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的美术教育专业建设要在理清合作办学的发展趋势、培养目标下,切实研究合作院校教育教学的体系,其设置的合理性、优劣势,借鉴和吸收其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模式,并与我国教育情况和自身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与改进,培养出多能一专的优秀创新型美术人才。
关键词:中外合作;美术教育;专业建设;创新意识;培养方式;学科建设;交流;推广;吸收
中外合作办学是在国际化进程下办学的重要体现,它能促进各国的文化交流、合作,推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他国先进的教学体系,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将之融合转化成为适用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新形式。
合作办学的培养目标是口径宽,基础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专业人才。而美术教育专业,主要培养教师、各类与美术相关的设计、普及、创作等工作,需要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及相关的史论知识,教学能力,它是综合素养的体现。这一培养目标的达到与实际教学是有一定差距的。首先,选拔入学的学生是在应试教育和高校扩招的背景下经过考前速成培训进入学校的,长久的填鸭式、应考式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画面的单一性、艺术创新能力的匮乏,甚至考前的固有程序、技法阻碍了学习的进程。而由于知识与技能基础薄弱更使得学生的想法不能在画面中得以很好的体现。因此对原有的考核、选拔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是非常必要的。
就目前教育改革形势来看,美术考试内容的改变,将成为打破这一局面的最重要环节,也将对美术教育专业建设、培养方式、进程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在中外合作办学中,我们也不断辩证、分析,吸取国外一些高等院校成熟的美术教育模式,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现代化人才。
一、多学科的融合。
德国教育家齐勒尔曾提出“中心统一法”,强调美术不是单一的学科,它几乎融合在各学科中。美术教育不应是以单纯的绘画技艺为主,而应是使学生形成成熟的人文审美意识。所以,我们要注重美术的综合性,用其它学科知识为美术学习提供文化支撑,能够透过表面的形式看到内在的本质,感知所处时代的背景、人文环境,并可以将自己的感受与社会现实表现出来,其具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进步的。
二、设置研究课题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研究方向,明确研究课题。也可以成组完成,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开阔他们的思维,同时,更能培养他们研究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画面的表现能力。从一个切入点,更深,更细的发掘,为创作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和技法依据。
三、教学中角色的转变。
不同研究课题的任务导向,会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从主导者变为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和启迪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与教师、同学们共同分析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艺术素养,提高表现技法。
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每个学生的美术基础、吸收知识的快慢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集体授课虽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也存在不少弊端。比如,集体授课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不能太高,要满足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一些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能完全满足,对美术创造力的发展有一定制约作用。而工作室的教学模式符合美术学科发展的特点,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每个工作室采用的教学思维、方法等都不相同,也符合学生的学习和多样化发展要求。
根据工作室的教学目标、学情、教学内容等有效组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更高的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学科专业能力方面的“多能一专”与创新,有利于因材施教,便于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专业基础技能和艺术创新能力。
五、采用合理而高效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展、艺术家工作室,在美术馆进行临摹等。一方面可以近距离的观察到大师的作品,与书本上的史论知识结合起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他们的艺术感知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到最新的艺术资讯,开阔眼界,感受不同风格类型的艺术作品,并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去;参观艺术家工作室,则可以清晰的看到艺术家创作的过程,对自己的构思、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开展与合作院校的线上、线下交流。比如:线上课程、线上比赛、分享学习、生活视频,合作院校师生交互学习、写生等,这些富有新意的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形成良性的互学氛围,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异乡的自然风光、风土民情,加深对他国艺术发展的理解。
美术教育专业在理论教学中,也需调整和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不能只学一本教材,要拓宽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思考,主动探索。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模式,就是教师提供这门课的参考书,指定一些必要的课外阅读。并按教材的章节,拟定题目,让学生分组,整合资料,展开来论述,提出不同看法,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在讨论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宣传先进的教育教学知识和理念;带领教师参观、体验成熟的中外合作办学美术教育专业的优秀课堂,改进不足,吸收优秀的教学方式;到国外合作院校进修、学习;搭建网络平台,与优秀美术教师进行交流;組织、参加各项比赛,在比赛中提升教学经验和美术技艺;增加不同学科的知识量,强化美术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七、构建完善的软件和硬件教学设施。
除了必要的画室、画具、资料室、投影仪等基础设施,还需引进先进的三维教学互动仪器,便于与国外合作院校的线上授课,让学生感受真实的教学互动,既避免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以时时沟通,随时解决合作教学中的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在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创新教育模式,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科建设,提高教师和学生素质等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我们要通过与国外美术教育的沟通与交流,借鉴、吸收相关的优秀方法、经验,并与我国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国情相结合,不断加强理论和实践联系,切实应用到课堂中,多部协同,不断完善发展,培养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需要的创新型美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哲一.国外当代高等美术教育对我国大学美术教学的启示新课程学习.新课程学习(下).2011 年第10期
[2]郭晨慧.浅析国外美教育对我国高校美教育的影响.美术界.2012年07期
[3]薛二勇.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02期
作者简介:
焦华(1983-),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油画。
关键词:中外合作;美术教育;专业建设;创新意识;培养方式;学科建设;交流;推广;吸收
中外合作办学是在国际化进程下办学的重要体现,它能促进各国的文化交流、合作,推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他国先进的教学体系,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将之融合转化成为适用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新形式。
合作办学的培养目标是口径宽,基础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专业人才。而美术教育专业,主要培养教师、各类与美术相关的设计、普及、创作等工作,需要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及相关的史论知识,教学能力,它是综合素养的体现。这一培养目标的达到与实际教学是有一定差距的。首先,选拔入学的学生是在应试教育和高校扩招的背景下经过考前速成培训进入学校的,长久的填鸭式、应考式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画面的单一性、艺术创新能力的匮乏,甚至考前的固有程序、技法阻碍了学习的进程。而由于知识与技能基础薄弱更使得学生的想法不能在画面中得以很好的体现。因此对原有的考核、选拔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是非常必要的。
就目前教育改革形势来看,美术考试内容的改变,将成为打破这一局面的最重要环节,也将对美术教育专业建设、培养方式、进程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在中外合作办学中,我们也不断辩证、分析,吸取国外一些高等院校成熟的美术教育模式,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现代化人才。
一、多学科的融合。
德国教育家齐勒尔曾提出“中心统一法”,强调美术不是单一的学科,它几乎融合在各学科中。美术教育不应是以单纯的绘画技艺为主,而应是使学生形成成熟的人文审美意识。所以,我们要注重美术的综合性,用其它学科知识为美术学习提供文化支撑,能够透过表面的形式看到内在的本质,感知所处时代的背景、人文环境,并可以将自己的感受与社会现实表现出来,其具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进步的。
二、设置研究课题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研究方向,明确研究课题。也可以成组完成,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开阔他们的思维,同时,更能培养他们研究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画面的表现能力。从一个切入点,更深,更细的发掘,为创作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和技法依据。
三、教学中角色的转变。
不同研究课题的任务导向,会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从主导者变为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和启迪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与教师、同学们共同分析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艺术素养,提高表现技法。
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每个学生的美术基础、吸收知识的快慢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集体授课虽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也存在不少弊端。比如,集体授课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不能太高,要满足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一些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能完全满足,对美术创造力的发展有一定制约作用。而工作室的教学模式符合美术学科发展的特点,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每个工作室采用的教学思维、方法等都不相同,也符合学生的学习和多样化发展要求。
根据工作室的教学目标、学情、教学内容等有效组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更高的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学科专业能力方面的“多能一专”与创新,有利于因材施教,便于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专业基础技能和艺术创新能力。
五、采用合理而高效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展、艺术家工作室,在美术馆进行临摹等。一方面可以近距离的观察到大师的作品,与书本上的史论知识结合起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他们的艺术感知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到最新的艺术资讯,开阔眼界,感受不同风格类型的艺术作品,并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去;参观艺术家工作室,则可以清晰的看到艺术家创作的过程,对自己的构思、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开展与合作院校的线上、线下交流。比如:线上课程、线上比赛、分享学习、生活视频,合作院校师生交互学习、写生等,这些富有新意的教学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形成良性的互学氛围,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异乡的自然风光、风土民情,加深对他国艺术发展的理解。
美术教育专业在理论教学中,也需调整和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不能只学一本教材,要拓宽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思考,主动探索。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模式,就是教师提供这门课的参考书,指定一些必要的课外阅读。并按教材的章节,拟定题目,让学生分组,整合资料,展开来论述,提出不同看法,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在讨论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宣传先进的教育教学知识和理念;带领教师参观、体验成熟的中外合作办学美术教育专业的优秀课堂,改进不足,吸收优秀的教学方式;到国外合作院校进修、学习;搭建网络平台,与优秀美术教师进行交流;組织、参加各项比赛,在比赛中提升教学经验和美术技艺;增加不同学科的知识量,强化美术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七、构建完善的软件和硬件教学设施。
除了必要的画室、画具、资料室、投影仪等基础设施,还需引进先进的三维教学互动仪器,便于与国外合作院校的线上授课,让学生感受真实的教学互动,既避免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以时时沟通,随时解决合作教学中的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在拓宽人才培养途径、创新教育模式,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科建设,提高教师和学生素质等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我们要通过与国外美术教育的沟通与交流,借鉴、吸收相关的优秀方法、经验,并与我国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国情相结合,不断加强理论和实践联系,切实应用到课堂中,多部协同,不断完善发展,培养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需要的创新型美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哲一.国外当代高等美术教育对我国大学美术教学的启示新课程学习.新课程学习(下).2011 年第10期
[2]郭晨慧.浅析国外美教育对我国高校美教育的影响.美术界.2012年07期
[3]薛二勇.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02期
作者简介:
焦华(1983-),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