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海洋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s1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圆的脸盘儿,永远灿烂的笑容。那就是肖海洋。
  她不是火而是水,她没有火的雷霆万钧、轰轰烈烈;无论是在课堂上抑或是生活中,你都能感受到她水一般的澄澈纯净,水一般的柔美绵长,水一般的润物无声,水一般的诗心诗情。这就是肖海洋。
  
  让语文诗意地栖居
  
  天生一个肖海洋,她为语文而生!当她登上语文教坛时,幻化出流光溢彩,于是便有了“彩色语文”。
  “当懵懂无知的生命渴望智慧的牵引时,这里便是生命的加油站。这里有人文精神的滋养,有生命质量的升华:语文教育首先应该是一种给人精神力量的教育。”——肖海洋如是说。
  “当意志逐渐疲软,热情开始消退时,这里有春风化雨的感染,有理想与信仰的燃烧,有把酒临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儒雅与大气:语文教育应该是超越功利的存在。”——肖海洋如是说。
  “当‘导入——讲授——作业’成为我们的‘老三篇’时,当急功近利的洪流淹没语文的个性时,语文,请诗意地栖居吧!多一点美感多一点创新,多一点涵咏多一点从容,超越应试,让这片净土滋养出最有活力的生命。这也许就是语文教育诗意的本色,关乎生命,关涉未来。”——肖海洋如是说。
  这便是肖海洋,特级教师肖海洋。
  
  她在努力创格
  
  格是什么?就是规律。反刍式实验的单元教学不断进行温故知新的反刍和触类旁通的迁移,就是因为它反映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反刍式实验的单篇教学不断进行粗读、复读、精读、品读和赏读,也还是因为它反映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反刍式实验23年来从顺德走向广东,从广东走向全国,从国内走向国外,凡是实验的地方都传来高效低耗的喜讯,证明了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符合语文教学从粗到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循环的学习规律。
  入格就是要求在实验初期按照实验的具体步骤开展实验,老老实实地一步一步地走。等到熟练了操作程序,就可以出格了。所谓出格就是要求在掌握了基本程序后,要懂得灵活运用。入格要防止经验主义,出格要防止教条主义。这样才能够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入了格要记住出格,这样才有语文教学的高效率;出了格还不要忘记创格,这样才有语文教学的个性。
  2006年8月,新加坡南华中学、南华小学以及知行教学中心要求我们派出强有力的实验老师前往狮城主持反刍式会考复习研讨会。我将重任交给了肖海洋老师,相信她一定能不负所托,圆满地完成任务。为什么选派她去担此重任?我的理由有三:
  首先,作为一个实验老师,肖海洋已经完成了由入格、出格到创格的过渡,即使是在国内,也是为数不多的。她在《巧用“反刍”原理助复习》一文中十分准确地运用了温故知新的反刍和触类旁通的迁移两个原理,牢牢把握反刍式思想的精髓去做文章。具体做法是从作文教学的“识例——赏例——仿例”,考点复习的“明镜高悬——解剖麻雀——牛刀小试”和“诊断表”三个角度切入。这一安排充分展现了肖海洋的个性,既体现了反刍——迁移的总原则,三个角度的切入又体现了她的教学的创造性。
  其次,敢于直面高考应试禁区,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这也是十分不容易的。应试改革有压力,有风险,历来被视为改革的禁区,一般人不敢碰,肖海洋碰了,一碰就是七年,而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再次,最难能可贵的是她的认真和热情,虚心和好学,这是我最为欣赏的。接受任务两个月来,她没有一夜不是漏过三更才休息的。
  任务确实繁重。不单是因为这是新加坡第一次举办会考专题研讨会,两国的国情不同,考试也有很大的差别;而且更为糟糕的是我的身体出了问题,医生不让我去新加坡。我很担心,她也甚感可惜。然而,我看得出,她并没有因此泄气,反过来安慰我说:“不要紧的,我会做到最好!”
  新加坡西区校群反刍式会考复习研讨会结束后,我请主办方作了反馈统计,肖海洋的讲座满意率达到100%,被新加坡南华中学聘为“反刍式华文教学”的实验指导老师,长期指导该课题的实验研究。
  事实证明了我的选择没有错。一年后,当反刍式实验延伸到新加坡的初级学院(相当于中国的高中)时,我毫不犹豫地再次派出肖海洋重赴狮城,她的讲座也再次获得华文老师100%的满意率!
  
  她在创格中升格
  
  肖海洋在与异国他乡的教育交流中成长起来了,成熟起来了。两年后她被新加坡教育部华文教研中心正式聘为访问研究员。她的学生高松(新加坡教育部的官员)这样评价:“肖老师的教学触角非常敏锐,她很了解老师的需求。”“肖老师的课程设计从大处着眼,细微处着手,既有细水长流的锤炼之法,又有快速有效的实用策略,深邃又实在。”“肖老师的教学魅力十足。她有心,有智慧,有激情,教学时非常投入,能深深地感染学生,她本身就是一个艺术的语文老师。”如今,她的教育教学思想已经惠及遥远的狮城,不久,她的专著也将由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出版,并作为该中心的专用教材,她主讲的课程被指定为教研中心和新加坡新跃大学联合开设的华文教师专业文凭学士课程的必修课。
  
  肖海洋是鸿篇巨制,我读海洋,才读了为数不多的几页。她值得我读的东西还有许多许多。比如说,她的永远灿烂的笑容就是极具魅力的。见了她,你总不能忘怀的就是她的笑。其实何须见面,她的乐观精神早已在她的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中渗透出来,有时你读她,你会忍俊不禁,跟着她一起乐呵呵地笑起来,你会笑得忘记了自己的年龄!
其他文献
【现场回放】  琅琅的读书声从初二的教室里传出,同学们正在学习《陋室铭》,通读理解文意后,师生进行了以下的学习环节。  师:作者告诉我们这个房子“不陋”,哪句话统领了全篇?  生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师:文中是怎样描写幽雅的环境的?  生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句写了绿绿的青苔爬上了台阶,青青的小草长进了屋子。  生③:我觉得这句是写房子周围很荒凉。  生④:不对,这句写了周围是幽
期刊
课堂导语的功能,或者说设计导语的真谛在于“引”。  引兴激趣。人有兴趣,才愿意学,主动学,乐此不疲,学有所得。诚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叩击学生的兴奋点,便是好的导语。
期刊
语言符号跟它所指称的事物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远在2000多年前就被古代学人所关注,并进行了探索。在中国语言史上就有两部探求汉语语源的专著,一部是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坚持从汉字的字形追踪它的词源;另一部是刘熙的《释名》,从语音角度去探求语义的来源。他们进行的工作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创新,现介绍如下。
期刊
博尔赫斯问道:什么是天堂?博尔赫斯答道:天堂是一座图书馆。这位浸泡在满是灰尘的图书馆里破万卷书、下笔有神的学者,曾不止一次说,“我是一个作家,但更是一个好读者。”直至他近乎完全失明时,又不无苦涩地写了一首诗向上帝致敬:“他以如此妙的讽刺/同时又给了我书籍和失明。”而语文教师如果没有“书巢”,也就等于“失明”,就等于没有天堂之家,就会心神无所安;商友敬先生的“书巢”建议,非泛泛而谈,而是有他多年的阅
期刊
西班牙是流行斗牛的。一个斗牛士用一匹红布激怒一头健壮的公牛,用梭镖和剑慢慢戏弄牛、杀死牛,场面比较惊险、刺激、血腥、残忍。  中国也有斗牛,和西班牙不同。在南方的贵州等地,冬天农闲季节,让两头公水牛互相打斗,决定胜负。农民作壁上观,哈哈大笑。  中国总共有三种牛:黄牛、水牛、牦牛。黄牛主要生活在北方,水牛主要生活在南方,牦牛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这种分布与气候紧密相关。  殷商时代的黄河流域是亚热带
期刊
记忆里,冬天的村庄像一块冻透了的水晶,风带着尖利的哨音在空荡荡的村道上呼啸而过。屋顶上积着厚厚的一层雪,雪融化了,顺着房檐滴下来,滴着滴着就成了冰凌子。村西的一湾池塘仿佛骤然间凝固了呼吸,变成了一面偌大的玉镜。池塘边的水井,一缕缕蒸汽冒出来,像是池塘无声的呼吸。清晨,村里的水桶依然叮叮咚咚,将一些生气泼洒在村庄的脉络里。  冬天的池塘是孩子们的乐园。尽管看不到雪白的莲花,也看不到池塘莲叶田田的盛装
期刊
四十多年前,我是秦牧的“粉丝”,尽管那时候还没有这个说法。他的《花城》和《艺海拾贝》,是我爱读的两本书。  《花城》(作家出版社1961年出版)是本散文集。上世纪60年代,读厌了空洞枯燥、高腔高调的说教文字,秦牧散文无疑是新人耳目的。他的散文谈天说地,从古到今,从草木禽兽到人情世态,从故事传说到现代科技,构筑了一个趣味横生、奇异多彩的世界。叙述从容,如行云流水。“采取的是像和老朋友在林中散步,或者
期刊
关于鲁迅的名和字,几种“权威”的说法,都显得有点混乱。2005年版《鲁迅全集》中的《鲁迅生平著译年表》正文第一句称:“取名樟寿,字豫山(后改名树人,字豫才)。”鲁迅到南京水师学堂去读书,在那里的一位叔祖另行给他取名树人,但原名樟寿并不废除。因而《年表》中那句文字应为:“取名樟寿,字豫山(后改豫才),后又名树人。”1981年出版的四卷本《鲁迅年谱》中称:“本名樟寿,初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改名树人。”
期刊
朋友是磁石吸来的铁片儿,钉子,螺丝帽和小别针,只要愿意,从俗世上的任何尘土里都能吸来。现在,街上的小青年有江湖义气,喜欢把朋友的关系叫“铁哥们”,第一次听到这么说,以为是铁焊了那种牢不可破,但一想,磁石吸的就是关于铁的东西呀。这些东西,有的用力甩甩就掉了,有的怎么也甩不掉,可你没了磁性它们就全没有喽!昨天夜里,端了盆热水在晾台上洗脚,天上一个月亮,盆水里也有一个月亮,突然想到这就是朋友嘛。  我在
期刊
鲁迅作品总让我想到木刻。虽是一字一词的咀嚼,也能感到刀锋的犀利。  且看《药》中的华大妈。华老栓天没亮起身去买“药”,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这一个“掏”字,真是入木三分。不说拿,不说取,而说“掏”,且是“掏了半天”,可见这钱藏得很深。而钱藏得越深,越能说明在他们心目中的分量。这或许是他们一生的积蓄。然而,为了一个人血馒头,他们竟把视如生命的钱“掏”了出来。鲁迅正是通过这个“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