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的主色调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走进一所学校,感受最深的当不是学校墙壁上的口号,不是展示的荣誉奖牌,也不是丰硕的办学成果,想必是透过学校建筑形象和校园主色调所传达的办学思想和文化内涵。笔者所在的学校,也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获得校园文化建设资金。通过两年的打造,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散发出时代气息,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尤其备受关注的是校园呈现出来的色彩清新并明快的校园文化。
  下面,我以厦门市松柏小学(以下简称“松小”)为例谈一谈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色调的运用。
  一、“松小”的主色调
  1.主色调的定位根基。校园主色调的确定需要客观分析学校建筑、周围环境的协调及学校办学理念。美国天才艺术家伊利尔·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色彩,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松小”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湖东北侧,临街畔河、绿树掩映。2009年4月,学校利用后花园的一条沿湖长廊,建立了“百草园”,种植两百余种中草药,建造了一条200米长的中草药文化长廊。
  “松小”根植于学校自身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把握学校现行或潜在的办学资源,着眼于学校过去的传统以及今天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2009年做出符合学校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提出“快乐发展”的办学理念。快乐发展是“以学生快乐发展为本”的教育。快乐和发展是互为动力和目标的,即让学生“在快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更快乐”。校园首先是孩子们的校园,校园的布置与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胃口”。现实中有不少学校将小学校园打造得非常精致而沉稳,博得不少领导和老师的称赞,而孩子们却对这样成熟的装饰和景致熟视无睹。
  鉴于以上的分析,“松小”在2012年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认为校园文化建设不能成了“领导、成人参观胜地”,应重视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对象——学生的色彩需求、环境需求、心理需求。所以,我们选择了能与校园建筑的外墙融合的明快、富有生机,展现现代气息的颜色——白色和绿色,作为松小校园文化的主色调,以表达内敛、平和的灰色作为辅助色。我们的校园物态文化设计,把握住了校园的主色调,不追求校园某一块的经典,追求的是整体的设计美、色调美、内涵美。
  2.主色调的涵义。可以说,快乐是一种心情,快乐是一种表现形式,快乐是一种生活态度,需要我们通过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画一亭潜移默化的熏陶,达到润物无声的浸润。
  白色——纯真、纯洁。它象征纯洁无邪,在英文中采用白色单词表述“纯洁的心灵”(a white soul)。白色又象征正直、诚实,如(1)a white spirit正直的精神;(2)white men高尚、有教养的人;(3)white hand廉洁、诚实。白色高雅纯洁,是文化中的崇尚色。
  绿色——生命、生机。绿色是生命的原色,大自然的本色。绿色代表健康,使人对健康的人生与生命的活力充满无限希望。绿色,象征着快乐和愉悦的心情,这是我们实现生命价值、创造美好生活的生生不息的源泉。
  校园文化主色调不仅体现在独特色彩的选择上,更重要的是强调文化内涵的创设,建筑色调是为文化色调服务的。色彩是外显的表现手段,文化才是内铸的品质灵魂。“松小”倡导的快乐不是浮夸的快乐,而是发自内心的愉悦,它不带有任何功利性。“松小”的快乐带有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充满着美丽的希望。
  二、主色调的演绎
  “松小”校园文化主色调的运用尽量符合6~12岁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展现小学生活的快乐、天真烂漫,而不失小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当然尤其要把握住在主色调的背景下,五彩斑斓的颜色适度的采用,特别要注意避免将小学校装扮成幼儿园。“松小”非常重视绿化,除了用中草药绿化、美化校园外,随处还可见富有文化气息的盆景植物。下面重点介绍“松小”校园景观,来诠释校园主色调的演绎。
  “松小”logo:这是厦门基础教育界的首创。图形简洁明了,以水滴与松柏树叶为创意灵感设计的图形。“上善若水”,水拥有包容万物、滋润万物的美好品性。将水滴放在松树的下方,寓意教师滋养着一棵棵小树苗,使其茁壮成长,终为参天大树。整个logo的设计与“松柏终有参天时”的校训遥相呼应。
  整个版面采用绿色作为主色调,学校将其做成十米多高的平面雕塑悬挂在校门上,既可当装饰,又可成为“松小”一个独特标识。
  中厅文化:踏进校门就可以看见中厅。中厅面积不大,但却处在我校最显眼的位置。纵观整个中厅,采用的是白色面板,下面是白色烤漆制作的立体标语。展板是凹凸不平、错落有致特殊形状。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身材不高的小朋友,能够轻松观赏。中厅屋顶采用的是白底配上表现形态各异的校园形象人物“快快”“乐乐”。
  数字乐园:这里原是一片草地。后来,学校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别致的校园景观——增加了从0到9的数字,从此,它的称呼由“草地”变成了“数字乐园”。这些数字排放虽并不规矩,但色彩斑斓, 俨然一块“数字乐园导读牌”,告诉我们数字乐园的意义。
  红苹果:在一棵见证“松小”办学历史的凤凰木下,我们将“快乐发展”的办学理念掩映在绿色之中,四个大字是用白色镂空玻璃钢制成,白色大字的下方是一本书,在其上方,摆放了一个红色透出光泽的苹果,它摇摇欲坠仿佛苹果“瓜熟蒂落”,在六月凤凰花开季,红苹果和红色凤凰花遥相辉映。整个设计色彩明快,富有时代感。此景观已成为六年级毕业生们合影留念的首选地方。
  墙体文化:“向快乐出发”“将快乐汇聚”这两个板块,其实是学校的评价栏。“向快乐出发”板块的上半部分是高年段的,下半部分为低年段的,之所以这样分开,是考虑到低年段的同学个子比较矮小,这样方便查看。每一个年段的板块都是由一种水果的形状做成底面,板面都是白色。这里记录着每个班每一天的评价情况。“将快乐汇聚”板块一个年段一块,简洁明了地记录着每周五星班级的获得情况,周五星班级获得最多的班级就是年度校优秀中队。评价栏不仅有每天的记录,还有每周、每月、一学期的记录。这让学生们明白——只有“向快乐出发”,才能“向快乐汇聚”!
  秀空间:利用高楼下的一块空地,这里原是2个班学生做广播操的地方。这个设计采用白色与绿色的巧妙搭配,让人赏心悦目。“秀空间”向全校同学发出招募启示,自愿报名,内容丰富,表现形式不限。这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才艺、锻炼自我、享受快乐的小舞台。
  校园文化主色调一方面以其充满深刻寓意的内涵激励学生成长与发展,另一方面师生们又用实际行动将校园文化主色调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校园文化的主色调为学校的发展、内涵的提升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松小”的校园物态文化建设就是结合色彩心理学确定“白与绿”主色调,和一些明快清新色彩构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让校园的文化氛围活跃起来,一展其独特的校园文化。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松柏小学 责任编辑:朱蕴茝)
其他文献
贾志敏老师执教的作文指导课《不一样的我》,体现了幽默风趣、严谨踏实、视点独特、内容集中等特点;是支持和针对学生有效学习而精心“设”认真“教”的学导课堂;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导在学习的关键处和需要点上的教学。在贾老师的课里,有精心的选题选材设计,有适切的范例引导,有准确的评价指导和极具趣味的教学过程;在贾老师的课里,学生在认真地听、自由地想、专心地读、畅快地写,从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得到充分展示。  一、
期刊
改进教法,培养后进生数学学习兴趣  后进生认识能力、思维能力较弱,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征,教法上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讲课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讲课语言应尽量通俗易懂,还可以加强直观教学,但这些还不够。对于后进生而言,被动地让其去接受知识是不明智的,应该激发其内在的动机,让他自身想去学,想学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
期刊
【编者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何落实课标这一要求,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堂”,而不是教师的“讲堂”,是当今小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本专辑围绕这一主
期刊
问:在备课中,我发现《掌声》以饱蘸爱心的笔墨,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主题寓于这个动人的故事之中,把同学们纯真善良,关爱别人的美好心灵生动地表现出来,读来十分感人。然而,作为担当“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两位老师形象却与之相悖。请问我的看法“存此一说”吗?  答:我在文本细读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作为人教版小学语文第5册第八单元中的首篇精读课文,《掌声》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
期刊
《桂林山水》是一篇经典的写景美文,内地和香港教材均选用,且教材内容一致,都定为精读课文。但由于两地文化背景不同,对课程理解不同,学习重点、教学教法也有明显差异。笔者参加“香港与内地教师交流协作计划”期间,有幸聆听了香港圣公会诸圣小学岑老师执教的《桂林山水》,深有感触,真可谓“桂林山水”别样美。现以该课为例,再现其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以图在比较中思考,在实践中反思,在借鉴中创新。  一、这是一片充满
期刊
曾经在媒体上看到一则故事:河北石家庄二中因学校改建而另辟西门,门外四五米的地方长着一棵粗大的法国梧桐。有树挡在门口,肯定不便通行。学校职能部门建议把树砍倒或移栽别处,却被校长直接否定了。砍倒,不光法规不允许,更主要的是,树也有生命,是生命就该被呵护而不是被加害;移栽,似乎两全其美,园林局的阻力也不会太大,可这位校长说,树挪死,人挪活,这本来就是人家树的地方。  树也是有生命的。把树留下来,就是对生
期刊
【原题】  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甲与乙两人骑车从相距4500米的A与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行200米,乙每分行300米,经过多长时间两人相遇?  【改编题】  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甲与乙两人骑车同时从相距500米的A与B两地同时出发,甲每分行300米,乙每分行200米,多长时间后,两人相距6千米?  【设计意图】  原题只是简单地套用公式进行解答。而改编题与原题相比,条件更加隐蔽——题中
期刊
学校作为拥有高度教养和文化的基地,打造健康向上又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作为班级灵魂的班级文化亦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工程。班级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力量和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今后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功能。本文谈谈关于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普遍现状  纵观当前的班级文化建设,多数教师能认识到班级的作用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有的
期刊
扎根于山城教育的土壤,承载着山城教育的期望,近两年来,吴嫦云工作室全体成员在瓷都的热土上默默耕耘,茁壮成长,品味快乐。  幸福的乐园  打铁先要自身硬,“有模”才能“有样”。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工作室的发展思路十分清晰:一年要有“小样”,三年要有“模样”,五年要成“榜样”。工作室坚持聚焦课堂教学,打造精品课程,引领成员不断丰富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回首近两年来走过的路,我感觉
期刊
一、听真实情景,引导学生说“实”话  儿童语言学习是从日常语言环境中习得的,其一般规律为:从听别人说话进而模仿说话,逐步掌握和运用各类词语,并按照言语表达规则表达自己的意思,用语言与人交流。这一习得语言的过程对小学阶段英语教育有积极意义。课堂是学生获得英语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为孩子们创设习得环境,但所创设的语言环境需要以真实为前提,引导学生说“实”话。  1. 创设真实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