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知课文中作者的情感,感同身受地理解课文情境,教师需要借助自身的引导作用来创设各种朗读情境,如通过情感丰富的音乐、生动直观的表演、紧密结合的背景知识以及教师生动的语言等方式,把学生带入不同的朗读情境,让朗读成为一种情感的真诚流露,从而激发初中学生的朗读兴趣。
关键词:朗读兴趣;情境创设;音乐;表演;背景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004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出如下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然而,初中语文教师会发现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开口朗读了。很多时候,在课堂上,他们情愿默读而“难开尊口”,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中那种声情并茂、书声琅琅的气氛也再难看到了。初中学生连最起码的朗读都难以做到,还何以体现语文工具性这一特点?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的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愿意开口大声地去朗读?其实,他们不是不愿意读,而是很多时候书中的内容难以让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不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懒得开口,只是默读敷衍了事。所以,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来创设朗读情境,引发学生想象,促进学生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验和感悟,享受审美乐趣。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借助音乐创设朗读情境
音乐之于文字,犹如盐之于汤,少之汤则失去鲜美之味,同样在朗读文字时配以适当的背景音乐,更能凸显文字所传递的情感。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也写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可见音乐对抒情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也可以适当运用音乐作为朗读的背景来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配乐朗读尤其适合于抒情性很强的散文或诗词。
如朱自清的《匆匆》这篇课文,就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散文,尤其是在文章的第一段还运用了一系列排比的句式: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些文字节奏感很强,像这样的文章就很适合配乐朗读。在教这篇课文的时候,在初读感知的阶段,我们就可以适当地配一曲《秋日私语》作为背景乐,先让学生听一遍配乐的示范读,在轻柔的音乐声中,燕子来去、花红柳绿、太阳挪移等一系列情景的描写似乎在脑中再现,学生自然地融入到音乐创设的情境中,时间便真如作者所说那样,像有手有脚,在轻轻地、悄悄地挪移,一种对时间流逝的紧迫感便油然而生,学生也情不自禁地在音乐的背景下出声朗读。然后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抽学生自由朗读,学生的举手就很积极,很想朗读。
中国古代文学精粹之一宋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有人说,柳永词是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唱。笔者认为充分理解宋词的内涵、读出词中的诗情画意,配乐朗诵是必不可少的。
如读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写的是少妇思念远行丈夫的情景,在学习这首宋词时,笔者在两个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并收到了不同的课堂效果。
在一班先上这节课,课上学生自由读以后,笔者给学生讲了什么是词的意象,然后分析“藕残、簟冷、雁子、满月”等意象来体会独自在家的少妇思念丈夫的愁情。然而,笔者单调、枯燥的讲解对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他们毕竟是初中的学生,意象、爱情、相思之苦对于这些十三四岁、没有生活体验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很是困难,很多学生还觉得作者自作多情,这有什么好写的。让他们去读词的时候,也是几乎不带什么感情。
课后笔者对自己的这节课进行了反思和改进,并在网上找到一首专门为李清照《一剪梅》配乐的歌曲,就下载了下来。在二班再讲这首词时,笔者尝试着这样来上:在初读感知部分,笔者先让学生静下来聆听了一遍《一剪梅》这首乐曲,然后问学生,听了这首配乐,你能体会到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很哀怨、很悲伤。之后笔者提问,你们知道作者写这首词时为什么如此悲伤吗?很少有学生能够回答出,接着笔者就适时地给他们讲了李清照和她丈夫赵明诚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体会到了作词人的情感,同时笔者还让他们再听一遍配乐,让学生自由朗读,因为之前音乐的渲染,学生再读词时非常得投入,似乎也融入到了李清照的相思之苦中。最后,笔者再问学生,诗人的相思之苦从词中哪些词语可以表现出来?学生就能非常活跃地举手回答问题了。
二、借助表演创设朗读情境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篇目戏剧性因素浓厚、语言的动作性强,教师要善于把它们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走进课文,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在“动”与“乐”中让学生理解人物的性格、语言、动作、神态,准确把握人物的情感,调动朗读的兴趣。
如给学生讲授文言文《晏子使楚》,这篇文章情节生动、人物形象丰满鲜明。讲的是晏子使楚时楚王本想羞辱晏子,却没料到晏子借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来反讥楚王是楚国的环境、社会风气使齐民入楚则盗,楚王反被晏子羞辱的故事。这一篇文章距今年代久远,而对于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缺少文言基础,在理解文意上有一定的困难,自然也就调不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在学习这篇课文时,笔者灵机一动,找了几个基础较好的学生来扮演课文中人物的角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初中低年级的孩子本来就活泼好动,一听到表演他们很兴奋,晏子的机智、沉着,楚王的不怀好意、居心叵测,都被他们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他们似乎就是机智沉着的晏子、不怀好意的楚王。台下的孩子看的也是津津有味、非常高兴。表演看完后,笔者把班中的学生再分成几组,扮演文中人物的角色来分角色朗读,学生热情高涨,非常投入,把人物的心理、神态读得惟妙惟肖。然后笔者再抓住几个文言字词和句式让学生来理解,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三、借助背景知识创设朗读情境
背景知识是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认知点,背景知识和课文中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识,学生的阅读和思考会很片面地进行或无法进行,而在语文课堂上,适当的插入背景知识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他们去阅读与之相关联的文字。
学习何其芳的现代诗《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这是一首现代诗歌,从字面上来看内容理解没有过多的障碍,因此在初读感知诗歌的时候,学生的反应很平淡,觉得现代诗似乎很简单,没有古体诗那么深邃的意境。在初步分析了诗歌第一段我歌唱的内容后,笔者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热情洋溢地歌唱?为什么要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呢?”现在的孩子普遍关注明星、追星,对那个年代的历史很少了解,尤其是我校农村孩子较多,基于家庭环境和学生平时阅读面较窄等原因,学生对于本课的背景知识缺乏了解。于是,笔者就给学生介绍了作者何其芳和他写这首诗的背景:1938年,何其芳离开黑暗压抑的国统区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在这里,他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新世界,他被深深震撼和感染着,立刻投入到全新的、火热的生活之中。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节奏明快、思想积极向上、能够给人以热烈鼓舞的诗歌,表现了作者对全新生活的向往,对新生的革命力量的赞美。淳朴的孩子对那个年代的历史听得入了迷,也理解了作者深情的歌喉和那份爱国的赤忱之心。作者是如此真诚,又是如此激动地在歌唱,那我们怎能不充满激情地朗读呢?学生很快便投入到朗读中,摇头晃脑、抑扬顿挫,把作者优美的语言、炽热的感情、丰富的想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教师的启发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的循循善诱、充满魅力的语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进入诗文中的情境,从而动情地去朗读,读出文中的景,品出文中的情,培养语言的美感。
加强朗读训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记忆力、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品位和口语表达及作文能力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最佳的朗读效果需要情感的投入,而学生情感的表现,是受周围环境气氛和本身对语言的感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应该刻意地为学生营造适合文本的气氛和情境,让学生走近作者,对文本感同深受,从而更深入地去体会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厍中学 215200)
关键词:朗读兴趣;情境创设;音乐;表演;背景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9-0004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出如下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然而,初中语文教师会发现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开口朗读了。很多时候,在课堂上,他们情愿默读而“难开尊口”,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中那种声情并茂、书声琅琅的气氛也再难看到了。初中学生连最起码的朗读都难以做到,还何以体现语文工具性这一特点?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的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愿意开口大声地去朗读?其实,他们不是不愿意读,而是很多时候书中的内容难以让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不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懒得开口,只是默读敷衍了事。所以,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来创设朗读情境,引发学生想象,促进学生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验和感悟,享受审美乐趣。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借助音乐创设朗读情境
音乐之于文字,犹如盐之于汤,少之汤则失去鲜美之味,同样在朗读文字时配以适当的背景音乐,更能凸显文字所传递的情感。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也写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可见音乐对抒情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也可以适当运用音乐作为朗读的背景来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配乐朗读尤其适合于抒情性很强的散文或诗词。
如朱自清的《匆匆》这篇课文,就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散文,尤其是在文章的第一段还运用了一系列排比的句式: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些文字节奏感很强,像这样的文章就很适合配乐朗读。在教这篇课文的时候,在初读感知的阶段,我们就可以适当地配一曲《秋日私语》作为背景乐,先让学生听一遍配乐的示范读,在轻柔的音乐声中,燕子来去、花红柳绿、太阳挪移等一系列情景的描写似乎在脑中再现,学生自然地融入到音乐创设的情境中,时间便真如作者所说那样,像有手有脚,在轻轻地、悄悄地挪移,一种对时间流逝的紧迫感便油然而生,学生也情不自禁地在音乐的背景下出声朗读。然后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抽学生自由朗读,学生的举手就很积极,很想朗读。
中国古代文学精粹之一宋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有人说,柳永词是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唱。笔者认为充分理解宋词的内涵、读出词中的诗情画意,配乐朗诵是必不可少的。
如读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写的是少妇思念远行丈夫的情景,在学习这首宋词时,笔者在两个班级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并收到了不同的课堂效果。
在一班先上这节课,课上学生自由读以后,笔者给学生讲了什么是词的意象,然后分析“藕残、簟冷、雁子、满月”等意象来体会独自在家的少妇思念丈夫的愁情。然而,笔者单调、枯燥的讲解对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他们毕竟是初中的学生,意象、爱情、相思之苦对于这些十三四岁、没有生活体验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很是困难,很多学生还觉得作者自作多情,这有什么好写的。让他们去读词的时候,也是几乎不带什么感情。
课后笔者对自己的这节课进行了反思和改进,并在网上找到一首专门为李清照《一剪梅》配乐的歌曲,就下载了下来。在二班再讲这首词时,笔者尝试着这样来上:在初读感知部分,笔者先让学生静下来聆听了一遍《一剪梅》这首乐曲,然后问学生,听了这首配乐,你能体会到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很哀怨、很悲伤。之后笔者提问,你们知道作者写这首词时为什么如此悲伤吗?很少有学生能够回答出,接着笔者就适时地给他们讲了李清照和她丈夫赵明诚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体会到了作词人的情感,同时笔者还让他们再听一遍配乐,让学生自由朗读,因为之前音乐的渲染,学生再读词时非常得投入,似乎也融入到了李清照的相思之苦中。最后,笔者再问学生,诗人的相思之苦从词中哪些词语可以表现出来?学生就能非常活跃地举手回答问题了。
二、借助表演创设朗读情境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篇目戏剧性因素浓厚、语言的动作性强,教师要善于把它们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走进课文,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在“动”与“乐”中让学生理解人物的性格、语言、动作、神态,准确把握人物的情感,调动朗读的兴趣。
如给学生讲授文言文《晏子使楚》,这篇文章情节生动、人物形象丰满鲜明。讲的是晏子使楚时楚王本想羞辱晏子,却没料到晏子借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来反讥楚王是楚国的环境、社会风气使齐民入楚则盗,楚王反被晏子羞辱的故事。这一篇文章距今年代久远,而对于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缺少文言基础,在理解文意上有一定的困难,自然也就调不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在学习这篇课文时,笔者灵机一动,找了几个基础较好的学生来扮演课文中人物的角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初中低年级的孩子本来就活泼好动,一听到表演他们很兴奋,晏子的机智、沉着,楚王的不怀好意、居心叵测,都被他们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他们似乎就是机智沉着的晏子、不怀好意的楚王。台下的孩子看的也是津津有味、非常高兴。表演看完后,笔者把班中的学生再分成几组,扮演文中人物的角色来分角色朗读,学生热情高涨,非常投入,把人物的心理、神态读得惟妙惟肖。然后笔者再抓住几个文言字词和句式让学生来理解,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三、借助背景知识创设朗读情境
背景知识是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认知点,背景知识和课文中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识,学生的阅读和思考会很片面地进行或无法进行,而在语文课堂上,适当的插入背景知识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他们去阅读与之相关联的文字。
学习何其芳的现代诗《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这是一首现代诗歌,从字面上来看内容理解没有过多的障碍,因此在初读感知诗歌的时候,学生的反应很平淡,觉得现代诗似乎很简单,没有古体诗那么深邃的意境。在初步分析了诗歌第一段我歌唱的内容后,笔者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热情洋溢地歌唱?为什么要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呢?”现在的孩子普遍关注明星、追星,对那个年代的历史很少了解,尤其是我校农村孩子较多,基于家庭环境和学生平时阅读面较窄等原因,学生对于本课的背景知识缺乏了解。于是,笔者就给学生介绍了作者何其芳和他写这首诗的背景:1938年,何其芳离开黑暗压抑的国统区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在这里,他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新世界,他被深深震撼和感染着,立刻投入到全新的、火热的生活之中。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节奏明快、思想积极向上、能够给人以热烈鼓舞的诗歌,表现了作者对全新生活的向往,对新生的革命力量的赞美。淳朴的孩子对那个年代的历史听得入了迷,也理解了作者深情的歌喉和那份爱国的赤忱之心。作者是如此真诚,又是如此激动地在歌唱,那我们怎能不充满激情地朗读呢?学生很快便投入到朗读中,摇头晃脑、抑扬顿挫,把作者优美的语言、炽热的感情、丰富的想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教师的启发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的循循善诱、充满魅力的语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进入诗文中的情境,从而动情地去朗读,读出文中的景,品出文中的情,培养语言的美感。
加强朗读训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记忆力、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品位和口语表达及作文能力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最佳的朗读效果需要情感的投入,而学生情感的表现,是受周围环境气氛和本身对语言的感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应该刻意地为学生营造适合文本的气氛和情境,让学生走近作者,对文本感同深受,从而更深入地去体会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北厍中学 2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