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消费视角下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研究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ycong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图以城市边际人的人情消费网络为测量工具来考察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一方面,城市边际人的人情消费行为是其在城市构建起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通过考察城市边际人的人情消费网络,可以发现他们在城市的社会关系网络状况,从而反映其城市融入程度。
  关键词:城市边际人;人情消费;城市融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游离于城市的边缘地带,成为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具有双重角色的城市边际人。这一群体的城市融入状况已经引起了各方学者的关注。在社会学领域,此方面研究已有较为成熟的理论视角,如现代化理论视角、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制度主义理论视角、社会化和再社会化视角等等。
  回顾现有研究发现,虽有从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出发进行的研究,但此类研究都将城市边际人的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作为影响其城市融入的因素加以分析。实质上,每个人的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通过理性选择与行动改变的。
  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素有“熟人好办事”的说法。从这一说法中,我们也能够看到人情关系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性。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人情消费是建立人际关系,构建社会网络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人情消费作为城市邊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研究的切入点,一方面,城市边际人在工具理性的驱动下,通过人情消费构建起其在城市的社会网络,以加深自身的城市融入状况;另一方面,通过对人情消费网络规模、密度等的测量,客观地反映出了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
  一、研究方案
  (一)调查方法
  本文中所用数据为笔者在兰州通过问卷调查所得。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而无法获得完整的抽样框,因此在调查时,采用了偶遇抽样的抽样方法,因此,本文中的数据仅用作描述样本,而不用于推论总体。同时,为了深入了解城市边际人的人情消费行为在城市融入方面的作用,笔者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搜集具体事例。
  (二)概念界定
  1.城市边际人。边际人这一概念最早由罗伯特·帕克在《人类的迁徙与边际人》一书中提出,指的是生活在两种不同的人群中,并亲密地分享他们的文化生活和传统的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不愿和过去以及传统决裂,但由于各种偏见,又不被他所融入的新的社会完全接受,他站在两种文化,两种社会的边缘,这两种文化从未完全互相渗入或紧密交融。
  结合本文研究的实际情况,本文中所指的“城市边际人”是指,出身于农村的80、90后,在城市生活、工作一年以上,并有在城市长期生活或定居打算的劳动移民。这部分群体既有农村文化的深刻烙印,又深受现代城市文化的影响。同时,由于这两种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部分群体身处于文化碰撞之中,既无法摆脱传统农村行为方式,又无法完全融入现代城市生活。
  2.人情消费。目前关于人情消费的研究中,对人情消费的概念多界定为“在与自己关系紧密的他人遇到人生重大事项时,为了表达祝贺或同情等心意而以实物或金钱的形式对他人进行的馈赠,其目的是为了在自己所生活的社会关系网中获得所需要的社会支持和社会文化心理上的满足(包括象征、仪式、价值观、自尊等)。”在本文中,笔者认为人情消费越来越趋向于工具性表达,因此将人情消费的概念扩大为“一切为了获得社会支持和社会文化心理上的满足而进行的消费行,包括随礼、请客、送礼等。”
  3.城市融入。在本文中,城市融入的概念是指城市边际人在城市工作、生活的过程中,逐渐接受城市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形成了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城市也开始认同和接纳城市边际人这一群体。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城市边际人单纯适应城市的过程,更是城市边际人和城市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
  二、城市边际人的人情消费与城市融入状况
  (一)城市边际人的人情消费状况
  调查来看,城市边际人的人情消费支出压力较大。表1显示,有49.5%的样本近三个月人情消费支出在1000元以上,其中17%的被访者近三月人情消费支出达2000元以上。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城市边际人的主要人情消费对象在进城前后发生变化。进城前,城市边际人的主要人情消费对象是亲戚和朋友。而进城之后,人情消费对象出现多样化,与同事、老板、房东等人的人情往来明显增多。
  进入城市之后,城市边际人接触到的群体异质性增强。他们通过与各类群体进行人情消费,融入周围环境中,构建起自己在城市的社会关系网络。
  笔者认为,城市边际人进入城市之后,其人情消费行为具有工具理性的特征。而调查恰好印证了笔者的假设。从表3看到,有三分之一的被访者认为自己进行人情消费时是出于投资心理。也就是说,他们期待着自己的人情消费行为能在日后为他们带来回报。
  (二)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
  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如何,首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融入城市的意愿。要融入城市,就要先融入周边的环境中去,这其中,与本地人交往的意愿尤为重要。
  表4反映了被访者与本地人交往的意愿,表中左侧的项目内容自上而下表示被访者与本地人的关系逐渐密切。表中数据显示,被访者与本地人交往的意愿较为强烈。愿意与本地人一起聊天、工作、成为邻居的被访者分别有65.8%、64.7%、62.5%。而当问及是否愿意与本地人成为亲密朋友时,我们可以看到,表示愿意的被访者为49.5%,少于半数,相较于上面三项内容,意愿有了较为明显的减弱。后两项中,愿意和本地人一起参与社区管理的被访者为41.9%,而表示愿意和本地人通婚或结为亲戚的被访者为36.7%,同样出现了递减的情况。
  总体来看,城市边际人愿意与本地人交往,具有较强的城市融入意愿。但是,随着与本地人关系的增进,他们出现了种种担忧,这使得他们对进一步交往的意愿降低。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市边际人还未建立起认同感。   为了进一步测量城市边际人的自我认同情况,笔者选取了13个指标。这13个指标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对农村(人)和城市(人)的认识(指标3、4、8);(2)城市融入意愿(指标6、9、10、11);(3)城市融入情况(指标1、2、5、7、12)。
  从对农村(人)和城市(人)的认识方面来看,大多数被访者认为农村与城市是有差别的,同意这种说法的被访者占样本的73.9%;而在谈到农村人与城市人的差别时,有53.4%的被访者认为这两者不存在差别,也有32.7%的被访者承认农村人与城市人差别的存在。当把自己归于农村人群体中,与城市人相比时,我们看到,有84%的被访者认为自己与城市人一样,都能把事情做好。
  从城市融入意愿方面的四个指标的测量结果来看,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意愿较为强烈。愿意与城里人打交道、愿意适应城市生活、愿意留在城市、愿意成为城里人这四个指标的测量结果具有一致性,分别有77.7%、83.4%、72.1%、65.5%的被访者表示赞同。
  第三类指标反映了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测量结果显示,有60.6%的被访者认同自己进入城市之后,有了改变;71.1%的被访者表示已经适应了城市的生活;52.6%的被访者认为自己在城市生活得很好。从这三个指标来看,城市边际人在进入城市之后,逐渐适应了城市生活,并且在城市有了较为不错的生活。然而,适应城市生活仅仅是融入城市的第一步。在涉及自我身份认同时,仅有19.1%的被访者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城市人了,而42.9%的被访者认为从生活习惯上来看,自己仍然是农村人。
  从城市边际人自我认同量表中,我们看到,多数被访者认为农村与城市是存在差异的,但在他们看来,自己作为农村人与城市人并没有太大差异,是具有相同能力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城市边际人由农村进入城市,他们渴求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与城市人同样的发展。尽管城市边际人有着很强的融入城市意愿,但是从结果来看,他们的城市融入情况并不乐观。城市融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逐渐适应之后才能最终融入城市。就目前情况来说,城市边际人仍然处于适应阶段。
  (三)城市边际人的人情消费与城市融入分析
  城市边际人进入城市后,在工具理性的驱动下进行人情消费,必然是希望通过人情消费能有所收获。在调查中,总的来说,被访者认可自己的人情消费行为达到了目的,有实质性的收获。
  从表6中看到,在获得就业和升迁机会、获得更多收入、认同与适应本地文化氛围以及获得他人认可这四个方面,被访者的人情消费行为都获得了预期效果。就前两项来说,就业与收入,关乎城市边际人在经济方面的融入。城市边际人从农村来到城市,要在城市立足并融入进去,首先要有经济作为保证。显然,城市边际人通过人情消费,能让自己的收入增加并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在访谈中,一位被访者举了这样一个事例:自己经营核桃手串生意,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老顾客说起他的老板想买一批礼物送给同事,于是就约老客户吃饭,并且送给老客户他喜欢的核桃手串,然后请老客户帮忙跟他的老板说,把这笔生意给他。最后这单生意成功了。这个事例说明人情消费行为确实能够帮助城市边际人在经济方面获得好处。
  除了经济上要为城市融入作保障外,获得他人的认可、适应并融入城市文化中去,也是城市边际人融入城市需要解决的问题。表6数据显示,有41.2%的被访者认为通过人情消费,自己认同和适应了本地的文化氛围。一般情况下,各地的人情消费习惯不尽相同。通过人情消费行为,城市边际人能对当地的人情消费习惯等有所了解,进而认同并适应之。获得他人的认可,是城市边际人在城市建立人际关系网络的第一步。人情消费是与他人建立关系并拉近距离的有效手段。
  表7显示,被访者近三月人情消费支出与其在城市生活状况的自我认同有关系。认为自己在城里生活得很好,说明城市边际人已经开始适应城市生活。而人情消费在这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的来说,人情消费支出较多的被访者较为认可自己在城市的生活状况。通过人情消费,获得他人的认可,拉近与他人的关系,并有可能获得更多收入和发展机会,这些都能够提高城市边际人在城市的生活质量,进而融入城市。
  二、对策与建议
  (一)城市边际人城市融入状况不佳的原因探索
  从上述分析来看,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不容乐观。从微观层面来看,个人的融入意愿、条件和能力、社会网络及人情消费这些因素都影响到了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程度。
  1.个人融入意愿。在调查过程中,大多数的被访者都愿意与城市人一起工作、生活、交往等,而且还积极的参与市民生活,通过人情消费的形式与市民交往,以此紧密和市民之间的关系,缩短和城市人之间的距离。在谈到融入城市愿意付出的代价时,大多数被访者表示只要能融入这个城市,愿意放弃一部分利益。但是考虑到政策和自身条件,感觉成为城市人的门槛太高,自己能力不足,融入意愿大打折扣。
  2.融入的条件和能力。对于流动性质的城市边际人来说,由于他们的学历不够高和能力不足,使得他们的收入虽较之农村生活是可观的,但对于相当于高消费的城市生活而言,城市边际人的收入在支付其一家大小的生活费用后不会有太多的剩余的。再加上他们无法享有和市民一样的权利和待遇,因此他们的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和福利待遇都远远低于城市人,再除去必要的生活开支外,没有足够的“剩余”供他们进行城市生活,和城市人进行交往。因此群体间的流动就必然很少,社会融入程度不高,城市融入也必然不理想。
  3.社会网络。城市边际人的社会网络是围绕着血缘、地缘和业缘等同质关系构成,并影响城市边际人生活世界的建构过程。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情,中国的乡土社会历来重视亲缘和地缘关系。城市边际人因此具有較高的同质性,在融入过程中所采用的途径或者方式单一,这类人大多是成群而来、成对而居。大部分都是基于地缘、亲缘而联系在一起,在生活和工作中慢慢的又加入业缘的因素。这种对亲缘、地缘关系的重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成为一种“习性”,这种“习性”没有因生活地点从农村到城市的变动或职业由农民到市民的变动而改变。因此他们的交往对象同质性很高,要不是老乡就是亲戚、工友、同事,交往对象所从事的的职业也相差无几。大量的调查显示,在城市边际人的生活和交往中,乡土社会网络起着重要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减少了他们与城市居民的交往和互动,不利于他们融入城市社会。这很大程度限制了他们在城市交往的广度,交际圈子很窄也很局限。因此在融入的途径和方式上显得单一,使得社会融入无法很好进行。   4.人情消费。中国的人际关系是很复杂的,讲求礼尚往,维持这一礼尚往来的最好形式就是人情消費,人情消费目的是为了在自己所生活的社会关系网中获得所需要的社会支持和社会文化心理上的满足。因此人情消费是城市边际人在城市融入过程中必须进行的。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城市边际人人群由于能力和环境所限在人情消费支出方面特别是在与城市人交往时的开销占的比重较小,交往频率和人情消费频率较少,人情消费的形式单一,消费对象范围很窄且同质性较高,城市融入难以深入。
  (二)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调查发现,人情消费对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状况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人情消费,城市边际人与不同性质的群体建立关系,增强了自己社会关系网络的异质性,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在广度与深度方面都有所提升。
  1.人情消费是城市融入中城市边际人所常用的手段,中国的人际关系是很复杂的,讲究礼尚往来,而复杂的人际关系依靠人情消费来维持,在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中,人情消费成为了他们融入城市的助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消费与城市人进行交往,不断扩大自己交际圈的广度和深度。但是近年来人情消费呈现出形式多样化、价值不断抬升和货币化倾向,严重的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政府部门对此现象加以引导,尽可能的通过工作、居住、生活和娱乐休闲等形式加强城市边际人和市民的交流和了解,促进人情消费的理性化,减少不必要的人情消费,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2.城市融入中城市边际人的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政府、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和社会团体、城市用工单位与血缘、地缘支持力量是城市边际人城市生活的不同层面,六个层次涵盖了农他们的主要生存环境。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体、工会、第三部门等组织的力量,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事业单位为基础,以街道、社区为纽带,以血缘、地缘等初级关系为依托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城市边际人的社会地位确保城市边际人在城市融入过程中得到各方面的支持。规模小、紧密度高、趋同性强、异质性低是流动人口社会网络的主要特点,同时也影响着城市边际人的城市融入。因此,构建城市边际人社会网络资本的积累和形成机制,改善他们社会资本匮乏和质量低下的状况,也是促进城市边际人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贺晓星,仲鑫,《异乡人的写作——对赛珍珠作品的一种社会学解释》,载《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1月.
  [2]金晓彤、陈艺妮、王新丽,《我国农村居民人情消费行为的特征与基缘——以豫南杨集村为例》,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5月.
  [3]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载《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4]陈丰,《从“虚城市化”到市民化:农民工城市化的现实路径》,载《社会科学》,2007第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德两国的交流与合作也亟待深入发展。然而由于地域文化,传统习俗的不同,两国人民之间存在这很深的误解。本文通过解读《Die Langnasen》一书,来介绍中德两国交流合作的历史传统,两国文化生活各个领域的差异以及两国人民对彼此的看法,尤其要探讨德国人对中国社会的误解以及解决这种误解的途径,即进一步的,全面的,友好真诚的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中德两国;认识与误解;文化交流
期刊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弟入学问题,已经得到很大的改观。现在我们注意力应该转移到农民工子弟教育中的具体的微观的问题上,如怎样培养良好习惯、优良品格、良好气质、健康心理以及学业水平等,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优秀的人才,不能仅仅停留在能上学上,而应该上升到能学好上。在这个问题上,武汉市京汉学校,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探索,不断的研究,获得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该校是公办九
期刊
摘 要:铁路信号设备是铁路行车的指挥与控制系统。它在保障行车安全,提高行车速度和行车密度,提高运输效率和改善行车工作人员的劳动条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通信;铁路  中国铁路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其第一条营业铁路——上海吴淞铁路——1876年通车之时算起,是123年;从其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1881年通车之时算起,也有118年了。  铁路作为一个舶来品,同中国人民的命运一样,
期刊
一、为何要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他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普通教师的水准上。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
期刊
摘 要:朗读作为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情感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品悟教材中饱含的人文内涵和情感魅力,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探讨了“以读代讲”的朗读教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以读代讲;朗读教学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
期刊
摘 要:2012年4月至10月,在美国宣布重返亚太、东盟会议召开等国际背景下,菲律宾、越南等国家相继与我国就南海问题发生摩擦。我选取了美国主流报纸《纽约时报》,在《纽约时报》官方网站数据库以“South China Sea”为关键词,检索2012年4月11日至2012年10月10日期间发表在《纽约时报》纽约版上的所有报道,人工选取有效文章共计34篇,进行文本分析。然后,我对有关“中美主流媒体对彼此
期刊
我心飞翔,千里长江,万仞波涛。看三峡大坝,调峰发电。百年梦想,兴利除妖。山绕祥云,河呈琼浆,两岸叶红似火烧。 高峡上,现平湖景象。时代天骄。  工程如此风骚,令五湖四海大退潮。惜凃山治水,僅疏一技;都江围堰,拦蓄无招;民族先驱,为公天下,难展宏图筑坝高。而今后,问环球世界,谁来赶超?
期刊
摘 要:1899年河南小屯村一带的农民在翻种土地时,发现了在地下埋藏三千多年的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有科学体系的文字,是中国文字的鼻祖,在历史上对中国书法的演变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的出土,使我们看到了殷人的书法原貌,同时,也在我国书法界产生了甲骨热,使自然形态的甲骨文字体得以提升为一种新书体。本文将结合学者对甲骨文出土后的研究,谈一谈甲骨文出土对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甲骨文 ;书
期刊
摘 要:《竹林中》是芥川龙之介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围绕着一场发生在竹林中的凶杀案,作者对人性丑恶、自私的深刻剖析的同时也真实表现出了以真砂为代表的女性在男权制社会的悲惨境遇,塑造了真砂这样一个勇敢、刚烈的女性形象,真砂的哭诉和一系列的行为透露出她对抗男性霸权压迫的意识萌芽。  关键字:男性霸权; 女性主义; 反抗; 觉醒  在小说中,作者使用了多重内聚焦的叙述手法,文中的7个人都从各自的角度讲述这一
期刊
摘 要:《十八春》的艺术价值发掘仍处于浅层表面,缺乏深入文本进行多角度地审视和考察。张爱玲曾多次提到“参差的对照”的创作方法,笔者认为“参差对照”笔法可以看做是张氏的创作原则和独特笔法,渗透在其所有作品之中,而用其作为一种视角,分析《十八春》的艺术特点,较能更深入地展现张氏小说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参差对照;创作原则;审美观  《十八春》是张爱玲第一部长篇小说,最早于1950年3月到1951年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