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立场下的“微言微语”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qiang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在先秦汉语的基础上发展并逐步完善的古代汉语书面语,具有文字精炼、节奏鲜明、表意明晰、内涵隽永的特点,它记录了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社会风貌、山川河流、人物故事、历史风云、哲思睿语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学习古人智慧、欣赏先贤风采、领略汉语之美的主要途径之一。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与内容”第七条中明确指出:小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從三年级开始安排文言文课文,三年级每学期一篇,四至六年级每学期两篇。随着数量的递增,文言文的篇幅也随年段的上升逐渐增加。
  在内容的编排上,以学生比较熟悉的、简短的叙事性文言文作为开端,逐渐到既有故事性又具有议论性的作品。如,三年级上册的《司马光》,三年级下册的《守株待兔》,都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四年级安排了《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囊萤夜读》《铁杵成针》四篇文言文,而五六年级则出现了像《古人谈读书》《书戴嵩画牛》《两小儿辩日》等带有思辨色彩的文章。这些课文篇幅短小、语言凝练,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人文内涵,采用什么教学策略实现小学各年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是文言文微型课研究的方向。
  一、小学段文言文的特点和教学原则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尚在发展阶段,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言文大都取材于学生比较熟悉的人物或故事,偏重于故事性和趣味性,在体裁的选择上以小故事、寓言、神话为主,适度增加简短的说理性文章。这些文言文在语言上的共同特点就是句式简单、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文中没有难懂的字词和晦涩的典故,因而适于朗读,便于理解。
  根据以上特点,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定位为:
  1.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因时代过于久远,跟现代人的语言方式、语言习惯、用词特点、语法结构等有非常大的区别,这就使得现代人在阅读文言文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理解障碍,而语言的阻隔势必会削弱阅读热情,消减阅读兴趣,从而导致对文言文“望而生畏”,继而“敬而远之”。倘若如此,也就阻断了从古代流淌而来的“涓涓细流”,甚至“滔滔洪流”,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来说,显然是巨大的损失。
  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尚处于初始阶段,面对相对难理解的文言文,教师更应着力爱护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丧失对文言文的阅读欲望,主动阅读和求索,拾级而上,不断攀登学习的高峰。
  2.初步培养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我们通常认为,文言文教学是以“言”(古代语言)和“文”(古代文学)的教学为基本内容展开的教学过程。二者之中,“言”属于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对于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这方面的学习至关重要。
  其实,对于“言”的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去理解句子的意思,进而了解课文的内容。因文言文词法繁多(如通假字、假借字、虚词等)、句式复杂(如倒装句、省略句等),学生并不能一下子掌握全部知识,所以在学习时应设置不同的学段目标,循序渐进。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旨在“初步培养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是符合的。
  3.汲取文言文中蕴含的思想智慧,感受文言之美
  小学课本中的很多文言文,都是古人言行的记录、智慧的结晶,其中不乏浪漫的想象和丰沛的思想,而我们理解这些文章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古人的想法,领略古人的风采,受到古代文化的熏染和先贤思想的浸润。如,统编版四年级《王戎不取道旁李》和五年级《杨氏之子》这两篇文言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成书于魏晋时期,当时的社会崇尚智慧,追求自由,个性开放,人们喜爱思辨。此书记录了魏晋士人的风流轶事、奇闻趣谈,其中不乏智慧的光芒。学生在学习这两篇文章时,除了理解文意,也可以走进魏晋士人的生活,感受他们语言的机锋中所隐藏的智慧,体会他们睿智洒脱的人生态度,从而领略到文言之美。
  二、小学段文言文微型课的学习目标和设计策略
  关于小学段文言文的学习目标,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说道:“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旨在体现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主要是让学生见一见,感受一下,以至于到了初中不感到陌生。”这就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而微型课由于比正常的课教学时间短、课堂容量小,也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有所取舍,删繁就简,对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倒装句等语法知识一概忽略,只把学生的朗读理解、感受体会作为教学目标即可。
  综上所述,我认为小学阶段文言文微型课的教学目标应定义为:指导学生读准确,读通顺,读出味道;运用一定的方法理解课文的意思;感受文言文的语言形式,激发学习兴趣。针对上述目标,在微型课的教学设计上就要侧重于朗读指导,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正确断句,在此基础上读出节奏、重音、语气,读出文言文的味道。为了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展开朗读,如范读、指名读、对读、分角色读、小组轮读、齐读等,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摇头晃脑地自由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对课文的理解就会自然生发,教师再因势利导,给予点拨,引导学生通过查工具书、借助注释、结合插图,或是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疏通文意。通过有滋有味、情趣盎然的朗读,学生还可以进一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魅力,增强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积累和内化,把精妙的语言牢记于心,从文本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如,学完《书戴嵩画牛》,可以让学生给戴嵩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画中问题的看法;学完《古人谈读书》,学生可以针对自己朋友在读书方面存在的问题,制作一个写有读书方法的书签送给他;学了《杨氏之子》,学生可以扮演柳姓客人、梅姓客人,和“杨氏之子”进行有趣的对话……   总之,文言文微型课的设计应目标明确,取舍得当,突出重点,环节紧凑,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生发和延伸。
  三、《囊萤夜读》微型课设计示例
  (一)从课题上着手
  1.導入
  师:同学们读过《三字经》吗?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你知道讲的是谁的故事吗?
  生:囊萤是车胤的故事;映雪是孙康的故事。
  师:同学们可真是博闻强识啊!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晋书·车胤传》中的一个小故事——《囊萤夜读》。
  2.板书课题中的“囊”,并指导写法
  师:上面一根横木,中间是口,下面装着很多东西。请同学们猜一猜“囊”是什么?
  生:袋子。
  师: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它的意思?请同学们结合插图、参照注释来想一想。
  3.板书“萤”
  师: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字词也是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之一。大家看这个字,上面是草头,下面是虫。《礼记》中说“腐草为萤”,就是说古人认为草腐烂后会变成萤火虫。把囊和萤这两个字放在一起,意思就是——
  生:用袋子把萤火虫装起来。
  师:装起来做什么呢? 大家一起来读课题。读完之后,有什么疑问呢?
  生:谁把萤火虫装起来读书?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法读书?这样读书的结果怎么样……
  (二)在语言中想象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师:还记得刚才的问题吗?哪句话写了他“囊萤”的原因?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贫”可以组什么词?
  2.让学生观察图片
  师:在囊萤发出的微弱光线中,车胤是怎样读书的呢?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中的插图,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
  3.想象说话
  拂晓,一声鸡啼划过寂静的天空,车胤早已经_____;
  中午,门外的街市上人声鼎沸,车喧马嘶,车胤还在_____;
  晚上,人们早已经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车胤依然_____;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很多天过去了。车胤就这样日日夜夜地读书,从不间断,文中哪个词可以形容这种情形?
  4.进行概括
  总结:他这种勤奋努力、坚持不懈的精神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恭勤不倦”。
  (三)在课堂外拓展
  师: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除了车胤,还有谁?
  生:孙康。
  师:你了解这个故事吗?能否仿照课文,用文言文介绍一下这个故事?
  生:康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冬月则出户借雪光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师:在我国,还流传着很多古人读书的故事,如凿壁偷光、悬梁刺股、手不释卷、韦编三绝等,请同学们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这些动人的故事,感受古人的“恭勤不倦”。
  作者单位  陕师大金泰丝路花城学校
其他文献
公办学校在师资配置、硬件配置、财政拨款等方面基本相似,那公辦优质学校与公办薄弱学校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那就是课程。优质学校追求课程的丰富性,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评价的多元性,追求有限时间内学生综合素养的最大化发展。  在经开一小成立初始,我们就提出了“轻松高效”这一办学主旨,并研讨出 “乐学善思 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乐”是基础,是前提,是学生面对学习所呈现出的一种积极、愉悦、主动的学习状态,
期刊
生本教育是一种十分先进的教育理念,它是由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它的核心内涵就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一种教育。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生本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方式,它符合教育现代化的理念,符合素质教育时代的要求,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其以强大的震撼力、冲击力和感染
期刊
一、数学与其他学科融合的重要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要融入各学科组成的大知识之中,所以教师要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融合,让学生善于应用数学,会学数学和喜欢数学。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谈到,教育的困难是“见树不见林”,所以“教育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借助树木认识树林,解决的方案就是“根除科目之间毫无关联的状态,这种分崩离析的局面扼杀了学生在现代课堂中的生动性。教
期刊
今天的研讨会我重点讲一下打造学校特色。  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初心不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立足本校创特色,围绕学生办教育。北京、上海、外国,离我们很远。在我们身边有2000多名天真烂漫的孩子,有100多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很多感人故事需要书写,有很多成功案例需要总结,也有一些教训需要反思。这里有丰富多彩的教育生活,有产生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的肥沃土壤。
期刊
古人云:“教必有趣,以趣促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获取知识,我们该从何下手?在我看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尤为重要。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善于挖掘学生的兴趣点,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是快乐的、有趣的。  一、关爱激发信心  生活中一个亲切的问候、真诚的笑容都传递着爱的真谛,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爱像生命中的一缕阳光能融化心灵的冰霜,又像
期刊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样重要,如果教师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只是单一要求学生“就文学文”,将会局限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与语文能力,不利于阅读知识的迁移。将“自主性阅读”融于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模式、内容、形式单一固化的问题,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足。基于此,本文以《望月》一课为例,简述如何应用“自
期刊
“长方形周长”是“周长”单元的第三课时,前两课时分别为“理解周长的意义”及“多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在长方形周长这节课中,教师应该追根溯源,引导学生了解“(长+宽)×2”其实也就是将每条边加起来。很多学生在没有学习计算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时,已经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但对长方形周长的认识仍停留在对公式的应用上,而忽视了对方法的理解。  笔者认为本节课应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符
期刊
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是落实课程标准,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那么,怎样的课才算是一节好课呢?笔者从以下八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育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性,我们的教育始终要知道“为谁培养人,培养怎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要服务于我们的国家,要让学生感受到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教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微型课作为陕西省教学能手的赛课类型,已有七年之久。选手们在备赛磨课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刚刚进入正题,时间就到了;课堂上“抓了芝麻漏了西瓜”;只在细节上挖掘,缺乏整体观;不同体裁的文章,只局限于一个模板,而忽略了各种文体的独特性……尤其是现代诗的教学,只停留在表面的语言表达上,忽视了作者真实情感的抒发、文本的写作背景等一系列问题,这样的微型课自然大打折扣,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
期刊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诗歌具有独特且崇高的地位。从创作者角度来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从接受者层面来说,诗歌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美感,从早期传播的民间歌谣到音韵缠绵的楚辞,亦或工整的格律诗,都蕴含着难以言说的意境,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古代诗歌作为言简义丰的文学样式,在初中使用的统编教材选文中,更注重了经
期刊