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十四诗品》的意象论其道家渊源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_lp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使用了诸多关于“道”的典型的意象与词汇,表明道家美学思想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将结合意象说,从《二十四诗品》中所构置的意象着手来探究《二十四诗品》所蕴含的道家美学思想,同时研究中国古代文艺作品运用意象的原因及意义,最终将对诗歌等艺术的“传情”与“体道”功能进行论述。
  关鍵词:二十四诗品;意象;道家美学 ;诗歌功能
  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说影响深远,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意象”才是美的本体,“意象”也是艺术的本体,意象说作为关于艺术本体的理论,王夫之为之建立了一个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因此给予“意象”的最一般的规定,即“情景交融”。
  中国的意象说的产生深受道家美学思想的影响,在本文中,将以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为例来讨论其与道家美学的关系。在这方面,一些学者针对这个问题已经有所研究。比如,黄保真教授认为“司空图的诗歌哲学,以‘道’为中心,讲了美的客观精神性;以‘素’为中心,讲了美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把诗歌创作归结为主客观的天然契合”。
  一、《二十四诗品》意象的道家特色
  《二十四诗品》(下称《诗品》)是中国古代美学名著。实际是二十四首小诗,开头是二十四个词汇,来表现诗歌的审美感受、审美风格以及美的表现形态,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诗品》,一是诗歌的风格;二是诗境;三是诗歌的创作方法。司空图对“意象”的建构极为重视,如《缜密》提出:“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生,造化已奇。”,他将“意象”作为一个完整明确的概念提出,视为创作的中心。
  经过对《诗品》中小诗的分析,我们可以观察到,“真体”、“虚”、“妙机”、“太和”、“希”、“真宰”、“道”、“自然”、“天”、“人”、“气”等词汇在《诗品》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而这些词汇也多被包含于道家美学思想之下。比如,《冲淡》中,“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无论是“鹤”、“音篁”等意象或者是“太和”、“希”等词语,无不体现道家美学思想,流露出道家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另外,在《诗品》中,人物形象多是“幽人”、“畸人”、“真人”等,明显地带有道家特色,有利于创作中的想象地自由发挥,能更好地把意象物化在作品中。如《形容》中的“离形得似”,司空图的原意是指在诗歌创作中,不能拘泥于形似,应该有超越形貌的描写,刻画出人物的精神世界。但笔者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离形得似”并不意味着离开形象抽象出本质,把诗歌写成哲学讲义,而是要求通过“神”显示“形”,从而达到形神兼备。这也体现出司空图对于意象本身的重视。
  在《诗品》中,这些诗歌的重点不是为了描摹客观事物或自然景物,而是想要通过意象的塑造来表达人与自然之间的“天人之间”的诗歌境界,使人既融于其中,又超于其外,以人为核心,更加符合“没有人,不成景”的说法,这便是道家美学的核心观念即“天人合一”。
  二、中国古代文艺中意象确立的原因与意义
  不可忽略的是,在《诗品》中,流云、春水、长空、明月、空潭、松等非关道家的意象也广泛存在着,这些可以被称之为公共意象群体。在这里,我们可能会生发出疑问,无论是关乎“道”还是无关乎“道”的,这些意象的确立有哪些意义呢?
  古人们习惯了“感物而发”,即看见或者听见某些事物时,内心有所冲动,意欲抒发出来,写诗成为途径之一。但是很多情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出来求得他人理解,其实,这便是庄子所主张的“言不尽意”,庄子认为,语言贵在意义,而“意有所随”,即言外之意,这是无法用语言传达的。但是世人却以书中的片言只语、形色名声为贵,这就“贵非其贵”了。我们可以看《庄子·秋水》中的一段言论:“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可以被语言表达出来的这只是粗鄙的事物,可以使作者的情意表达出来的,这才是作者内心的精华。
  更进一步说,在《诗品》中,有关于“道”的意象和“人”的意象已经在上文提及,大量对“景”的描述的公共意象群体也已经简要介绍,我们可以发现,《诗品》主要围绕三种意象来展开,分别是“道”、“景”、“人”。其实,不仅仅是《诗品》以这三种意象为主,其他艺术门类,比如绘画更是将这三者表现的淋漓尽致。中国绘画主张的是神似,这种“神”即是通过画中的各类意象表达出的,山水、花草、树木、鱼虫等等都是画家表达“神”的重要工具,“神”是人的“神”,“道”是存在于宇宙之间的,可以统摄万物,体现一切规律的“道”。
  三、诗歌旨在“传情”与“体道”
  在《诗品》中体现了“道”、“景”、“情”三者的统一,“道”是以景的方式展现出来,“情”也是以“景”的方式展现出来,“道”是“景”,“情”也是“景”,所以“道”与“情”二者在本质上有着共通之处。我们要探究的既是作为“情景交融”的“意象”的功能,同时又要探究以“意象”为工具的诗歌等文艺的功能。
  一方面,诗人们写诗的目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抒发内心的或忧伤、或欢快的心情,并试图把这种感情传播给他人,使更多的人可以理解、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这便是“传情”。
  另一方面,诗歌的目的又不仅仅在于“传情”,还在于“道”。“道”涵盖宇宙万物的统一规律,“天”、“地”、“人”三才都被囊括在“道”之中,所以诗人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应该是“道”。然而,因为道是虚的,是抽象的,人无法去真正将其把握,人只能对“道”进行体悟,这便是诗歌等艺术的另一个功能,也是最根本的功能。在《诗品》中,人在对自然景物的体悟中,内心感情得到升发,精神不断超越,最终实现心灵的绝对自由状态,这也是诗歌等文艺能够给人以美感、快感的核心原因。
  诗歌的本体是“道”,诗境的核心也是“道”,同时诗歌又能体现人之情,因此“道”、“景”、“情”三位一体,“道”是对宇宙万物的领悟,是一种虚实相生的永不停息的运动,是一种“易”,即阴阳变化。它显现在文艺作品之中,首先展现为某种景象,又因为文艺由各类“情景交融”的“意象”组成,情景统一,“一切景语皆情语”,接着表现为抒发某种感情。在三者之中,“道”是核心,也是诗人不断追求的东西,“情”是目的,“景”是手段。因此,诗歌等文艺的功能可以用“传情”与“体道”两个词语来进行概括。
  参考文献:
  [1] 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张少康.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M], 北学苑出版社,2005
  [3] 张法.中国美学史[M],上海: 上海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 要:1899年河南小屯村一带的农民在翻种土地时,发现了在地下埋藏三千多年的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有科学体系的文字,是中国文字的鼻祖,在历史上对中国书法的演变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的出土,使我们看到了殷人的书法原貌,同时,也在我国书法界产生了甲骨热,使自然形态的甲骨文字体得以提升为一种新书体。本文将结合学者对甲骨文出土后的研究,谈一谈甲骨文出土对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甲骨文 ;书
期刊
摘 要:《竹林中》是芥川龙之介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围绕着一场发生在竹林中的凶杀案,作者对人性丑恶、自私的深刻剖析的同时也真实表现出了以真砂为代表的女性在男权制社会的悲惨境遇,塑造了真砂这样一个勇敢、刚烈的女性形象,真砂的哭诉和一系列的行为透露出她对抗男性霸权压迫的意识萌芽。  关键字:男性霸权; 女性主义; 反抗; 觉醒  在小说中,作者使用了多重内聚焦的叙述手法,文中的7个人都从各自的角度讲述这一
期刊
摘 要:《十八春》的艺术价值发掘仍处于浅层表面,缺乏深入文本进行多角度地审视和考察。张爱玲曾多次提到“参差的对照”的创作方法,笔者认为“参差对照”笔法可以看做是张氏的创作原则和独特笔法,渗透在其所有作品之中,而用其作为一种视角,分析《十八春》的艺术特点,较能更深入地展现张氏小说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参差对照;创作原则;审美观  《十八春》是张爱玲第一部长篇小说,最早于1950年3月到1951年2
期刊
摘 要: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图以城市边际人的人情消费网络为测量工具来考察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一方面,城市边际人的人情消费行为是其在城市构建起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通过考察城市边际人的人情消费网络,可以发现他们在城市的社会关系网络状况,从而反映其城市融入程度。  关键词:城市边际人;人情消费;城市融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大量农村
期刊
摘 要:唐诗中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不仅来自国力、开放等时代气象,而且来自开明、先进的政治文化:即科举、尚贤、纳谏。这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象。只有这样的时代,才会有尽气的精神突出表现,只有社会上有一种尽理尽心的气象,文学上才会有尽才尽气的表现。  关键词:唐诗;中国文化;生命精神  唐诗一方面是永恒的人性,另一方面又永远是感性的、新鲜的。而这个古今相通的人性,恰恰正是中国文化内心深处的梦。我
期刊
摘 要:明清两朝,漕运作为国家的命脉为政府所倚重,漕运可分为征收、运输和交仓三个阶段,其中,漕粮的征收是整个漕运制的基础,也是漕运这一国家制度直接与地方民众相联系的环节,清中后叶,漕政日益败坏,征漕地区漕赋日重,农民不堪重负,纷纷采取手段抗漕,对地方经济、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江苏作为征漕最重的地区之一,抗粮运动也最先兴起。民众采取种种手段应对过重的漕赋的活动中官、绅、民在此中扮演的角色透视出国
期刊
摘 要:世俗化是当今世界宗教发展的一大特点与趋势,它包括宗教非神圣化和社会化两个过程,是宗教应对社会发展、变化所做的一种适应性调整。本文试图以基督教的世俗化为例,说明世俗化并不是宗教的末路或终结,而是宗教一种特殊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宗教世俗化有其发生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它是一种更加深入的与社会等的融合与互动,是宗教以一种新的更为宽泛的、包容的、世俗的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宗教应有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期刊
摘 要:本文对汉语、日本语、阿拉伯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撰写的英语说明文和英语为母语的英美人撰写的说明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进行比对研究,揭示了第二外语学习者在撰写英语文本时,其母语习惯对其产生的影响,同时探讨了跨语言的修辞差异和读者的文本结构运用以及文本阅读理解之间的尚不确定的影响关系。  关键词: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日本语、阿拉伯语和英语;说明文;对比修辞  Arabic and English
期刊
摘 要:现在社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明确网络安全概念,提高网络安全性,成为了网络发展的重要内容。从目前网络发展来看,网络安全对于互联网用户具有重要意义,用户在网络上进行的信息传输、数据管理、银行支付等行为,如果不能有效保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不但会制约互联网的发展,也会给用户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必须认识
期刊
摘 要:崔致远对新罗儒学思想传播和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于按照实际需要论释了儒学 “仁” 的思想,并且倡导仁政,重视仁的波及效应。其次,崔致远还进一步提出了君主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倡导以民为本的民本主义思想。最后,崔致远的儒学思想中準确地把握了“时中”思想,并将“时中”思想贯彻于文章之中。崔致远是儒学的传播者, 并对儒学在新罗的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崔致远;儒学;思想  崔致远于公元868年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