思想,提高现代管理能力。2007年,公司组织基层220名管理干部进行脱产培训,并组织他们到北京、太原和贵阳等地的先进公交企业考察学习。在技术层,通过学术研讨、技术交流以及外出考察调研等方式,不断拓宽专业技术人员的视野,提高技术攻关和为基层服务的能力。在操作层,坚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职工”活动;各车组、班组普遍建立了岗位练兵台,常年开展导师带徒、岗位练兵活动;公司定期举办“群英荟萃、技能比武”职工技术运动会和“公交服务形象大使”评选大赛等活动,促进了员工服务技能的提高和创新活力的增强。
改善硬件设施。公交服务不单单指司乘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技能、服务水平等,也体现在车容车貌和场站建设等硬件设施上。近几年,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先后购置了500多台大容量、双燃料豪华大巴车投入运营线路和通勤专线服务,既满足了乘客需求,也为油城增添了一道道靓丽的流动风景。在创新服务方式上,努力把车厢作为传播文明、创造和谐、共享温馨的服务窗口,制定了车厢设施配置标准,全面实施“文化健康进车厢”创新服务。车厢内安装了VCD,使乘客在途中就可享受到内容丰富的文化服务。逐步实施了无人售票、GPS定位跟踪管理、清洁燃料使用等新举措,努力打造现代公交、绿色公交、人文公交。公司结合城市规划和建设,持续优化线网布局,大力调整运力结构,切实解决了百姓出行难的问题,使百姓对油田公交的满意度和信赖度不断提高。
坚持以人为本。企业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真心关爱员工,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才能使员工以企为家,服务到“家”。第一,公司严格实行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每年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对涉及职工利益的热点问题、关键问题等全部进行民主讨论,自觉接受职工监督。第二,公司在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员工收入和待遇,推行了带薪休假、健康体检、疗养等制度。公司在各场站建起了职工食堂、休息室,为站务调度、营运车队等生产岗位配备了饮水机、微波炉和生产用车等,员工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公司各级领导时刻把员工冷暖挂在心上,做到员工遇到困难必走访、员工情绪波动必走访、员工工作变动必走访:员工婚丧嫁娶必到场、员工患病住院必到场、员工家庭出现意外情况必到场、员工特别邀请必到场。建立了“一帮一”帮扶机制,开展了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和青年志愿者活动。第三,公司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各基层单位建起了篮球场、图书室和健身房,成立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各类运动协会,经常举办员工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企业关爱员工,员工心系企业,有力地促进了服务文化和服务品质的提升。
服务文化是以服务价值为核心、以顾客满意为目标、以全员共同的价值认知和行为规范为内容的文化体系,集中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优秀的服务文化能够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我们加强服务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因。
培育服务理念。先进的服务理念只有根植于员工的思想深处,才能使员工形成文明服务的自觉行为。公司把培育先进的服务理念作为构建服务文化的首要环节。经过多年的实践,公司总结提炼出了“心系百姓、钟情服务”的核心价值观和“至真至诚去服务、钟情乘客到永远”的服务理念。在此基础上,又逐步完善了发展理念、安全理念等九大理念,进一步丰富了公司服务文化的内涵。公司通过开展礼仪培训、印发《企业文化手册》、开设服务文化宣传专栏、建设企业文化示范区、建设企业发展史展室等措施,实施服务文化的刚性灌输和柔性引导,大力营造服务文化氛围,逐步将服务理念植根于全体员工心中。
健全服务制度。在原有服务规程、岗位制度的基础上,公司结合企业实际,重新修订完善了《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管理办法》等一整套规章制度,重新编制了各项工作管理流程,完善了岗位职责和标准,做到了岗岗有制度、有操作程序,人人有职责、有工作标准。公司狠抓员工行为规范的养成,围绕车辆卫生要“洁”、仪表形象要“端”、服务语言要“美”、工作流程要“熟”、宣传报站要“勤”、服务技能要“精”、帮助困难要“诚”、人文知识要“博”的八字要求,编印了《司乘人员优质服务操作手册》,对司乘人员的每个工作环节都进行了系统的规范。按照“三人形象,五人标准”(即:在外国人眼里我代表中国人,在中国人眼里我代表大庆人,在大庆人眼里我代表公交人:李素丽的心灵、空姐的气质、军人的作风、导游的水平、大庆人的形象)的要求,规定了司乘人员要做到“十条标准”和“七不准”,保证了服务文化理念在具体工作中的有效落实。
打造服务品牌。品牌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企业追求的内在价值和外在形象。2002年,公司提出打造服务品牌的战略构想,并把本公司的省部级劳模刘云娟的名字确定为公交服务品牌。刘云娟是一名优秀乘务员,她以“三人形象,五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视乘客如亲人,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大庆的李素丽”。公司把她优质服务的经验提炼为12条品牌服务标准,通过开展“争创刘云娟服务品牌车组”、“争创刘云娟服务品牌线路”、“争创品牌服务流动奖章”和“星级全优”达标竞赛等活动,有效调动了司乘人员优质服务、争创品牌的积极性。公司先后涌现出品牌车队4个,品牌线路37条,品牌车组1225个,其中592车组和3606车组被团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202线路被授予“全国城市公共交通文明线路”荣誉称号。
提升员工素质。员工素质是推进服务升级的基础。为了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服务团队,公司坚持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育人铸魂,激发奉献公交、服务乘客的精神动力。每年都分期分批组织员工到铁人纪念馆、铁人生前带过的1205钻井队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请老会战、老劳模讲传统、传作风,并利用公司发展史展室、《大庆公交报》和大庆精神文艺宣传队等载体,传播大庆精神,弘扬服务文化,收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同时,公司着力建立服务技能培训的长效机制,促进了员工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在管理层,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模拟演示等方式,灌输现代管理思想,提高现代管理能力。2007年,公司组织基层220名管理干部进行脱产培训,并组织他们到北京、太原和贵阳等地的先进公交企业考察学习。在技术层,通过学术研讨、技术交流以及外出考察调研等方式,不断拓宽专业技术人员的视野,提高技术攻关和为基层服务的能力。在操作层,坚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职工”活动;各车组、班组普遍建立了岗位练兵台,常年开展导师带徒、岗位练兵活动;公司定期举办“群英荟萃、技能比武”职工技术运动会和“公交服务形象大使”评选大赛等活动,促进了员工服务技能的提高和创新活力的增强。
改善硬件设施。公交服务不单单指司乘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技能、服务水平等,也体现在车容车貌和场站建设等硬件设施上。近几年,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先后购置了500多台大容量、双燃料豪华大巴车投入运营线路和通勤专线服务,既满足了乘客需求,也为油城增添了一道道靓丽的流动风景。在创新服务方式上,努力把车厢作为传播文明、创造和谐、共享温馨的服务窗口,制定了车厢设施配置标准,全面实施“文化健康进车厢”创新服务。车厢内安装了VCD,使乘客在途中就可享受到内容丰富的文化服务。逐步实施了无人售票、GPS定位跟踪管理、清洁燃料使用等新举措,努力打造现代公交、绿色公交、人文公交。公司结合城市规划和建设,持续优化线网布局,大力调整运力结构,切实解决了百姓出行难的问题,使百姓对油田公交的满意度和信赖度不断提高。
坚持以人为本。企业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真心关爱员工,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才能使员工以企为家,服务到“家”。第一,公司严格实行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每年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对涉及职工利益的热点问题、关键问题等全部进行民主讨论,自觉接受职工监督。第二,公司在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员工收入和待遇,推行了带薪休假、健康体检、疗养等制度。公司在各场站建起了职工食堂、休息室,为站务调度、营运车队等生产岗位配备了饮水机、微波炉和生产用车等,员工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公司各级领导时刻把员工冷暖挂在心上,做到员工遇到困难必走访、员工情绪波动必走访、员工工作变动必走访:员工婚丧嫁娶必到场、员工患病住院必到场、员工家庭出现意外情况必到场、员工特别邀请必到场。建立了“一帮一”帮扶机制,开展了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和青年志愿者活动。第三,公司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各基层单位建起了篮球场、图书室和健身房,成立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各类运动协会,经常举办员工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企业关爱员工,员工心系企业,有力地促进了服务文化和服务品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