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我终于超越了“别人家的孩子”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angd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徵明和唐伯虎这两个名字经常被放在一起,因为他们是总角之交,且都名列“吴中四才子”,更因为他们的人生形成了戏剧性的反差。
  少时文徵明不但没有显现过人的天赋,反而有些笨拙,甚至10岁时,他还连话都说不清楚。他参加过十次科举考试,全部以失败告终,一直到53岁,他仍在乡试中败北。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和他同年出生的好朋友唐伯虎在16岁时考中童子试第一名,29岁就高中乡试解元。不仅如此,因为受到了文徵明之父文林的提携,他年纪轻轻就蜚声文坛,跻身书画名流。唐伯虎天资聪颖,才华出众,对文徵明来说,他一直都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幸运的是,文林很有眼光,在教育上也很有主见,他从不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打击或刺激文徵明,也从未对自己的孩子丧失信心。当唐伯虎高中解元,而文徵明再次落第时,文林不但没有板起严父面孔训斥,反而安慰他:“子畏(唐伯虎)之才宜发解,然其人轻浮,恐终无成,吾儿他日之远到,非所及也。”
  文林为文徵明提供了最好的学习资源,让他跟着吴门画派的领袖沈周学画,跟着著名的书法家李应桢学字,跟着诗文大家吴宽学文,一直对他保持着耐心和信心。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借植树人之口讲出了育人的道理:“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育人和植树一样,急功近利,揠苗助长,结果只會适得其反。提供适合的成长条件,然后让孩子顺着自己的天性去慢慢发展,文林秉持的就是这样的教育理念。
  吃了父亲的定心丸,文徵明不急不躁地学习,坚持以勤补拙,当唐伯虎在苏州城寻欢作乐时,他却在家中埋头苦学。人到中年时,他在书画上已经成就斐然,可与唐伯虎比肩了。
  少年得志的唐伯虎在30岁那年因卷入科举舞弊案,一下子从人生巅峰坠落到谷底,此后的他生活困顿潦倒,54岁时就重病逝世,他对书画史的贡献也到此结束了。而文徵明一直活到了90岁,也就是说,他比唐伯虎多活了30多年,在这30年里,他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学习,书画的功力不断提升,影响力也日渐扩大。他80多岁还能写蝇头小楷,90岁时在书房安然逝去。
  纵观文徵明的一生,少年时,他资质平平,青年时崭露头角,中年时声名鹊起,到了晚年,则誉满天下,成为一代宗师。
其他文献
《齐谐》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从中我深深感悟到,实现梦想要像鹏一样志存高远,振翅奋飞,假借外物。  鹏欲高飞,必先存志。正如诸葛所言:“志当存高远。”古人曰:“有志者事竞成。”纵览古之成大事者,无一不为有志之士。屈居枥下的曹孟德心怀寰宇,一首《龟虽寿》尽展壮志豪情,虽有竞时却终成魏武。身世浮沉,山河破碎,书生文天祥于国家兴亡之际弃笔从戎,虽以身殉国
期刊
今天又是一个平常的早晨,我们的主角依然在睡觉。哦,已经过了起床时间了。清晨第一縷阳光照在我们主角的……呃,屁股上。这时,闹钟又不厌其烦地响了起来:丁零零……  “早上了吗?闹钟、闹钟在哪儿?好想再睡一会儿!”  我们的主角在干什么呢?他的手努力地四处摸索,“啪!”闹钟停了。“再睡一会儿吧……不好,今天早上还有事儿,要早起呀!”  我们的主角从床上跳了起来,真是不可思议。他把被子往后一扔,只穿了一只
期刊
《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喜欢射鸟捕鸟,有一次他将得到的鸟让一个叫烛邹的人看管,但烛邹一不小心让鸟飞走了。齐景公大怒,下令杀掉他。   此时,众人都不敢说话,只有晏子站出来说:“烛邹有三项罪名,请让我当着他的面一一数来,让他死个明白。”齐景公说:“好!”很快,烛邹被押了过来。晏子说:“烛邹,你替君王看鸟,却让鸟飞了,这是第一大罪;你让我们君王因为一只鸟而杀掉一个人,这是第二大罪;你让诸侯们听说这
期刊
所谓“新材料作文”是相对“材料作文”而言的,和传统的“材料作文”相比,“新材料作文”呈现出更大的自由度,允许学生选择某一角度进行立意构思,重点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审题和立意的能力。  “新材料作文”是传统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巧妙结合,既有审题立意的限制,又鼓励多角度思考,提倡创新。在具体写作要求上,往往不限定文体,不要求全面把握材料;写作时允许抛开材料,行文中也不必引用材料。可以理解为“命意作文”,
期刊
在日本东京都的葛饰区,提起内山糖果店,很少有人不知道,因为这家店从开业至今,营业时间已经超过了50年,它出售的那些花花绿绿的糖果,曾经是孩子们眼里最大的诱惑,不知甜醉了多少人的心。  50年的时光里,内山先生由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变成成熟稳重的大叔,再变成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尽管如今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许多人还是坚持到他这里来买糖果,甚至有的人家祖孙三代都是内山先生的忠实顾客,对于他们来说,购买糖果已
期刊
事件回放  最近,温岭的家长陈奕敏写了一篇文章《被网游毁掉的孩子》,文中书写了他身为父亲,面对儿子沉溺网游10年不能自拔,以至于荒废学业、高考失利的感慨與无奈,引发了大量关注和讨论。  时事鲜评  陈奕敏的无奈,也是许多家长的心声。正如陈奕敏所说,身为温岭市委民主恳谈工作办公室主任,谈心、做思想工作是他的强项,“但是到儿子这里,就没办法”。相信这也是许多家长普遍面临的问题。平时对教育问题侃侃而谈的
期刊
唐伯虎,明代大画家,“吴门四家”之一。提起唐伯虎,可以说有两个版本,即民间传说中的唐伯虎和历史上的唐伯虎。民间传说中的唐伯虎风流倜傥、潇洒浪漫,而历史上的唐伯虎则艰难穷苦、贫困潦倒。  先从民间传说中的说起。最著名的传说要算是“唐伯虎三笑点秋香”了,实际上,这则故事纯属子虚乌有。那么为什么要编造这样一段以唐伯虎为主角的风流故事呢?这主要因为唐伯虎是一位既风流倜傥又命运悲苦的画家,人们既同情他,又调
期刊
1915年的一天,上海市一家很小的银行里来了一位奇怪的顾客,他拿出100块银元,面无表情地对银行员工说:“听说贵行的账户可以1元起存,请给我开100个存折,每个1元。”员工听完非常生气,有心轰他走,但又不敢怠慢,为难之际,员工向行长陈光甫汇报了这件事。  陈光甫听完事情的经过,知道他是受同行指使来故意捣乱的,便对员工说:“你就按照这位顾客说的,办100个存折,而且要服务周到、态度热情。”员工先是一
期刊
午后,慵懒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木地板上。他坐在沙发上喝着茶、看着书。5点,他感到有些饿了,放下书,站起身出去下楼买菜。还没等他穿上大衣,就听到门外有个声音越来越清晰:“来来来,后面跟紧!这里就是现在唯一的人类住所!绝对真实原生态!”  唯一的人类?地球上的人类只剩下他一个了吗?还没等他思考清楚,外面那个声音就破门而入:“看,这就是人类了!很稀有的!还有人类的沙发、椅子、厨房……”刹那间,一群黑乎乎
期刊
寂静的冬日夜晚,我披着厚厚的棉衣,在空旷的广场上匆匆走过。寒风阵阵,我不停地裹紧衣服。刚上完课外补习班的我,正急着往家里赶。  冬日夜晚的天空,显得比平时清冷得多,几片淡淡的云彩隐没在黑暗中,只看得见繁星点点和一轮弯月嵌在天际。  记得小时候,天上的星星比现在看到的要多。晚上爬到游乐场的双杠上,抬头一望,繁星在天空中旋转、闪烁。  不知不觉十多年的时光悄然流逝,再也看不到繁星遍布的夜空,而我也不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